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基础医学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住院病人临床的护理质量。皮肤护理在病人基础护理当中是最为基本的一部分,也能够将住院病人的整体护理质量反映出来。近年,护理质量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压疮在临床住院病人当中的发生率也成为了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压疮,是临床护理的一大难题,这种情况并未随着医学进步明显降低。
关键词:压疮护理;误区;对策;
根据临床观察,发生压疮的病人,皮肤破损出现在卧位居多,坐位及使用具有压迫性装置(例如:监护仪导联装等)的病人,曾有相关报道应用血氧饱和度探头时间过长导致指端指关节北侧出现Ⅰ度压疮,特别是营养状问差和水肿情况的高危病人,病人使用夹板、石膏、牵引固定皮肤长时间受压也容易引起压疮。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压疮护理工作中的误区,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有效提高住院病人压疮护理的水平,提高病人的住院满意度。
1、对压疮认识上的误区
传统的护理观点认为,完全可以预防压疮,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使质量的标准绝对化。在临床的护理研究与实践中显示,大部分压疮情况可以预防,却无法全部预防,有的压疮是很难避免的。例如:病人入院时有不可逆的局部组织损伤,入院后24h-48h便可能出现压疮,患者有恶液质以及严重营养代谢失调、患者感觉及活动力差或已消失的、禁止患者翻身并伴有较为严重糖尿病的、心衰伴有严重水肿以及周围血管病的患者,具有这些因素的患者发生压疮都是难以避免的。压疮的发生要有科学的界定,虽然不是全部的压疮都因护理不当才出现的,但是护理工作中也不能将责任全部归为难以避免性的压疮。
2、分析压疮护理工作中的误区
压疮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少误区,使压疮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明显降低,下文分析了压疮护理工作中的误区,旨在找到针对这些误区的相应解决对策,提高压疮的临床护理质量。
2.1 按摩在压疮护理工作中的使用误区。在国外的护理界并不赞同按摩受压部位,有研究显示,按摩并不能防止压疮的发生,皮肤的软组织因受压而变红而反应充血,是皮肤正常的保护性反应,也是供氧不足产生的,压力解除后约30-40min皮肤褪色并逐渐恢复正常则不会出现压疮,也不需要进行按摩。如果持续的发红,则说明皮肤有软组织损伤,如果在此时进行按摩则会使骨突出组织的血流量明显降低。因此,按摩并不能作为各级压疮处理的措施,只有皮肤无发红的部位可应用按摩法。
2.2 压疮护理工作中的气垫圈的使用误区。目前,气垫圈在很多医院仍在使用,而这种方式并不可取。由于充气的气垫圈 可以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受阻,阻断皮肤静脉的回流压,对中心部位皮肤血液的循环极为不利,汗液的蒸发受阻也较易刺激皮肤,尤其是肥胖和水肿的患者更不适宜。
2.3 要避免患者的皮肤在压疮护理工作中牵拉过度。患者的皮肤绷紧贴敷料或者是把敷料牵拉过紧,都会使患者的皮肤因为牵拉过度导致皮肤损伤。因此,必须要应用正确的固定和敷料撤出技术,使患者的皮肤减少过度的牵拉而导致牵拉过度的皮肤损伤情况发生。
2.4 压疮护理工作中的过度清洁。在压疮护理中如果频繁或过度对皮肤进行清洁,使用乙醇或者热水擦拭患者的皮肤,对危重病人清洁移动过勤,上皮组织的摩擦导致皮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受损,提高了压疮的易感性。另外,利用烤灯促进患者皮肤干燥,这一过程中较易使患者的皮肤组织细胞代谢及皮肤的需氧量增加,导致细胞的缺血甚至发生局部坏死情况。
3、针对压疮护理工作中的误区提出相应的对策
3.1 转变压疮护理的观念。临床压疮护理工作中,一部分患者出现压疮虽然难以避免,但是一旦发生,则需要护理人员精心的进行护理,还要耐心的给病人讲解压疮出现是疾病发展的必然性以及治愈压疮需注意的要点,使病人和家属都能够了解基本的压疮及护理知识,可以接受且配合工作人员做好护理工作,缩短治愈时间。另外医院的评审工作中,出现难免性压疮并不扣分,其先决条件是对压疮的处理必须得当。这些也体现了我国对于压疮完全可以避免的观念在逐渐的转变,同国际压疮护理的观点相一致,允许难免性压疮的发生,明确了并非全部压疮都是可以预防的。
3.2 护理人员要科学的认识压疮形成的因素。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剪切力、压力、摩擦力、营养不良、感觉与运动障碍、潮湿、医源性等,而且与各因素持续时间长短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潮湿是因汗液、尿液及粪便等对皮肤形成浸渍,致使皮肤的弹性与抵抗力降低,也使皮肤与床单的摩擦力加大,它被认为是形成压疮最基本的原因,在患部发生又出现潮湿情况,使组织的耗氧量加大,压疮也会快速形成。从年龄方面看,它与发生压疮情况呈正相关,由于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不佳、血管硬化严重、皮肤弹性差、肌肉萎缩以及反应迟钝等,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情况明显多于中青年患者。
3.3 识别压疮高危患者,进行压疮预防综合评估。根据较易发生压疮的患病人群及高危因素,找到临床较易发生压疮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做到防范于未然,这也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所在。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有Braden 评估表、WaterLow评估表等,以Braden 评估表为例,它从几个最主要的压疮发生危险因素为出发点,从病人感觉、移动情况、活动能力、影响皮肤耐受力即剪切力、摩擦、皮肤潮湿、营养状况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定量评估,总分在6-23分之间,分数越低,压疮的发生危险性越高,如≤9分则处于发生压疮的极度危险范围内。护理人员需根据评分情况,对危险范围内的病人密切观察,把护理工作的重点由出现压疮的事后处理转为提前预防,可使压疮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许晓云. 完善压疮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减少压疮的发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20)
[2] 吴雪华. 压疮的临床护理新进展[J]. 中华全科医学. 2013(03)
摘要:基础医学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住院病人临床的护理质量。皮肤护理在病人基础护理当中是最为基本的一部分,也能够将住院病人的整体护理质量反映出来。近年,护理质量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压疮在临床住院病人当中的发生率也成为了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压疮,是临床护理的一大难题,这种情况并未随着医学进步明显降低。
关键词:压疮护理;误区;对策;
根据临床观察,发生压疮的病人,皮肤破损出现在卧位居多,坐位及使用具有压迫性装置(例如:监护仪导联装等)的病人,曾有相关报道应用血氧饱和度探头时间过长导致指端指关节北侧出现Ⅰ度压疮,特别是营养状问差和水肿情况的高危病人,病人使用夹板、石膏、牵引固定皮肤长时间受压也容易引起压疮。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压疮护理工作中的误区,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有效提高住院病人压疮护理的水平,提高病人的住院满意度。
1、对压疮认识上的误区
传统的护理观点认为,完全可以预防压疮,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使质量的标准绝对化。在临床的护理研究与实践中显示,大部分压疮情况可以预防,却无法全部预防,有的压疮是很难避免的。例如:病人入院时有不可逆的局部组织损伤,入院后24h-48h便可能出现压疮,患者有恶液质以及严重营养代谢失调、患者感觉及活动力差或已消失的、禁止患者翻身并伴有较为严重糖尿病的、心衰伴有严重水肿以及周围血管病的患者,具有这些因素的患者发生压疮都是难以避免的。压疮的发生要有科学的界定,虽然不是全部的压疮都因护理不当才出现的,但是护理工作中也不能将责任全部归为难以避免性的压疮。
2、分析压疮护理工作中的误区
压疮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少误区,使压疮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明显降低,下文分析了压疮护理工作中的误区,旨在找到针对这些误区的相应解决对策,提高压疮的临床护理质量。
2.1 按摩在压疮护理工作中的使用误区。在国外的护理界并不赞同按摩受压部位,有研究显示,按摩并不能防止压疮的发生,皮肤的软组织因受压而变红而反应充血,是皮肤正常的保护性反应,也是供氧不足产生的,压力解除后约30-40min皮肤褪色并逐渐恢复正常则不会出现压疮,也不需要进行按摩。如果持续的发红,则说明皮肤有软组织损伤,如果在此时进行按摩则会使骨突出组织的血流量明显降低。因此,按摩并不能作为各级压疮处理的措施,只有皮肤无发红的部位可应用按摩法。
2.2 压疮护理工作中的气垫圈的使用误区。目前,气垫圈在很多医院仍在使用,而这种方式并不可取。由于充气的气垫圈 可以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受阻,阻断皮肤静脉的回流压,对中心部位皮肤血液的循环极为不利,汗液的蒸发受阻也较易刺激皮肤,尤其是肥胖和水肿的患者更不适宜。
2.3 要避免患者的皮肤在压疮护理工作中牵拉过度。患者的皮肤绷紧贴敷料或者是把敷料牵拉过紧,都会使患者的皮肤因为牵拉过度导致皮肤损伤。因此,必须要应用正确的固定和敷料撤出技术,使患者的皮肤减少过度的牵拉而导致牵拉过度的皮肤损伤情况发生。
2.4 压疮护理工作中的过度清洁。在压疮护理中如果频繁或过度对皮肤进行清洁,使用乙醇或者热水擦拭患者的皮肤,对危重病人清洁移动过勤,上皮组织的摩擦导致皮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受损,提高了压疮的易感性。另外,利用烤灯促进患者皮肤干燥,这一过程中较易使患者的皮肤组织细胞代谢及皮肤的需氧量增加,导致细胞的缺血甚至发生局部坏死情况。
3、针对压疮护理工作中的误区提出相应的对策
3.1 转变压疮护理的观念。临床压疮护理工作中,一部分患者出现压疮虽然难以避免,但是一旦发生,则需要护理人员精心的进行护理,还要耐心的给病人讲解压疮出现是疾病发展的必然性以及治愈压疮需注意的要点,使病人和家属都能够了解基本的压疮及护理知识,可以接受且配合工作人员做好护理工作,缩短治愈时间。另外医院的评审工作中,出现难免性压疮并不扣分,其先决条件是对压疮的处理必须得当。这些也体现了我国对于压疮完全可以避免的观念在逐渐的转变,同国际压疮护理的观点相一致,允许难免性压疮的发生,明确了并非全部压疮都是可以预防的。
3.2 护理人员要科学的认识压疮形成的因素。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剪切力、压力、摩擦力、营养不良、感觉与运动障碍、潮湿、医源性等,而且与各因素持续时间长短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潮湿是因汗液、尿液及粪便等对皮肤形成浸渍,致使皮肤的弹性与抵抗力降低,也使皮肤与床单的摩擦力加大,它被认为是形成压疮最基本的原因,在患部发生又出现潮湿情况,使组织的耗氧量加大,压疮也会快速形成。从年龄方面看,它与发生压疮情况呈正相关,由于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不佳、血管硬化严重、皮肤弹性差、肌肉萎缩以及反应迟钝等,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情况明显多于中青年患者。
3.3 识别压疮高危患者,进行压疮预防综合评估。根据较易发生压疮的患病人群及高危因素,找到临床较易发生压疮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做到防范于未然,这也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所在。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有Braden 评估表、WaterLow评估表等,以Braden 评估表为例,它从几个最主要的压疮发生危险因素为出发点,从病人感觉、移动情况、活动能力、影响皮肤耐受力即剪切力、摩擦、皮肤潮湿、营养状况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定量评估,总分在6-23分之间,分数越低,压疮的发生危险性越高,如≤9分则处于发生压疮的极度危险范围内。护理人员需根据评分情况,对危险范围内的病人密切观察,把护理工作的重点由出现压疮的事后处理转为提前预防,可使压疮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许晓云. 完善压疮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减少压疮的发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20)
[2] 吴雪华. 压疮的临床护理新进展[J]. 中华全科医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