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研究了我国乡村的蜕变趋势及原因,以及乡村蜕变下乡村建筑的变异因应及方式,通过对传统乡村建筑特征的总结与价值评价,以及影响乡村建筑变异的因素分析,探讨了应对乡村建筑变化趋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传统村落;乡村建筑;乡村蜕变
一、传统乡村的建筑特色
村落,主要指大的乡村聚落或多个乡村聚落形成的群体,常用作现代意义上的农业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包括自然村落、村庄区域。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村落可以被认定为传统村落的调查对象,即传统建筑风貌完整;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由此可见,传统乡村建筑是传统乡村特征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物质体现。
传统乡村建筑体现了传统村落的类型特征,每一个传统村落类型区都有其独特的乡村建筑特点。总体来说,我国的传统乡村建筑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充分融合了自然环境要素。包括特定的气候、地形和自然材料等。
第二,充分体现了社会活动形态。包括区域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
第三,充分反映了文化观念影响。包括民族、宗教、风水等文化影响及文化融合。
二、乡村蜕变趋势与原因
(一)乡村蜕变的趋势
1. 乡村大量快速消失
乡村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但近年来我国的乡村却在大量快速的消失。在2000年时,我国拥有约360万个自然村,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70万。也就是说,10年间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冯骥才,2012)。
2. 乡村空心化
乡村的空心化缘于农村劳动力的溢出,原住民流失,无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都普遍存在。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制,城市与乡村在基础设施、工作机会、社会服务等方面产生的巨大落差导致大量的村民外流,乡村空心化。另一方面,传统村落的居住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而又缺乏积极的保护政策引导,有条件建房的村民在传统村落周围另起炉灶盖屋、弃旧建新,致使传统村落人口逐步外迁,日益衰败。例如海南省具有“最后草屋部落”之称的昌江洪水村,随着村民迁入了不远处的砖瓦新房,如今洪水村的黎族传统民居船形屋渐无人烟,面临着消失的困境,它的保护又面临尴尬。
3. 乡村传统风貌的快速消失
在大量依然存在的乡村里,具有极高景观价值、文化价值的乡村传统风貌也依然在快速的消逝。乡村传统风貌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乡村的破败化和乡村景观城市化两种形式。
乡村的破败化主要存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伴随着乡村的空心化,大量房屋由于缺乏维护而自然坍塌,甚至很多文物保护单位也由于缺乏保护资金而损毁消失。
乡村景观的城市化多见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由于本地村民居住条件的改善要求、文化审美观念的差异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很多乡村采用了城市化的改造建设模式,例如小区化的形式,宽阔的硬质广场,排列整齐的农民公寓,现代建筑材料的广泛使用等,原有自然和谐的村落肌理和丰富多彩的建筑形态被改成了“兵营式”的呆板布局和千篇一律的“标准户型”。
(二)乡村蜕变的原因
1. 快速城镇化
1978~2011年,仅33年时间,我国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了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到51.27%。在如此快速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的用地规模在不断的膨胀,大量位于原来城市边缘、近郊甚至远郊的乡村被不停的吞食,或由于道路、工业园区等大型项目的建设而被拆除。另一方面,大量乡村人口进城而导致的村庄空心化、老龄化使一批村落自然消失。
2. 经济落后与经济发展
经济落后会使当地居民缺乏维护和修葺村落的资金,并且加速劳动力的外流。例如山西碛口的李家山村,窑洞景观壮丽奇美,被著名画家吴冠中称为其人生三大发现之一,但由于当地经济条件过于落后,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面临着自然损毁的威胁。而经济发展会使得部分居民有能力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手段拆毁原有村落、建设现代新村,改善居住条件。
3. 技术材料的改变与文化观念的转变
传统建材如小青瓦、木材等,如今由于环境保护要求限制生产、价格上涨,而土坯砖、抹灰墙面等则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度和耐用度的需要,同时随着砖、混凝土、玻璃、涂料、彩钢等现代建筑材料的广泛使用、价格下降,很多乡村居民更倾向使用现代建材进行房屋的修建和维护。同时,与传统民居的建造方式相比,砖砌体、砖混等工艺更为简单,可大幅缩减时间和成本。这些都造成了传统建造工艺的消失和传统乡村景观的改变。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外部强势文化不断对传统村落地区弱势文化产生冲击,当地居民特别是大量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后,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更带来了城市现代建筑和文化的观念,对传统村落的审美价值发生改变,造成建设性破坏,如江西峡江县的湖州村。
4. 发展的偏差
不恰当的进行新农村建设、发展村镇工业以及无序的旅游开发也是造成乡村蜕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本是利民惠农的好事,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不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急功近利的实施建设,导致很多乡村采用“大拆大建”的改造模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人流、信息流和异地文化,大量的缺乏科学规划的旅游设施、景点建设对乡村景观也造成了严重破坏。
5. 制度与政策的缺位
现有的保护政策仅对传统村落部分,如历史文化名村、文保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约束,而不是乡村整体。历史文化名村只是中国数量庞大的自然村落中的极小一部分,一般村落中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定的传统特色,和历史文化名村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的完整载体,在体现村落传统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广大的一般村落是传统文化的基质,而优秀的历史文化名村是其中的精髓。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只体现在保护历史文化名村上,那么失去了传统文化基质的历史文化名村就变成了供人欣赏的花瓶。 三、乡村蜕变下的建筑变异应因分析
(一)建筑变异的因应
乡村建筑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乡村发生了一系列蜕变,乡村建筑也在发生着相应的转变,这主要是由于影响乡村建筑的要素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1. 自然环境要素的改变
自然环境要素的改变除了自然环境的本身改变,另一方面是指改变和适应自然环境方式的变化。
传统乡村对于改变自然和环境影响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气候、降水、通风等,因此乡村建筑主要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特点,进而形成了各种建筑形式,例如北方厚重、南方轻盈的整体特征,又如多雨地区屋顶坡度大,并有挑檐,腰檐和坡檐等构建以防止雨水淋湿墙面。而在气候干旱的地区,屋顶全部是平的,用作屋顶活动平台或暴晒粮食等,如青海地区的庄廓民居。同时乡村建筑多采用周边易获得的材料以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建筑布局因形就势以避免过多土方工程。
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筑材料的改变,建筑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幅增强,砖墙更加保暖耐用,平屋顶也可以顺畅排水,夏季炎热可以通过设备解决,地形也更容易整理,现代建材更加容易获得,成本也更低。传统形式做法不但周期长、造价高,并且居住舒适度差、维护频繁费用高。因此大量的乡村建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 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
我国的传统村落的按生产生活方式可分为农业村落、游牧村落、商业集贸村落、军事防御堡寨等,不同类型的村落有其显著的功能特色。例如在闽粤赣交界地带,受客家文化影响,建筑多为土楼,有很强的军事防御功能。有方形、圆形、马蹄形、八卦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造型。
但时至今日,客家土楼的军事防御功能已经没有了实际功能,并且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的族群已逐步分化为小型家庭单元,社会组织形式、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乡村建筑自然产生变化的需求。
3. 文化认知的改变
传统乡村建筑通常是民族、宗教、风水等文化特征的主要载体。例如,安徽的西递村就体现了风水文化的精髓。西递的商人笃信风水,在村落布局建筑形态与方位等方面都贯穿着求财护财的祥瑞观念。村落的建设也保持着两头尖中间阔的船形。为了应对规模扩张导致的外形膨胀,不惜借助宗族管理加以制约和修正,使整体布局始终遵循船行西递和敬爱堂居中的两大原则,以贴近风水的趋吉理想。
传统乡村中有很多类似的文化形态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信仰发生了改变,大量的乡村淡化了原有的文化认知,以更加简单、经济的方式进行村落的更新与建设。甚至还有一些村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引入了全新的乡村建筑形式。
(二)乡村建筑的变异方式
按照促使乡村建筑产生变异的作用力来划分,大体可分为自我改变和外因改变两种方式。
1. 自我改变
自我改变是指乡村居民本身出于居住的需求而对乡村建筑做出的变化,通常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居住的舒适度而做出的改变。
以漠河北极村为例,传统乡村建筑是原木垒砌的“木刻楞”形式,这种形式利用了周边丰富的森林资源,并受到了俄罗斯边疆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景观特征。“木刻楞”形式的民居虽然满足了早期北极村居民的保暖防寒要求,但毕竟不够舒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建筑材料的普及,开始有居民在木刻楞墙体外张拉铁丝网并涂抹掺和着茅草的粘土,形成了第二个时期的外墙做法,称之为“抹泥墙”。随着泡沫塑料保温层的普遍使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又将其加入“抹泥墙”做法。“抹泥墙”虽然提高了保温效果,但影响了北极村的风貌特色。随着旅游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开始有较富裕的村民将原有的木刻楞房屋拆除,改砌砖房。砖房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居住舒适度,但严重破坏了北极村的景观,原有的地域文化特征正在消失。
从“木刻楞”到“抹泥墙”再到“砖墙”,是当地村民为了提高居住舒适度而进行的自我改变。
图1 木刻楞-抹泥墙-砖房
2. 外因改变
外因改变是指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使乡村建筑产生的变化,通常包括村庄迁并、大规模改造、旅游开发等。
依然以漠河北极村为例,由于北极村的旅游发展,一些大型的宾馆酒店开始在村内建设。由于大型公共设施的体量规模与原有农户的空间肌理极不协调,造成空间尺度混乱失衡,整体景观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由于对北极村核心资源认知的模糊,管理者盲目的在北极村推进城镇化,进行北极镇的建设。随着大量板式住宅、酒店、商业街等城市建筑的侵入,北极村的乡村特征正快速消失,也旅游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北极村对原有农户的改造计划采用“大拆大建”的建设方式,即拆除原有木刻楞建筑,取而代之的是形制统一的“新民居”。这一措施目前还没有具体实施,但可以预见如果按照这种模式进行改造,北极村的特色将彻底消失,北极村也将不复存在。
旅游的过度开发、盲目的城镇化以及大拆大建式的改造,是造成乡村建筑变异、特色削弱甚至村落消失的主要外界因素。
图2北极村传统民居建筑及新建建筑
四、乡村建筑趋势建议
(一)乡村建筑的变异是必然的,但应保持其地域文化特征
中国的城镇化还将继续快速的推进,在这一进程中必然还会有很多乡村消失和蜕变。由于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乡村建筑发生变异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事实上我国的许多民居也是在长期适应自然、文化交融的过程中逐步演變成为现在的形式。例如闽南民居的一大特点就是中西合璧,这是由于造船、航运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地域中外建筑文化的交流。这些民居保留了闽南传统民居的布局形式,细部装饰则融进了东南亚各国的建筑特色,既有中原文化的积淀,又有海洋文化的痕迹。文化的影响和交融是一种必然现象,建筑技术的进步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乡村建筑不仅具有居住功能,还承载了传统文化。在乡村建筑演变的过程中,一些原来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影响和遵循社会组织方式的形式已经逐步转化为传统文化形态,例如徽州民居的马头山墙,最初作为防火的功能存在,但如今已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符号,转变为文化认知的一部分。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村落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二)探索新材料、新技术、新需求下的传统文化特征体现
传统乡村建筑的居住舒适性很多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而传统的建筑材料、建造方法也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建设要求。乡村居民选择使用更廉价、更简单的方式建设和维护自己的住宅,这种自我改变是一种用脚投票的结果。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趋势,在确保建筑外观体现传统文化特征的前提下看,极大的提升建筑内部的居住舒适度,并对乡村的建设给与科学的引导和约束,只有建立这样的机制,才能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前提下,培养起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性。
例如在北极村的规划设计中,为了既保持北极村的核心景观价值,又能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家庭旅馆的舒适性,我们建议内部采用砖砌体结构,外部采用木刻楞装饰的墙体做法,满足内部使用和外部风貌的共同需求。在青海坎布拉村落的规划设计中,由于夯土墙体耐久性差,当地村民倾向于采用砖砌体结构建设新居,规划在使用砖砌体的同时保持了原有庄廓墙体收分、檐口装饰等特征,并在外墙采用拉毛、辊涂的方式与原有质感相呼应。
图3 北极村改造规划中建议的墙体做法
(三)避免由于外因改变造成的建设性破坏
乡村建筑的自我改变是一个较为长期缓慢的过程,而外因改变通常是短期、大规模的变化,一般是不可逆的。因此应特别防范由于盲目快速扩张、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建设性破坏。在乡村的改造中,依然优先采用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发展模式,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村落格局肌理以及固有的社会结构,避免小区化、兵营化、城市化等简单粗暴的改造方式。
五、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广大的乡村就是传统文化扎根的载体之一,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尽管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很多乡村的消失蜕变是不可避免的,乡村建筑的变异也是无法逆转的趋势,但我们可以尽量减缓变化的速度,并保存其中的文化价值。在保护乡村传统资源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发挥各项传统资源的价值,提升乡村的发展能力,使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高,从而形成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建村[2012]58号)[Z].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2012(4).
[2]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學,2011.
[3]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Z].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2011.
关键词:传统村落;乡村建筑;乡村蜕变
一、传统乡村的建筑特色
村落,主要指大的乡村聚落或多个乡村聚落形成的群体,常用作现代意义上的农业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包括自然村落、村庄区域。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村落可以被认定为传统村落的调查对象,即传统建筑风貌完整;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由此可见,传统乡村建筑是传统乡村特征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物质体现。
传统乡村建筑体现了传统村落的类型特征,每一个传统村落类型区都有其独特的乡村建筑特点。总体来说,我国的传统乡村建筑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充分融合了自然环境要素。包括特定的气候、地形和自然材料等。
第二,充分体现了社会活动形态。包括区域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
第三,充分反映了文化观念影响。包括民族、宗教、风水等文化影响及文化融合。
二、乡村蜕变趋势与原因
(一)乡村蜕变的趋势
1. 乡村大量快速消失
乡村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但近年来我国的乡村却在大量快速的消失。在2000年时,我国拥有约360万个自然村,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70万。也就是说,10年间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冯骥才,2012)。
2. 乡村空心化
乡村的空心化缘于农村劳动力的溢出,原住民流失,无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都普遍存在。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制,城市与乡村在基础设施、工作机会、社会服务等方面产生的巨大落差导致大量的村民外流,乡村空心化。另一方面,传统村落的居住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而又缺乏积极的保护政策引导,有条件建房的村民在传统村落周围另起炉灶盖屋、弃旧建新,致使传统村落人口逐步外迁,日益衰败。例如海南省具有“最后草屋部落”之称的昌江洪水村,随着村民迁入了不远处的砖瓦新房,如今洪水村的黎族传统民居船形屋渐无人烟,面临着消失的困境,它的保护又面临尴尬。
3. 乡村传统风貌的快速消失
在大量依然存在的乡村里,具有极高景观价值、文化价值的乡村传统风貌也依然在快速的消逝。乡村传统风貌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乡村的破败化和乡村景观城市化两种形式。
乡村的破败化主要存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伴随着乡村的空心化,大量房屋由于缺乏维护而自然坍塌,甚至很多文物保护单位也由于缺乏保护资金而损毁消失。
乡村景观的城市化多见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由于本地村民居住条件的改善要求、文化审美观念的差异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很多乡村采用了城市化的改造建设模式,例如小区化的形式,宽阔的硬质广场,排列整齐的农民公寓,现代建筑材料的广泛使用等,原有自然和谐的村落肌理和丰富多彩的建筑形态被改成了“兵营式”的呆板布局和千篇一律的“标准户型”。
(二)乡村蜕变的原因
1. 快速城镇化
1978~2011年,仅33年时间,我国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了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到51.27%。在如此快速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的用地规模在不断的膨胀,大量位于原来城市边缘、近郊甚至远郊的乡村被不停的吞食,或由于道路、工业园区等大型项目的建设而被拆除。另一方面,大量乡村人口进城而导致的村庄空心化、老龄化使一批村落自然消失。
2. 经济落后与经济发展
经济落后会使当地居民缺乏维护和修葺村落的资金,并且加速劳动力的外流。例如山西碛口的李家山村,窑洞景观壮丽奇美,被著名画家吴冠中称为其人生三大发现之一,但由于当地经济条件过于落后,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面临着自然损毁的威胁。而经济发展会使得部分居民有能力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手段拆毁原有村落、建设现代新村,改善居住条件。
3. 技术材料的改变与文化观念的转变
传统建材如小青瓦、木材等,如今由于环境保护要求限制生产、价格上涨,而土坯砖、抹灰墙面等则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度和耐用度的需要,同时随着砖、混凝土、玻璃、涂料、彩钢等现代建筑材料的广泛使用、价格下降,很多乡村居民更倾向使用现代建材进行房屋的修建和维护。同时,与传统民居的建造方式相比,砖砌体、砖混等工艺更为简单,可大幅缩减时间和成本。这些都造成了传统建造工艺的消失和传统乡村景观的改变。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外部强势文化不断对传统村落地区弱势文化产生冲击,当地居民特别是大量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后,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更带来了城市现代建筑和文化的观念,对传统村落的审美价值发生改变,造成建设性破坏,如江西峡江县的湖州村。
4. 发展的偏差
不恰当的进行新农村建设、发展村镇工业以及无序的旅游开发也是造成乡村蜕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本是利民惠农的好事,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不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急功近利的实施建设,导致很多乡村采用“大拆大建”的改造模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人流、信息流和异地文化,大量的缺乏科学规划的旅游设施、景点建设对乡村景观也造成了严重破坏。
5. 制度与政策的缺位
现有的保护政策仅对传统村落部分,如历史文化名村、文保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约束,而不是乡村整体。历史文化名村只是中国数量庞大的自然村落中的极小一部分,一般村落中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定的传统特色,和历史文化名村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的完整载体,在体现村落传统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广大的一般村落是传统文化的基质,而优秀的历史文化名村是其中的精髓。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只体现在保护历史文化名村上,那么失去了传统文化基质的历史文化名村就变成了供人欣赏的花瓶。 三、乡村蜕变下的建筑变异应因分析
(一)建筑变异的因应
乡村建筑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乡村发生了一系列蜕变,乡村建筑也在发生着相应的转变,这主要是由于影响乡村建筑的要素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1. 自然环境要素的改变
自然环境要素的改变除了自然环境的本身改变,另一方面是指改变和适应自然环境方式的变化。
传统乡村对于改变自然和环境影响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气候、降水、通风等,因此乡村建筑主要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特点,进而形成了各种建筑形式,例如北方厚重、南方轻盈的整体特征,又如多雨地区屋顶坡度大,并有挑檐,腰檐和坡檐等构建以防止雨水淋湿墙面。而在气候干旱的地区,屋顶全部是平的,用作屋顶活动平台或暴晒粮食等,如青海地区的庄廓民居。同时乡村建筑多采用周边易获得的材料以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建筑布局因形就势以避免过多土方工程。
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筑材料的改变,建筑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幅增强,砖墙更加保暖耐用,平屋顶也可以顺畅排水,夏季炎热可以通过设备解决,地形也更容易整理,现代建材更加容易获得,成本也更低。传统形式做法不但周期长、造价高,并且居住舒适度差、维护频繁费用高。因此大量的乡村建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 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
我国的传统村落的按生产生活方式可分为农业村落、游牧村落、商业集贸村落、军事防御堡寨等,不同类型的村落有其显著的功能特色。例如在闽粤赣交界地带,受客家文化影响,建筑多为土楼,有很强的军事防御功能。有方形、圆形、马蹄形、八卦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造型。
但时至今日,客家土楼的军事防御功能已经没有了实际功能,并且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的族群已逐步分化为小型家庭单元,社会组织形式、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乡村建筑自然产生变化的需求。
3. 文化认知的改变
传统乡村建筑通常是民族、宗教、风水等文化特征的主要载体。例如,安徽的西递村就体现了风水文化的精髓。西递的商人笃信风水,在村落布局建筑形态与方位等方面都贯穿着求财护财的祥瑞观念。村落的建设也保持着两头尖中间阔的船形。为了应对规模扩张导致的外形膨胀,不惜借助宗族管理加以制约和修正,使整体布局始终遵循船行西递和敬爱堂居中的两大原则,以贴近风水的趋吉理想。
传统乡村中有很多类似的文化形态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信仰发生了改变,大量的乡村淡化了原有的文化认知,以更加简单、经济的方式进行村落的更新与建设。甚至还有一些村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引入了全新的乡村建筑形式。
(二)乡村建筑的变异方式
按照促使乡村建筑产生变异的作用力来划分,大体可分为自我改变和外因改变两种方式。
1. 自我改变
自我改变是指乡村居民本身出于居住的需求而对乡村建筑做出的变化,通常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居住的舒适度而做出的改变。
以漠河北极村为例,传统乡村建筑是原木垒砌的“木刻楞”形式,这种形式利用了周边丰富的森林资源,并受到了俄罗斯边疆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景观特征。“木刻楞”形式的民居虽然满足了早期北极村居民的保暖防寒要求,但毕竟不够舒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建筑材料的普及,开始有居民在木刻楞墙体外张拉铁丝网并涂抹掺和着茅草的粘土,形成了第二个时期的外墙做法,称之为“抹泥墙”。随着泡沫塑料保温层的普遍使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又将其加入“抹泥墙”做法。“抹泥墙”虽然提高了保温效果,但影响了北极村的风貌特色。随着旅游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开始有较富裕的村民将原有的木刻楞房屋拆除,改砌砖房。砖房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居住舒适度,但严重破坏了北极村的景观,原有的地域文化特征正在消失。
从“木刻楞”到“抹泥墙”再到“砖墙”,是当地村民为了提高居住舒适度而进行的自我改变。
图1 木刻楞-抹泥墙-砖房
2. 外因改变
外因改变是指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使乡村建筑产生的变化,通常包括村庄迁并、大规模改造、旅游开发等。
依然以漠河北极村为例,由于北极村的旅游发展,一些大型的宾馆酒店开始在村内建设。由于大型公共设施的体量规模与原有农户的空间肌理极不协调,造成空间尺度混乱失衡,整体景观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由于对北极村核心资源认知的模糊,管理者盲目的在北极村推进城镇化,进行北极镇的建设。随着大量板式住宅、酒店、商业街等城市建筑的侵入,北极村的乡村特征正快速消失,也旅游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北极村对原有农户的改造计划采用“大拆大建”的建设方式,即拆除原有木刻楞建筑,取而代之的是形制统一的“新民居”。这一措施目前还没有具体实施,但可以预见如果按照这种模式进行改造,北极村的特色将彻底消失,北极村也将不复存在。
旅游的过度开发、盲目的城镇化以及大拆大建式的改造,是造成乡村建筑变异、特色削弱甚至村落消失的主要外界因素。
图2北极村传统民居建筑及新建建筑
四、乡村建筑趋势建议
(一)乡村建筑的变异是必然的,但应保持其地域文化特征
中国的城镇化还将继续快速的推进,在这一进程中必然还会有很多乡村消失和蜕变。由于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乡村建筑发生变异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事实上我国的许多民居也是在长期适应自然、文化交融的过程中逐步演變成为现在的形式。例如闽南民居的一大特点就是中西合璧,这是由于造船、航运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地域中外建筑文化的交流。这些民居保留了闽南传统民居的布局形式,细部装饰则融进了东南亚各国的建筑特色,既有中原文化的积淀,又有海洋文化的痕迹。文化的影响和交融是一种必然现象,建筑技术的进步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乡村建筑不仅具有居住功能,还承载了传统文化。在乡村建筑演变的过程中,一些原来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影响和遵循社会组织方式的形式已经逐步转化为传统文化形态,例如徽州民居的马头山墙,最初作为防火的功能存在,但如今已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符号,转变为文化认知的一部分。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村落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二)探索新材料、新技术、新需求下的传统文化特征体现
传统乡村建筑的居住舒适性很多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而传统的建筑材料、建造方法也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建设要求。乡村居民选择使用更廉价、更简单的方式建设和维护自己的住宅,这种自我改变是一种用脚投票的结果。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趋势,在确保建筑外观体现传统文化特征的前提下看,极大的提升建筑内部的居住舒适度,并对乡村的建设给与科学的引导和约束,只有建立这样的机制,才能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前提下,培养起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性。
例如在北极村的规划设计中,为了既保持北极村的核心景观价值,又能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家庭旅馆的舒适性,我们建议内部采用砖砌体结构,外部采用木刻楞装饰的墙体做法,满足内部使用和外部风貌的共同需求。在青海坎布拉村落的规划设计中,由于夯土墙体耐久性差,当地村民倾向于采用砖砌体结构建设新居,规划在使用砖砌体的同时保持了原有庄廓墙体收分、檐口装饰等特征,并在外墙采用拉毛、辊涂的方式与原有质感相呼应。
图3 北极村改造规划中建议的墙体做法
(三)避免由于外因改变造成的建设性破坏
乡村建筑的自我改变是一个较为长期缓慢的过程,而外因改变通常是短期、大规模的变化,一般是不可逆的。因此应特别防范由于盲目快速扩张、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建设性破坏。在乡村的改造中,依然优先采用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发展模式,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村落格局肌理以及固有的社会结构,避免小区化、兵营化、城市化等简单粗暴的改造方式。
五、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广大的乡村就是传统文化扎根的载体之一,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尽管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很多乡村的消失蜕变是不可避免的,乡村建筑的变异也是无法逆转的趋势,但我们可以尽量减缓变化的速度,并保存其中的文化价值。在保护乡村传统资源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发挥各项传统资源的价值,提升乡村的发展能力,使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高,从而形成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建村[2012]58号)[Z].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2012(4).
[2]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學,2011.
[3]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Z].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