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演变、表达方式和使用就会因所处文化环境被制约影响。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看,翻译是通过语言在两种文化间的交际活动。格特使用这一理论对翻译进行研究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在翻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过程必须涉及原作者、译者和译语读者三方的认知活动。文化缺省现象是指作者与其意向读者所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作者写文时为了让文章简单明了,一些语义空白常会被留下。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在探索中享受文学意境的空间,让读者积极地参与到作品中去。然而,原文作者与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不同,他们之间缺少文化背景知识的共识,所以文化缺省常会引起译者或目的语读者误读或产生理解方面的障碍。
关键词:文化缺省 翻译方法 关联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101-02
翻译是一种不可避免地涉及两种文化的活动。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恰当的方式来传达文化缺省是译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关联理论主要是对认知语用学的研究,它为我们处理文化缺省造成的翻译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格特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创立了关联翻译理论,刷新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继林健南、赵延春等人的关联理论传入中国后,基于关联翻译理论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关联理论的理论框架出现了很多。本文将运用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探讨文化缺省在翻译中的影响、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关联翻译理论
格特首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涉及人类思维中的一个推理过程。他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描述了翻译的动态过程。关联理论对翻译有一定的解释力并为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连贯的框架理论。翻译的目的是创造足够的语境效果,使读者的期望符合交际者的意图。为了达到读者的最佳关联,译者需要对接受者的认知环境进行适当的评价。译者被视为第一受体和第二传播者。因此他必须产生一个文本,目的语读者可以从中推断源语言传播者的意图。为了确保翻译交际的成功,译者应充分利用翻译策略,以建立原语作者与目的语受体之间的最佳关联。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的目的是在一种语言中用另一种方式重述别人写过或说过的话。
二、文化缺省的功能
为了找到解决文化缺省所带来的翻译问题的有效方法,有必要从一些可能的角度对文化缺省的功能进行分析。(1)作为语用前提的文化缺省。一般来说,翻译是一种由作者、译者和目标读者三部分组成的交际。译者必须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语境的影响。对文化缺省的成功理解不仅取决于他们所使用的同一种语言,还取决于说话人所期望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2)文化缺省和一致性。文化缺省中所表示的透明的、自证的信息是在读者的接近范围内的,不会给连贯的交流带来障碍。交流的目的是让读者对作者的意图有一个连贯的理解。(3)文化缺省的修辞价值。文化缺省指的是省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文本中经常会出现几个关键词或触发器,以便当作者运用文化缺省策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读时,读者能从中推断出作者的写作意义。读者必须通过激活或检索他的文化背景、知识或经验来解释触发因素。因此,用这些词描述的东西将给读者提供生动形象或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文化缺省导致的翻译问题
文化缺省造成的问题并不少见,尽管在翻译实践中作出了巨大努力,因此,文化缺省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般来说,读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有多少主要取决于译者对译作中的文化缺省所造成的问题或麻烦的处理。事实上,译者扮演着作为次要作家和读者的角色。这就不可避免地使译者陷入了巨大的困境。译者的决策不当和考虑不足,就会导致文化缺省翻译中的严重翻译错误或问题。(1)欠额翻译。据我们所知,原语文本的作者在写作时通常会指向他的预期读者。只要潜在的读者能够理解,他就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他的写作。但是,当文本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即目标语时,译文的读者将与原语读者有很大的不同,不仅在语言上还有文化经验上。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往往会不自觉地把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放在一起,所以他可以以直譯的方式并带有文化缺省的倾向去翻译原文。因此,译文对于目标语读者来说,将会负担过重,因为在他们的记忆模式中缺乏相关的文化信息。(2)误译。文化缺省的误译主要是因为译者未能充分理解原文中文化意象的意义和作用。因为文化空缺不同的文化和部分不同的文化,来自不同文化的相似的形象,可能有很大的不同的联系。(3)过度翻译。与欠额翻译相反,过度翻译往往发生在译者低估了原语读者的接受能力或低估了他们的推理能力的情况下。过度翻译的文本涵盖了更多的意义。由于原文中不存在附加意义,容易误导目的语读者。
四、文化缺省的翻译方法
确定原文中文化缺省所隐含的作者意图,对于译者选择文化缺省翻译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文化缺省文本的主要翻译方法,按保留原始文化形象的程度或原始文化缺省值保留在目标文本中。外国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并没有与作者分享背景知识,包括文化预设的信息,这会使他们感到难以理解。这就要求译者一方面能够发现原文的文化缺省性,并对读者的知识结构作出判断;另一方面,也要求译者发现原文的文化缺省性,并对读者的知识结构作出判断。选择合适的方法,为读者建立认知联系。(1)直译。第一种:不需解释的直译。由于文化缺省是语言中的一种文化负载现象,翻译必须遵循文化融合的趋势使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平等。因此一些文化缺省就被逐字翻译成目标语文本,不需要任何解释。第二种:直译加注。许多具有文化缺省性的文本都是文化特有的,几乎不可能被目标语读者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直译加注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2)意译。读者对源文化的熟悉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读者对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如果源文化元素是如此特定于语言或文化,以至于很大程度上无法尝试将其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那么译者就应该采用意译,而不是强迫源语文本的形式在目标语言上,以避免尴尬的目标文本。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改变原文的形象和形式,从而获得源文化元素所包含的意义的忠实性。原文的文化形象在自由翻译中丢失了。意译的优点在于它简洁易读。(3)文化过滤。文化过滤是指放弃原有文化形象,过滤影响语篇连贯的文化缺省并用通俗易懂的言语来表达。
五、结语
翻译是一种双重的交际活动,译者应该发挥双重作用。译者应在读者身上与原作者沟通,并渗透到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缺省,以充分理解原文,译者也应以作家的身份与读者进行沟通,以充分理解读者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对读者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成功地传达信息。译者通过译文与目标读者进行交流。由于翻译归属于不同的文化,因此被广泛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关联理论对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关联翻译理论的实质是为读者建立认知关联。虽然关联翻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文化缺省翻译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但这些策略并不完善。所以说,此理论在处理文化缺省翻译时并不存在绝对的解释。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它们在关联理论框架中共存。因此,译者应该注意的是对文化缺省的翻译采取动态的看法。文化缺省只有这样才能被适当地翻译给目标读者。
参考文献:
[1]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ve and Context.London: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5.
[2]Nida,Eugene A
关键词:文化缺省 翻译方法 关联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101-02
翻译是一种不可避免地涉及两种文化的活动。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恰当的方式来传达文化缺省是译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关联理论主要是对认知语用学的研究,它为我们处理文化缺省造成的翻译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格特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创立了关联翻译理论,刷新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继林健南、赵延春等人的关联理论传入中国后,基于关联翻译理论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关联理论的理论框架出现了很多。本文将运用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探讨文化缺省在翻译中的影响、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关联翻译理论
格特首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涉及人类思维中的一个推理过程。他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描述了翻译的动态过程。关联理论对翻译有一定的解释力并为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连贯的框架理论。翻译的目的是创造足够的语境效果,使读者的期望符合交际者的意图。为了达到读者的最佳关联,译者需要对接受者的认知环境进行适当的评价。译者被视为第一受体和第二传播者。因此他必须产生一个文本,目的语读者可以从中推断源语言传播者的意图。为了确保翻译交际的成功,译者应充分利用翻译策略,以建立原语作者与目的语受体之间的最佳关联。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的目的是在一种语言中用另一种方式重述别人写过或说过的话。
二、文化缺省的功能
为了找到解决文化缺省所带来的翻译问题的有效方法,有必要从一些可能的角度对文化缺省的功能进行分析。(1)作为语用前提的文化缺省。一般来说,翻译是一种由作者、译者和目标读者三部分组成的交际。译者必须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语境的影响。对文化缺省的成功理解不仅取决于他们所使用的同一种语言,还取决于说话人所期望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2)文化缺省和一致性。文化缺省中所表示的透明的、自证的信息是在读者的接近范围内的,不会给连贯的交流带来障碍。交流的目的是让读者对作者的意图有一个连贯的理解。(3)文化缺省的修辞价值。文化缺省指的是省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文本中经常会出现几个关键词或触发器,以便当作者运用文化缺省策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读时,读者能从中推断出作者的写作意义。读者必须通过激活或检索他的文化背景、知识或经验来解释触发因素。因此,用这些词描述的东西将给读者提供生动形象或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文化缺省导致的翻译问题
文化缺省造成的问题并不少见,尽管在翻译实践中作出了巨大努力,因此,文化缺省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般来说,读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有多少主要取决于译者对译作中的文化缺省所造成的问题或麻烦的处理。事实上,译者扮演着作为次要作家和读者的角色。这就不可避免地使译者陷入了巨大的困境。译者的决策不当和考虑不足,就会导致文化缺省翻译中的严重翻译错误或问题。(1)欠额翻译。据我们所知,原语文本的作者在写作时通常会指向他的预期读者。只要潜在的读者能够理解,他就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他的写作。但是,当文本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即目标语时,译文的读者将与原语读者有很大的不同,不仅在语言上还有文化经验上。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往往会不自觉地把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放在一起,所以他可以以直譯的方式并带有文化缺省的倾向去翻译原文。因此,译文对于目标语读者来说,将会负担过重,因为在他们的记忆模式中缺乏相关的文化信息。(2)误译。文化缺省的误译主要是因为译者未能充分理解原文中文化意象的意义和作用。因为文化空缺不同的文化和部分不同的文化,来自不同文化的相似的形象,可能有很大的不同的联系。(3)过度翻译。与欠额翻译相反,过度翻译往往发生在译者低估了原语读者的接受能力或低估了他们的推理能力的情况下。过度翻译的文本涵盖了更多的意义。由于原文中不存在附加意义,容易误导目的语读者。
四、文化缺省的翻译方法
确定原文中文化缺省所隐含的作者意图,对于译者选择文化缺省翻译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文化缺省文本的主要翻译方法,按保留原始文化形象的程度或原始文化缺省值保留在目标文本中。外国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并没有与作者分享背景知识,包括文化预设的信息,这会使他们感到难以理解。这就要求译者一方面能够发现原文的文化缺省性,并对读者的知识结构作出判断;另一方面,也要求译者发现原文的文化缺省性,并对读者的知识结构作出判断。选择合适的方法,为读者建立认知联系。(1)直译。第一种:不需解释的直译。由于文化缺省是语言中的一种文化负载现象,翻译必须遵循文化融合的趋势使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平等。因此一些文化缺省就被逐字翻译成目标语文本,不需要任何解释。第二种:直译加注。许多具有文化缺省性的文本都是文化特有的,几乎不可能被目标语读者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直译加注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2)意译。读者对源文化的熟悉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读者对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如果源文化元素是如此特定于语言或文化,以至于很大程度上无法尝试将其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那么译者就应该采用意译,而不是强迫源语文本的形式在目标语言上,以避免尴尬的目标文本。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改变原文的形象和形式,从而获得源文化元素所包含的意义的忠实性。原文的文化形象在自由翻译中丢失了。意译的优点在于它简洁易读。(3)文化过滤。文化过滤是指放弃原有文化形象,过滤影响语篇连贯的文化缺省并用通俗易懂的言语来表达。
五、结语
翻译是一种双重的交际活动,译者应该发挥双重作用。译者应在读者身上与原作者沟通,并渗透到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缺省,以充分理解原文,译者也应以作家的身份与读者进行沟通,以充分理解读者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对读者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成功地传达信息。译者通过译文与目标读者进行交流。由于翻译归属于不同的文化,因此被广泛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关联理论对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关联翻译理论的实质是为读者建立认知关联。虽然关联翻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文化缺省翻译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但这些策略并不完善。所以说,此理论在处理文化缺省翻译时并不存在绝对的解释。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它们在关联理论框架中共存。因此,译者应该注意的是对文化缺省的翻译采取动态的看法。文化缺省只有这样才能被适当地翻译给目标读者。
参考文献:
[1]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ve and Context.London: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5.
[2]Nida,Eugen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