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戴望舒诗歌中的对地位低下的女性的情感描写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iiu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人物,他不是一位高产的诗人,生前只出版过4部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其中收录了93首诗。在他的93首诗歌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诗歌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过与女性有关的意象。在《妾薄命》、《百合子》、《八重子》、《梦都子》这四首诗中,诗人或拟写,或直接描写妾、妓女这两种地位低下的女性的情感,从而表现诗人自己对待情感的态度。
  【关键词】:戴望舒;女性;感情
  “妾薄命”最早见于《汉书.孝成许皇后传》,后经三国、唐代、北宋、明朝逐渐入诗、如词,“或表达失宠悲愤之情,或表达反讽之意,或表达忠诚之心,或表达心酸哀怨之思”,[1]成为一种意义相对固定的表达。但是戴望舒的《妾薄命》历来不被研究者们重视,创作时间也不能确定,但是诗人自拟为妾的写法有力地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而确定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对理解其内容有重要作用,“根据其在诗中的具体位置,推测《妾薄命》的大体写作时间应为1931年到1932年10月8日之间”[1],在这期间,戴望舒正疯狂地追求着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对爱情充满了希望。
  “一枝,两枝,三枝,
  床巾上的图案花
  为什么不结果子啊!
  过去了:春天、夏天、秋天。
  明天梦已凝成了冰柱;还会有温煦的太阳吗?
  纵然有温煦的太阳,跟着檐溜,
  去寻坠梦的丁冬吧!”[3]
  在这首诗中,诗人模拟了一个深闺女子在百无聊赖的生活对爱情的憧憬与期盼。“床巾”类似于古代诗歌中经常提到的“罗帐”、“红床”,女子缱绻在床上给全诗奠定了一种基调。诗人以“妾”这样一种人入手,“妾”是古时候的一种特殊存在的群体,她们没有妻的地位,也没有妻的权力,只是男人的附属品。“一枝,两枝,三枝”,没有红绡帐暖,妾寂寞孤独,孤枕难眠,只能靠数床巾上的图案花来打发时间,“床巾上的图案花/为什么不结果子啊!”在极致的无聊中,诗人又生出了一种无望的希望:让床巾上的图案花结果子,让自己死寂的生活有一点生命。可是“过去了:春天、夏天、秋天”,最美好,最有可能结果子的时间都已经过去了,妾在希望达到顶峰的时候不自觉地面临着失望。“明天梦已凝成冰柱;还会有温煦的太阳吗?”梦已成冰,无数的希望最终都变成了失望,“纵然有温煦的太阳,跟着檐溜,/去寻坠梦的丁冬吧!”妾自身也明白,纵然有所谓的希望,也会完全破灭。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妾的生存状态影射了自己的生存状态。妾在古代社会中是很卑微的,因为地位低下,在感情生活中没有什么主导权,很多人都是在不断地盼望,希望与梦想坠落,最终完全失望中度过一生的。这与诗人的情感经历很相似。戴望舒一生的情感极为坎坷,先是爱上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苦恋8年,为了恋人漂泊他乡却惨遭背叛,后来又先后与穆丽娟、杨静结婚,都不幸以离婚收场,在戴望舒的这三段感情中,他都怀着极大的热情与希望投入其中,但最终都是以毁灭的形式结束。虽然戴望舒当时也是比较有名的诗人,但是他因为小时候出天花脸上留下了满脸的疤痕使得他在外貌上极度自卑[4],在感情上处于弱势地位。他的经历与他诗人天生的细腻的情感使得戴望舒与妾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除了《妾薄命》这种借古代地位低下的女子表达自己的爱情观的诗歌外,戴望舒还描写了一些现代都市中卑贱的女子的的情感。在《望舒草》诗集中,有《百合子》、《八重子》、《梦都子》三首描写妓女的诗,与他的其他选材有明显的区别。
  “百合子是怀乡病的可怜的患者,
  因为她的家是在灿烂的樱花丛里的;
  我们徒然有百尺的高楼和沈迷的香夜,
  但温煦的阳光和朴素的木屋总常在她缅想中。
  她度着寂寂的悠长的生涯,
  她盈盈的眼睛茫然地望着远处;
  人们说她冷漠的是错了,
  因为她沈思的眼里是有着火焰。
  她将使我为她而憔悴吗?
  或许是的,但是谁能知道?
  有时她向我微笑着,
  而这忧郁的微笑使我也坠入怀乡病里。
  她是冷漠的吗?不。
  因为我们的眼睛是秘密地交谈着;
  而她是醉一样地合上了她的眼睛的,
  如果我轻轻地吻着她花一样的嘴唇。”[4]
  在这首《百合子》中,诗人首先给这位女子冠以一个名字:百合子,她没有都市生活中妓女的下贱、不堪,诗人将百合子描绘成了一个“她的家是在灿烂的樱花丛里的”纯洁、美好的“怀乡病的可怜的患者”。百合子在纸醉金迷的城市生活中,缅怀着故乡温煦的阳光和朴素的木屋。诗人用诗性的眼光去挖掘一个被大家放在道德底端的妓女的思想,他从她的眼中看到的不是欲望,不是肮脏,更不是冷漠,而是“她沉思的眼里是有着火焰”,她不仅像我一样思念着家乡,而且跟我一样有着炙热的情感。“ 如果我轻轻地吻着她花一样的嘴唇。”,在我的心中,她是圣洁的。
  “八重子是永远地忧郁着的,
  我怕她会郁瘦了她的青春。
  是的,我为她的健康挂虑着,
  尤其是为她的沉思的眸子。
  发的香味是簪着辽远的恋情,
  辽远到要使人流泪;
  但是要使她欢喜,我只能微笑,
  只能像幸福者一样地微笑。
  因为我要使她忘记她的孤寂,
  忘记萦系着她的渺茫的乡思,
  我要使她忘记她在走着
  无尽的、寂寞的、凄凉的路。
  而且在她的唇上,我要为她祝福,
  为我的永远忧郁着的八重子,
  我愿她永远有着意中人的脸,
  春花的脸,和初恋的心。”[6]
  在《八重子》中,诗人与这个妓女的关系更为密切,“八重子是永远忧郁着的”,开头的这句就给八重子涂上了一个渺远寂寞的背影与底色,“我怕她会郁瘦了她的青春” 更说明了诗人对八重子的关心和担忧。沉思的眸子,发的香味,诗人被八重子的性格和味道吸引,“但是要使她欢喜,我只能微笑,/只能像幸福这一样地微笑”,这是怎样一种浸着泪的爱情体验。这时诗人完全将八重子作为自己的恋人、爱人来对待,没有了世俗意义上的蔑视,只有情感上的平等和共鸣。“因为我要使她忘记她的孤寂,/忘记萦系着她的渺茫的乡思,/我要使她忘记她在走着/无尽的、寂寞的、凄凉的路。”诗人想要帮八重子排遣心中的抑郁,想要融入到她的悲伤中,与她共呼吸。但是诗人却并不期望用自己的爱将她束缚,“我愿她永远有着意中人的脸,/春花的脸,和初恋的心。”诗人只愿她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天真。   “戴望舒一生尽写了九十多首诗,其中十分之九是诉说自己的不幸与苦难的,即使去寻找理想的女性,去托身审美的梦幻,等待期望中的生活……他也不曾和苦难作一次雄壮的告别。”[7]即使寻找的对象是妓女,诗人也未放弃希望的追寻,仍然满怀希望地看待爱情,感受世界。
  “她有太多的蜜饯的心——
  在她的手上,在她的唇上;
  然后跟着口红,跟着指爪,
  印在老绅士的颊上,
  刻在醉少年的肩上。
  我们是她年青的爸爸,诚然,
  但也害怕我们的女儿到怀里来撒娇,
  因为在蜜饯的心以外,
  她还有蜜饯的乳房,
  而在撒娇之后,她还会放肆。
  你的衬衣上已有了贯矢的心,
  而我的指上又有了纸捻的约指,
  如果我爱惜我的秀发,
  那么你又该受那心愿的忤逆。 ”
  与《百合子》和《八重子》相比,这首《梦都子》更显情欲色彩。诗的第一节有很多身体描写——心、手、唇、颊上、肩上,也有很多动作描写——跟着、印在、刻在,描写了妓女日常的生活,或者说工作。第二节中将妓女称为女儿,将嫖客称为爸爸,而这种亲情关系被“蜜饯的心”,“蜜饯的乳房”,“撒娇”,“放肆”等渲染成了一种肉欲的关系。最后一节则含蓄地揭示了客人和妓女之间那种隐秘的关系,以及各自情绪中的淡淡的忧伤。这首诗是三首中最开放,也是最恰当地描写了妓女生活的诗,“如果我爱惜我的秀发,那么你又该受那心愿的忤逆”肉欲的生活却并没有污染诗人的眼睛,诗人与她相知相依。
  不论是妾还是妓女,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往往用别样的眼光看待他们。诗人将自己拟作妾,或者站在妓女的角度来挖掘他们的内心,表达自己的情感,用诗性的眼光来思考爱情、感受爱情。
  注释:
  [1]周思辉,诗意的表达与情感的隐喻——戴望舒与命运之作《妾薄命》,武陵学刊,2014年9月第39卷第5期,P107
  [2]周思辉,诗意的表达与情感的隐喻——戴望舒与命运之作《妾薄命》,武陵学刊,2014年9月第39卷第5期,P107
  [3]戴望舒,望舒草,北京,现代书局,1993年
  [4]陈丙莹,戴望舒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5]戴望舒,望舒草,北京,现代书局,1993年
  [6]戴望舒,望舒草,北京,现代书局,1993年
  [7]刘响,略论戴望舒的诗创作,现代文学丛刊,P434
  参考文献:
  [1]周思辉,诗意的表达与情感的隐喻——戴望舒与命运之作《妾薄命》,武陵学刊,2014年9月第39卷第5期,P107
  [2]戴望舒,望舒草,北京,现代书局,1993年
  [3]陈丙莹,戴望舒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4]刘响,略论戴望舒的诗创作,文学评论丛刊,P434
其他文献
一  广袤的华北平原在这里被丘陵挡住了去路。这座丘陵看起来也颇不寻常,小小的坡上,碑冢林立。在一堆学士和尚书的墓碑中间,我却瞥见一方矮矮的新碑几乎匍匐在地上。问路过的扫墓者,才知道这是猫公,二月二刚走了。路人的语气漫不经心,仿佛谈论的是草木的枯荣。  眼前浮现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一条腿跛了,笨拙地靠在炕上用饺子喂猫,猫吃一个,他才吃一个,分不清是他请猫吃还是猫请他吃,喂完了和猫相视一笑,拍拍猫的
期刊
【摘要】:以文学与戏剧、:音乐、舞蹈等传统文艺形式为母体的中国电视文艺节目,伴随“文艺全球化”风潮,呈现出民族性的衰减和弱化民族文化的倾向。但是迄今为止,学界对于“电视文艺民族化”论题研究较少,本文从提出“中国电视文艺民族化”的原因、“电视文艺民族化”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实现“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的路径与方法,对当前“电视文艺的民族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形势;电视文艺;民族化  一、电视
期刊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尼克马可伦理学》主要是以“幸福”为起点,又以“幸福”为终点。通过探析《尼克马可伦理学》的“幸福”观,而进一步探求教师的幸福观。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教师  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学说在《尼卡马克伦理学》里有专门的论述。关于幸福的学说,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幸福是终极目的  在《尼克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每种技艺与
期刊
【摘要】:波德莱尔仅仅以一部诗集《恶之花》开辟了法国甚至西方文学现代主义的先河。在这部颠覆传统文学、在“恶”中寻找美丽花朵的作品中,《从前的生活》是一首较为完整地表达诗人美好理想的诗篇。通过具体分析该诗中所描绘的“波德莱尔式天堂”、波德莱尔诗歌的神秘维度以及创新的诗歌表达手法及深度的艺术价值,可以获得对波德莱尔作品及其思想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 波德莱尔;《从前的生活》;幸福天堂;艺
期刊
【摘要】:路遥的小说《人生》描写了富有才华、向往城市的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离开农村又最终回到农村的悲剧故事。故事发生在80年代的农村,作者以“农村人”的视角,审视了这个时期处于“城乡交叉”地带的农村知识青年的选择以及命运的走向。对特殊时代之下,特殊社会视界中的人物命运的探讨,深化了小说的主旨,也使《人生》这部小说成为路遥最为耐读的中篇小说,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也成为路遥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高加林
期刊
【摘要】: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学术界虽迄今未曾进行过广泛而认真的讨论,但比较流行的,也是被普遍接受的提法是把1917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本文将通过1917年和1918年文学观、标志性作品、文学氛围和创作群体等方面,来证实1918年更适合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起点;白话;国语  自1985年陈平原、钱理群等人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新文学整体观”等概念
期刊
【摘要】:女性在印度是弱势群体,印度妇女一直被家庭、社会所轻视,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不容乐观的。《无家可归的小鸟》作为一部美国青少年文学作品,一个看似只是一部简单的青少年文学小说却处处渗透出印度社会——妇女地位低下。独立前,印度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传统的封建思想,对女子的禁锢、歧视伴随着印度的历史文化一直传承。独立后,印度政府长期致力于从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为女性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以提
期刊
【摘要】:纵观世界通过设计出有自身特色的吉祥物其可爱的形象,向世界传达着和平友好的信息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吉祥物的理念,往往是简洁,大方且富有童趣,通过简单的元素,与独特的记忆点让人们更容易的记住。选择有自身特色的形象作为载体,其形象轻松,惬意的感觉与人们拉进了距离。中国的传统吉祥四灵是龙凤麒麟龟,现代吉祥物更多选择更加多元化,对于吉祥物的塑造更像是打造一个明星一般。近年来大热的熊本熊就是一个成功的
期刊
【摘要】:姜戎在其文学作品《狼图腾》中,不遗余力推崇游牧文明,贬低农耕文明,这在全国上下引发热议。本文试图以客观的视角,着重分析《狼图腾》的核心理论并予以驳斥,在此基础上探讨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对于中华文明的平等重要性,证明中国并不存在强势文明。  【关键词】:狼图腾;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多元文化;中华文明  引言  姜戎在《狼图腾》中表达的核心理论主要有三点。一、游牧民族有狼性,悍勇进取;农耕民
期刊
【摘要】:亮剑精神是一种勇气。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我们也要勇往直前,毫不退缩。这是观看亮剑后给我们的一种精神,一种直接感官到的精神力量,笔者在这里不想谈这个,想谈谈剧情最后一集中少将丁伟的的答辩论文——《论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谁对谁有利可图才会关系好或结盟,各取所需,若一点利益都不牵扯,那么还会继续保持好的关系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