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在河南日报采编一线工作了10多年的“老记者”,大活动、重头报道也参与了不知多少回。但是,当接到参加此次“何平九论”写作任务时,我们还是都有几分激动和忐忑。激动的是:我们有幸、有机会参与这样大型政论文章的写作。忐忑的是: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这项任务。
回顾创作《站位全局才能大有作为》这半个月时间里,我们一次次凝神思索、一次次思想碰撞、一次次奋笔疾书、一次次自我否定、一次次重新再来,就像登高望远,每次努力登上一个台阶,眼界就开阔一分、思维就清晰一分、下笔就流畅一分。
新闻纸、思想纸、观点纸
“新闻纸、思想纸、观点纸”,这是朱夏炎社长在《河南日报》改扩版时提出的要求。实际上这次我们还没开始动笔,前面的“标杆”已经高高立起,如何奋力“跃过”,每个人心里都有压力。
虽然心里没有底儿,但是既然任务已经扛上肩头,就必须拿出智慧和勇气去承担。
什么是河南发展的全局?全局与大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全局”一篇应该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讲出什么样的道理?如何给全文搭“架子”,如何立论?从哪些方面树反面“靶子”,如何张扬“何平文章”的个性?无数次讨论会上,我们逐一破题,荡开思路去阐述,力求在研讨中碰撞出闪亮的思想“火花”:“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更大的背景来思考问题,从更加科学的理念来解决问题”。渐渐地,“全局”开始有了轮廓。
第一稿出来之后,大家对这个“孩子”一点儿也不留情,劈头盖脸地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对文中需要增加和强调的内容再次进行了确认。我们认为,目前一稿在结构上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很多思想“火花”没有高度凝练出来,没有形成体系,东一片、西一片,像隔靴搔痒,没有说到“点儿”上。
一稿、二稿、三稿、四稿,一次次修改就是一次次思想观念的提升,我们对全局、对大局、对全局意识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谓全局,即是大局,就是整个工作的局面,就是整体形势的走向,就是发展变化的趋势。而当前河南的大局就是发展,就是为民,就是如何通过建设好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这就是河南最大的大局、最大的中心。”
“短板”的力量
稿件在送省委审查前,朱社长、常总、王亚明副总编辑和王自合编委亲自把关。他们对什么是大局、如何树立正确的大局观等,提出了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法、再到精神狀态的破题方法,开阔了大家的思路,为我们再次提升稿件质量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他们提出要增加“木桶理论”的内容,讲清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强调站位全局不能忽视局部的重要性,更显“棋高一着”。
“‘短板决定水平,同时也决定命运’。人均收入低、人力资源结构失衡、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等,是河南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所在,也是制约中原经济区建设顺利进行的主要羁绊。要痛下决心,补齐‘短板’,推动整体水平的提升。”不要小看这短短一小节的论述,它不但指出河南发展的“短板”,也补齐了整篇文章的“短板”,增添了文章的思辨性和思想深度。
稿件最后送到了曹维新副主任那里。曹维新提出站位全局的8句高度凝练的排比句:“站位全局,体现的是一种万千气象尽收眼底的开阔眼光;站位全局,体现的是一种世事如棋了然于心的博大胸怀;站位全局,体现的是一种敢作敢为、敢闯敢创、敢为天下先的非常魄力;站位全局,体现的是一种想做大事、能做大事、能做成大事的坚定态度……” 从眼光、胸怀、魄力、态度等8个方面展示了各级领导干部站位全局的追求和境界,激情四射,朗朗上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文章再加分。
以“高”、“深”取胜
“何平九论”推出后,在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现象再次证明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性,也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
一、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党报要以“高”取胜、以“深”取胜。处在网络信息传播迅捷、人人都可能是信息传播者、人人都能成为“记者”的资讯时代,传统媒体单靠在新闻时效性上下工夫,已经难以占得先机,唯有把报道做“强”做“深”,做出思想高度,才是取胜之道。“何平文章”正是河南日报“思想纸”的具体体现。它始终站在宏观大局的高度发表评论,既注重挖掘事实的深度,也注意提升思想的高度;既体现了思想的智慧,更渗透着理性的光芒。参与“何平”写作不是一种简单的合作,而是一种思想的强烈碰撞。在碰撞中让报道逐步迈向深入,思想不断得到提升。“何平”的魅力在于站位全局,视野放纵四海而凝聚于心,是一种全局性的思考。站位决定方向,决定高度。
二、锻炼了队伍。这次“何平九论”的写作成员,有相当一部分从未写过大型政论文章。通过这次写作,我们感到提升了思考能力,拓宽了思想境界。通过一遍遍修改,我们真切地体会到:没有大境界,就不可能写出水平高的评论来。“何平文章”没有一般评论僵化的面孔,引经据典、纵横捭阖,既激情澎湃,又流水潺潺,4000字左右的文章一气读完不感觉累。
三、多读书,多学习,多积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这次历练,我们都深深感到: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一定要在平时多下工夫学习。自己没有一桶水时,怎么有信心向读者捧出一碗水?只有平时多学习、多读书、多积累,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才能更好地把握重要报道,写出有影响力的鸿篇巨制。
(执笔:陈茁)编校:张红玲
回顾创作《站位全局才能大有作为》这半个月时间里,我们一次次凝神思索、一次次思想碰撞、一次次奋笔疾书、一次次自我否定、一次次重新再来,就像登高望远,每次努力登上一个台阶,眼界就开阔一分、思维就清晰一分、下笔就流畅一分。
新闻纸、思想纸、观点纸
“新闻纸、思想纸、观点纸”,这是朱夏炎社长在《河南日报》改扩版时提出的要求。实际上这次我们还没开始动笔,前面的“标杆”已经高高立起,如何奋力“跃过”,每个人心里都有压力。
虽然心里没有底儿,但是既然任务已经扛上肩头,就必须拿出智慧和勇气去承担。
什么是河南发展的全局?全局与大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全局”一篇应该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讲出什么样的道理?如何给全文搭“架子”,如何立论?从哪些方面树反面“靶子”,如何张扬“何平文章”的个性?无数次讨论会上,我们逐一破题,荡开思路去阐述,力求在研讨中碰撞出闪亮的思想“火花”:“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更大的背景来思考问题,从更加科学的理念来解决问题”。渐渐地,“全局”开始有了轮廓。
第一稿出来之后,大家对这个“孩子”一点儿也不留情,劈头盖脸地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对文中需要增加和强调的内容再次进行了确认。我们认为,目前一稿在结构上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很多思想“火花”没有高度凝练出来,没有形成体系,东一片、西一片,像隔靴搔痒,没有说到“点儿”上。
一稿、二稿、三稿、四稿,一次次修改就是一次次思想观念的提升,我们对全局、对大局、对全局意识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谓全局,即是大局,就是整个工作的局面,就是整体形势的走向,就是发展变化的趋势。而当前河南的大局就是发展,就是为民,就是如何通过建设好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这就是河南最大的大局、最大的中心。”
“短板”的力量
稿件在送省委审查前,朱社长、常总、王亚明副总编辑和王自合编委亲自把关。他们对什么是大局、如何树立正确的大局观等,提出了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法、再到精神狀态的破题方法,开阔了大家的思路,为我们再次提升稿件质量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他们提出要增加“木桶理论”的内容,讲清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强调站位全局不能忽视局部的重要性,更显“棋高一着”。
“‘短板决定水平,同时也决定命运’。人均收入低、人力资源结构失衡、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等,是河南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所在,也是制约中原经济区建设顺利进行的主要羁绊。要痛下决心,补齐‘短板’,推动整体水平的提升。”不要小看这短短一小节的论述,它不但指出河南发展的“短板”,也补齐了整篇文章的“短板”,增添了文章的思辨性和思想深度。
稿件最后送到了曹维新副主任那里。曹维新提出站位全局的8句高度凝练的排比句:“站位全局,体现的是一种万千气象尽收眼底的开阔眼光;站位全局,体现的是一种世事如棋了然于心的博大胸怀;站位全局,体现的是一种敢作敢为、敢闯敢创、敢为天下先的非常魄力;站位全局,体现的是一种想做大事、能做大事、能做成大事的坚定态度……” 从眼光、胸怀、魄力、态度等8个方面展示了各级领导干部站位全局的追求和境界,激情四射,朗朗上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文章再加分。
以“高”、“深”取胜
“何平九论”推出后,在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现象再次证明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性,也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
一、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党报要以“高”取胜、以“深”取胜。处在网络信息传播迅捷、人人都可能是信息传播者、人人都能成为“记者”的资讯时代,传统媒体单靠在新闻时效性上下工夫,已经难以占得先机,唯有把报道做“强”做“深”,做出思想高度,才是取胜之道。“何平文章”正是河南日报“思想纸”的具体体现。它始终站在宏观大局的高度发表评论,既注重挖掘事实的深度,也注意提升思想的高度;既体现了思想的智慧,更渗透着理性的光芒。参与“何平”写作不是一种简单的合作,而是一种思想的强烈碰撞。在碰撞中让报道逐步迈向深入,思想不断得到提升。“何平”的魅力在于站位全局,视野放纵四海而凝聚于心,是一种全局性的思考。站位决定方向,决定高度。
二、锻炼了队伍。这次“何平九论”的写作成员,有相当一部分从未写过大型政论文章。通过这次写作,我们感到提升了思考能力,拓宽了思想境界。通过一遍遍修改,我们真切地体会到:没有大境界,就不可能写出水平高的评论来。“何平文章”没有一般评论僵化的面孔,引经据典、纵横捭阖,既激情澎湃,又流水潺潺,4000字左右的文章一气读完不感觉累。
三、多读书,多学习,多积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这次历练,我们都深深感到: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一定要在平时多下工夫学习。自己没有一桶水时,怎么有信心向读者捧出一碗水?只有平时多学习、多读书、多积累,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才能更好地把握重要报道,写出有影响力的鸿篇巨制。
(执笔:陈茁)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