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 教学的历程逐渐由权威式而民主化,由单向而双向,由简单而复杂。在教学历程中教学者与学习者不再是单独、单向运作的,而是交互且双向的,师幼互动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师幼互动也不再是教师对幼儿或幼儿对教师的单向、直线性的影响,而是师幼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同时,师幼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又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师幼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因而,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才能充份发挥教学效能,提升教学品质与成效。
那么,怎样做到师幼互动呢?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活动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认识,而且往往对已知的事物有更多的注意,比如说,小班的宝宝看到小花被,就会想到给布娃娃盖在身上;再比如说,大班的幼儿看到小班的幼儿流鼻涕了,会学着老师或家长的样子,拿出手帕纸帮忙擦掉鼻涕,并且还会说:“来来来,姐姐帮你擦鼻涕。”以上两例就是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的模仿。因此,我们在设计游戏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比如:小班的宝宝可以玩“娃娃家”游戏,老师在游戏开始之前设计关于“娃娃家”的问题,引发宝宝浓厚的活动兴趣,宝宝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大胆的尝试游戏,并从中获取乐趣。但是,大班的幼儿就不会对“娃娃家”产生兴趣了,他们会认为那是“没意思”的游戏。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以及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经验设计“小超市”、“小银行”等游戏活动,让幼儿尝试扮演超市的售货员、银行的小职员,在这两种游戏过程中他们可以运用科学领域中接触过的数字以及简单的计算,在活动过程中拓展自己的思维,获取更多的经验;此外,幼儿还可以在“小医院”游戏中尝试医生和病人的角色扮演,从中运用并获取更多的卫生常识,提高保健意识。
同样是开展游戏活动,小班和大班的幼儿认识不同、经验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需求,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有利于师幼之间更好的交流,使得师幼互动更加积极有效。
2给每个孩子都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
同一个年龄段的幼儿,有的能力强一些,有的能力弱一些,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因此,我们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给每一个孩子都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比如说中班的活动《借玩具》,我们互动交流和安排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幼儿的层次水平,先提问简单的问题,如:“同伴借给你玩具你要说什么?——谢谢!”“从同伴家走的时候要说什么呀?——再见!”通过这些简单的问题调动能力弱的幼儿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拓展他们的思维,使弱势的孩子不至于无所适从,在活动中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相反,对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们要加大问题的难度,如:“去同伴家借玩具时你会怎么说呀?”“如果同伴邀请你一起玩玩具你会做人么说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开阔幼儿的思维空间,帮助幼儿在已有基础上获取更多的社交经验,使他们在语言表达、社交礼仪、生活习惯等多个领域都能得到很好地锻炼。
根据幼儿的水平差距,分层次的设立问题、开展游戏,给每个孩子都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让所有孩子的思维都活跃起来,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3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合作活动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一直坚持“蹲下身子跟孩子说话”,意思就是以平和的语气与幼儿交流、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相处,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在幼儿的眼里,老师是高大而神圣的,没有人比老师更厉害,他们对老师十分崇拜,如果哪个孩子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心里就乐开了花,比吃到巧克力还高兴呢。在老师的眼里,幼儿是纯洁的、善良的、可爱的,即使有点破坏行为也是无意识的,所谓的“调皮”,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在这种和谐的师幼关系中,我们选择了“做孩子们最好的玩伴”。比如,在户外游戏活动《蜈蚣竞走》中,我主动蹲下身子做排头,让后面的幼儿紧紧抓着我的衣服,然后跟孩子们一起喊着“1,2;1,2;1,2;”的号子慢慢的“爬行”,一身的汗水淹没在欢笑声里,累,并快乐着。我的参与,调动了所有孩子的积极性,一组一组的幼儿井然有序的活动着,我们一起喊着、“爬”着、笑着,大家一起享受着活动的快乐和合作的幸福。
再比如,科学活动《摆水果》,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通过画数量不等的水果帮助幼儿找规律,画水果的过程需要我跟幼儿合作完成,李欣小朋友画的桃子有点小,也有点歪,孟帅伯小朋友来帮他修改,结果还是太小了,于是我就画了个大大的桃子,把他们俩的桃子都“吞进肚子里去了”,逗得全班幼儿都笑了,连平时不认真听老师讲课的代嘉欣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了。
由此可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做幼儿最好的玩伴,是非常有效一种师幼互动!
总之,师幼互动发生的情景具有多样性,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师的态度言行对幼儿具有潜在、巨大的榜样、示范性影响。由于教师角色的特殊性、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其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对幼儿的情感、期望与评价等,都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自我认识、社会行为、师幼互动及其教育效果。
那么,怎样做到师幼互动呢?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活动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认识,而且往往对已知的事物有更多的注意,比如说,小班的宝宝看到小花被,就会想到给布娃娃盖在身上;再比如说,大班的幼儿看到小班的幼儿流鼻涕了,会学着老师或家长的样子,拿出手帕纸帮忙擦掉鼻涕,并且还会说:“来来来,姐姐帮你擦鼻涕。”以上两例就是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的模仿。因此,我们在设计游戏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比如:小班的宝宝可以玩“娃娃家”游戏,老师在游戏开始之前设计关于“娃娃家”的问题,引发宝宝浓厚的活动兴趣,宝宝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大胆的尝试游戏,并从中获取乐趣。但是,大班的幼儿就不会对“娃娃家”产生兴趣了,他们会认为那是“没意思”的游戏。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以及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经验设计“小超市”、“小银行”等游戏活动,让幼儿尝试扮演超市的售货员、银行的小职员,在这两种游戏过程中他们可以运用科学领域中接触过的数字以及简单的计算,在活动过程中拓展自己的思维,获取更多的经验;此外,幼儿还可以在“小医院”游戏中尝试医生和病人的角色扮演,从中运用并获取更多的卫生常识,提高保健意识。
同样是开展游戏活动,小班和大班的幼儿认识不同、经验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需求,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有利于师幼之间更好的交流,使得师幼互动更加积极有效。
2给每个孩子都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
同一个年龄段的幼儿,有的能力强一些,有的能力弱一些,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因此,我们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给每一个孩子都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比如说中班的活动《借玩具》,我们互动交流和安排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幼儿的层次水平,先提问简单的问题,如:“同伴借给你玩具你要说什么?——谢谢!”“从同伴家走的时候要说什么呀?——再见!”通过这些简单的问题调动能力弱的幼儿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拓展他们的思维,使弱势的孩子不至于无所适从,在活动中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相反,对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们要加大问题的难度,如:“去同伴家借玩具时你会怎么说呀?”“如果同伴邀请你一起玩玩具你会做人么说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开阔幼儿的思维空间,帮助幼儿在已有基础上获取更多的社交经验,使他们在语言表达、社交礼仪、生活习惯等多个领域都能得到很好地锻炼。
根据幼儿的水平差距,分层次的设立问题、开展游戏,给每个孩子都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让所有孩子的思维都活跃起来,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3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合作活动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一直坚持“蹲下身子跟孩子说话”,意思就是以平和的语气与幼儿交流、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相处,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在幼儿的眼里,老师是高大而神圣的,没有人比老师更厉害,他们对老师十分崇拜,如果哪个孩子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心里就乐开了花,比吃到巧克力还高兴呢。在老师的眼里,幼儿是纯洁的、善良的、可爱的,即使有点破坏行为也是无意识的,所谓的“调皮”,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在这种和谐的师幼关系中,我们选择了“做孩子们最好的玩伴”。比如,在户外游戏活动《蜈蚣竞走》中,我主动蹲下身子做排头,让后面的幼儿紧紧抓着我的衣服,然后跟孩子们一起喊着“1,2;1,2;1,2;”的号子慢慢的“爬行”,一身的汗水淹没在欢笑声里,累,并快乐着。我的参与,调动了所有孩子的积极性,一组一组的幼儿井然有序的活动着,我们一起喊着、“爬”着、笑着,大家一起享受着活动的快乐和合作的幸福。
再比如,科学活动《摆水果》,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通过画数量不等的水果帮助幼儿找规律,画水果的过程需要我跟幼儿合作完成,李欣小朋友画的桃子有点小,也有点歪,孟帅伯小朋友来帮他修改,结果还是太小了,于是我就画了个大大的桃子,把他们俩的桃子都“吞进肚子里去了”,逗得全班幼儿都笑了,连平时不认真听老师讲课的代嘉欣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了。
由此可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做幼儿最好的玩伴,是非常有效一种师幼互动!
总之,师幼互动发生的情景具有多样性,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师的态度言行对幼儿具有潜在、巨大的榜样、示范性影响。由于教师角色的特殊性、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其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对幼儿的情感、期望与评价等,都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自我认识、社会行为、师幼互动及其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