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以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目的,关注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具体阐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策略及体会。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人文知识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心理素质、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它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人们求真、从善、爱美,使人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而且符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新课程强调历史学科的功能在于“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总之,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一种善待生命、关爱他人、乐于奉献、奋发向上和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文精神。
学校培养的需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新生普遍在学业上成绩较差,学习自信心严重不足;在纪律上,部分学生法律、法制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缺乏自我控制、自觉管理的能力;在生活上,一些学生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和虚荣心较强。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农村,生源基本上来自本区域农村,独生子女较多,家庭教育以溺爱为主,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有所欠缺。因此,学生在自信心、责任心、人际交往、个人价值和情感等人文素养方面急需加强。
企业发展的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岗位在企业,是今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企业是否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从总体上看,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比较弱,企业家素质、员工素质总体不高。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要注重学生人文修养的提高。
改变教学策略,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职校教师不仅要加强文化素养、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特别注重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做到忠于职教事业,敬业爱岗,体现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
教师的人文素养体现在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喜好;关爱学生的点点滴滴;宽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面对职校的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教师才会更好地呵护学生,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深挖、细化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新课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理念,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素材。教师可以大胆地整合、挖掘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教学内容,渗透到教学之中,并加上形象、生动的讲述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教学,让学生从历史人物中汲取力量。同时通过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绘画、书法艺术的发展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学艺术修养。
利用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体验人文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引进和利用动感十足的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如文献纪录片、教学片、科教片、专题片和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经历、体验和感悟历史,在体验中成长。如在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教师可以利用电视剧《长征》或《四渡赤水》等历史题材影视片断,来展示红军突破敌人层层封锁线的一幅幅生动场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体验长征精神。
巧妙结合专业课,渗透人文关怀历史教学要适应职教特点进行组织教学,明确历史教学是为各专业课服务。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对待,选取不同的人文要素。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变化中的男女服饰》时,笔者要求服装专业的学生比较中山装和列宁装的不同设计风格,所体现的时代特点。这样的教学设计,既结合专业,又渗透人文关怀。
结合乡土历史教育资源,让学生感悟人文情感乡土历史教育资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许多资料学生也有条件收集到。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去发现,去了解,去感悟家乡的人文地貌、物产风情、历史现实、优势劣势,并把这种感性的认识逐渐深化为理性的认识,最终成为一种永不丧失的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沉的情感。如笔者引入“仙居皤滩花灯”,让学生全面认识家乡的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仙居浓厚的人文情感。
利用传统节假日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情趣,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因此,笔者在假日来临之前对学生进行假日历史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如在中秋节来临之前,笔者组织开办“中秋文化”主题课,学习“中秋节的来历”“月亮的传说”“中秋习俗”“中秋诗词”等。笔者让学生分小组获取生活资料,做深入研究,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这些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故乡的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也让他们融入与人相处的现实生活。
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体会
教师要树立起“德育为先会做人,技能为本能做事”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明确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团结协作意识、吃苦耐劳风格、争先创优等人文素质,努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拥有健康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品质、高雅的审美情趣、真诚的情感,并学会宽容和尊重别人。
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生硬的说教和武断的灌输,而是要把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爱奉献出来,否则就不可能实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渐进的。只有让学生在走进历史、感受和体验历史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播下文化和精神的种子。
总之,职业技术学校的历史教师应该更好地适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发挥历史课特有的教育功能,关注学生的发展,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工作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浙江省仙居县职业技术学校)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人文知识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心理素质、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它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人们求真、从善、爱美,使人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而且符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新课程强调历史学科的功能在于“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总之,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一种善待生命、关爱他人、乐于奉献、奋发向上和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文精神。
学校培养的需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新生普遍在学业上成绩较差,学习自信心严重不足;在纪律上,部分学生法律、法制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缺乏自我控制、自觉管理的能力;在生活上,一些学生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和虚荣心较强。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农村,生源基本上来自本区域农村,独生子女较多,家庭教育以溺爱为主,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有所欠缺。因此,学生在自信心、责任心、人际交往、个人价值和情感等人文素养方面急需加强。
企业发展的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岗位在企业,是今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企业是否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从总体上看,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比较弱,企业家素质、员工素质总体不高。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要注重学生人文修养的提高。
改变教学策略,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职校教师不仅要加强文化素养、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特别注重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做到忠于职教事业,敬业爱岗,体现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
教师的人文素养体现在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喜好;关爱学生的点点滴滴;宽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面对职校的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教师才会更好地呵护学生,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深挖、细化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新课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理念,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素材。教师可以大胆地整合、挖掘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教学内容,渗透到教学之中,并加上形象、生动的讲述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教学,让学生从历史人物中汲取力量。同时通过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绘画、书法艺术的发展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学艺术修养。
利用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体验人文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引进和利用动感十足的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如文献纪录片、教学片、科教片、专题片和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经历、体验和感悟历史,在体验中成长。如在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教师可以利用电视剧《长征》或《四渡赤水》等历史题材影视片断,来展示红军突破敌人层层封锁线的一幅幅生动场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体验长征精神。
巧妙结合专业课,渗透人文关怀历史教学要适应职教特点进行组织教学,明确历史教学是为各专业课服务。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对待,选取不同的人文要素。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变化中的男女服饰》时,笔者要求服装专业的学生比较中山装和列宁装的不同设计风格,所体现的时代特点。这样的教学设计,既结合专业,又渗透人文关怀。
结合乡土历史教育资源,让学生感悟人文情感乡土历史教育资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许多资料学生也有条件收集到。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去发现,去了解,去感悟家乡的人文地貌、物产风情、历史现实、优势劣势,并把这种感性的认识逐渐深化为理性的认识,最终成为一种永不丧失的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沉的情感。如笔者引入“仙居皤滩花灯”,让学生全面认识家乡的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仙居浓厚的人文情感。
利用传统节假日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情趣,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因此,笔者在假日来临之前对学生进行假日历史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如在中秋节来临之前,笔者组织开办“中秋文化”主题课,学习“中秋节的来历”“月亮的传说”“中秋习俗”“中秋诗词”等。笔者让学生分小组获取生活资料,做深入研究,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这些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故乡的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也让他们融入与人相处的现实生活。
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体会
教师要树立起“德育为先会做人,技能为本能做事”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明确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团结协作意识、吃苦耐劳风格、争先创优等人文素质,努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拥有健康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品质、高雅的审美情趣、真诚的情感,并学会宽容和尊重别人。
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生硬的说教和武断的灌输,而是要把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爱奉献出来,否则就不可能实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渐进的。只有让学生在走进历史、感受和体验历史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播下文化和精神的种子。
总之,职业技术学校的历史教师应该更好地适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发挥历史课特有的教育功能,关注学生的发展,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工作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浙江省仙居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