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地时间9月24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将在白宫举办一个“动起来”(Let's Move!)的大“趴”,号召全国人民关注儿童超重的问题。有评论称,这是奥氏夫妇为即将到来的2012大选年做出的正面积极回应,但实际上,这个女人非常有诚意,走到哪儿,都坦白说出自己的想法,跟别人开玩笑。她并没有嗅着政治正确来咬文嚼字。
另一个奥巴马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准备盘头发了。
在御用发型师强尼•赖特的帮助下,米歇尔的“前白宫波波式”发型渐渐进化,展现一系列“随时准备上镜但又不是特别夸张”的发型,充满活力,但又典雅够范儿。
尤其是对于即将在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白宫所在地)举行的“动起来”大“趴”来说,简洁明快的发型会让米歇尔看上去更可信。在这个“政治正确”代言一切的国家,政治人物的配偶,往往比政治人物本身,被大众赋予更强烈的政治色彩。
做政治人物的配偶有两种方法,要么躲避闪烁的镁光灯,要么努力攫取公众的注意力。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业已过世的夫君丹尼斯,可谓前种方式之典范。他从来不抢他夫人的风头,虽然他聪明富有,但他乐意被视作一位整日打高尔夫,大口喝杜松子酒的笨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妇与之截然相反。当比尔担任总统的时候,希拉里是其最亲密的智囊,现在希拉里作为国务卿,比尔则同样为她出谋划策。这两种方式无所谓对错,但是二者产生的后果是可以预期的。如果你保持缄默,你不可能挑起争论。一旦你畅所欲言,你或许会助你的配偶一臂之力,然而你也有可能伤害到你的另一半。
米歇尔•奥巴马属于这两极之间的一类。与希拉里不同,她从来没有暗示她期望与丈夫共同执政。但是也不同于丹尼斯,米歇尔在全国来回奔走,替丈夫代言,她的演讲火药味十足。在许多方面,对于奥巴马的竞选活动来说,她都是一项巨大的财富。她聪明过人,很有抱负,美丽迷人而且还能言善道。甚至当奥巴马不在场时,她也会吸引大量热情的观众。而且她还能抽出时间做一名超级妈妈。她买了两台手提电脑,为的就是让她的丈夫在竞选旅途中能够看到他的女儿们,并与之交谈。她常常揶揄丈夫呼噜呼噜的打鼾声,还让他亲自把生活垃圾清理出来。奥巴马将她称为“我的支柱”。
在2008年那个超级星期二(总统竞选初选日)临近的日子里,所有美国人都在疯狂讨论米歇尔,想知道这个上不了台面的女人(对,连电视新闻用的都是这个词)会不会与丈夫太不相配,以至于妨碍她丈夫入主白宫。
到今天,那些曾认为米歇尔是粗野妇人的想法已经荒唐透顶。米歇尔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表现得足够有活力,有责任感,对她的角色认真又不拘谨。她做得很好,将那些瞧不起她的愚蠢声音像除杂草一样连根拔起。
事实上,现在陷入这种杂草当中的,是她的丈夫。共和党,尤其是“茶党”女王今年对于奥巴马总统和民主党的批判,让人汗颜。
“奥普拉化”的第一夫人
米歇尔•奥巴马身居此位,就注定要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第一夫人——热衷于革新,工作不拘一格——没人想到在奥巴马选举的紧张时刻,她居然当众表示希望每周只工作两三天,选择些轻松点的政治议题,不要成为政治生活上的焦点。
于是,入住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后,她选择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岗位,一些人觉得这个职位太过普通以致大失所望。
不管怎么说,米歇尔•奥巴马都是一位出色的第一夫人。同她的丈夫一样,她堪为美国梦之楷模。出身卑微的她受过高等教育,拥有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学位,曾经供职于顶尖律师事务所、大城市的政府机关和综合性大医院。
“我这一辈子,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夫人,”米歇尔经常对华盛顿市中心的学生这样说道,她激动地哽咽着,“我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也没什么人可以投靠,更没有可以任何值得炫耀的社会地位。”
从一开始,米歇尔似乎就有意淡化自己的职业成就,她轻描淡写,只是说在奥巴马上任之后,自己做起了家庭主妇。
然而自从她的丈夫赢得大选,关于这个典范我们又听说了什么呢?
她喜欢在公共场合露出那完美的手臂;她热衷将名师设计款与J.Crew休闲装混搭;她和她的丈夫在一家四星级意大利餐馆里共进浪漫晚餐;在Rebecca Traister加入一本在线杂志后不久,撰写了一篇“妈妈式米歇尔”的报道,于是从那以后大家还得忍受把第一夫人“奥普拉化”(奥普拉的主持风格,类似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的行文风格!
有关米歇尔的新闻报道几乎完全是庸俗的,连严肃媒体也不例外。那段关于“如何拥有米歇尔•奥巴马一样的完美手臂”的报道,就出自CNN主笔之手!但是也不难理解白宫为什么这么做。1993年,当希拉里•克林顿决定扮演一个“垂帘听政的副总统”的角色时,导致大部分美国民众对他丈夫的政府表示强烈反对和厌恶。这也产生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关于政权与责任的问题——由于对黑人抱有的长期偏见,一个坦率的黑肤色的第一夫人可能更容易比白肤色的那位引起不和。
当然,白宫由于前车之鉴而对现任第一夫人的包装也过了头,所有这些庸俗的说法在降低米歇尔身份的同时,也令她丈夫最热情的支持者,尤其是职业女性们失望 。一直以来,米歇尔并没有像传统的第一夫人一样天天搞沙龙,以天真的敬佩的眼神凝望着丈夫,把评论的语气限制在最平和的幽默层面。与之相反,米歇尔往来于国土上所发表的每一次演讲,都同奥巴马总统一样有力,且富于智慧。她在保持奥巴马总统在黑人和职业女性群体支持率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有着“选票高手”的美誉。
让米歇尔成为米歇尔
米歇尔看上去既不是远离政坛的乖巧主妇,也不是强悍的政治顾问。她全力打造着属于自己的形象并订立了自己的目标——这个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女人总是喜欢习惯性地避开记者,过着她所谓的平凡生活。米歇尔喜欢头戴一顶棒球帽做遮掩,时而在泰森斯角的闹市中,和闺蜜们在货架上挑选商品,时而在Petco(知名宠物用品公司)用自己的信用卡为爱犬买点儿吃的,时而又在华盛顿特区某些人气不高但十分新潮的地方下馆子。她出行太过于低调了,以至于当华盛顿首都队的曲棍球巨星亚历克斯•欧维契金,在“推特”上晒了一张4月份同米歇尔在一家热闹餐馆的合照时,媒体都认定那是假货。
但是米歇尔精心构筑的世界要再次面临挑战。她的丈夫要迎战巨大的经济挑战,同时由于2010年中期选举失利,还要与共和党来一场恶斗。为了赢得连任,奥巴马急需米歇尔发挥她的每一点明星效应,全力相助。此前,米歇尔的民意调查结果比奥巴马高20个百分点——这就是为什么,8月26日,在没有任何调查来源和线人确认的情况下,有媒体“捅爆”了米歇尔“大手笔”花千万美元公费旅游的消息。尽管主流媒体早已习惯了大选前赤裸无耻的“驴象之争”,但保守主义的评论家们,还是对米歇尔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有一位尖酸刻薄的时评家,将她称为“让奥巴马痛苦的另一半”。还有些人嘲弄她时不时抱怨私人财务状况,讥讽她就普林斯顿大学黑人的不幸遭遇所作的论文充满唯我论色彩。《国民评论》认为她“既享有特权又有一种受害者的心理,是一个奇异的混合体,大多数美国人过的可不是这种生活。另一方面,这的确使她成为奥普拉节目上的一位绝妙嘉宾。”
实际上,在避免冒险发表政治言论的前提下,米歇尔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工作来鼓励她的美国同胞。
那些议论纷纷的人们所忽略的是,米歇尔已经在悄悄地改变了她的工作——是她自己要求的。她也许无意间因对社会成规的漠视而冒犯了乔治城沙龙的那些上流人士,或者因没有讨好那群政客夫人俱乐部的老女人而惹恼她们。但是她却花了数不清的时间来改善华盛顿的另一面——把白宫的关爱努力延伸到华盛顿特区的黑人社区并指导学生,竭力促成《家庭吸烟预防和烟草控制法》的签署与通过,为了降低儿童肥胖率和家庭健康餐饮计划奔走疾呼。
总之,米歇尔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在应对浮华的同时释放着自己的激情,主宰着自己的生活。多听听米歇尔•奥巴马所想,比关注她穿什么更好。
另一个奥巴马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准备盘头发了。
在御用发型师强尼•赖特的帮助下,米歇尔的“前白宫波波式”发型渐渐进化,展现一系列“随时准备上镜但又不是特别夸张”的发型,充满活力,但又典雅够范儿。
尤其是对于即将在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白宫所在地)举行的“动起来”大“趴”来说,简洁明快的发型会让米歇尔看上去更可信。在这个“政治正确”代言一切的国家,政治人物的配偶,往往比政治人物本身,被大众赋予更强烈的政治色彩。
做政治人物的配偶有两种方法,要么躲避闪烁的镁光灯,要么努力攫取公众的注意力。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业已过世的夫君丹尼斯,可谓前种方式之典范。他从来不抢他夫人的风头,虽然他聪明富有,但他乐意被视作一位整日打高尔夫,大口喝杜松子酒的笨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妇与之截然相反。当比尔担任总统的时候,希拉里是其最亲密的智囊,现在希拉里作为国务卿,比尔则同样为她出谋划策。这两种方式无所谓对错,但是二者产生的后果是可以预期的。如果你保持缄默,你不可能挑起争论。一旦你畅所欲言,你或许会助你的配偶一臂之力,然而你也有可能伤害到你的另一半。
米歇尔•奥巴马属于这两极之间的一类。与希拉里不同,她从来没有暗示她期望与丈夫共同执政。但是也不同于丹尼斯,米歇尔在全国来回奔走,替丈夫代言,她的演讲火药味十足。在许多方面,对于奥巴马的竞选活动来说,她都是一项巨大的财富。她聪明过人,很有抱负,美丽迷人而且还能言善道。甚至当奥巴马不在场时,她也会吸引大量热情的观众。而且她还能抽出时间做一名超级妈妈。她买了两台手提电脑,为的就是让她的丈夫在竞选旅途中能够看到他的女儿们,并与之交谈。她常常揶揄丈夫呼噜呼噜的打鼾声,还让他亲自把生活垃圾清理出来。奥巴马将她称为“我的支柱”。
在2008年那个超级星期二(总统竞选初选日)临近的日子里,所有美国人都在疯狂讨论米歇尔,想知道这个上不了台面的女人(对,连电视新闻用的都是这个词)会不会与丈夫太不相配,以至于妨碍她丈夫入主白宫。
到今天,那些曾认为米歇尔是粗野妇人的想法已经荒唐透顶。米歇尔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表现得足够有活力,有责任感,对她的角色认真又不拘谨。她做得很好,将那些瞧不起她的愚蠢声音像除杂草一样连根拔起。
事实上,现在陷入这种杂草当中的,是她的丈夫。共和党,尤其是“茶党”女王今年对于奥巴马总统和民主党的批判,让人汗颜。
“奥普拉化”的第一夫人
米歇尔•奥巴马身居此位,就注定要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第一夫人——热衷于革新,工作不拘一格——没人想到在奥巴马选举的紧张时刻,她居然当众表示希望每周只工作两三天,选择些轻松点的政治议题,不要成为政治生活上的焦点。
于是,入住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后,她选择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岗位,一些人觉得这个职位太过普通以致大失所望。
不管怎么说,米歇尔•奥巴马都是一位出色的第一夫人。同她的丈夫一样,她堪为美国梦之楷模。出身卑微的她受过高等教育,拥有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学位,曾经供职于顶尖律师事务所、大城市的政府机关和综合性大医院。
“我这一辈子,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夫人,”米歇尔经常对华盛顿市中心的学生这样说道,她激动地哽咽着,“我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也没什么人可以投靠,更没有可以任何值得炫耀的社会地位。”
从一开始,米歇尔似乎就有意淡化自己的职业成就,她轻描淡写,只是说在奥巴马上任之后,自己做起了家庭主妇。
然而自从她的丈夫赢得大选,关于这个典范我们又听说了什么呢?
她喜欢在公共场合露出那完美的手臂;她热衷将名师设计款与J.Crew休闲装混搭;她和她的丈夫在一家四星级意大利餐馆里共进浪漫晚餐;在Rebecca Traister加入一本在线杂志后不久,撰写了一篇“妈妈式米歇尔”的报道,于是从那以后大家还得忍受把第一夫人“奥普拉化”(奥普拉的主持风格,类似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的行文风格!
有关米歇尔的新闻报道几乎完全是庸俗的,连严肃媒体也不例外。那段关于“如何拥有米歇尔•奥巴马一样的完美手臂”的报道,就出自CNN主笔之手!但是也不难理解白宫为什么这么做。1993年,当希拉里•克林顿决定扮演一个“垂帘听政的副总统”的角色时,导致大部分美国民众对他丈夫的政府表示强烈反对和厌恶。这也产生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关于政权与责任的问题——由于对黑人抱有的长期偏见,一个坦率的黑肤色的第一夫人可能更容易比白肤色的那位引起不和。
当然,白宫由于前车之鉴而对现任第一夫人的包装也过了头,所有这些庸俗的说法在降低米歇尔身份的同时,也令她丈夫最热情的支持者,尤其是职业女性们失望 。一直以来,米歇尔并没有像传统的第一夫人一样天天搞沙龙,以天真的敬佩的眼神凝望着丈夫,把评论的语气限制在最平和的幽默层面。与之相反,米歇尔往来于国土上所发表的每一次演讲,都同奥巴马总统一样有力,且富于智慧。她在保持奥巴马总统在黑人和职业女性群体支持率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有着“选票高手”的美誉。
让米歇尔成为米歇尔
米歇尔看上去既不是远离政坛的乖巧主妇,也不是强悍的政治顾问。她全力打造着属于自己的形象并订立了自己的目标——这个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女人总是喜欢习惯性地避开记者,过着她所谓的平凡生活。米歇尔喜欢头戴一顶棒球帽做遮掩,时而在泰森斯角的闹市中,和闺蜜们在货架上挑选商品,时而在Petco(知名宠物用品公司)用自己的信用卡为爱犬买点儿吃的,时而又在华盛顿特区某些人气不高但十分新潮的地方下馆子。她出行太过于低调了,以至于当华盛顿首都队的曲棍球巨星亚历克斯•欧维契金,在“推特”上晒了一张4月份同米歇尔在一家热闹餐馆的合照时,媒体都认定那是假货。
但是米歇尔精心构筑的世界要再次面临挑战。她的丈夫要迎战巨大的经济挑战,同时由于2010年中期选举失利,还要与共和党来一场恶斗。为了赢得连任,奥巴马急需米歇尔发挥她的每一点明星效应,全力相助。此前,米歇尔的民意调查结果比奥巴马高20个百分点——这就是为什么,8月26日,在没有任何调查来源和线人确认的情况下,有媒体“捅爆”了米歇尔“大手笔”花千万美元公费旅游的消息。尽管主流媒体早已习惯了大选前赤裸无耻的“驴象之争”,但保守主义的评论家们,还是对米歇尔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有一位尖酸刻薄的时评家,将她称为“让奥巴马痛苦的另一半”。还有些人嘲弄她时不时抱怨私人财务状况,讥讽她就普林斯顿大学黑人的不幸遭遇所作的论文充满唯我论色彩。《国民评论》认为她“既享有特权又有一种受害者的心理,是一个奇异的混合体,大多数美国人过的可不是这种生活。另一方面,这的确使她成为奥普拉节目上的一位绝妙嘉宾。”
实际上,在避免冒险发表政治言论的前提下,米歇尔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工作来鼓励她的美国同胞。
那些议论纷纷的人们所忽略的是,米歇尔已经在悄悄地改变了她的工作——是她自己要求的。她也许无意间因对社会成规的漠视而冒犯了乔治城沙龙的那些上流人士,或者因没有讨好那群政客夫人俱乐部的老女人而惹恼她们。但是她却花了数不清的时间来改善华盛顿的另一面——把白宫的关爱努力延伸到华盛顿特区的黑人社区并指导学生,竭力促成《家庭吸烟预防和烟草控制法》的签署与通过,为了降低儿童肥胖率和家庭健康餐饮计划奔走疾呼。
总之,米歇尔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在应对浮华的同时释放着自己的激情,主宰着自己的生活。多听听米歇尔•奥巴马所想,比关注她穿什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