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佼佼者,他的诗歌善于用物象来抒发感情。建安25年为曹植人生的分水岭,从此,他的创作风格开始转变。从整体来看,曹植的诗歌主要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歌多为表现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以《白马篇》为代表,后期诗歌主要抒发其在政治打压下的愤懑之情,如《美女篇》、《吁嗟篇》、杂诗《转蓬离本根》。本文就曹植诗歌中的物象“转蓬”进行赏析,体味他大起大落的人生。
【关键词】:曹植;吁嗟;转蓬
东汉晚期以来,文人的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文学意识逐渐觉醒。在文人中涌现了一种对于生命本身的理性认识,并反映在其文学作品中。曹植作为魏晋时期文学的巨匠,他的诗歌,多运用物象来表达思想情感,体现出时代的特色。或抒发壮志之情;或悲愁人生,曹植是一个不朽的文学骄子。
钟嵘《诗品》评价曹植“情兼雅怨,体被文质。”[1]可以看出,曹植的诗歌无不充满感情,而其一贯的基调恰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为转折点,逐渐变得多元化。其中,运用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似我非我,非我似我”的抒情主人公抒发感情,更能让人产生共鸣,《吁嗟篇》就是很好的例子,全诗如下: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这首诗是曹植深感自己流离失所,漂泊不定时所作。
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去世,从此曹植人生的悲剧开始上演。黄初二年(221年),曹植迎来人生的第一次漂泊,被徙封安乡侯,同年,又改封鄄城侯,到黄初三年(222年),在曹丕的政治高压下的他再次徙封为鄄城王,还未在奔波的劳顿中歇口气,在黄初四年(223年),他又被封雍丘王。
太和三年(229年),曹植重拾政治抱负的希望再一次被曹睿打破,他被封到东阿,直至太和六年(232年),又改封陈王。
曹植的后半生一直在漂泊中度过,在魏文帝曹丕统治时期,他总是在政治高压下生活,到魏明帝曹睿继位,他作为唯一的“皇亲”也被处处提防,他的诉求均被一种“冷处理”的态度驳回,等待他的只有无数次的流放、迁徙和监视,从此他远离了一直怀揣着雄心抱负的地方,开始长达半生的漂泊生活。就像他自己所说:“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2]他就像那从早到晚都不能安闲的飞转的蓬草,一直离开自己的根,漂泊无依。而这一点,他也在杂诗《转蓬离本根》前两句“转蓬本离根,飘摇随长风。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3]中描绘的极其生动,“转蓬”这一物象就是作者对其处在下位的生活的形象写照。
人生的定位不同,个人的命运将千差万别。对于人生的“三不朽”追求,曹植一直偏重“立功”,这是他一生的理想,但他的这一价值观却被拥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的曹丕父子提上了维护政权的议程。在曹植的人生中,总是有迅猛的旋风将他吹向湛蓝的天空,在他以为要踏上彩云的时候,突然下落将其坠入深渊。时代总是给他立功的无限的可能性,但他总以无奈答复世人。他甚至想要做一株树林中的草,任凭秋天的大火将其化为灰烬,只奢望与“根”相连,一句“谁知吾苦艰”说出了他的心声。但曹植总是沉溺于自己的人生定位中,即使深处下位,他依旧怀揣着一颗报国的心,在杂诗《转蓬离本根》中,他说:“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戍。”[3]他清醒着,又糊涂着,总能看清自己的处境,却又放不下自己的抱负。
曹植以转蓬自喻,表达自己的处境。在他的诗中,有一种苦涩的味道。“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4]转蓬总是身不由己,归宿在无边的地方,总是无尽地漂流,走过山河大川,却没有属于自己固定的栖身处,狂乱的大风吹散了蓬草,也吹乱了曹植的心。但他又认为和飞蓬一样的戍边的将士,不惜牺牲生命,也要为国效忠,这里又能够看到他渴求建功立业的执念。此时的曹植褪去身份的光环,他一无所有,极其渺小。甚至“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面对这样惨淡的人生,他怎能不悲叹自己的“艰难”?回到自己的“根”,回到自己的“家”,只能是奢望。
总之,汉末建安这个战乱频繁、亲友疏离的时代,曹植为其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时代也给予了他无尽的痛苦。在他后期的诗歌中,或以“美女”暗含自己怀才不遇,无处施展抱负,或以“转蓬”表达自己处境的艰难。
运用物象来抒发情感是曹植诗歌的一大特点,给人一种“似我非我,非我似我”的感觉——“转蓬”经常离开本根,只能随风漂散,这是自然之力所为,但是他如转蓬一般长期漂泊,却是人为所致。
曹植的《吁嗟篇》,以“转蓬”的不幸表达自己命运艰难的同时,也披露了曹丕父子“冷血”的政治手腕,更表现出了自己超人的文学才华,让后人又敬又叹。
注释:
[1]钟嵘,陈延杰,《诗品注》卷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0页。
[2]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01页。
[3]曹植著,聂文郁注译,《曹植诗解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67页。
[4]曹植著,聂文郁注译,《曹植诗解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67页。
[5]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01页。
参考文献:
[1](三国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王玫.曹植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三国魏)曹植著,聂文郁注译.曹植诗解译[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4]王晓辉,冯丽丽.曹植诗歌意象解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
【关键词】:曹植;吁嗟;转蓬
东汉晚期以来,文人的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文学意识逐渐觉醒。在文人中涌现了一种对于生命本身的理性认识,并反映在其文学作品中。曹植作为魏晋时期文学的巨匠,他的诗歌,多运用物象来表达思想情感,体现出时代的特色。或抒发壮志之情;或悲愁人生,曹植是一个不朽的文学骄子。
钟嵘《诗品》评价曹植“情兼雅怨,体被文质。”[1]可以看出,曹植的诗歌无不充满感情,而其一贯的基调恰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为转折点,逐渐变得多元化。其中,运用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似我非我,非我似我”的抒情主人公抒发感情,更能让人产生共鸣,《吁嗟篇》就是很好的例子,全诗如下: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这首诗是曹植深感自己流离失所,漂泊不定时所作。
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去世,从此曹植人生的悲剧开始上演。黄初二年(221年),曹植迎来人生的第一次漂泊,被徙封安乡侯,同年,又改封鄄城侯,到黄初三年(222年),在曹丕的政治高压下的他再次徙封为鄄城王,还未在奔波的劳顿中歇口气,在黄初四年(223年),他又被封雍丘王。
太和三年(229年),曹植重拾政治抱负的希望再一次被曹睿打破,他被封到东阿,直至太和六年(232年),又改封陈王。
曹植的后半生一直在漂泊中度过,在魏文帝曹丕统治时期,他总是在政治高压下生活,到魏明帝曹睿继位,他作为唯一的“皇亲”也被处处提防,他的诉求均被一种“冷处理”的态度驳回,等待他的只有无数次的流放、迁徙和监视,从此他远离了一直怀揣着雄心抱负的地方,开始长达半生的漂泊生活。就像他自己所说:“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2]他就像那从早到晚都不能安闲的飞转的蓬草,一直离开自己的根,漂泊无依。而这一点,他也在杂诗《转蓬离本根》前两句“转蓬本离根,飘摇随长风。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3]中描绘的极其生动,“转蓬”这一物象就是作者对其处在下位的生活的形象写照。
人生的定位不同,个人的命运将千差万别。对于人生的“三不朽”追求,曹植一直偏重“立功”,这是他一生的理想,但他的这一价值观却被拥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的曹丕父子提上了维护政权的议程。在曹植的人生中,总是有迅猛的旋风将他吹向湛蓝的天空,在他以为要踏上彩云的时候,突然下落将其坠入深渊。时代总是给他立功的无限的可能性,但他总以无奈答复世人。他甚至想要做一株树林中的草,任凭秋天的大火将其化为灰烬,只奢望与“根”相连,一句“谁知吾苦艰”说出了他的心声。但曹植总是沉溺于自己的人生定位中,即使深处下位,他依旧怀揣着一颗报国的心,在杂诗《转蓬离本根》中,他说:“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戍。”[3]他清醒着,又糊涂着,总能看清自己的处境,却又放不下自己的抱负。
曹植以转蓬自喻,表达自己的处境。在他的诗中,有一种苦涩的味道。“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4]转蓬总是身不由己,归宿在无边的地方,总是无尽地漂流,走过山河大川,却没有属于自己固定的栖身处,狂乱的大风吹散了蓬草,也吹乱了曹植的心。但他又认为和飞蓬一样的戍边的将士,不惜牺牲生命,也要为国效忠,这里又能够看到他渴求建功立业的执念。此时的曹植褪去身份的光环,他一无所有,极其渺小。甚至“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面对这样惨淡的人生,他怎能不悲叹自己的“艰难”?回到自己的“根”,回到自己的“家”,只能是奢望。
总之,汉末建安这个战乱频繁、亲友疏离的时代,曹植为其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时代也给予了他无尽的痛苦。在他后期的诗歌中,或以“美女”暗含自己怀才不遇,无处施展抱负,或以“转蓬”表达自己处境的艰难。
运用物象来抒发情感是曹植诗歌的一大特点,给人一种“似我非我,非我似我”的感觉——“转蓬”经常离开本根,只能随风漂散,这是自然之力所为,但是他如转蓬一般长期漂泊,却是人为所致。
曹植的《吁嗟篇》,以“转蓬”的不幸表达自己命运艰难的同时,也披露了曹丕父子“冷血”的政治手腕,更表现出了自己超人的文学才华,让后人又敬又叹。
注释:
[1]钟嵘,陈延杰,《诗品注》卷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0页。
[2]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01页。
[3]曹植著,聂文郁注译,《曹植诗解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67页。
[4]曹植著,聂文郁注译,《曹植诗解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67页。
[5]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01页。
参考文献:
[1](三国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王玫.曹植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三国魏)曹植著,聂文郁注译.曹植诗解译[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4]王晓辉,冯丽丽.曹植诗歌意象解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