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后,绝大多数家属不能接受事实。他们认为进了医院就应该解决一切的健康问题,而且患者的病情只会一天天的好转,直至痊愈。殊不知许多疾病来势凶猛,各项治疗措施及护理操作技术无法应对:一方面由于事发突然,对疾病本身认识不够。加之对患者生命力的期望值过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家属的幻想破灭;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不辞辛劳。于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就了矛盾的尖锐化。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曾说“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种是药物,另一种是语言”。所以当患者发生病情突变时,通过医护人员与家属的沟通、讲解使家属理解并相信院方已经全力以赴,从心理上接受事实,主动配合医院并与医护人员建立信任关系,相互支持可以明显减少医疗纠纷,具体做法如下。
关键词:患者家属医患沟通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37-01
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后,绝大多数家属不能接受事实。他们认为进了医院就应该解决一切的健康问题,而且患者的病情只会一天天的好转,直至痊愈。殊不知许多疾病来势凶猛,各项治疗措施及护理操作技术无法应对:一方面由于事发突然,对疾病本身认识不够。加之对患者生命力的期望值过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家属的幻想破灭;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不辞辛劳。于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就了矛盾的尖锐化。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曾说“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种是药物,另一种是语言”。所以当患者发生病情突变时,通过医护人员与家属的沟通、讲解使家属理解并相信院方已经全力以赴,从心理上接受事实,主动配合医院并与医护人员建立信任关系,相互支持可以明显减少医疗纠纷,具体做法如下。
1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
医护人员应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本着真诚、热情、耐心、不批判的心态,有职业道德,能保护患者隐私同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2四个阶段
2.1准备阶段。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职业、生活背景、经济收入、与家属的关系等。明确交流的目的,尽量提供舒适、安静的谈话环境。利于家属平静情绪、冷静的同时也可保护患者隐私。
2.2开始阶段。应尊重患者及家属,这是沟通的基础[1]。相对于常人,患者及家属是弱者,其心理和情感等方面都较为脆弱,内心对于尊重的需要尤甚,因此,沟通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有礼貌地称呼,主动介绍自己,说明交流的目的,增强信任感,增强尊医行为,建立医护人员的威信。
2.3进行阶段。以病人为中心,鼓励交流。家属在向医护人员寻求指导时,应给予其专业知识及经验的指导、意见,言语准确易懂,避免对家属形成不良刺激,忌用医学术语或医院常用的省略语。
2.4结束阶段。根据实际情况,不说模棱两可的话,简单总结交流内容,核实准确性,对家属表示感谢。
3交流技巧
①全神贯注倾听家属的倾诉,避免受外界干扰。适当运用语言表示在倾听,且能理解对方的信息,注意力集中,有耐心。不因家属的语言习惯、语速而分心,不随便打断谈话,因为此时家属情绪处于多疑、易激惹状态,会过分计较细节,从而迁怒医护人员。②运用非语言方式,在日常沟通过程中,人们所采用的沟通方式大约60%~70%是非语言沟通方式[2],非语言信息占有更多的比重。例如:面部表情、手势等,也可适度点头认可,进行眼神交流,轻拍家属双肩等以表示理解,传递信息。
4减少或消除不利的应对机制
当患者出现病情突变时,家属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紧张、多疑、迁怒、不信任[3],甚至暴力行为。此时要帮助其分析原因和后果,传递坏消息时要使用委婉的语言。家属有迁怒行为时,不要将家属的迁怒行为个人化,要制止他们的无理要求或暴力行为。同时医护人员态度不诚恳,漫不经心,小动作过多,或突然改变话题、急于陈述自己的观点,或个人判断、妄自作出结论或解答、虚假,或不适当的保证、引用事实不当等都容易使谈话失败。面对否认情况时,要协助家属创造一个富有感情的,充满理解,同情气氛的环境,告知家属患者目前的真实情况。
5小结
患者病情突变时,作为家属出现紧张、怀疑甚至不信任等心理反应属于正常行为。医护人员及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排解心理压力及不利因素,能规避行业风险,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赵海霞.浅论护理工作者与病人沟通的技巧.甘肃中医,2004,17(10):39-40
[2]许亚红.护理沟通的分类及其应用.中华护理教育,2007,4(3):141-142
[3]干锦华.住院病人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31(1):119-120
关键词:患者家属医患沟通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37-01
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后,绝大多数家属不能接受事实。他们认为进了医院就应该解决一切的健康问题,而且患者的病情只会一天天的好转,直至痊愈。殊不知许多疾病来势凶猛,各项治疗措施及护理操作技术无法应对:一方面由于事发突然,对疾病本身认识不够。加之对患者生命力的期望值过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家属的幻想破灭;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不辞辛劳。于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就了矛盾的尖锐化。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曾说“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种是药物,另一种是语言”。所以当患者发生病情突变时,通过医护人员与家属的沟通、讲解使家属理解并相信院方已经全力以赴,从心理上接受事实,主动配合医院并与医护人员建立信任关系,相互支持可以明显减少医疗纠纷,具体做法如下。
1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
医护人员应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本着真诚、热情、耐心、不批判的心态,有职业道德,能保护患者隐私同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2四个阶段
2.1准备阶段。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职业、生活背景、经济收入、与家属的关系等。明确交流的目的,尽量提供舒适、安静的谈话环境。利于家属平静情绪、冷静的同时也可保护患者隐私。
2.2开始阶段。应尊重患者及家属,这是沟通的基础[1]。相对于常人,患者及家属是弱者,其心理和情感等方面都较为脆弱,内心对于尊重的需要尤甚,因此,沟通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有礼貌地称呼,主动介绍自己,说明交流的目的,增强信任感,增强尊医行为,建立医护人员的威信。
2.3进行阶段。以病人为中心,鼓励交流。家属在向医护人员寻求指导时,应给予其专业知识及经验的指导、意见,言语准确易懂,避免对家属形成不良刺激,忌用医学术语或医院常用的省略语。
2.4结束阶段。根据实际情况,不说模棱两可的话,简单总结交流内容,核实准确性,对家属表示感谢。
3交流技巧
①全神贯注倾听家属的倾诉,避免受外界干扰。适当运用语言表示在倾听,且能理解对方的信息,注意力集中,有耐心。不因家属的语言习惯、语速而分心,不随便打断谈话,因为此时家属情绪处于多疑、易激惹状态,会过分计较细节,从而迁怒医护人员。②运用非语言方式,在日常沟通过程中,人们所采用的沟通方式大约60%~70%是非语言沟通方式[2],非语言信息占有更多的比重。例如:面部表情、手势等,也可适度点头认可,进行眼神交流,轻拍家属双肩等以表示理解,传递信息。
4减少或消除不利的应对机制
当患者出现病情突变时,家属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紧张、多疑、迁怒、不信任[3],甚至暴力行为。此时要帮助其分析原因和后果,传递坏消息时要使用委婉的语言。家属有迁怒行为时,不要将家属的迁怒行为个人化,要制止他们的无理要求或暴力行为。同时医护人员态度不诚恳,漫不经心,小动作过多,或突然改变话题、急于陈述自己的观点,或个人判断、妄自作出结论或解答、虚假,或不适当的保证、引用事实不当等都容易使谈话失败。面对否认情况时,要协助家属创造一个富有感情的,充满理解,同情气氛的环境,告知家属患者目前的真实情况。
5小结
患者病情突变时,作为家属出现紧张、怀疑甚至不信任等心理反应属于正常行为。医护人员及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排解心理压力及不利因素,能规避行业风险,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赵海霞.浅论护理工作者与病人沟通的技巧.甘肃中医,2004,17(10):39-40
[2]许亚红.护理沟通的分类及其应用.中华护理教育,2007,4(3):141-142
[3]干锦华.住院病人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31(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