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毕加索如何妙红自己这支“潜力股”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ow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你没有看错,毕加索,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其实也是一位擅长幕后营销的行家。如果他活在今时今日的互联网时代,他也很有可能把自己炒成“网红”。他的名字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他是整个西方世界中第一位成为传媒名流的艺术家,从毕加索开始,艺术家就摆脱了生前穷困潦倒、死后迅速升值的必然宿命。当然这也和他身处的那个时代与地点有关,20世纪初的巴黎正在成长为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的成熟完备的艺术品市场。毕加索至今有一句名言让人印象深刻, “我想像有钱的穷人那样生活”。这句话里隐藏的含义其实是许多人都在追求的相同的梦——得到经济的保障,但却可以不受社会期望的约束。他这一生的确如此,始终懂得利用金钱,为自己的生活和艺术创造自由。
  认识毕加索,要先从艺术史上留存的这封特别的信开始。
  亲爱的朋友:
  谨以此信确认我们谈话的内容。你我双方在自1912年12月2日起算的三年时间内——我保证除你以外,不向其他任何人出售我的作品,但规定不包括我手头现有的旧作如油画和素描等;我也有权接受特定机构发来的肖像画和大型装饰画的订单。对售出作品的复制权自然归你。我保证按固定价格单——向你出售作品即油画、雕塑。(画家写了错别字)、素描和版画,每年自留油画作品最多不超过5件。另外,由于创作的需要,我也有权保留适当数量的素描。判别一幅作品是否完成你应该征求我的意见。在这三年期间我自然无权出售因自用需要而留在手头的油画和素描。在你方面,你保证在三年期间以固定价格收购我的所有作品:油画、水粉画、素描。对素描每年至少收购20件。对在此期间的固定价格你我商定如下:
  素描——100法郎
  水粉画——200法郎
  油画分档计算,不足或正好为6——250法郎
  8、10、12、15、20英寸——500法郎
  25英寸——1000法郎
  30、40、50英寸——1500法郎
  60或60英寸以上——3000法郎
  雕塑和版画的价格面议
  敬礼
  毕加索
  这封信写于1912年12月18日,写在蓝色信笺上,抬头印有“拉斯巴耶街242号”字样。因为就在当天,毕加索收到了他的画商康维勒寄来的一份合同,事情就变得略为复杂。这封信是当天就寄出的答复,非常快速及时的反应。
  可以看到毕加索在信里的措辞单刀直入,冷静犀利。尽管那时他还不知道可以像同时代的马蒂斯一样,运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他深知自身价值,对于画商提出的每项建议都很清晰地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仍然有作为艺术家的强烈自觉,拒绝彻底委身于画商,从而为自己的创造力多少保留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
  制造话题高调进入巴黎
  毕加索从不掩饰自己希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也很直接地表达要用财富买自由的热望,他在这方面动用的智慧一点不比他在艺术方面投入的少。他擅长利用经纪人、拍卖会和公共场合来安排精心策划的自我宣传活动。毕加索的妻子曾在回忆录中提及,毕加索经常和他的艺术推广人沃拉尔德在地下室里商量谋划,围绕画作制造新闻热点,吸引眼球。
  他最脍炙人口的制造话题的故事是他一战成名进入巴黎艺术市场。这个故事至今仍然广为流传,并且经常为经销商产品销售策略方面的文章所引用、借鉴,也体现出了毕加索在市场方面强烈的自我推销意识。实际上毕加索刚到巴黎时,生活和所有站在市场边缘的艺术家一样艰苦,也面临过卖不出去的窘境。好在他很会想办法。他雇了好几个大学生,让他们每天都到巴黎的画廊去转悠,每个人在离开画店的时候,都要询问画廊老板:“请问,你们这里有毕加索的画吗?”“请问,在哪里能买到毕加索的画?”“请问,毕加索到巴黎来了吗?”就如我们现在常常说的重要的事情说3遍,经过不断的语言强化,不到一个月时间,整个巴黎大大小小的画廊老板耳朵里都灌满了“毕加索”这三个字。整个巴黎的画廊群体都在十分渴望能见到这个先声夺人的毕加索。这时,毕加索才带着自己的画,出现在如饥似渴的画廊老板面前,成功地卖出了自己的作品,从而一战成名!这个智慧的自我推销的故事,不管其杜撰的程度有多少,但是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毕加索积极的市场意识的肯定。
  变通是在战争中唯一生存法则
  目前大多数人对毕加索的印象都只是他流传甚广的立体主义作品。其实就在他14岁作品《赤脚的女孩》中,已经充分显现了高超的造型能力,以及对色彩、空间的把控,甚至二维平面具有了3D透视效果。他一生风格多变,创造不同类型的艺术品多达6万件至8万件,但这么丰沛的出品量却从未影响到他的市场价格,反而不断制造话题,成就他生前身后的盛名。
  从他的艺术之路可以看出毕加索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什么时候该激进,什么时候该保守,他自己心中自有分寸。
  当“前卫艺术是个有利可图的投资”这种概念在巴黎刚广泛传播几个月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中断了。四年的战争迅速改变了艺术市场,对于毕加索和他的同代人来说,审美认可与商业成功的短暂联合,被战争毁坏了,对于他们声誉的建立也同样意味深长。战争的爆发,迫使艺术家从庆祝他们的新的声誉转变到抢救他们的事业。许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把前卫与社会主流相融合。毕加索也把绘画风格开始转变为古典主义,他的新古典主义作品可能被今天看来是一种新保守主义,从而说明毕加索对舒服现状的享受大于为了自由而使自己很激进。那时候,他长期合作的画商康维勒由于德国籍的身份被迫流亡,至此与毕加索的合作也中断了。毕加索不得不为拯救自己的事业而挣扎。
  在安德烈·勒维尔的帮助下,毕加索找到了自己新的支持者,列昂斯·罗森伯格。但是1916年,列昂斯已经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现金,在1918年12月他写信告诉毕加索,他在两年内不再有能力买毕加索太多的作品。毕加索通过列昂斯结识了他的哥哥保罗罗森伯格,保罗比列昂斯更有眼光、也更富有。   1918年秋,毕加索甚至把家搬到保罗的画廊附近。在保罗的努力推介下,毕加索不但牢固的建立了他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并且这种风格在新闻界引起广泛赞誉,也开始吸引了一些收藏家。
  通过不断变通,毕加索不仅仅在战争中生存下来,还建立了新的审美和经济上的联盟。
  画肖像成为一种社交手段
  曾经在绝望的贫穷中,毕加索经受了他事业的早期阶段,毕加索的行为泄露了他对商业成功和批评与赞扬之间关系的理解。他的作品,尤其是肖像画,反映出世俗的社交手段,但也是一种与艺术市场链条上各个环节的良性而有效的沟通。
  作为一个西班牙裔外籍艺术家,毕加索对法国的了解非常有限,对一些机构也并不是十分信任,这或多或少对他参加沙龙的展览有一些阻碍。因此这就更促使他选择走依靠画商出售作品这一条道路。毕加索日常并不善言辞,也许跟他的艺术家朋友可以侃侃而谈,但面对画商、收藏家就不见得有那么多的谈资。毕加索懂得扬长避短,他选择为画商和收藏家画肖像来建立友谊,既展现了自己的天赋,在画与被画的过程中又达到了交流的目的,被画者也得到种受到重视的感觉。
  所以在法国,毕加索在其事业的初期,他将他的艺术和他的社会才能用于去发展他的声誉和决定他的命运。毕加索的第次展览,是1901年在瓦拉德的画廊举办的,这表明了在这最初的几年里毕加索为提升他的事业已经开始行动了。他画过三张赞美之意很直接的画,这是为三位展览幕后支援者所画的肖像:佩德罗·马尼亚克(画商,说服瓦拉德举办的这次展览),古斯塔夫·考丘奥特(为展览画册写赞美序言的批评家和收藏家),以及画廊主人瓦拉德。毕加索还拿出另外两幅作品送给写赞美评论的两位批评家菲莉西恩·法格斯和派尔·考尔。
  格特鲁德斯坦因是毕加索长期的购买者,他在给这位美国女收藏家画肖像时,也曾将她有意美化,这也促使毕加索在自己作品的价格评判方面获得了一些自主权。因此,当他的作品的价格达到上千法郎并得到公认时(例如,“熊皮小组”的拍卖)毕加索可能已经预计到他的成功至少部分是先前这些年勤奋培育的结果。
  再讲回那个成为毕加索生命转折点的1918年夏天,俄罗斯芭蕾舞团的长期赞助人尤吉尼亚·埃拉组瑞兹邀请毕加索和他的新妻子奥尔加在她的别墅里度蜜月。毕加索遇到一群温文尔雅的画商,他们在尤吉尼亚高雅的客人中去培养客户。毕加索非常看重的画商保罗·罗森伯格和他经常的搭档乔治·维登斯坦也租住了这条路上的别墅。因此,毕加索这年的整个夏天,都在通过为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们画肖像来发展他们的关系。后来,罗森伯格和搭档乔治·维登斯坦给毕加索提供全世界的代理,并承诺每年购买大量的作品。毕加索与罗森伯格的关系持续了21年(维登斯坦于1932年放弃合同)。但当毕加索的作品 旦被安置在罗森伯格的画廊里,他就放弃了用画肖像来社交的方式。
  跨界发展成为公众人物
  我们现在常常说艺术跨界或者跨界艺术,早在20世纪初,毕加索已经率先玩过体验过,并不属于什么新鲜事物。
  就在毕加索与列昂斯的距离越来越远时,毕加索开始和芭蕾界的诗人兼导演让·科克托交往并接受他的建议,在1917年与迪亚基烈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合作。他首先邀请毕加索为舞剧《游行》设计舞台和服装。毕加索还通过科克托与芭蕾的长期赞助人尤吉尼亚·埃拉组瑞兹熟悉起来。在战争剩下的几年里她资助毕加索很多经济上的开销,作为报答,毕加索也把当时创作的最优秀作品赠送给她。
  1919年,毕加索又为舞剧《三角帽》设计布景和服装,他将古典主义与立体主义巧妙地结合,布景、服装、音乐、舞蹈都大获全胜,毕加索穿着别致而漂亮的衣服向观众致谢,“魔术师毕加索”诞生了。在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和热心的收藏家的眼中,他纯粹是位天才。人们赞扬他,买他的作品,只因为那是出自天才之手。毕加索使他触摸过的每件东西都变得伟大起来,正如他自己所说:“重要的不是一位艺术家在做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样的人。”毕加索与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合作一直持续到1924年。毕加索与芭蕾舞剧的缘分,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公众声誉,他在人们的眼中已经不仅仅是个艺术家,而是个天才,是个巨星,人们对他的着迷已经不仅仅是因为一幅画而是他的全部魅力。毕加索顺利从一个边缘的艺术家成功转变为一个享有盛誉的公众人物。
  再从时间表上,来看看毕加索为自己经营规划的生。
  1902年,刚刚25岁的毕加索已经开始向画商出售作品;1909年,他已经雇佣得起女佣照顾他的生活起居;1912年,毕加索在普罗旺斯的一面墙上作画,而他当时的经纪人认为该画值得把墙拆毁原封不动地送到巴黎,然后请专家装裱;1919年,毕加索搬进位于巴黎最高级地区之一的大公寓;1930年,他买下了17世纪的Boisgeloup别墅。从28岁起,毕加索不再为钱财发愁,到38岁,他已很富有,65岁时,他是名利双收的百万富翁。
  但这并不意味毕加索就此成为金钱的奴隶,反而从他的一生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天赋得到了完全的释放,而他自己也收获了心灵上的真正自由。
其他文献
人们普遍认为镜子具有魔力,特别是在东亚。这一点可由其背面的基本图形和文字得以证实。人们可从镜子寻获一切并可窥视自己的灵魂。它可为今生及来世驱妖避邪,因而镜子被用作随葬品。中国的铜镜常饰有龙和虎的图案,以保佑其主人。在中国的汉代,铜镜装饰艺术有了很大发展,人们开始按照庆典中伞盖上的图案进行仿制,这些图案代表了“天空”——一个用特定符号表现出的宇宙体系。公元前2世纪中叶,人们发明了“TLV”镜,此名由
期刊
胡斌是具有艺术史学历背景的专业策展人。从本科到博士,艺术史始终贯穿在他的学习当中,作为学者和策展人,他首先通过问题意识来发现有潜力的艺术家?而对艺术家未来价值的判断,是将其放置于艺术史的框架之内,发现隐秘的关联性和令人兴奋的挑战性。  对我而言,较少单独关注一个艺术家,而更多的是关注现象,而且是在好多艺术家身上有共同的现象。除非一个艺术家已经构成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那么他本身发生的一点小的变化,
期刊
关注艺术品市场首先看哪里?引用《圣经》中的一句话,“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纽约,作为艺术品市场最大财富宝地之一,全世界的眼光都紧紧地盯在这里。  2006年,在纽约阿莫瑞展现场,主办方规定了三层准入规则,10CO美元门票当地时间下午5点进入,500美元将晚半个小时,250美元只能7点钟进入。然而到5点的时候,中午就被邀请进入的大批藏家、艺术顾问已经把热门的艺术经纪人团团围住,抢手的艺术
期刊
在讨论中国20世纪社会变迁的艺术图像时,关山月的创作总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的例子在传统的中国画家中并不多见。关山月是一位勤奋而幸运的面家,他师出名门,艺途一帆风顺,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孜孜不倦地用面笔描绘和记录之时代的变迁,面对着20世纪中国画现代化问题和社会的剧烈变动,关山月如何以他独特的方式回应这一切?他的人生际遇中有哪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通过观察术家的生活和创作图像,我们也许可以描绘这位岭南派大
期刊
有清一代,岭南以擅写隶书名世者,陈恭尹为第一人。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字半峰,晚号独漉,别署独漉子、罗浮布衣,广东顺德龙山乡人,以诗擅名,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文集》、《独漉堂诗集》行世。  陈恭尹兼擅书法,行草、分隶均工,尤以分隶之风神独具而为人称道。  陈恭尹的隶书胎息于汉碑,得力最多者当属夏承、曹全两碑。《曹全》之秀逸、《夏承》之灵动构成其隶书的主
期刊
Frieze London2012于10月11—14日如期而至,本次Frieze London吸引了全球来自35个国家共175家国际顶级画廊参与。从现场的交易气氛及交易数据来看,Frieze London 2012似乎没有受到低迷经济的影响,交易现场捷报频传。除了突出的交易成绩,本届博览会另外一个亮点就是Frieze Masters的举办,Frieze Masters是Frieze品牌于今年首次推
期刊
八十多年前,徐树铮在伦敦考察时,参观了大文豪约翰逊(Samuel Johnson)时常到的老酒店,且在来宾簿上留言:“今既得坐先生之座,而先生之书,尚不知何日能读。且闻先生生时穷愁困苦,而殁后乃享此盛名。余今身为显官,仆仆风尘,忽焉灭没,不复知后此有人知我姓名与否,此又重可愧念者矣!”留言中所谓“忽焉灭没”,真是一语成谶,约莫半年之后,徐氏被仇家“灭没”了。  忽焉灭没  其时南通名土张謇得知徐氏
期刊
园林是门综合艺术,每个人撷取的角度、深度、广度不一样。园林是古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现代人城市后花园和精神栖息之地。陈学铭先生从画家的角度来欣赏园子、解读园子、制作园子。通过对园林的理解引发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最终延伸到对每个个体自我的尊重。  真趣在自然  “园林造园有个原则:山贵有脉,水贵有源;水、树、石、建筑,缺一不可。我给朋友们做的院子会按照这个原则,再根据现实的情况做一些调整,使这个院子
期刊
巴黎古董双年展既是一次关于珠宝、古董、艺术品的赏鉴之旅,也是一次揽珍的盛会。据了解,本次巴黎大皇宫的展品总价值超过500亿欧元,包括古董、文艺复兴至当代的艺术作品以及各大珠宝品牌的作品。作为感官、历史和华美的盛宴,巴黎古董双年展自1962年举行首届以来,一直崇尚唯美臻品及精湛工艺,在巴黎大皇宫的穹顶下,从古董到当代高级珠宝等展品逐一铺陈,全面彰显稀世风范。除了一件件熠熠生辉的艺术珍品外,本届的巴黎
期刊
徐新周是近现代篆刻史必须提到的著名篆刻家。他是吴昌硕的入室弟子,在日本影响很大。日本平凡社《书道全集》的《别卷》(篆刻卷)在清代篆刻家专题中为他专设一栏,对他的评价就很高。  徐新周的师承与印艺  徐新周(1853—1925),江苏吴县人。字星舟,别署星州、星洲、心周、星周,以星州最常用。所居日陶制庐、耦花盒等。其幼而嗜古,尤究心金石,见吴昌硕所作印,私心倾佩,得缶翁俞允,遂南面执弟子礼。  新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