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l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通过自主思考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互助共进,实现对知识的拓展、探究和创造。它顺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符合当代学生的特点,符合英语课程的学科特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以疑促思,引导自主学习
  疑问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动力和源泉,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愿,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例如牛津译林版教材7B Unit 2 Neighbours,在教学这课时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线索,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如:Where are you going? Who are your new neighbours? 其次,教师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文中涉及的词汇、语法等知识点。如:①be afraid是什么意思?②“Im afraid they wont welcome visitors like you.”应该如何翻译?其中like一词是什么词性?③be ready to后接动词的什么形式?④most of them中的most在此作什么词性?其具体用法如何?most与most of的区别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英语知识探求的兴趣和热情。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一边阅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找寻答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课文的自主学习,学生们可以先入为主地对本课的重点词汇、语法、句型做到了解和熟知。
  二、小组互动,开展合作学习
  初中学生的个性与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所以英语课堂教学有必要让学生们开展更多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实现英语知识的资源共享、思维方式的差异互补,以及知识技巧的协同发展。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互动讨论,根据所学内容性质和难度,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的学习形式,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问,在互动中讨论问题,在合作中释疑解惑。
  仍然以Neighbours这课为例,其中有一句话:“I want to help sick people.”句中用的是“sick people”,为何不用“ill people”或者“patient”?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重点探讨单词sick与ill的区别及其用法。这时,有的学生想到,sick与ill都可以作表语,表示“患病的、不适的”等等。例如:He is sick. She is ill with anxiety.还有的学生会想到,sick与ill都可以作为定语来修饰名词,ill表示“坏的、邪恶的”,如:He is kind, but has an ill temper. sick表示“患病的、不适的”,如: She has to look after her sick grandfather.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的想法和思维相互碰撞交错,集思广益,获取更多的启迪和知识,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情境设置,鼓励探究学习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有着极强的情境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相关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鼓励学生在情境中探究、探索。
  比如Neighbours这一课,文中涉及不少对话情境和活动情境,这些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学生们可以在生活中遇到的场景。那么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们设置一个对话模拟情境,让学生们根据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和练习。
  情境一: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visit our new neighbours.
  —What are you up to tonight?
  —I am going to watch cartoons this evening with my new neighbours.
  情境二:
  —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weekend?
  —I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在以上对话情境中,学生们不仅练习了口语,还对“be going to后接动词”所表示的含义及其用法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逼真的情境之中,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勇敢质疑、不断探究,获取更多的思维体验和知识。
  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学生的特点及学情,结合教学的内容,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意识,引发他们合作、探究知识的欲望。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写人叙事的文章从小学就开始写,很多学生都是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这样的文章一般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就行了,有些学生还会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适当的议论抒情,这样的写法比较容易掌握。但是,有时一件事很简单,内容太单薄,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或性格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学会通过几件事来写一个人,使得人物形象更丰富。那么,如何通过多件事来写一个人呢?  一、选好典型事例  “文章不是无情物”,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情境教学法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让学生由机械地、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与交流。情境教学无疑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下面我通过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2 R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高中语文必修②古代诗歌单元中《氓》和《孔雀东南飞》两首诗,虽然产生的时代不同,但在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和封建家长制对妇女的迫害,以及作者对妇女的同情方面有许多相同点。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用比较鉴赏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的比较鉴赏法的步
议论文要使论点得到充分的论证,必须选用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的,是论点赖以生存的根据。解剖中考考点,发现与论据有关的中考题型基本有以下两种:一是依据要求补充或概括论据,二是判断论据的类型或分析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中考议论文论据运用的教学呢?  一、精心选择素材,构建论据“智慧背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积累丰富的素材才有可
英语是普通高中学生感到最难学的学科之一,对于我们农村三星级高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英语基础薄弱,最差的学生连音标都一窍不通,学习没耐心没恒心,学习习惯更糟糕。一节课45分钟有很多学生连集中注意力20分钟都做不到,单词听写本很多学生不愿意上交,性格暴躁的学生甚至会与老师发生摩擦。  然而,学生基础再差也要面对高考,这就是农村普通高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进行教学呢?经过几年的探
2012年是江西省高考英语自主命题的第八个年头,同时也是新课程教改后的第二个高考年头。现结合2011年和2012年的江西高考英语试卷,对高考英语备考谈几点备考策略。总体而言,试卷始终贯穿了“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的命题思路,在命题形式和试卷的整体难易程度上,都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听力  2012年听力材料播放时长约18分钟,英语单词为889个;2011年听力材料播放时长近19分
教学设计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语文课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華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以儒家传统文化的刚健有为精神,激励学生发愤图强。  2.以道家传统文化树立旷达乐观和顺应自然的人生
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媒体的组合)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学习的条件,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教学中,尤其适用于英语教学,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它可以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使深奥、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传统的教学,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录音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几千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要立足于一个“读”字,这是语文教学的成功方法。  一、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悠久历史  古代的学堂,诵读和练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日诵不辍,写字不停。近代新学制产生前后,仍然将诵读和练字作为教和学的主要任务。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吴晗在十三岁以前就背完了十三经,这为他们后来的学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
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感觉语文课味同嚼蜡,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分析认为,重要原因之一是语文课堂教学程式化,缺乏创新精神,使语文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学生固然兴味索然。语文课堂如何彰显无穷魅力?如何让学生兴趣盎然?笔者认为,让语文课堂浸润着美感格外重要,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