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舞蹈是一种起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以日常活动抽象化为表现形式。随着民族舞蹈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不断推进,我国的民族舞教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基于各种原因,高中民族舞蹈教学中学生对于舞蹈表现力的展现尚有不足。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就高中民族舞蹈教学中增强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教学方法进行论述。
所谓“文以载道”,舞蹈艺术也是如此,每部舞蹈作品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舞蹈中看似一些简单的肢体表达,实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动作表现。通过舞蹈动作不仅可以表达出表达出舞者的内心情感,还可以表现出一种舞蹈形象和语言,同时,还可以更好地表现出舞蹈中创作者个人性格的独特魅力。因此,要想展现出舞蹈的魅力,就需要舞者对舞蹈作品和舞蹈角色有深入的认知。针对高中生而言,在学习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更要用心把握舞蹈作品的内涵和角色的表现力。此外,高中生对舞蹈内涵的理解力有限,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加强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角色认识,来提升其舞蹈表现力。
一、加强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角色认识
众所周知,中国民族舞是中国舞蹈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民族舞蹈的形成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反之,不同的地域环境也赋予中国民族舞蹈特殊的灵魂。以蒙古族为例,地域辽阔,是有悠久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以歌舞相伴为生的马背民族。由于语言系属、生活地域和民族历史等多种原因,使得其舞蹈在诞生、发展与传承上具有不同于其他舞蹈的特点。例如,在蒙古舞《搏回蓝天》教学中,需要向学生讲解该舞蹈作品的文化历史基础,使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搏回蓝天》的思想内涵。虽然《搏回蓝天》是新时代的蒙古舞蹈,但是其在创编过程中不能脱离蓝天、白云、广袤草原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基于此,该舞蹈无论是在服饰的选择、舞蹈的动律,乃至舞蹈的配乐都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而这些因素对于舞蹈情感的展现与舞蹈内涵的升华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对于该舞蹈的角色有一个基本的定位,那么也会更为生动地展现出该舞蹈的动律,将蒙古族男儿的粗犷奔放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展现无遗,进一步彰显蒙古舞蹈魅力。
二、加强学习,提高艺术修养
学习舞蹈,必须要具备较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民族舞蹈的学习更是如此,不仅要学习民族舞蹈基本的舞蹈理论知识,还需要了解民族舞蹈的风俗习惯,掌握美术、音乐、文学等艺术理论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思考和情感发掘舞蹈作品中蕴藏的内涵,理解舞蹈的艺术真谛。
例如,在藏族舞蹈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藏族文化的相关教学,告知学生藏族舞蹈所展现的是农奴文化与宗教文化二者的完美融合,要让学生明白藏族舞不仅表现在舞蹈形式上,同时体现在舞蹈曲调、伴唱以及旋律等特征上,以便学生对该舞蹈有深刻的认知,进而在舞蹈的行进中展现舞蹈内涵。其次,学生通过学习藏族人民所特有的文化,以松胯、弓腰、曲背及前微倾等舞蹈动作,展现高原人民的劳动形象,通过对舞蹈艺术的认知,加强学习和提高艺术修养,提高舞蹈表现力,促进高中民族舞教学发展。
三、培养舞蹈与动作的想象力
想象力的培养对于舞蹈表现力的呈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舞蹈想表达的内涵,而且通过自身对于舞蹈的理解与创作,可以激发学生的舞蹈热情,更为极致地展现舞蹈魅力。民族舞蹈所呈现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与日常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息息相关,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民族舞蹈的表现力有全新的认识。
例如,达斡尔民族舞蹈就喜欢使用鸟儿的动作,在《快乐的小鸟》中,通过模仿鸟儿的动作,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在表演这部舞蹈作品时,学生可以细心揣摩与想象鸟儿的动态,然后通过点头、肩上摆手、滑步、踱步等俏皮欢快的舞蹈动作,表现出鸟儿的灵动与憨态可掬。通过提升学生想象空间,增强舞蹈表现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民族舞蹈教学中,要增强学生对民族舞蹈的表现力,无论从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角色认识,还是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乃至培养学生对舞蹈与动作的想象力,都需要舞蹈老师予以细致的指点与引导。因此,对于高中民族舞蹈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老师与学生一起努力,不断促进高中民族舞蹈教学的发展。
所谓“文以载道”,舞蹈艺术也是如此,每部舞蹈作品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舞蹈中看似一些简单的肢体表达,实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动作表现。通过舞蹈动作不仅可以表达出表达出舞者的内心情感,还可以表现出一种舞蹈形象和语言,同时,还可以更好地表现出舞蹈中创作者个人性格的独特魅力。因此,要想展现出舞蹈的魅力,就需要舞者对舞蹈作品和舞蹈角色有深入的认知。针对高中生而言,在学习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更要用心把握舞蹈作品的内涵和角色的表现力。此外,高中生对舞蹈内涵的理解力有限,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加强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角色认识,来提升其舞蹈表现力。
一、加强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角色认识
众所周知,中国民族舞是中国舞蹈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民族舞蹈的形成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反之,不同的地域环境也赋予中国民族舞蹈特殊的灵魂。以蒙古族为例,地域辽阔,是有悠久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以歌舞相伴为生的马背民族。由于语言系属、生活地域和民族历史等多种原因,使得其舞蹈在诞生、发展与传承上具有不同于其他舞蹈的特点。例如,在蒙古舞《搏回蓝天》教学中,需要向学生讲解该舞蹈作品的文化历史基础,使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搏回蓝天》的思想内涵。虽然《搏回蓝天》是新时代的蒙古舞蹈,但是其在创编过程中不能脱离蓝天、白云、广袤草原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基于此,该舞蹈无论是在服饰的选择、舞蹈的动律,乃至舞蹈的配乐都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而这些因素对于舞蹈情感的展现与舞蹈内涵的升华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对于该舞蹈的角色有一个基本的定位,那么也会更为生动地展现出该舞蹈的动律,将蒙古族男儿的粗犷奔放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展现无遗,进一步彰显蒙古舞蹈魅力。
二、加强学习,提高艺术修养
学习舞蹈,必须要具备较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民族舞蹈的学习更是如此,不仅要学习民族舞蹈基本的舞蹈理论知识,还需要了解民族舞蹈的风俗习惯,掌握美术、音乐、文学等艺术理论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思考和情感发掘舞蹈作品中蕴藏的内涵,理解舞蹈的艺术真谛。
例如,在藏族舞蹈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藏族文化的相关教学,告知学生藏族舞蹈所展现的是农奴文化与宗教文化二者的完美融合,要让学生明白藏族舞不仅表现在舞蹈形式上,同时体现在舞蹈曲调、伴唱以及旋律等特征上,以便学生对该舞蹈有深刻的认知,进而在舞蹈的行进中展现舞蹈内涵。其次,学生通过学习藏族人民所特有的文化,以松胯、弓腰、曲背及前微倾等舞蹈动作,展现高原人民的劳动形象,通过对舞蹈艺术的认知,加强学习和提高艺术修养,提高舞蹈表现力,促进高中民族舞教学发展。
三、培养舞蹈与动作的想象力
想象力的培养对于舞蹈表现力的呈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舞蹈想表达的内涵,而且通过自身对于舞蹈的理解与创作,可以激发学生的舞蹈热情,更为极致地展现舞蹈魅力。民族舞蹈所呈现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与日常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息息相关,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民族舞蹈的表现力有全新的认识。
例如,达斡尔民族舞蹈就喜欢使用鸟儿的动作,在《快乐的小鸟》中,通过模仿鸟儿的动作,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在表演这部舞蹈作品时,学生可以细心揣摩与想象鸟儿的动态,然后通过点头、肩上摆手、滑步、踱步等俏皮欢快的舞蹈动作,表现出鸟儿的灵动与憨态可掬。通过提升学生想象空间,增强舞蹈表现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民族舞蹈教学中,要增强学生对民族舞蹈的表现力,无论从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角色认识,还是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乃至培养学生对舞蹈与动作的想象力,都需要舞蹈老师予以细致的指点与引导。因此,对于高中民族舞蹈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老师与学生一起努力,不断促进高中民族舞蹈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