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艺术的特点与发展态势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5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杂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汉代称杂技为“百戏”,隋唐称杂技为“散乐”,为区别于歌舞和杂剧,唐宋后称之为“杂技”。从古至今,杂技深受观众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杂技表演艺术呈现出不断发展趋势,为观众展示出新的杂技节目。本文笔者将以当代杂技艺术所处的时代为出发点,介绍杂技艺术的特点,探究杂技艺术发展趋势,提出推动杂技艺术发展的几点建议,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杂技艺术;时代;特点;
  一、当代杂技艺术所处时代与特点
  崇神时期、农神时期、文艺复兴、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是世界文学艺术经历的几个时代。最初,人类处于崇神状态,主张人类的一切均由神赋予。农神时期出现于农业文明后,随后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和工业革命时期。受工业革命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意识等方面逐渐发生着转变,促使现代和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到来。现代主义发展时期较长,且涌现出大批成就非凡的艺术家。基于20世纪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主义下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出现新的变化。当一个时代无法容纳前一个时代时,当一个时代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打破传统时,新的历史时期将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时期,以垂直根状的文化艺术形态为主,采用单一的传播方向,科技体征以印刷术和纸张为主要表现形式,文字是符合的代表,且知识分子是掌握话语权的主体。相较而言,后现代主义时期,以平面的文化艺术形态为主,采用互动交流的传播方式,科技体征以印刷术和电子媒体等为主要表现形式,文字和图像是符号的代表,且知识分子与观众共同掌握话语权。与此同时,基于后现代主义精神的逐渐扩大,文化艺术朝着多元化方向融合,促使各类艺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然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叉时期是包括杂技艺术在内的艺术门类现所处的阶段。
  基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交叉时期背景下,兼容性、通化力与广泛的参与性等成为杂技艺术的基本特点,是推动杂技表演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有效保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杂技艺术处于发展的兴盛时期,基于世界杂技艺术影响下,我国杂技转变了传统的技巧模式和表演模式,实现了杂技艺术的新发展,逐渐形成以杂技技巧为中心的综合艺术模式。目前,随着富含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的杂技主题晚会和杂技剧等的出现,致使杂技创作表演迈向繁荣阶段,为中国杂技艺术进入新的发展高峰奠定了基础。
  二、杂技艺术发展趋势——创新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随之变化。在此背景下,为保证杂技艺术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创新杂技艺术,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需求。
  基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叉时期下,人们的审美心理正朝着深层性、敏感性以及丰富性方向发展,杂技艺术如何满足人们新的审美需求成为相关人员探究的重点话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跨国资本和高新技术不断引入中国市场,加之互联网和通讯方式的迅猛发展,中国艺术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态。与此同时,传统的表演形式易导致观众出现严重的审美疲劳,阻碍杂技艺术向前发展。鉴于此,基于特殊时代条件下,艺术家应在深入探究多层次审美意蕴的基础上,改革表演形式和结构,创新艺术空间,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实现杂技艺术的多方位发展。因此,杂技艺术应在以继承传统为出发点,强化与国际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理念与艺术表达方式,结合杂技艺术的自身特点,实现杂技艺术的创新,迫使杂技艺术作品与时代相符,与观众审美情趣一致。
  艺术的借鉴与创新,并非意味着另起炉灶,也并不是说直接照搬,基于某种意义上,艺术的创新与借鉴是回归艺术本体的体现,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精髓的表达。然而,传统艺术的传承关键在于抓住本体。例如,杂技创作,为达到继承和发展效果,需以杂技本体语言为重点,通过切实可行手段,实现杂技本体语言的提升、延展。中国艺术创新的尝试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此时的创新仅仅是简单解读西方艺术理念,直接照搬舞台表达方式,未以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和内涵为依据,不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因此,效果并不理想。
  基于艺术实践过程中,“视界融合”的艺术姿态与兼收并蓄的创作理念是中国杂技界一直坚持的思想观念,通过增加国际间和国内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促使全新艺术理论和舞台表达技巧得以在舞台上呈现出,高度融合艺术主题和审美情趣,实现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中国观众的审美理想的有效结合,为杂技艺术创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推动杂技艺术发展的建议
  (一)深入探究杂技艺术规律
  虽然当代中国杂技呈现出不断发展趋势,但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现行文艺体制、生产环节等的影响,导致杂技艺术发展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基于国内市场上,缺乏完善的市场管理机制,导致杂技生产与国内市场脱节。针对与艺术规律相违背的行为,即使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效益,却难以维持杂技艺术的长期发展,最终影响杂技艺术的长足发展。鉴于此,任何时代背景下,探究艺术规律,均属于推动艺术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促使杂技艺术发展的保障和内在动力。
  (二)传统杂技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人体技巧是中国杂技的重要体征,不仅展示了民族体态的多姿多彩,更是民族精神的彰显,是民族文化积累和历史文化积淀的体现。因此,在创新发展杂技艺术过程中,应适当传承和发扬传统杂技艺术,将其作为推动杂技艺术发展的基础。例如,《四人顶技》、《东方的天鹅——芭蕾对手顶》、《命运的摇摆——双人晃管》以及《俏花旦——空竹》等。
  (三)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杂技人才队伍
  人力资源是各行各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杂技艺术绝不例外。因此,为创新杂技艺术,应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杂技人才队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指导杂技人员熟练掌握杂技艺术表演方式,促使其学习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技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基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掌握杂技艺术表演,在提高自我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为杂技艺术发展提供保障。
  四、小结
  综上所述,杂技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呈现出变化。因此,为推动杂技艺术长足发展,需实现对杂技艺术的创新,在探究杂技艺术规律的基础上,以传统杂技艺术为基础,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杂技艺术人才队伍,为创新杂技艺术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边发吉.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特点与发展[J].艺术评论,2011,01:5-7.
  [2]陈娟.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J].大舞台,2011,12:292+214.
  [3]丁玲辉.西藏传统杂技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35-40+169.
  [4]谭纯武.民族文化生态背景下杂技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16-20.
  [5]王丹.浅谈杂技艺术的发展趋势[J].杂技与魔术,2012,04:48-49.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声乐也是音乐形式的一种,声乐是人通过用声带发声所产生的美妙歌声,在下文中只要介绍了声乐的意义和在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主要的阐述了演唱风格和流派体系所存在的差异所体现的方面。  【关键词】:声乐演唱;跨界现象;歌唱方法  1、声乐的含意  声乐是一种由人用声带进行演唱所产生的动听的美妙的音乐形式,声乐是由人于口腔内的舌头和鼻腔配合着气息所发出的声音,一般这种声音都是非
期刊
【摘要】:工笔画与写意画最基本的不同就是表现形式的不同,写意注重神似,画的时候讲求随心所欲,把所画东西的意境表现出来,有豪放感。而工笔画则侧重形似,画的时候讲求精致和逼真,把画的东西的形态很精细的体现出来,有细腻感。工笔画讲求工整,工整不同于呆板,工笔画与写意画在很多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它们都属于中国画的绘画范畴,工笔和写意是中国画里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工笔画与写意画既有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 
期刊
【摘要】:德拉克罗瓦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画家,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他承继和发扬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艺术派别,影响了之后的艺术家。德拉克洛瓦是法国浪漫主义的真正奠基人和主将,他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使他位于世界艺术巨匠之列。他的作品通过强烈的气势和华丽的色彩表达了对广大群众的歌颂,歌颂了对自由的热爱,对被压迫的人民和深切的同情,以及对压迫的无情的揭露。德拉克洛瓦在绘画上有杰出的贡献,在艺术理论和写作方面
期刊
【摘要】:低碳理念日趋流行,低碳材料应用于家具设计中也是潮流,竹材料作为我国常见的材料应用于家具设计中已有多年,近年来竹衍生材料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也变得广泛起来。  【关键词】:低碳;竹;家具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碳排放逐渐超出了地球的符合。由此引发了很多环境和社会问题,许多科学家和学者提出了低碳生活的倡议。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依然称为了发展的又一大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面对我国家具行业普遍
期刊
【摘要】:中国画线条是中国画的精髓和灵魂,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在表现手法上渗透着强烈的节奏感和运动感。线条不仅在中国画领域确立了重要艺术地位,同时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严谨和丰富甚至可以从其他理论中剥离出来独立成篇。所以对中国画线条的认识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线条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不仅表现在自身的形式美感上,同时它反映和体现了中国文化博大的精神内涵和精深的哲学喻意。本文要从线条的力度、气
期刊
【摘要】:严歌苓善写女性角色,她的小说也大都以民间女性角色为主,如小渔、田苏菲、王葡萄等,这些角色都是些平常人,她们有着各自的性格、思想、生活方式,身上有其独有的特质。但她们也有共同点,她们身上都有着一种“真”、一种面对磨难不放弃的坚韧,还有一种母性的光辉。本文将逐一分析她们自身的形象和共有的特质。  【关键词】:严歌苓;女性形象特质;真;坚韧;母性;  前言  严歌苓,一位美裔华人女作家,近年来
期刊
【摘要】:本文从化妆造型在舞台艺术中的重要意义出发,进一步探讨化妆造型在舞台艺术中的作用,并以此作为基础,浅谈化妆造型的改进意见,希望舞台艺术中的化妆造型能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化妆造型;舞台艺术;作用  一、引言  在以前,化妆造型在舞台艺术表现中主要起的是一种辅助性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后,化妆造型逐渐有了新的定位,它在传承传统艺术文化的基础上,慢慢演变为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期刊
【摘要】:我国越来越观众舞台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使得舞台美术的创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不断改革创新演艺时也逐渐重视舞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了更加细致化地了解舞台技术和舞台美术创造之间存在的关系,本文探析了舞台美术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舞台的灯光技术对舞台美术创作的作用,舞台的特效技术对舞台美术创作的作用,舞台的化妆技术对舞台美术创作的作用。  【关键词】:舞台技术;舞台美术创造;关系 
期刊
【摘要】:舞台道具是舞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演员的第二只手”,在戏剧表演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论述了舞台道具在戏剧表演中推动剧情发展,渲染氛围、表现环境和刻画人物的三大作用。  【关键词】: 舞台道具;戏剧表演;作用  众所周知,舞台美术简称舞美,是戏剧演出中除表演以外的各种造型因素的统称。舞美包括化妆、道具、服装、布景、灯光等,其中,舞台道具是舞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道
期刊
【摘要】:音乐剧成品剧目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完整全面地接触音乐剧剧目,通过实践最终完成全剧赏析、创作或演出。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解决如何运用声乐、形体、台词和戏剧表演,配合舞台美术的灯,服,道,效,化以及多媒体等综合手段来表现剧中矛盾冲突、故事发展,以塑造出鲜活生动的舞台人物形象,来展示出人物真诚的内心情感世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习音乐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