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懂得放手是一种智慧。学习如学步,只有自奋其力,才能自致其知。高效的展示课应高质量地设计展示的内容和展示的方式,实现学生认真展示---收获认识,迷恋展示---提升情感。
【关键词】:展示课;有效性;主体性;自奋其力
“学步导幼儿,人人有经验。
或则扶其肩,或则携其腕,惟令自举足,不虞颠仆患。既而去扶携,犹恐足未健,则复翼护之,不离其身畔。继之更有进,步步能稳践,翼护亦无须,独行颇利便,他日行千里,始基于焉奠。似此寻常事,为教倘可鉴。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学者臻此境,固非于一旦,而在导之者,胸中存成算,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当其放手时,此才必精干, 服务为人民, 于国多贡献。扶翼获致是,宁非大欢忭?”------叶圣陶“二十二韵”
一、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教学决不能再包办一切,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而应把学生看作独立的生命体,你懂得放手,他才能学会“走路”!山西新绛中学校长宁致义的形容:“教师要做毕福剑,不要做易中天”非常贴切!毕福剑让选手们尽情展示,成就了一批像凤凰传奇、阿宝、李玉刚等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易中天做客百家讲堂,当初讲得是头头是道,但试问今天你还记得他讲过哪些内容吗?学生唯有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才能成为精干!
“教学以交往的形态存在,交往是判断真假教学的形态标志”1。新课改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但可以高效地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交往,更重要的是可以优质地实现学生“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交往,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最高境界。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要善于作倾听者、启发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作为小组合作学习关键环节的展示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展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启发,实现思维和智慧的交流,进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
桂洲中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问题解决式”课堂)的改革已有一年多,实践证明,展示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帮助学生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加以改造,产生新的概括、新的认知结构,进而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但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放性、自由性等各方面原因,教师稍有调控不当,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作为关键的展示课也就出现了“低效”“无效”现象。出现了假展示、展示疲劳综合症:学生要么分化为展示专业户和沉默的大多数;要么忙于抄教材抄参考资料,念教材念参考资料。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展示课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福建师大教授余文森曾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那么高效的展示课起码应该实现学生认真展示---收获认识,迷恋展示---提升情感。
历史学科是一门富含丰富的人文素养素材的社会类学科,我们要发挥好它在传承人类文化使命和责任感,润泽学生生命灵魂和进行公民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历史展示课的内容和方式对展示课的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展示内容应该是能激发学生思考的主题,而不是教科书上可以直接找到的知识。如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展示的主题可以这样确立: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 顾颉刚
1.比较“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相同点。
3.比较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展示的主题可以这样确立:清朝小说家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擊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刻画了被科举制度害得精神失常、心理变态的范进;本是贫寒青年,但在黑暗社会的熏染下逐渐腐蚀变质,抛弃糟糠之妻,成了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的匡超人;掠夺他人的土地,霸占寡妇的财产,专靠欺诈哄骗饱食终日的严贡生等人物形象。
1、明清之际中国的思想领域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2、明末清初进步思潮的进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展示方式应该是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而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可以是两人互相展示,小组内展示,或者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可以是口头展示,板书展示,或者是制作课件展示;可以是表述,辩论,角色扮演或实地考察等等。教师的指导、点评也要抛弃一味的枯燥说教,要充分运用多媒体,配以直观形象的图表或视频;或运用历史室的实物资料;或带着学生实地参观考察采访,如香云纱手工业、文塔的历史、逢简水乡文化和咸水歌、清晖园园林文化、粤剧艺术、大棚戏1、赛龙舟、博物馆、改革开放的成就等等。
问题情境中思历史,活动情境中迷历史,只有这样,学生也才有可能迷恋上展示,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自成风景,展示课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它的价值。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不应该是功利的,而应是能引发学生心灵感悟,促进学生成长,造成健全的公民;教学不应该是教师或某个明星学生的“独角戏”,而应是全员参与的一种体验与升华。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作为主导者的教师要舍得“给每一颗草开花的时间”,勇于放手、乐于放手、善于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懂得放手是一种美丽的收获!
参考资料:
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②尹鸿藻《学习能力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③北京师大教科所李亦菲《变革学习方式促进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年
④菲利普·w·杰克逊《课堂生活》1968年
⑤帕尔默在《教学勇气》
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
⑦山东省历史课程专家团队《有效教学:与生命进行真实的对话》
张广君:《论课堂有效性》,《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2月。
冯毅、曾小英主编:《顺德人文读本》,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62-63页。
【关键词】:展示课;有效性;主体性;自奋其力
“学步导幼儿,人人有经验。
或则扶其肩,或则携其腕,惟令自举足,不虞颠仆患。既而去扶携,犹恐足未健,则复翼护之,不离其身畔。继之更有进,步步能稳践,翼护亦无须,独行颇利便,他日行千里,始基于焉奠。似此寻常事,为教倘可鉴。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学者臻此境,固非于一旦,而在导之者,胸中存成算,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当其放手时,此才必精干, 服务为人民, 于国多贡献。扶翼获致是,宁非大欢忭?”------叶圣陶“二十二韵”
一、自奋其力,自致其知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教学决不能再包办一切,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而应把学生看作独立的生命体,你懂得放手,他才能学会“走路”!山西新绛中学校长宁致义的形容:“教师要做毕福剑,不要做易中天”非常贴切!毕福剑让选手们尽情展示,成就了一批像凤凰传奇、阿宝、李玉刚等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易中天做客百家讲堂,当初讲得是头头是道,但试问今天你还记得他讲过哪些内容吗?学生唯有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才能成为精干!
“教学以交往的形态存在,交往是判断真假教学的形态标志”1。新课改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但可以高效地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交往,更重要的是可以优质地实现学生“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交往,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最高境界。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要善于作倾听者、启发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作为小组合作学习关键环节的展示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展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启发,实现思维和智慧的交流,进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
桂洲中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问题解决式”课堂)的改革已有一年多,实践证明,展示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帮助学生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加以改造,产生新的概括、新的认知结构,进而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但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放性、自由性等各方面原因,教师稍有调控不当,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作为关键的展示课也就出现了“低效”“无效”现象。出现了假展示、展示疲劳综合症:学生要么分化为展示专业户和沉默的大多数;要么忙于抄教材抄参考资料,念教材念参考资料。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展示课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福建师大教授余文森曾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那么高效的展示课起码应该实现学生认真展示---收获认识,迷恋展示---提升情感。
历史学科是一门富含丰富的人文素养素材的社会类学科,我们要发挥好它在传承人类文化使命和责任感,润泽学生生命灵魂和进行公民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历史展示课的内容和方式对展示课的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展示内容应该是能激发学生思考的主题,而不是教科书上可以直接找到的知识。如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展示的主题可以这样确立: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 顾颉刚
1.比较“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相同点。
3.比较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展示的主题可以这样确立:清朝小说家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擊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刻画了被科举制度害得精神失常、心理变态的范进;本是贫寒青年,但在黑暗社会的熏染下逐渐腐蚀变质,抛弃糟糠之妻,成了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的匡超人;掠夺他人的土地,霸占寡妇的财产,专靠欺诈哄骗饱食终日的严贡生等人物形象。
1、明清之际中国的思想领域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2、明末清初进步思潮的进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展示方式应该是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而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可以是两人互相展示,小组内展示,或者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可以是口头展示,板书展示,或者是制作课件展示;可以是表述,辩论,角色扮演或实地考察等等。教师的指导、点评也要抛弃一味的枯燥说教,要充分运用多媒体,配以直观形象的图表或视频;或运用历史室的实物资料;或带着学生实地参观考察采访,如香云纱手工业、文塔的历史、逢简水乡文化和咸水歌、清晖园园林文化、粤剧艺术、大棚戏1、赛龙舟、博物馆、改革开放的成就等等。
问题情境中思历史,活动情境中迷历史,只有这样,学生也才有可能迷恋上展示,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自成风景,展示课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它的价值。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不应该是功利的,而应是能引发学生心灵感悟,促进学生成长,造成健全的公民;教学不应该是教师或某个明星学生的“独角戏”,而应是全员参与的一种体验与升华。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作为主导者的教师要舍得“给每一颗草开花的时间”,勇于放手、乐于放手、善于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懂得放手是一种美丽的收获!
参考资料:
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②尹鸿藻《学习能力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③北京师大教科所李亦菲《变革学习方式促进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年
④菲利普·w·杰克逊《课堂生活》1968年
⑤帕尔默在《教学勇气》
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
⑦山东省历史课程专家团队《有效教学:与生命进行真实的对话》
张广君:《论课堂有效性》,《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2月。
冯毅、曾小英主编:《顺德人文读本》,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62-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