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更新,尤其是处于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小学阶段的学生要拥有科学素质。因此,小学科学课程要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承担责任。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实行下,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会得到保持和培养。同时,在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获得发现科学的潜力。在科学课程的引领和探寻下,能够让学生自身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成为家长和教师的关注点。然而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实施中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这是需要教师和学校进行深度探究的。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解决,才会让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并构建有效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影响因素;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可以说是核心内容,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课程设置上,科学课程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学生的科学素质也是经过长期形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科学素质主要涵盖了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思维和方法。教师开展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当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之中涌现出了相应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在全方位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究的情况下,要为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
很多小学内部都创建了小学科学课程。比如有的学校是每周3节课程,但是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处于兼职状态,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科学课。同时,小学科学课程展现出了较强的综合性,教师在没有较强专业素养的情况下,面对教学的时候则出现不会教学的现象。一些科学教师运用讲述式的教学形式,比如向学生过分地灌输科学知识,不用说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了,还忽视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应试教学思想的制约下,有些学校科学课程被贬为副科,并没有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减少了课时的情况下,出现了科学课程不足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科学教学边缘化。
二、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
1.课程本身因素
課程实施想要变得更加高效并成功,就应该获取完善的课程方案。一个好的课程方案衡量标准是要合理,并且本身要有逻辑性,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上要满足课程实施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素养涉及了知识和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科学素养中,其中重要的内容是科学精神和价值观,同时还应该包含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但是,小学科学课程在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教学日程上,一些学校内部专职的科学教师科学素养不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无从谈起。
科学教育开展中,要在教学中充实人、发展人和完善人,让学生在拥有良好的学习和人文环境下,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从而拥有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欲望,真正地享受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学校内部因素
教师、学生和校长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其中,教师是开展课程的重要力量,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实施效果存在密切关联。教师要对课程方案进行透彻理解,才会让方案和实践相匹配,集理论和实践价值于一体。
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形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既体现在对课程方案所抱有的态度,也体现在对课程实施的参与程度。在学生自主想要参与课程的时候,就会对其中的内容进行透彻了解,也能够合理进行知识反馈[1]。学生为教师提供的反馈信息是最具有价值的,牵连着课程的实施效果。
一些小学科学教师,青睐的教学方法是过分地灌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师对科学知识教学的定位有偏差,把自身视为科学教学的主角,并没有和学生互补。在对学生学习开展评价中,经常是以成绩论英雄。这样,在没有充分关注学生实际情况下,也难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科学课程实施也受到了影响。同时,校长也是科学课程实施的重要领导者,校长会对课程实施的多个层面产生影响。要把科学课程放在重要位置上,让科学课程处于核心地位。如此,才会让小学科学课程更加有效。
3.学校外部因素
在学校外部因素方面,主要涉及家长、社会环境和现代科技发展。家长素质对课程实施也形成了间接影响,比如,家长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在家长科学知识丰富的情况下,就会保证科学课程顺利开展。现代科学技术也会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形成影响,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进行知识补充,让课堂更加有效。
三、小学科学课程有效实施的具体策略
从影响小学科学课程有效实施的因素出发,要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重点构建。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特色的科学教学课程。小学要针对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进行全方位思考,具体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阐释。
1.更新课程教学观念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念能为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引领。从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状况看,教师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在课程中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新颖的教学观念,是对以往教学的突破,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到约束。生本教学观蕴含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会让学生泛起知识的涟漪,能够形成科学知识网络。
学生发挥了自身的学习主动权,就会去找寻自己学习的突破点,对课程的因素进行突破,因此要让科学教师对学生以及自身的科学素养引起重视[2]。教师形成科学教学有效观,需要认识到科学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也是学生精神素养培养的承载。观念正确,课程实施才会有效。
2.加强课程设施建设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创建,要拥有有力的课程设施建设为支撑。教学中要携带教学仪器和科学装备实验室等,这才是完整的科学教学,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教学,是没有灵魂和内涵的,所以,学校在课程设施建设上要为科学有效教学提供保障。在仪器设备使用上,学校可以把实验经费进行合理划分,让学生的实验器材要求得到满足。同时,可以运用当前比较新型的科学教育远程辅助教学模式,让科学教育跟上信息技术步伐。在科学课程落实改革工作的基础上,也对学生的科学考试方式进行变更。 3.为有效教学课堂做好准备
第一,创建优质的科学师资队伍。无论开展哪一个学科教学,都要配备优质的师资力量。面对很多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不高的问题,学校应该从整体上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这其中,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出支持手段,在小学内部形成稳健的师资队伍,通过特殊教育政策,让科学教师的教学地位不断提高,并和其他学科教师平等[3]。同时,从学校的规模创建合理的科学课程,在给予充足的科学教师下,对教师进行培训,从教材教学和学生学情、教学方法等方面给他们提供培训。在扎实地掌握科学教学技能下,把科学教育的理念逐步融入具體教学中,学校也要在校本培训和教研上有所造诣。
第二,教师需要在科学课堂上形成新型的教学手段。
(1)形成浓厚的课堂氛围,让教学趣味性得到提高
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良好的教学形象,通过亲切、简明的语言进行表达。在抑扬顿挫的语气下,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形成合理的学习情境,为科学探究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还需从学生的兴趣激发层面入手,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领略到成功的乐趣。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设计制作小赛车”的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设计和制作。在合作学习中,为学生创建良好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为学生合理选择探究材料
科学课程创建的时候,就应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还应该结合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能够拥有直接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和空间。通常,展现出完整结构的材料,就会让科学概念得到更好的呈现,也会间接地展现出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的关联[4]。所以,教师要对结构材料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课程开展中,教师需要立足有效教学这个概念,从影响教学实施因素层面分析,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找到自我,并实现自我。教师要对教学手段进行更新,为学生诠释一个与往常不同的科学空间。同时,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专业涵养,能够运用自身丰富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让学生面对学习不再困惑。学校、教师要共同努力,让科学课程的有效构建不再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让小学科学教学真正地发挥出应有价值。希望本文研究和分析,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何福寿,石晓.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J].学周刊,2019(17):30.
[2]郭晓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6(19):185-186.
[3]刘静波.探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5):78.
[4]诸葛进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
[5] 王丽梅.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6]孙爽.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4.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影响因素;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可以说是核心内容,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课程设置上,科学课程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学生的科学素质也是经过长期形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科学素质主要涵盖了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思维和方法。教师开展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当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之中涌现出了相应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在全方位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究的情况下,要为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
很多小学内部都创建了小学科学课程。比如有的学校是每周3节课程,但是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处于兼职状态,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科学课。同时,小学科学课程展现出了较强的综合性,教师在没有较强专业素养的情况下,面对教学的时候则出现不会教学的现象。一些科学教师运用讲述式的教学形式,比如向学生过分地灌输科学知识,不用说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了,还忽视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应试教学思想的制约下,有些学校科学课程被贬为副科,并没有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减少了课时的情况下,出现了科学课程不足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科学教学边缘化。
二、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
1.课程本身因素
課程实施想要变得更加高效并成功,就应该获取完善的课程方案。一个好的课程方案衡量标准是要合理,并且本身要有逻辑性,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上要满足课程实施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素养涉及了知识和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科学素养中,其中重要的内容是科学精神和价值观,同时还应该包含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但是,小学科学课程在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教学日程上,一些学校内部专职的科学教师科学素养不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无从谈起。
科学教育开展中,要在教学中充实人、发展人和完善人,让学生在拥有良好的学习和人文环境下,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从而拥有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欲望,真正地享受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学校内部因素
教师、学生和校长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其中,教师是开展课程的重要力量,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实施效果存在密切关联。教师要对课程方案进行透彻理解,才会让方案和实践相匹配,集理论和实践价值于一体。
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形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既体现在对课程方案所抱有的态度,也体现在对课程实施的参与程度。在学生自主想要参与课程的时候,就会对其中的内容进行透彻了解,也能够合理进行知识反馈[1]。学生为教师提供的反馈信息是最具有价值的,牵连着课程的实施效果。
一些小学科学教师,青睐的教学方法是过分地灌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师对科学知识教学的定位有偏差,把自身视为科学教学的主角,并没有和学生互补。在对学生学习开展评价中,经常是以成绩论英雄。这样,在没有充分关注学生实际情况下,也难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科学课程实施也受到了影响。同时,校长也是科学课程实施的重要领导者,校长会对课程实施的多个层面产生影响。要把科学课程放在重要位置上,让科学课程处于核心地位。如此,才会让小学科学课程更加有效。
3.学校外部因素
在学校外部因素方面,主要涉及家长、社会环境和现代科技发展。家长素质对课程实施也形成了间接影响,比如,家长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在家长科学知识丰富的情况下,就会保证科学课程顺利开展。现代科学技术也会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形成影响,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进行知识补充,让课堂更加有效。
三、小学科学课程有效实施的具体策略
从影响小学科学课程有效实施的因素出发,要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重点构建。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特色的科学教学课程。小学要针对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进行全方位思考,具体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阐释。
1.更新课程教学观念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念能为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引领。从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状况看,教师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在课程中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新颖的教学观念,是对以往教学的突破,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到约束。生本教学观蕴含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会让学生泛起知识的涟漪,能够形成科学知识网络。
学生发挥了自身的学习主动权,就会去找寻自己学习的突破点,对课程的因素进行突破,因此要让科学教师对学生以及自身的科学素养引起重视[2]。教师形成科学教学有效观,需要认识到科学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也是学生精神素养培养的承载。观念正确,课程实施才会有效。
2.加强课程设施建设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创建,要拥有有力的课程设施建设为支撑。教学中要携带教学仪器和科学装备实验室等,这才是完整的科学教学,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教学,是没有灵魂和内涵的,所以,学校在课程设施建设上要为科学有效教学提供保障。在仪器设备使用上,学校可以把实验经费进行合理划分,让学生的实验器材要求得到满足。同时,可以运用当前比较新型的科学教育远程辅助教学模式,让科学教育跟上信息技术步伐。在科学课程落实改革工作的基础上,也对学生的科学考试方式进行变更。 3.为有效教学课堂做好准备
第一,创建优质的科学师资队伍。无论开展哪一个学科教学,都要配备优质的师资力量。面对很多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不高的问题,学校应该从整体上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这其中,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出支持手段,在小学内部形成稳健的师资队伍,通过特殊教育政策,让科学教师的教学地位不断提高,并和其他学科教师平等[3]。同时,从学校的规模创建合理的科学课程,在给予充足的科学教师下,对教师进行培训,从教材教学和学生学情、教学方法等方面给他们提供培训。在扎实地掌握科学教学技能下,把科学教育的理念逐步融入具體教学中,学校也要在校本培训和教研上有所造诣。
第二,教师需要在科学课堂上形成新型的教学手段。
(1)形成浓厚的课堂氛围,让教学趣味性得到提高
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良好的教学形象,通过亲切、简明的语言进行表达。在抑扬顿挫的语气下,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形成合理的学习情境,为科学探究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还需从学生的兴趣激发层面入手,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领略到成功的乐趣。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设计制作小赛车”的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设计和制作。在合作学习中,为学生创建良好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为学生合理选择探究材料
科学课程创建的时候,就应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还应该结合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能够拥有直接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和空间。通常,展现出完整结构的材料,就会让科学概念得到更好的呈现,也会间接地展现出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的关联[4]。所以,教师要对结构材料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课程开展中,教师需要立足有效教学这个概念,从影响教学实施因素层面分析,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找到自我,并实现自我。教师要对教学手段进行更新,为学生诠释一个与往常不同的科学空间。同时,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专业涵养,能够运用自身丰富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让学生面对学习不再困惑。学校、教师要共同努力,让科学课程的有效构建不再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让小学科学教学真正地发挥出应有价值。希望本文研究和分析,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何福寿,石晓.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J].学周刊,2019(17):30.
[2]郭晓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6(19):185-186.
[3]刘静波.探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5):78.
[4]诸葛进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
[5] 王丽梅.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6]孙爽.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