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说工作状态一定会带来枯燥紧张感?
Slack可以为你提供另一种选择——让工作变得有趣、轻松、自在起来。这正是Slack诞生的初衷。“Be less busy”(“悠着点儿”)是Slack网站上的一句广告语,这无疑道出了职场人的心声。
优秀的产品设计,总会关注和挖掘潜藏在用户内心深处的需求并加以满足。从功能性来看,Slack为用户提供了创建群聊、私聊、共享文件、搜索信息等一系列办公服务,但Slack能在SaaS领域一鸣惊人靠的不止这些。“只要用户想用的,我这里都有。”Slack确实做到了,它的平台拥有强大的整合能力,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主流产品快速加入到Slack平台中。(注: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改为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且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
目前,Dropbox、Asana、Google、Hangouts、Twitter等应用已经接入Slack,应用清单的数量已扩展至200家左右,能满足90%以上的用户需求。
SaaS市场有赚头
2013年,Slack诞生。2014年2月,Slack产品正式上线,同年2月26日,公司估值就达2.5亿美元,并获得4275万美元融资。2014年11月,公司融资1.2亿美元,估值达11.2亿美元。2015年,再次融资1.6亿美元,估值27.6亿美元。
资本家们为什么纷纷给Slack点赞?
这与美国SaaS市场日渐成熟不无关系。按照企业需求收取月费或年费,而非传统的执照费用模式已逐渐被企业认可。
而SaaS的使用简单便捷,不需要部署软件和硬件,有利于企业快速创新和部署业务,迎合了新的商业潮流。像Salesforce通过SaaS模式向企业提供服务并构建生态,其收入已经超过50亿美元,就连Oracle、SAP等传统巨头也竞相在人力资源软件市场转型追赶。SaaS在成本和模式的便捷性上,能较快地满足企业的各种需求,资本市场已认定这一领域“钱途”无限。
从事SaaS的企业都会密切留意这样几个关键的业务指标:注册用户增长、付费客户增长、月费,和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客户获取成本)。
SaaS的盈利模式并不是靠执照费这类一锤子买卖,而是凭借产品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吸引用户,锁定用户,获得用户的持续签单。所以很多SaaS服务在最初是免费使用的,但随着客户公司的发展壮大,如果这些客户能持续使用产品,那么未来就会有盈利空间。另外,在客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还沉淀下了宝贵的数据,数据本身的价值以及数据额外的服务会成为另外一种变现方式。
决定SaaS估值的不是当年收入,而是高续约率。美国Saas公司的平均续约率是92%,金额续约率是100%。就是说,今年客户给你付100美元,明年它有可能付130美元(包括续约和座席的增加)。如果再考虑4-6年甚至更长的平均在约时间,每个用户的价值应该是当年收入的5-7倍,甚至更高。
所以说,最好的SaaS公司,就是原有用户几乎完全没有流失,而新用户飞速增长的公司,这样的增长可以反映在公司收入上。有关数据显示:实现1000万美元的年收入,Box用了39个月,Yammer用了33个月,而Slack只用了11个月。毫无疑问,用户非常喜欢Slack的产品,并且愿意一直付费使用下去。试问,这样的公司会有投资人拒绝吗?
制造人见人爱的产品
当用户谈论起Slack时,经常会提到“有趣”这个词。使用它不像在工作,反而一如其名在“放松”,同时又将工作完成了。与传统IRC系统相比,Slack的魅力是如何被制造和激发的呢?
首先是颜色的魔法。从logo的设计开始,Slack采用了五彩缤纷的糖果色:铁蓝色、黄色、紫色、绿色,交错在一起,瞬间就抓住了人们的眼球,让Slack看起来并不像企业应用软件,而更像个视频游戏。Slack的色彩,让人感受到了新鲜、活力、自由。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当你点开Slack时,在程序加载过程中,Logo会跳起舞来,还自带颜色变化;切换窗口时会出现顶部下滑的效果;切换团队就像在更换卡片一样。似乎一切都在活泼地跳动着,一边告诉用户自己正在“忙”什么,一边让用户看到某个界面时会心一笑。
“优秀的产品应该像一间精心装修过的房子,对细节的关注才能带来最满意的体验。而Slack正是这样一间精心装修过的房间。”Slack产品界面的设计者Andrew Wilkinson这样比喻。
Slack的用心之处,不仅体现在用户界面和使用感受上,还在于怎样与用户交流,Slack尽力确保与用户交流的每句文案都很有趣味性。比如:其他同类产品在加载时可能只有一个图标在转圈,Slack则会显示一句俏皮话,给用户忙碌的工作增添一点小惊喜。
Slack希望自己在用户眼中不是企业沟通工具,而更像一个讨人喜爱的工作伙伴,用户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它“相处”。
Slack的独特竞争力
和其他众多跻身独角兽俱乐部的公司一样,Slack的成功固然是独特而不可复制的,但仍可提炼出可供互联网初创企业参考的经验。
第一、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是否合理,可以用更大团队的角度去审视。
从2012年年底到2013年3月,Slack完成了最早的产品模型。当时开发团队自认为软件已经成型,但并没有发布,而是找了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开发团队试用该产品,后来甚至还扩散到整个公司让员工都进行试用。
试用一段时间后,开发团队发现产品还相当粗糙,于是开始对产品进行修改,并重复上述过程,不断找新的开发团队进行试用。到了2013年夏天,Slack已经打磨到可以接收更广泛试用的程度,才发布了预览版。
第二、积极倾听客户的声音,让它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Slack的发展过程中,客户为其提供了大量信息。创始人Butterfield和他的联合创始人极重视用户反馈,从创办开始就力求对每一封用户邮件予以反馈,并将每一次的用户求助视为巩固忠诚度并改进服务的机会。Butterfield视客服为Slack最宝贵的资产,甚至还曾亲自长期直接担任客服,在Twitter上为用户解答问题。
“如果你有几件事情可以做得非常好,剩下的做得怎样就不重要了。”Slack团队信奉这样的理念。所以,Slack不走捷径,努力专注在几件对产品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事情上,搜索、同步、文件共享成为了Slack最重要的功能。
Butterfield认为,最终围绕着这三点开发出的Slack,看似简单却极其有价值,因为它在真正影响用户的事情上是做得最好的。管理
责任编辑:庄文静
Slack可以为你提供另一种选择——让工作变得有趣、轻松、自在起来。这正是Slack诞生的初衷。“Be less busy”(“悠着点儿”)是Slack网站上的一句广告语,这无疑道出了职场人的心声。
优秀的产品设计,总会关注和挖掘潜藏在用户内心深处的需求并加以满足。从功能性来看,Slack为用户提供了创建群聊、私聊、共享文件、搜索信息等一系列办公服务,但Slack能在SaaS领域一鸣惊人靠的不止这些。“只要用户想用的,我这里都有。”Slack确实做到了,它的平台拥有强大的整合能力,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主流产品快速加入到Slack平台中。(注: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改为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且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
目前,Dropbox、Asana、Google、Hangouts、Twitter等应用已经接入Slack,应用清单的数量已扩展至200家左右,能满足90%以上的用户需求。
SaaS市场有赚头
2013年,Slack诞生。2014年2月,Slack产品正式上线,同年2月26日,公司估值就达2.5亿美元,并获得4275万美元融资。2014年11月,公司融资1.2亿美元,估值达11.2亿美元。2015年,再次融资1.6亿美元,估值27.6亿美元。
资本家们为什么纷纷给Slack点赞?
这与美国SaaS市场日渐成熟不无关系。按照企业需求收取月费或年费,而非传统的执照费用模式已逐渐被企业认可。
而SaaS的使用简单便捷,不需要部署软件和硬件,有利于企业快速创新和部署业务,迎合了新的商业潮流。像Salesforce通过SaaS模式向企业提供服务并构建生态,其收入已经超过50亿美元,就连Oracle、SAP等传统巨头也竞相在人力资源软件市场转型追赶。SaaS在成本和模式的便捷性上,能较快地满足企业的各种需求,资本市场已认定这一领域“钱途”无限。
从事SaaS的企业都会密切留意这样几个关键的业务指标:注册用户增长、付费客户增长、月费,和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客户获取成本)。
SaaS的盈利模式并不是靠执照费这类一锤子买卖,而是凭借产品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吸引用户,锁定用户,获得用户的持续签单。所以很多SaaS服务在最初是免费使用的,但随着客户公司的发展壮大,如果这些客户能持续使用产品,那么未来就会有盈利空间。另外,在客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还沉淀下了宝贵的数据,数据本身的价值以及数据额外的服务会成为另外一种变现方式。
决定SaaS估值的不是当年收入,而是高续约率。美国Saas公司的平均续约率是92%,金额续约率是100%。就是说,今年客户给你付100美元,明年它有可能付130美元(包括续约和座席的增加)。如果再考虑4-6年甚至更长的平均在约时间,每个用户的价值应该是当年收入的5-7倍,甚至更高。
所以说,最好的SaaS公司,就是原有用户几乎完全没有流失,而新用户飞速增长的公司,这样的增长可以反映在公司收入上。有关数据显示:实现1000万美元的年收入,Box用了39个月,Yammer用了33个月,而Slack只用了11个月。毫无疑问,用户非常喜欢Slack的产品,并且愿意一直付费使用下去。试问,这样的公司会有投资人拒绝吗?
制造人见人爱的产品
当用户谈论起Slack时,经常会提到“有趣”这个词。使用它不像在工作,反而一如其名在“放松”,同时又将工作完成了。与传统IRC系统相比,Slack的魅力是如何被制造和激发的呢?
首先是颜色的魔法。从logo的设计开始,Slack采用了五彩缤纷的糖果色:铁蓝色、黄色、紫色、绿色,交错在一起,瞬间就抓住了人们的眼球,让Slack看起来并不像企业应用软件,而更像个视频游戏。Slack的色彩,让人感受到了新鲜、活力、自由。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当你点开Slack时,在程序加载过程中,Logo会跳起舞来,还自带颜色变化;切换窗口时会出现顶部下滑的效果;切换团队就像在更换卡片一样。似乎一切都在活泼地跳动着,一边告诉用户自己正在“忙”什么,一边让用户看到某个界面时会心一笑。
“优秀的产品应该像一间精心装修过的房子,对细节的关注才能带来最满意的体验。而Slack正是这样一间精心装修过的房间。”Slack产品界面的设计者Andrew Wilkinson这样比喻。
Slack的用心之处,不仅体现在用户界面和使用感受上,还在于怎样与用户交流,Slack尽力确保与用户交流的每句文案都很有趣味性。比如:其他同类产品在加载时可能只有一个图标在转圈,Slack则会显示一句俏皮话,给用户忙碌的工作增添一点小惊喜。
Slack希望自己在用户眼中不是企业沟通工具,而更像一个讨人喜爱的工作伙伴,用户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它“相处”。
Slack的独特竞争力
和其他众多跻身独角兽俱乐部的公司一样,Slack的成功固然是独特而不可复制的,但仍可提炼出可供互联网初创企业参考的经验。
第一、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是否合理,可以用更大团队的角度去审视。
从2012年年底到2013年3月,Slack完成了最早的产品模型。当时开发团队自认为软件已经成型,但并没有发布,而是找了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开发团队试用该产品,后来甚至还扩散到整个公司让员工都进行试用。
试用一段时间后,开发团队发现产品还相当粗糙,于是开始对产品进行修改,并重复上述过程,不断找新的开发团队进行试用。到了2013年夏天,Slack已经打磨到可以接收更广泛试用的程度,才发布了预览版。
第二、积极倾听客户的声音,让它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Slack的发展过程中,客户为其提供了大量信息。创始人Butterfield和他的联合创始人极重视用户反馈,从创办开始就力求对每一封用户邮件予以反馈,并将每一次的用户求助视为巩固忠诚度并改进服务的机会。Butterfield视客服为Slack最宝贵的资产,甚至还曾亲自长期直接担任客服,在Twitter上为用户解答问题。
“如果你有几件事情可以做得非常好,剩下的做得怎样就不重要了。”Slack团队信奉这样的理念。所以,Slack不走捷径,努力专注在几件对产品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事情上,搜索、同步、文件共享成为了Slack最重要的功能。
Butterfield认为,最终围绕着这三点开发出的Slack,看似简单却极其有价值,因为它在真正影响用户的事情上是做得最好的。管理
责任编辑: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