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头可以做药,古已有之,这里谈的药物叫做“五石散”,是用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脂五味石药合成的中药散剂。
传说神医张伸景发明了这个处方,是给伤寒病人吃的,因为服用了它,就得吃冷食来散热,可以治愈伤寒病。伤寒,其实指的是感冒伤风一类的病,也就是古人说的风邪入侵,而不是指现代的伤寒症。但谁也不会想到,这付小小的石药,在中国历史上却演绎出一连串离奇的戏文来。它先是专供病人服用,继而是文人墨客们争食,后来居然拔高到历代士大夫所极力追崇的魏晋风度!
谈起魏晋风度,从一些古画古文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的文人们宽袖长袍,闲散于山水之间,或竹林下抚须清谈,或石岩上饮酒大笑、或清风里抚琴和唱,全是放浪形骸、逍遥自在的模样。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而所写文章大都揭露和讽刺朝廷的虚伪。这种洒脱的风度,凸现的是一种藐视权贵、超凡脱俗的气度,一种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因而这些风流名士们的行为,成了那个时代所追捧的文人风范。称奇的是,在这种风范炫耀的背后,却是需要时常喝烈性酒、服五石散!
据旧书上介绍,当时的魏晋名流们纷纷服用五石散以示身份,出门行走后便呈现了以下状态:要么暴躁而口发狂言,要么桀骜无礼,要么赤膊跣奔等等。其原因是他们必须疾步行走到出一身汗方好。但有人对此曾经断言:
“五石散是一付毒药”!(因五石散中含有少许的硫化物等毒性成分在内)。这就愈发令我们感到奇怪了,若要如此,为何这些名士们还敢大量地服用呢?是他们真的愚昧、无知么?其实,若用辩证法观点看,凡物有弊亦有利,原来这五石散,毕竟是一付中药散剂,它还有壮阳、强体力,治阳痿的功效,对湿疮、溃疡有少许治疗的功效,在服用后可以让人性情亢奋,浑身燥热,身体肌肤的触觉变得高度敏感,只不过需要用吃寒食、喝温酒、脱衣裸祖、运动出汗等方式才能够发散药力。另外,亢奋时能唤起创作的灵感,出汗后又获得身心放松,飘飘欲仙的感觉,若用量合理,说不定还会延年益寿呢!难怪士大夫们会对它趋之若鹜,推崇备至。再说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不聊生。文士们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安全,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这些完全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因此我认为不管是什么名人,对五石散都不可能一棍子打死,不能攻其一点,否则,他就严重低估了魏晋文人的集体智商,亵渎了“真名士自风流”的高风亮节。所以我们在评价五石散时,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打压。如果换成今天的话来讲,五石散不过是一种兴奋剂而已,由此产生的一些怪异反应,有点像西方的行为艺术。这在多元化审美的当代,更是容易理解的。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如今已是和平年代,风闻有人议论:一些当今的文化名士,从来不缺什么兴奋剂,但骨子里天生就缺钙:其虽能够啸傲大江南北,且风度翩翩,也不乏高科技创意的风雅之举;但是在其争名逐利的喧闹中,哪里还找得出半点中国传统名士的潇洒来?
传说神医张伸景发明了这个处方,是给伤寒病人吃的,因为服用了它,就得吃冷食来散热,可以治愈伤寒病。伤寒,其实指的是感冒伤风一类的病,也就是古人说的风邪入侵,而不是指现代的伤寒症。但谁也不会想到,这付小小的石药,在中国历史上却演绎出一连串离奇的戏文来。它先是专供病人服用,继而是文人墨客们争食,后来居然拔高到历代士大夫所极力追崇的魏晋风度!
谈起魏晋风度,从一些古画古文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的文人们宽袖长袍,闲散于山水之间,或竹林下抚须清谈,或石岩上饮酒大笑、或清风里抚琴和唱,全是放浪形骸、逍遥自在的模样。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而所写文章大都揭露和讽刺朝廷的虚伪。这种洒脱的风度,凸现的是一种藐视权贵、超凡脱俗的气度,一种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因而这些风流名士们的行为,成了那个时代所追捧的文人风范。称奇的是,在这种风范炫耀的背后,却是需要时常喝烈性酒、服五石散!
据旧书上介绍,当时的魏晋名流们纷纷服用五石散以示身份,出门行走后便呈现了以下状态:要么暴躁而口发狂言,要么桀骜无礼,要么赤膊跣奔等等。其原因是他们必须疾步行走到出一身汗方好。但有人对此曾经断言:
“五石散是一付毒药”!(因五石散中含有少许的硫化物等毒性成分在内)。这就愈发令我们感到奇怪了,若要如此,为何这些名士们还敢大量地服用呢?是他们真的愚昧、无知么?其实,若用辩证法观点看,凡物有弊亦有利,原来这五石散,毕竟是一付中药散剂,它还有壮阳、强体力,治阳痿的功效,对湿疮、溃疡有少许治疗的功效,在服用后可以让人性情亢奋,浑身燥热,身体肌肤的触觉变得高度敏感,只不过需要用吃寒食、喝温酒、脱衣裸祖、运动出汗等方式才能够发散药力。另外,亢奋时能唤起创作的灵感,出汗后又获得身心放松,飘飘欲仙的感觉,若用量合理,说不定还会延年益寿呢!难怪士大夫们会对它趋之若鹜,推崇备至。再说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不聊生。文士们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安全,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这些完全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因此我认为不管是什么名人,对五石散都不可能一棍子打死,不能攻其一点,否则,他就严重低估了魏晋文人的集体智商,亵渎了“真名士自风流”的高风亮节。所以我们在评价五石散时,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打压。如果换成今天的话来讲,五石散不过是一种兴奋剂而已,由此产生的一些怪异反应,有点像西方的行为艺术。这在多元化审美的当代,更是容易理解的。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如今已是和平年代,风闻有人议论:一些当今的文化名士,从来不缺什么兴奋剂,但骨子里天生就缺钙:其虽能够啸傲大江南北,且风度翩翩,也不乏高科技创意的风雅之举;但是在其争名逐利的喧闹中,哪里还找得出半点中国传统名士的潇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