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现在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视,教师和家长的文化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他们没有了认为美术会耽误学习的固有思想,而且由于他们思想发生了改变,现在的艺术生也逐年增加。许多人也认识到美术使我们感悟生命和体会生活的幸福,而且美术中融合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美术;传统文化;渗透教学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美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传统。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对初中美术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视。因此,对于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在美术教学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在教内容中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当中来浸润自己,提高自己。
一、创新美术教学方式
传统的美术教学还是以前的讲授方式,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下面临摹,对书本知识也是进行浅显的基础教学,认为学生只要掌握教材内容就可以,这样没有创新的上课方式无法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学生对学习没有积极性,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很好的融入进来,在创作上也没有灵感和创意,绘画视觉表现力不突出,作品主题不鲜明,缺乏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在备课的时候搜集一些相关的优秀作品,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通过感官体验,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让学生不仅能欣赏到优秀的作品,还可以领略到作者的艺术风采,深入对传统文化的灌输,让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仅仅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讲授内容,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感受多元化美术情景
就我国国画创作来看,画家更加重视神韵的勾勒和表达,注重意境的传递和扩散,所以教师更应当把重点放在情境的创设上,学生需要在特定情境的引导下感受作品中描绘的画面,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讲解《盛唐气象》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捣练图》这一副作品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先讲解大概的背景故事,这幅画创作于唐代,彼时唐朝势力鼎盛,捣练图就是描绘了妇女捣练的劳作场景,由于衣服缝制的工序十分复杂,所以妇女们需要共同合作,前后配合。由此,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设计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盛唐背景下,画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画作中展示的丰腴的女性形象与魏晋时期的女性形象有何区别?如果你自己也处于这种劳动场景之中,你会有何种感想和思考?而学生经过思考以后,也可以感受到盛唐背景下,贵族妇女怡然自得的神态与娴雅的身姿,体会到画作中丰富且生动的人物形象[1],进而可以更好的把传统文化应用到美术教学中。
三、渗透文化教学,展开传统文化节日活动
我们国家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等,教师要积极利用节日组织学生展开相关的活动,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文化的影响。
例如,中秋节要到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和绘画作品。古人对月圆有着深刻的“执念”,而且这一特点在绘画和建筑上也明显体现出来。还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灯笼并展开猜灯谜一系列的活动。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运用吉祥图案,增强创新意识
每一次学生在创作时,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教师如果将教学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未能带领学生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那么将无法正确引导学生,无法使其体会到艺术之美,也无法深入理解事物的形象与结构,在创作时无法体现鲜明的主题和拥有充足的创新元素。我国拥有非常多吉祥的图案,并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能够将我国人民的生存信仰充分体现出来。因此,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各式各样、不同类型的吉祥图案,带领学生回忆和思考出现吉祥图案的场合,分析这些图案在不同场景下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分析吉祥图案,结合教师的解读和引导,学生可了解全新时代背景下吉祥圖案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其背后传统文化发生的变化,使创作出的绘画作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拥有更多的思想内涵。
五、结合生活实际,领悟传统文化精髓
初中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处于萌芽阶段,需要教师结合他们的年龄以及生理特征,做出正确的引导,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合理规划教学课程,方便学生更有效率地吸收理解。教师可以用一些真实存在的建筑或是名画佳作为切入点,在课堂上做专题鉴赏,增强与学生的趣味互动以及感知分享,通过这类作品,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感悟所处时代的美好。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的构造进行美术分析,结合相关视频以及图片,全方位地展示“水立方”建筑的时代美感以及传统艺术价值。在课时完毕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给学生分设不同的任务小组,分别去搜集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和现代美术作品的典型代表,通过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古今对比,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一脉相承,深刻领悟文化精髓。同时结合古代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条件,让学生更加珍惜所处时代提供的便利和资源。
传统文化对于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重大,二者的合理融合让学生在学好初中美术学科知识的同时,有助于学生激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能够积极主动接受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要充分贯彻这一授课模式,培育学生对于欣赏“美”的良好素养,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也是传统文化传播者这一身份,传播传统文化的正能量,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菁.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1):197.
[2]吴萍.浅谈初中美术课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师,2018,(06):71.
[3]于文军.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99.
关键词:初中美术;传统文化;渗透教学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美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传统。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对初中美术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视。因此,对于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在美术教学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在教内容中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当中来浸润自己,提高自己。
一、创新美术教学方式
传统的美术教学还是以前的讲授方式,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下面临摹,对书本知识也是进行浅显的基础教学,认为学生只要掌握教材内容就可以,这样没有创新的上课方式无法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学生对学习没有积极性,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很好的融入进来,在创作上也没有灵感和创意,绘画视觉表现力不突出,作品主题不鲜明,缺乏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在备课的时候搜集一些相关的优秀作品,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通过感官体验,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让学生不仅能欣赏到优秀的作品,还可以领略到作者的艺术风采,深入对传统文化的灌输,让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仅仅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讲授内容,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感受多元化美术情景
就我国国画创作来看,画家更加重视神韵的勾勒和表达,注重意境的传递和扩散,所以教师更应当把重点放在情境的创设上,学生需要在特定情境的引导下感受作品中描绘的画面,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讲解《盛唐气象》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捣练图》这一副作品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先讲解大概的背景故事,这幅画创作于唐代,彼时唐朝势力鼎盛,捣练图就是描绘了妇女捣练的劳作场景,由于衣服缝制的工序十分复杂,所以妇女们需要共同合作,前后配合。由此,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设计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盛唐背景下,画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画作中展示的丰腴的女性形象与魏晋时期的女性形象有何区别?如果你自己也处于这种劳动场景之中,你会有何种感想和思考?而学生经过思考以后,也可以感受到盛唐背景下,贵族妇女怡然自得的神态与娴雅的身姿,体会到画作中丰富且生动的人物形象[1],进而可以更好的把传统文化应用到美术教学中。
三、渗透文化教学,展开传统文化节日活动
我们国家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等,教师要积极利用节日组织学生展开相关的活动,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文化的影响。
例如,中秋节要到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和绘画作品。古人对月圆有着深刻的“执念”,而且这一特点在绘画和建筑上也明显体现出来。还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灯笼并展开猜灯谜一系列的活动。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运用吉祥图案,增强创新意识
每一次学生在创作时,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教师如果将教学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未能带领学生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那么将无法正确引导学生,无法使其体会到艺术之美,也无法深入理解事物的形象与结构,在创作时无法体现鲜明的主题和拥有充足的创新元素。我国拥有非常多吉祥的图案,并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能够将我国人民的生存信仰充分体现出来。因此,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各式各样、不同类型的吉祥图案,带领学生回忆和思考出现吉祥图案的场合,分析这些图案在不同场景下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分析吉祥图案,结合教师的解读和引导,学生可了解全新时代背景下吉祥圖案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其背后传统文化发生的变化,使创作出的绘画作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拥有更多的思想内涵。
五、结合生活实际,领悟传统文化精髓
初中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处于萌芽阶段,需要教师结合他们的年龄以及生理特征,做出正确的引导,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合理规划教学课程,方便学生更有效率地吸收理解。教师可以用一些真实存在的建筑或是名画佳作为切入点,在课堂上做专题鉴赏,增强与学生的趣味互动以及感知分享,通过这类作品,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感悟所处时代的美好。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的构造进行美术分析,结合相关视频以及图片,全方位地展示“水立方”建筑的时代美感以及传统艺术价值。在课时完毕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给学生分设不同的任务小组,分别去搜集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和现代美术作品的典型代表,通过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古今对比,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一脉相承,深刻领悟文化精髓。同时结合古代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条件,让学生更加珍惜所处时代提供的便利和资源。
传统文化对于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重大,二者的合理融合让学生在学好初中美术学科知识的同时,有助于学生激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能够积极主动接受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要充分贯彻这一授课模式,培育学生对于欣赏“美”的良好素养,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也是传统文化传播者这一身份,传播传统文化的正能量,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菁.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1):197.
[2]吴萍.浅谈初中美术课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师,2018,(06):71.
[3]于文军.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