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体验和感悟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这话道出了体验和感悟的重要性。
语文属人文科学,需要理解和感悟的东西很多。有时,一篇文章优美的意境,一个眼神无尽的思绪,一弯笑意缠绵的情感……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读者入境去体验和感悟。所以,体验和感悟对语文学习尤为重要。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追求两个氛围的营造,以达到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的目的。
一、营造一个和教学内容协调的教学氛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源动力。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情感活动的过程。“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无一不是知情理的统一。因此,营造一个和教学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重要手段。
1.设计导语引入氛围。万事开头难。一堂新课有一个精彩的开端,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一环。因为只有头儿开好了,学生才能为教学内容所吸引,很快进入角色,和教师一起走进作者所创作的艺术境界里。如执教马丁?路得?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有一个梦想,总有一天这个国家能够觉醒起来,真正实现它的信条——人人生而平等。让自由之钟响彻千家万户,到了这一天,上帝的一切儿女都将携手同唱那首黑人的古老圣歌:我们终于得到了自由!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他演讲时排山倒海的气势与气贯长虹的激情。在这段导语的感召下,学生的思绪被引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跟随作者的情感或喜或悲,或哀或怒。
2.播放音乐渲染气氛。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反映社会科学、表情达意。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我以贝多芬《月光曲》作为背景音乐,伴着悠婉疏淡的曲调,学生朗读课文。词句展现的优美意境,音乐唤起的强烈美感,使学生如醉如痴,不必再作过多的讲解,他们早已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流露出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扮演角色体会氛围。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品氛围,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文中的“事”好象就是自己做的,文中的“话”好像就是自己说的,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亲切,越感到愉快。就越感到学习的轻松。如在学习话剧《雷雨》的第一场时,我让学生分别推荐一位“周朴园”,一位“鲁侍萍”,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周朴园的虚伪冷酷自私、鲁侍萍的哀怨与愤恨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感到课文中的事就好像发生在课堂上,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二、营造一个热烈、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要有游戏的成分,要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不要把课堂教学搞得单调乏味,使学生昏昏欲睡。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种共同参与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一种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体验和感悟中求得知识。
1.创设质疑机会。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有思才有趣。中学生学习语文往往只从表面上阅读,而不注重于深入思索,因此觉得课文简单,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浅尝辄止,没有兴趣。这就需要老师多设疑,创设机会,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如讲授《边城》一文时我想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想用边城古朴的民风唤醒失落的民族品德,却又让这种人间真爱等待一个渺茫的未来。这反映了沈先生怎样的内心世界?问题一提出,学生则顿有所悟,开始小声议论,认真思索,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2.激发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使他们从“先生讲,学生听”的那种传统单一的授受关系中摆脱出来,变成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知识,改变过去的那种消极、被动、无所事事的散漫状态。使他们把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成为学习上能够自立的人。
3.保护学生自尊。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取得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保持盎然的学习兴趣,尤其不能以师之“尊”压生之“卑”。教师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积极发言。如执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学生在分析蔺相如形象时,说他一味容忍廉颇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这种浅薄荒谬的说法引出下面一片片唏嘘声,而这个同学却表情自若,全无遭嘲笑的尴尬,显然他是认真的。于是我先肯定了他善于思考敢于发表见解的自信和勇气,继而指出错误时对这一问题作了正面引导。这一做法既维护了学生面子,又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学习劲头,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教学效果很好。
教学过程中,我力图通过以上两个课堂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验,从而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特长也得到了发展,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在感悟中进步,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语文属人文科学,需要理解和感悟的东西很多。有时,一篇文章优美的意境,一个眼神无尽的思绪,一弯笑意缠绵的情感……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读者入境去体验和感悟。所以,体验和感悟对语文学习尤为重要。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追求两个氛围的营造,以达到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的目的。
一、营造一个和教学内容协调的教学氛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源动力。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情感活动的过程。“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无一不是知情理的统一。因此,营造一个和教学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重要手段。
1.设计导语引入氛围。万事开头难。一堂新课有一个精彩的开端,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一环。因为只有头儿开好了,学生才能为教学内容所吸引,很快进入角色,和教师一起走进作者所创作的艺术境界里。如执教马丁?路得?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有一个梦想,总有一天这个国家能够觉醒起来,真正实现它的信条——人人生而平等。让自由之钟响彻千家万户,到了这一天,上帝的一切儿女都将携手同唱那首黑人的古老圣歌:我们终于得到了自由!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他演讲时排山倒海的气势与气贯长虹的激情。在这段导语的感召下,学生的思绪被引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跟随作者的情感或喜或悲,或哀或怒。
2.播放音乐渲染气氛。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反映社会科学、表情达意。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我以贝多芬《月光曲》作为背景音乐,伴着悠婉疏淡的曲调,学生朗读课文。词句展现的优美意境,音乐唤起的强烈美感,使学生如醉如痴,不必再作过多的讲解,他们早已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流露出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扮演角色体会氛围。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品氛围,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文中的“事”好象就是自己做的,文中的“话”好像就是自己说的,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亲切,越感到愉快。就越感到学习的轻松。如在学习话剧《雷雨》的第一场时,我让学生分别推荐一位“周朴园”,一位“鲁侍萍”,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周朴园的虚伪冷酷自私、鲁侍萍的哀怨与愤恨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感到课文中的事就好像发生在课堂上,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二、营造一个热烈、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要有游戏的成分,要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不要把课堂教学搞得单调乏味,使学生昏昏欲睡。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种共同参与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一种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体验和感悟中求得知识。
1.创设质疑机会。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有思才有趣。中学生学习语文往往只从表面上阅读,而不注重于深入思索,因此觉得课文简单,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浅尝辄止,没有兴趣。这就需要老师多设疑,创设机会,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如讲授《边城》一文时我想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想用边城古朴的民风唤醒失落的民族品德,却又让这种人间真爱等待一个渺茫的未来。这反映了沈先生怎样的内心世界?问题一提出,学生则顿有所悟,开始小声议论,认真思索,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2.激发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使他们从“先生讲,学生听”的那种传统单一的授受关系中摆脱出来,变成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知识,改变过去的那种消极、被动、无所事事的散漫状态。使他们把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成为学习上能够自立的人。
3.保护学生自尊。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取得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保持盎然的学习兴趣,尤其不能以师之“尊”压生之“卑”。教师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积极发言。如执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学生在分析蔺相如形象时,说他一味容忍廉颇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这种浅薄荒谬的说法引出下面一片片唏嘘声,而这个同学却表情自若,全无遭嘲笑的尴尬,显然他是认真的。于是我先肯定了他善于思考敢于发表见解的自信和勇气,继而指出错误时对这一问题作了正面引导。这一做法既维护了学生面子,又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学习劲头,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教学效果很好。
教学过程中,我力图通过以上两个课堂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验,从而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特长也得到了发展,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在感悟中进步,素质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