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迷信思想浅谈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o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以后,封建反动势力得到了根除,但封建迷信思想依然存在,甚至到现在还深深地根植于一部分人的头脑之中。现在的中学生虽然大多数不信神不信鬼,但这并不等于他们没有迷信思想。例如,据我了解,不少中学生算过命,不少中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喜欢玩“扑克牌推运”的游戏。虽有着闹着玩的味道,但亦可说明他们或多或少在相信一种迷信——“命运”的存在;还有,有些中学生做某件事很顺利时便认定自己“运气”好,或者认为这是自己家里“风水”好;还有少数学生节假日回到家乡,参与了当地的一些封建迷信活动。这些学生或许是糊里糊涂地参加了,然而他们的参与至少说明他们对封建迷信的欺骗性没有清醒的认识。近年来,一些出版部门(包括一些非法出版单位)印发了大量的有关风水、八卦、算命、相法等书籍,有些中学生对此亦很感兴趣,他们认为,算命、看相、看风水之类的活动已经“平反”了,再也不是什么迷信的东西了,而是有待研究和开发的新兴学科了。当然这些书中的确有一些存在一定的研究价值,但亦无法否认,其中大部分是披着学术的外衣而滥发滥印的,有的则纯属非法印发的宣扬封建迷信的刊物。如果中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涉猎这些东西,那到底是忧还是喜呢?我看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
  中学生有了迷信的思想,对他们的成长无疑是有害无益的,不能不令人担忧。中华民族有悠久的传统和文化,而中学生作为我们民族宝贵遗产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如果不接触、不接受、不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却转而接受其糟粕,那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幸。还有,如果中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想到的是“命运”,相信的也是“命运”,那他们就会成为颓废的一代,又怎能挑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中学生存在迷信思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说既有社会的、学校的甚至个人的原因,全社会各方面都应该重视。下面谈几点意见:
  一、重视对中学生进行破除迷信思想的教育。这几年,有不少学校、老师认为,现在的中学生都不信神信鬼了,就不用进行什么破除迷信思想的教育了。其实,对中学生进行破除迷信思想的教育不可能是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要知道,一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受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影响造成的,正因为中学生的思想处在可塑时期,所以作为中学生的主要教育者——学校和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并逐步让他们了解社会上一些复杂的现象,从而达到让他们不信神不信鬼,也不信“命运”之类的目的。特别是上语文、政治、德育课的老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破除迷信思想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要从实际出发,不回避矛盾,多接触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比如一些古书,里面既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封建的糟粕,教师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如果教师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能掌握他们实际的思想动向,不回避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能善于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把他们心中的“结”解开,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老师所讲的道理;如果老师能结合学生缺乏实际经验这一实际情况,多组织他们开展诸如参观、调查等活动,比如实地调查农村巫婆神汉骗人的事,学生就不但能明白事理,而且会自觉地去同这些旧思想、坏现象作斗争。
  三、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多接触、多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取一些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如果中学生多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就能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这样,他们的迷信思想自然就会减少。比如,如果中学生明白了祭祖活动同清明节人们为革命烈士扫墓一样,只不过是后人缅怀、追忆先烈前辈的一种民俗现象,这同骗人的封建迷信是有本质区别的,那么,他们也就能坦然地看待和参加这些活动了。
  以上是我对中学生迷信思想作的一些简单分析,希望能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重视,更希望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课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好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在“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与时俱进,转化政治教学,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教学目标放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提高上。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教
班主任工作是职业学校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精力最旺盛、思想最活跃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危险年龄”。当今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越来越难以控制,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但同时也更凸显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以下就我个人人的体会和思考,提出有利于更好地完成班主任工作的几种方法。    一、自觉为人师表,以个人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形象    
衡量一位语文教师是不是好教师,主要是看他的学生是否热爱母语。作为一个汉语教师是否称职,要看其学生是不是热爱汉语。不仅是语文教师,各科的教师都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热爱母语的教育。因为一个学生的语言学得好,即使他现在某些功课有问题,但将来也肯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一、语文教育的灵魂——文化浸染——精神教育      语文,天生就有着文化的使命、文化的灵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要特别强调
[设计思想]    采用案例一设疑一探究一建构的学习模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案例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掌握案例剖析的地理学习方法,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  2、通过地理调查和案例的剖析,提高
情感教育是教育者一定的教育要求,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和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强烈自我追求的心理倾向,产生新的情感,并把这种追求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自发地参与教学。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尤为重要。那么,课堂上怎样激起学生内心的浪花,拨动学生的“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古诗文的教学需要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转变思维,更新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古诗文的教學更为科学、生动,更具诗意与活力。下面谈谈我进行古诗文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诗境,激发兴趣      诗歌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兴趣浓厚,师生迅速进入诗歌境界,这样才能领略诗歌的美,才能与作者共鸣。因此,诗歌教学的第一步,应努力创设诗境,激发学生兴趣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办洋务的官员主张引进西学、办工厂、设学堂、派人留学、培养技术和军事人才,思想觀念从封闭转向开放,从轻视“512艺”转向讲求“工艺”,从耻言利转向谋求利等,这种思想观念的近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一、“夷夏之防”和传统技艺观的突破      传统技艺观把儒学视为“本”,把艺事看做“末”,鄙视技艺,指为“奇技淫巧”,这是通向近代化大门
2003年下半年,笔者曾赴澳大利亚参加TESOL证书的课程培训,并前往当地的一些中学听课参观,亲眼目睹了澳洲学校和谐又活泼的课堂教学,同时也切身体验到了“合作教学”快乐、高效、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与大家一起探讨“合作教学”的模式。    一、“合作教学”的定义    “合作教学”是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一起学习或共同完成某一项教学任务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途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小组
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各种基础知识溶进精神作品里的综合运用。在整个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一观、二记、三联、四想、五写、六改、七评、八结这几个方面的基本功的训练。   一观。就是观察。观察不仅是绘画艺术的基本功,而且也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功。写记叙文,要注意观察描写对象的形体、色调、质感、美感;写说明文,要注意观察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色;写议论文,不仅要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而目,还
一、背景资料    小龙同学喜欢与女生玩,不愿意与男生在一起,他身体微胖,很在意别人的评价。进入初中后,有些男生对于他喜欢与女生玩觉得看不顺眼,有孤立他的心态,在班上经常有意无意地拿这件事来取笑他。这令他既难堪又自卑,怀疑自己不正常,觉得自己在这个班上是多余的,上课不敢抬头,回答问题也怕被别人嘲笑,注意力经常不集中,成绩每况愈下,因此久而久之就造成他对这个班的惧怕、怨恨,时刻都想逃离这个班级。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