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现状,从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有效提升高职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道德素质的实施办法,以实现教育之目的,从高职班主任角度做了一番思考和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高职学生 养成教育 意义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250-01
现代企业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更加注重毕业生人格层面的综合素质。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职业院校生源质量的滑坡已成为现实问题,尤其是在道德层面的问题,作为学生工作前沿的班主任需要在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梳理教育管理思路,思考施教对策。
一、班主任应明白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一)诚信意识缺失。在学习上:上课经常迟到、早退、随意旷课,到课的不听讲,聊天、发短信、听MP3或者睡觉、吃东西,照镜子梳头化妆,缺乏自我约束意识,考试时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在求职时:伪造、编造简历,虚报、谎报自己的情况也存在。
(二)敬业精神不够。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学院给学生很多实习机会,以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但在培养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做事马虎应付,为了省事干脆自己写上一些数据,极不负责任。在调查中发现,有毕业生竟然为了区区的100元工资,选择立马跳槽,令用人单位颇感无奈。
(三)吃苦精神缺乏。据带队“实习”的老师和用人单位反映,少数学生贪图享受,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只想呆在大城市,不愿到基层工作;只想到工作条件好的单位,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单位工作。如:某用人单位需到某系招50个毕业生见习,竟然无一人去应聘的情况。毕业生因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没干几天就走的,大有人在。
二、班主任在工作中渗透道德养成教育的意义
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讲,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谓“养成”,指的是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系统地接受道德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道德内化为道德主体的自觉的习惯,自动的要求,形成一种有形的道德自律。道德素质养成教育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密切协调,共同育人。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班主任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锻炼、自我修养,引导他们结合自己成长的实际,身体力行,坚持不懈的践行,对完成德育工作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的意义和作用是非常深远和重大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他们毕业后的出路和未来的发展。
三、班主任在工作中渗透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与学校整体环境相结合,优化班级文化环境。
美国著名的“新文化地理”学家詹姆斯·邓肯曾把文化景观肯定为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之一。校园环境是整个校园文明的载体,“大学的环境景观,通常是作为学生真实的生活环境而成为学生认知和学习的最初起点。引导学生对环境景观进行认知和观察,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班级环境也应具有思想性、整体性、实效性的原则。每个班级应建立自己的班级文化,班级班训、班级黑板报、宿舍文化等构成整体后,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才有深刻的浸润意蕴;班级整体环境要求气氛良好、格调和谐、亲和力强,黑板报要求励志向上,及时更新,联系自然和社会;宿舍文化应以“家·温馨·人文”为目标。使这一切形成良好的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氛围,使学生在优良的班级及宿舍环境中,心灵得到润泽、文明意识得以内化,以求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育化功效。
(二)与学校教育制度相结合,优化班级制度建设。
1.班级目标。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们对前途的希望。”目标是一个班级的方向和灵魂,但要制定和班级目标,班主任就必须调查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结合本班实际,和学生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奋斗目标,并和学生一道去努力实现。制定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方向性原则,是全班统一认识和行动的纲领;2)激励性原则,,应鲜明具体,生动感人,催人奋进;3)中心性原则,班级工作都要以它为中心; 4)可行性原则,必须实事求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班级制度。母鸡,是不会成为教育专家的——爱心与制度同等重要。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满腔热忱去爱你的学生,同时要用科学的制度去管理你的班级。班级制度建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规则意识,帮助学生确立规则意识,是学校教育为学生将来融入社会准备素质。建立班级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必须让学生明确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秩序、公平、好习惯、高效率”; 第二,要有全员参与性、公正性和透明度。第三,要针对班级实际,有可行性;第四,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系统。
(三)与高职学生心理特征相适应,优化班级管理思路。
对高職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发展,适时施行教育很重要,要抓时机,有重点,分层次。对大一新生,班主任要适时地组织各项活动,特别注意在活动中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在行为的过程中强化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如抓住新生军训的时机,进行组织纪律、吃苦耐劳的行为养成教育;抓住运动会、文艺汇演大型活动的时机,进行互帮互助、团队精神的行为养成教育;抓住期中、期末考试的时机,进行诚实守信行为养成教育等,从而使高职学生的道德素质得以逐步提高。同时,班主任要及时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如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文明教育等。
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应是知识技能综合型人才。为此,首先,班主任要及时引导学生将理论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如组织第二课堂和学习小组,在实践中强化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工作中懂得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学会与人相处的技艺,增强与人相处的亲和力。其次,班主任应多鼓励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或组织一些社会志愿活动,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艰辛,培养“自强自立”的健全人格。再次,通过组织高职大学生到工厂、企业、商业、服务业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开阔眼界,引导他们学习和实践职业道德,遵守职业纪律,掌握职业技能。
总之,构建一套融德、智、体、美、劳一体的教育机制,将日常行为规范与实践能力的实施培养相连接,既有的放矢,又持之以恒,使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成效,使全面提升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成为现实。从而达到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共处,教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使高职学生在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为其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才能的发挥提供机会,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10.
[2] 殷桢宇.试论我国学校德育的困境与变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 杜殿坤译208页(北京)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第56页.
[4] 江泽民:《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05,05一版).
[5] 《道德素质的培养》张洪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第五章节.
[关键词]高职学生 养成教育 意义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250-01
现代企业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更加注重毕业生人格层面的综合素质。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职业院校生源质量的滑坡已成为现实问题,尤其是在道德层面的问题,作为学生工作前沿的班主任需要在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梳理教育管理思路,思考施教对策。
一、班主任应明白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一)诚信意识缺失。在学习上:上课经常迟到、早退、随意旷课,到课的不听讲,聊天、发短信、听MP3或者睡觉、吃东西,照镜子梳头化妆,缺乏自我约束意识,考试时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在求职时:伪造、编造简历,虚报、谎报自己的情况也存在。
(二)敬业精神不够。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学院给学生很多实习机会,以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但在培养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做事马虎应付,为了省事干脆自己写上一些数据,极不负责任。在调查中发现,有毕业生竟然为了区区的100元工资,选择立马跳槽,令用人单位颇感无奈。
(三)吃苦精神缺乏。据带队“实习”的老师和用人单位反映,少数学生贪图享受,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只想呆在大城市,不愿到基层工作;只想到工作条件好的单位,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单位工作。如:某用人单位需到某系招50个毕业生见习,竟然无一人去应聘的情况。毕业生因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没干几天就走的,大有人在。
二、班主任在工作中渗透道德养成教育的意义
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讲,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谓“养成”,指的是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系统地接受道德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道德内化为道德主体的自觉的习惯,自动的要求,形成一种有形的道德自律。道德素质养成教育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密切协调,共同育人。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班主任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锻炼、自我修养,引导他们结合自己成长的实际,身体力行,坚持不懈的践行,对完成德育工作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的意义和作用是非常深远和重大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他们毕业后的出路和未来的发展。
三、班主任在工作中渗透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与学校整体环境相结合,优化班级文化环境。
美国著名的“新文化地理”学家詹姆斯·邓肯曾把文化景观肯定为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之一。校园环境是整个校园文明的载体,“大学的环境景观,通常是作为学生真实的生活环境而成为学生认知和学习的最初起点。引导学生对环境景观进行认知和观察,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班级环境也应具有思想性、整体性、实效性的原则。每个班级应建立自己的班级文化,班级班训、班级黑板报、宿舍文化等构成整体后,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才有深刻的浸润意蕴;班级整体环境要求气氛良好、格调和谐、亲和力强,黑板报要求励志向上,及时更新,联系自然和社会;宿舍文化应以“家·温馨·人文”为目标。使这一切形成良好的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氛围,使学生在优良的班级及宿舍环境中,心灵得到润泽、文明意识得以内化,以求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育化功效。
(二)与学校教育制度相结合,优化班级制度建设。
1.班级目标。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们对前途的希望。”目标是一个班级的方向和灵魂,但要制定和班级目标,班主任就必须调查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结合本班实际,和学生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奋斗目标,并和学生一道去努力实现。制定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方向性原则,是全班统一认识和行动的纲领;2)激励性原则,,应鲜明具体,生动感人,催人奋进;3)中心性原则,班级工作都要以它为中心; 4)可行性原则,必须实事求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班级制度。母鸡,是不会成为教育专家的——爱心与制度同等重要。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满腔热忱去爱你的学生,同时要用科学的制度去管理你的班级。班级制度建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规则意识,帮助学生确立规则意识,是学校教育为学生将来融入社会准备素质。建立班级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必须让学生明确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秩序、公平、好习惯、高效率”; 第二,要有全员参与性、公正性和透明度。第三,要针对班级实际,有可行性;第四,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系统。
(三)与高职学生心理特征相适应,优化班级管理思路。
对高職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发展,适时施行教育很重要,要抓时机,有重点,分层次。对大一新生,班主任要适时地组织各项活动,特别注意在活动中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在行为的过程中强化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如抓住新生军训的时机,进行组织纪律、吃苦耐劳的行为养成教育;抓住运动会、文艺汇演大型活动的时机,进行互帮互助、团队精神的行为养成教育;抓住期中、期末考试的时机,进行诚实守信行为养成教育等,从而使高职学生的道德素质得以逐步提高。同时,班主任要及时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如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文明教育等。
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应是知识技能综合型人才。为此,首先,班主任要及时引导学生将理论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如组织第二课堂和学习小组,在实践中强化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工作中懂得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学会与人相处的技艺,增强与人相处的亲和力。其次,班主任应多鼓励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或组织一些社会志愿活动,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艰辛,培养“自强自立”的健全人格。再次,通过组织高职大学生到工厂、企业、商业、服务业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开阔眼界,引导他们学习和实践职业道德,遵守职业纪律,掌握职业技能。
总之,构建一套融德、智、体、美、劳一体的教育机制,将日常行为规范与实践能力的实施培养相连接,既有的放矢,又持之以恒,使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成效,使全面提升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成为现实。从而达到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共处,教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使高职学生在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为其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才能的发挥提供机会,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10.
[2] 殷桢宇.试论我国学校德育的困境与变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 杜殿坤译208页(北京)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第56页.
[4] 江泽民:《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05,05一版).
[5] 《道德素质的培养》张洪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第五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