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情景猜疑设想问题递进评价导向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er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学,江苏 苏州 215137)
  摘 要: 本文从师生对话的内涵理解出发,探究美术课上师生对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师生对话”的美术课堂特点,探讨在美术课堂上开展“师生对话”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 对话 师生对话 初中美术
  克林伯格(Klingberg,L.)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在对话教学中,它的含义非常丰富,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三种对话形式: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其中最重要的是与他人对话中的师生对话,这一对话体现了对话教学的实质内涵。
  一
  师生对话是在平等民主,尊重差异性的条件下,教师与学生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对话,而且是心灵沟通的对话,情感,内心世界的敞开,师生对话的目的是交流思想、探究真理,美术课对陶冶学生情感,形成健康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师生对话运用到美术课堂上,将会改变课堂模式,改变教学方法,带给学生的是完全不同于接受式的课堂环境,这将更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树立以人发展的理念,更好地进行沟通。教师更加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最需要、最感兴趣的方面出发,进行美术教学。然而现实的美术课堂上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师生对话”场景:
  (一)师生对话氛围严肃,缺乏轻松的对话场景。师道尊严的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临摹,一节课最后一张作业就可以交代,这样的结果不但无法促进学生发展,反而阻碍和剥夺了自由交流的权利,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权利。
  (二)师生对话的方式单一,流于形式,缺乏创意。课堂上你问我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几种关系来回重复,长久下去,学生搞清了来龙去脉,把握住了教师提问的规律,按照套路轻松过关,这样就好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胜负”的战争,相对运动,彼此不相关,等到铃声一响,战争就结束了。
  (三)师生对话的对象固定,无法激起更多的参与者。教师提问会更多关注少数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就形成思维定式,老师不会提问我,因为我回答不出,或者回答得不正确,总归有人回答的,这样的课堂现状,确实存在,如果不进行改变,美术课堂的学生参与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彼此在课堂上会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四)师生对话的内容单调,评价统一,缺乏兴趣点和多元性。一节课,老师就是针对几个问题进行问答,提问的方式很固定,学生基本上一句话就能概括,所提问题缺乏深入性,缺乏引导性,缺乏层层递进的关系,彼此没有联系性。
  二
  针对目前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运用“师生对话”,会改变课堂氛围,真正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将“师生对话”运用在美术课堂中,进行实践探索:
  (一)营造师生对话情景是奏响师生对话的开篇乐章。真正的教学对话应该是发生在双方地位平等,在一种“对话意识”支配下的多元开放的有意义的交流和探讨。良好的师生对话,带给双方不同的感受,大家在这个环境中,不自觉地就要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沟通的基础上,先了解学生心理,抓住这一特点,引导想法,形成新的知识点。在上端午节第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进行头脑风暴,采取游戏方式进行,用击鼓传球的方法进行,我刚说完这一游戏的名字,所有同学目光一致聚焦到我这里,顿时感到,游戏的力量,通过这一游戏设定,学生在积极传球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一个问题的猜想,通过由学生扮演的达·芬奇这个角色,创设问题情境,有同学问他的艺术作品中最欣赏的是哪幅,艺术手法如何,如何找到灵感,如何根据灵感进行创作。此时,同学们只关注了艺术作品这块内容,我当时想怎么没有同学提到画鸡蛋的事情呢?于是,我就让同学们放开去想,后来一位同学就说你能告诉我你在画鸡蛋的过程中的想法吗?是什么力量支持你?顿时,这样的问题会在不经意间提到,也是我能预设到的,我就将这个生成的问题与同学们交换意见,产生师生对话的源头。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而且对达·芬奇这个人物有重新的认识。在给予提问同学鼓励时,将生成的这个问题与端午节进行了连接,学生会思考这两者的联系,这样就进行了端午节文化传统的传递,进而有感而发,进行鸡蛋的装饰加工,就把问题进行了转向,重点寻找问题。关于在鸡蛋表面上进行创作的做法,因为不知道,所以必须进行交流和沟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一环扣一环,但在扣环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小插曲,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巧妙预设,注意生成,创设对话情境,激发师生对话的热情,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小游戏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一点点地引发出来,进行重新构造,同时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在沟通、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习。
  巧设对话情境,有助于师生对话的顺利开展,既要把握好预设的产生,又要注意意义的生成。美术课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课程的性质也为师生对话的开展提供了文本资源。
  (二)鼓励学生猜想是奏响师生对话的激情乐章。美术新课程改革强调,鼓励学生大胆相信,启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教师紧贴教育实际,按照标准要求,大胆鼓励学生质疑,比如在欣赏《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作,在世界画坛上有很高的声誉,很多人都说她美,老师却认为她没有一点让我觉得她很美的细节。这一结论引起了不少同学的怀疑,我利用反向教法,激起大家的质疑,这为开展师生对话埋下了引子。不出所料,大家开始议论纷纷,看情况,我将学生分成两派,一派归我的觀点,另一半归世界公认的观点。我这组的同学人数较多,有同学将不美的原因列出来:(1)如今以瘦为美,骨感美,你看主人公是什么体型特征?(2)现代很多人拍照很讲究造型,像“90后”的动作出奇,大幅张扬,唯恐大家不认识,如今网络这么快速,一个动作可能就是出名的导火索。(3)现在很多艺术家追求的是行为艺术,技法上很狂,而画面却是出奇得细腻。(4)现在网络上出现很多版本的《蒙娜丽莎》,我倒觉得非常有意思。现在学生接触的社会性的资源广,对这幅作品竟然说出这么多的看法和想法。它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创新,更是精神上的释放、洒脱的情怀。通过洗礼,老师不能否定学生的答案,但一定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方式,通过体形分析人物的生活背景,一个眼神,一个优雅的动作就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内心的世界,艺术作品不仅是表现内容,更重要的是把画家的情感倾注到作品中。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讨论远比教师单纯讲授知识效果要好得多。结果是一样的,过程更加丰富。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更丰富了师生双方的经验,达到了双赢。
其他文献
摘 要: 明清以来,传统的四民社会秩序虽然被“四民相混”所冲击,商人群体的“群体意识”有所觉醒,但明清商人对于科举的“痴迷”与“癫狂”却让人为之咋舌,然而这种明显违背正常社会发展规律的现象背后却有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本文以清代苏州大阜潘氏家族为例展开分析,探求明清商人“癫狂”科举之路背后的“无奈”。  关键词: 盐商 权力 自卑情结  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群体的“群体意识”开始有所觉醒,
摘 要: 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灿烂辉煌,所以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至关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线教师努力探索文言文的多种教学方式。本文从训诂学的主要方式“以形索义”出发,以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文言文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扎实词汇基础,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 以形索义 文言文教学 长春版语文教材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灿烂辉煌
摘 要: 本文以镇江外国语学校李娟老师执教的“动物笑谈”为例,得出了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对文本解读的多元实施途径:抓住文眼、设计主问;关注学生的课堂回答,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准时机、选对角度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关键词: 设计主问 课堂回答 读写结合  文本解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它的价值在于实现读者和作者的精神交流,通过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走进文本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凝聚共识、指明方向、规范引导、正向激励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普遍的认知与认同,但是存在某种模糊化倾向。通过对四川省多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提取公因子,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探讨,从而为指导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认同与践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摘 要: 美术欣赏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它对学生审美启蒙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根据课程标准中欣赏评述的具体要求展开讨论,思考如何帮助小学生进行名画欣赏,更好地显现名画欣赏的作用和必要性。  关键词: 课堂欣赏 审美教育 情境化 画种分类 画面语言  引言  在视觉文化扑面而来的今天,大量的美术作品正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这些美术作品不仅在城市雕塑家庭装修中广泛使用,而且在咖啡馆、商店的各类
摘 要: “正经”一词早在先秦便已存在,起先多指“儒家经典”,唐宋以后逐渐口语化,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红楼梦》中,“正经”以口头语的形式出现了113次(前八十回中有91次)之多,但《汉语大词典》中为“正经”设置的6条释义,似乎并未能够很好地解释它们。本文旨在以《红楼梦》中的前91个“正经”为例,对它们进行一一考察,探索《汉语大词典》所未涉及到的口语性词义。  关键词: 正经 红楼梦 词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由数字时代进入数据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新面貌。如何运用大数据探索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是民族地区高校立德树人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大数据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隨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由数字时代进入数据时
摘 要: 本文结合高校思想的工作实际在大数据背景下,面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从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员参与;务实创新,完善机制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高职院校 宣传思想工作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乃至我国南方14个省(市、自治区)唯一以培养农牧科技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在大数据的时代背
摘 要: 本文结合《书香满园:校园阅读推广》一书的相关的内容,从校园阅读的类型选择、推广主体、宣传渠道等方面,对校园阅读推广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高校在阅读推广方面的实践,以及对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校园阅读 阅读推广 阅读文化  《书香满园:校园阅读推广》(后文简称《推广》),是2017年海天出版社推出的“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推广丛书”之一。该书是国内阅读推广领域
摘 要: 从80年代中期中篇小说《风景》开始,方方的笔触越来越多地延伸到了对突出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但是在大量运用现实主义笔调进行创作时,小说呈现出了明显的“极端叙事”、底层精神主体性缺失、二元对立结构等诸多问题,从而引发了关于方方社会问题小说创作真实性和艺术价值以及对于作家应该怎样介入现实的再思考。  关键词: 方方 社会问题小说 真实性 艺术价值  卢卡奇在《艺术与客观真理》中指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