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是学生生理心
  理发展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创设开放型课堂教学环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用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
  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
  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
  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首先,要摸清了我校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并进行了归因分析
  通过对部分学生的抽样调查情况统计来看,教学中存在以下状况:其一,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形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预习新知、主动温习当天所学的知识的学生人数太少。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只顾自己的满堂言,而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训练,这种教师讲的多,学生讲的少的教学现象非常普遍,
  竟达到80%。其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方面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全面。大约有52%的学生
  说自己回答问题的次数为没有或很少。当然这其中不排除学生基础方面的各种因素。其四,作业安排方
  面,课堂上基本没有作业时间,课后做作业的现象相当普遍,同时还有接近20%的学生的课堂作业当堂完
  不成,需要占用课间的休息时间来做。其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毅力方面明显不足。调查显示当
  他们遇到疑难问题时,他们当中的65%都采取放弃,等待教师的讲解。
  通过以上各种存在的状况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究其原因我们认为:第一,农村小学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第二,教育观念和教学
  理念陈旧,传统教育的思想影响较深;第三,教师对数学学科的性质与教学目的理解不透彻,注重传授
  知识,忽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第四,课程标准学习浮于表面,不够深入,理念与实践脱节
  ;第五,农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氛围、能力等都处于低水平,家长不重视,造成教师教改意识不
  强,现代教育手段匮乏。
  第二,营造探索氛围,激励自主探索
  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
  促进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1]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做到多让学生去做:新
  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自学;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结论让学生概括;
  规律让学生发现;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在引导学生探索时,教师要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相信所有的
  学生都能学会数学。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尝试操作,先做先为,
  自己决定探索方向,要诱导联想,捕捉灵感。在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始终以学生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例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首先让学生拿出10cm、8cm、7cm长的三根小棒,在桌子上摆出三角形,
  学生非常轻松自如地摆出了三角形,接着老师又让学生拿出10cm、4cm、5cm长的三根小棒摆三角形,结
  果学生怎么摆也摆不出来。然后教师提出疑问:"同样都是三条边,为什么后三根小棒摆不出三角形呢?
  "请同学们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这个知识的掌握
  ,是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自己总结的。
  第三,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
  获得。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
  数学。教学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活动。[2]作为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用好教
  材、用活教材,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
  生的数学活动。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
  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
  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做到"五不":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学的
  ,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的结论,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
  说的,教师不说。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对知识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创
  新,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注重学法指导,在"我会学"中提高学习效率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则说:"一个坏的
  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学生掌握学法的重要性。是否掌握
  学习的方法,是学生自主性学习取得最大成效的关键。教师要善于根据新知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旧知
  "自己去探究,找出规律,寻找结果,从而发展知识的迁移能力。[3]当学生思维方向出现偏差时,教   师要"拨一拨",当学生思维遇到较大障碍时,教师就要"扶一扶"、"帮一帮",经常不断的训练,学生自
  然就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也就能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规律。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
  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质疑,从而养成良好的思
  维品质。
  而对于跳课生学会探索是他们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
  ,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善于实践,敢于探索,提高综合运用与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创造性
  思维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地、有意识地编制数学开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将会增强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同时要注重学会质疑, "疑"是探索的起点,有"疑"才有"思"
  ,有"思"才有"问","问"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索的动力。因此,教师不仅自己要刻苦钻研教材,时常在
  无疑处设疑,更要鼓励学生质疑,不迷信教材、教师。
  第五,开展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1世纪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
  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要对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搭配(在自愿基础
  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
  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
  作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最后,在小组
  合作学习中老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
  到让学生自己趟着过河。例如:在三年级教学"混合运算"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试做例题
  ,结果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解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能比较灵活地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解答。这样,在试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达到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喜悦的
  目的。
  (3)、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
  ,促进合作学习。
  第六,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 工具",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将所学的数
  学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方便,才是数学课程学习的
  真正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生活情境
  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数学知识
  才能成为活生生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够达到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境界。如在教
  学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时,让学生计算操场的周长和面积,安排学生量一量从而获取相关的数据
  ,捕捉相关的数学信息。在统计知识的教学时让学生统计学校及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又如每条小船限乘4
  人,17人需要租条船,你认为怎样分才合适?这些实际生活问题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真正教活。学生在生活中,在操作中学,其自主学习能力定会得到提
  高。
  总的来说,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论从情感方面还是从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
  运用上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知识
  是自己探索学习的,方法是自己总结发现的,规律是自己探索总结的,能力是学生自己探索形成的。这
  样每个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成功使学生得到了心理满足,他们情在其中,意在其中,乐在其中,他
  们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时数学学习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享受,自主学习能力就容易养成了。
  参考文献
  [1] 凌翠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教育界.2010(19).
  [2]陈义茂,吴春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之我见.中小学数学.2002( 6).
  [3]张锐梅.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方式有效性的研究..中国科技博览.2008(16).
其他文献
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关键把握 "三个二次"(即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但是,当遇到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学生往往比较困惑,不知从何下笔,三个"二次"也不能够  好好应用,本文通过几个具体的实际案例,从如下几个"不确定"着手,对其进行探讨研究。  一、" △"的不确定:  例:解关于x的不等式 x2-(2m 1)·x m2 m<0.  方程x2-(2m 1)·x
期刊
【摘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  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学校实行五天制教学,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向原  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战。对于减时不减量这一矛盾,除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调  整外,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  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不
【摘要】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  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  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培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如何贯彻教学大纲的思想,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笔者从以下  几个方面来谈谈一些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积极思维 
期刊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已得到数学教师广泛的认同和有效地贯彻,  改进数学方法、探讨体现新课标要求的教育教学方式已成为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在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倾向,"无效教学"的行为在数学课堂  教学中仍普遍存在,改变无效数学教学及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  要求。在新形势下,应如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亘古常青的话题,它一直伴随着我国数学新课程改革而不断  完善。比如近几年随着数学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材运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  组织及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隐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新的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研究证实,MAPKs通路是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可将细胞外的刺激信号
传统的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出发点并不是完全针对和适应每  一个具体的学生的,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根本无视  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  难消化",在"困进"的怪圈中愈陷愈深,无力自拔,导致他们(无论"优生"还是"困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受到严重
期刊
西南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我县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暨全国教育名家课堂教  学观摩研讨会。专家的教法和讲座拓宽了教师视野,使教师明白了:随着我国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推进,  提升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势在必行。专家谈到"几何直观"已经写入了小学数学新课标  ,这表明了"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得以有效地运用,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教师在小学学教  学中如何正确运用"
期刊
【摘要】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  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始终贯穿于教学始终,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解题能力学习兴趣发现问题教学方法  数学的解题方法是随着对数学对象的研究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教师钻研习题、精通解题方法,可以促  进教师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中学数学教材,练好解题的基本功,提高解题技巧,积累教学
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指导纲要》指  出:初中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  、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事物  过程的最初级形式,而观察则是知觉的高级状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持久的知  觉活动。可见,观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