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歌子》是张志和的代表作,写得超凡脱俗,志趣高远。据说这首词传到日本之后,日本天皇和亲贵臣僚进行仿作,对日本后来的词学发展颇有影响。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到底好在哪里呢?概括地说,这首词非常富有画面感,甚至可以说是画中有画。
第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是一幅很美的图画。词中的西塞山在今天浙江湖州市西南。——西塞山有两个,一个在今黄石,一个在湖州,但从《渔歌子》(其三)“雷溪湾里钓鱼翁”句来断,张志和笔下的西塞山当在湖州。因为雪溪就在湖州境内。既然在湖州。那就是典型的江南了。因此这里的山不是像北方的土山那样缺少生命力,而是生机勃勃。当时又是在春天,可以想象,一眼望去满山青翠。在这个青翠的生机盎然的大背景下。几只白鹭在舒展翅膀凌空飞舞。白鹭的颜色在青翠的山景的映衬下显得更醒目洁白,白色的点缀让青翠的西塞山在壮美中多了几分灵动。在西塞山的衬托下,凌空飞舞的白鹭尽情展示着它们的柔美。在这句词中,山的青色与鹭的白色相互衬托,山的壮美与鹭的柔美形成了呼应,山的静态与鹭的动态形成了对比。一切都显得那么明净,同时又都显得那么和谐。
第二句“桃花流水鳜鱼肥”也是一幅画。岸上有桃花,溪中有流水,水中有鳜鱼,层次分明;岸上的桃花是粉红的,溪中的流水是清澈的,水中的鳜鱼浑身长有黑色斑点,颜色对比鲜明。南方的水是充满了灵气的,就像温润的碧玉。“鳜鱼肥”表现出鱼自在的生存状态,表现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表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一个“肥”字正展示了生态美。进一步想象,岸上的桃花在春风的吹拂之下,总会有那么几瓣掉落水中。鱼儿以为是投入水中的食物,于是争先恐后游过来吞食,竞逐嬉戏,这就呈现出“鳜鱼吹起桃花浪”(宋·晁冲之《渔家傲》)的优美画面。如果把第一句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所描绘的画面视为远景的话,那么“桃花流水鳜鱼肥”就是近景。这两幅画格调很和谐。
作者描绘出优美的自然画面后,人物出场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翁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戴着青色斗笠,披着绿色蓑衣,正在悠然自得地垂钓,虽然斜风吹着细雨,但全然不为所动,已经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只有懂得欣赏美的人才能看到美,如果心中没有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又如何能感受到于斜风细雨中垂钓的意趣呢(7眼前的美景寄托了作者热爱自然、高远淡泊的情怀。传达出他对天人合一的大美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词的后三句也是一幅画。画的中心就是那个在细雨中垂钓的渔翁。如果把前两句词所描绘的画面作为背景,与这一幅画融为一体的话,则是一幅更和谐、完美的画,而在这幅更完美也更丰富的画中,渔翁依旧是整幅画的中心和灵魂。
无论你在这首词中看到了几幅画,这些画最后都可统一到一幅画之中。这幅画在向我们展现着大美与和谐。
好的作品会在后世产生反响。唐代名臣李德裕曾写《玄真子渔歌记》云:“德裕顷在内庭,伏睹宪宗皇帝写真求访玄真子《渔歌》,叹不能致。余世与玄真子有旧,早闻其名,又感明主赏异爱才,见思如此,每梦想遗迹,今乃获之,如遇良宝。”大意是说,张志和虽隐遁于江湖,但声名远播,连皇帝也欣赏其才,画了他的肖像,求访他的词作。后来李德裕访得张志和《渔歌子》,视之为珍宝。清代著名学者刘熙载的《艺概·词曲概》中说:“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东坡尝以其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黄山谷尝以其词增为《浣溪沙》,且诵之有矜色焉。”大意是说,苏轼曾将《渔歌子》的成旬用于词作中,但比较起来,显得生硬逊色。黄庭坚曾根据《渔歌子》写了一首《浣溪沙》,吟诵起来神情骄傲。由此可见张志和的《渔歌子》影响之大。
渔歌子(其一)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第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是一幅很美的图画。词中的西塞山在今天浙江湖州市西南。——西塞山有两个,一个在今黄石,一个在湖州,但从《渔歌子》(其三)“雷溪湾里钓鱼翁”句来断,张志和笔下的西塞山当在湖州。因为雪溪就在湖州境内。既然在湖州。那就是典型的江南了。因此这里的山不是像北方的土山那样缺少生命力,而是生机勃勃。当时又是在春天,可以想象,一眼望去满山青翠。在这个青翠的生机盎然的大背景下。几只白鹭在舒展翅膀凌空飞舞。白鹭的颜色在青翠的山景的映衬下显得更醒目洁白,白色的点缀让青翠的西塞山在壮美中多了几分灵动。在西塞山的衬托下,凌空飞舞的白鹭尽情展示着它们的柔美。在这句词中,山的青色与鹭的白色相互衬托,山的壮美与鹭的柔美形成了呼应,山的静态与鹭的动态形成了对比。一切都显得那么明净,同时又都显得那么和谐。
第二句“桃花流水鳜鱼肥”也是一幅画。岸上有桃花,溪中有流水,水中有鳜鱼,层次分明;岸上的桃花是粉红的,溪中的流水是清澈的,水中的鳜鱼浑身长有黑色斑点,颜色对比鲜明。南方的水是充满了灵气的,就像温润的碧玉。“鳜鱼肥”表现出鱼自在的生存状态,表现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表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一个“肥”字正展示了生态美。进一步想象,岸上的桃花在春风的吹拂之下,总会有那么几瓣掉落水中。鱼儿以为是投入水中的食物,于是争先恐后游过来吞食,竞逐嬉戏,这就呈现出“鳜鱼吹起桃花浪”(宋·晁冲之《渔家傲》)的优美画面。如果把第一句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所描绘的画面视为远景的话,那么“桃花流水鳜鱼肥”就是近景。这两幅画格调很和谐。
作者描绘出优美的自然画面后,人物出场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翁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戴着青色斗笠,披着绿色蓑衣,正在悠然自得地垂钓,虽然斜风吹着细雨,但全然不为所动,已经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只有懂得欣赏美的人才能看到美,如果心中没有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又如何能感受到于斜风细雨中垂钓的意趣呢(7眼前的美景寄托了作者热爱自然、高远淡泊的情怀。传达出他对天人合一的大美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词的后三句也是一幅画。画的中心就是那个在细雨中垂钓的渔翁。如果把前两句词所描绘的画面作为背景,与这一幅画融为一体的话,则是一幅更和谐、完美的画,而在这幅更完美也更丰富的画中,渔翁依旧是整幅画的中心和灵魂。
无论你在这首词中看到了几幅画,这些画最后都可统一到一幅画之中。这幅画在向我们展现着大美与和谐。
好的作品会在后世产生反响。唐代名臣李德裕曾写《玄真子渔歌记》云:“德裕顷在内庭,伏睹宪宗皇帝写真求访玄真子《渔歌》,叹不能致。余世与玄真子有旧,早闻其名,又感明主赏异爱才,见思如此,每梦想遗迹,今乃获之,如遇良宝。”大意是说,张志和虽隐遁于江湖,但声名远播,连皇帝也欣赏其才,画了他的肖像,求访他的词作。后来李德裕访得张志和《渔歌子》,视之为珍宝。清代著名学者刘熙载的《艺概·词曲概》中说:“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东坡尝以其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黄山谷尝以其词增为《浣溪沙》,且诵之有矜色焉。”大意是说,苏轼曾将《渔歌子》的成旬用于词作中,但比较起来,显得生硬逊色。黄庭坚曾根据《渔歌子》写了一首《浣溪沙》,吟诵起来神情骄傲。由此可见张志和的《渔歌子》影响之大。
渔歌子(其一)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