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慢性化的相关因素。 方法 收集2012年5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我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00例,分为慢性组21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非慢性组187例(首发精神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服用的药物分为四组,喹硫平组113例,利培酮组105例,奥氮平组131例,氯丙嗪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PANSS总分、四组不同治疗药物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疗效、复发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治疗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非慢性组PANSS总分与慢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治疗12个月后喹硫平组、利培酮组、奥氮平组、氯丙嗪组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婚姻状况、发病年龄、持续用药时间、家庭支持情况、家庭经济条件与PANSS减分率呈明显正相关,病程长短、发病诱因、起病形式与PANSS减分率呈明显负相关;持续用药时间与疾病复发情况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病程长、起病形式缓慢、发病年龄小、无明显发病诱因、持续用药时间短、家庭支持少、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婚姻情况不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发展为“慢性化”。 此次研究为探索建立一种阻断或延缓精神分裂症慢性化进展的社会-医学-心理支持模式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慢性化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08-000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chronic mental disorders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ll 400 cases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hospital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were selected from May 1, 2012 to December 31,2013,213 cases in chronic group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187 cases in non-chronic group(non-chronic mental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accordance with medication all of them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113 cases in quetiapine group, 105 cases in risperidone group, 131 cases in olanzapine group, 51 cases in chlorpromazine group. General information, PANSS total score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ANSS total score of four different therapeutic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relevance of efficacy, recurrence and the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Results PANSS total score of non-chronic group after treatment 2 months, 6 months, 12 month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hronic group(P<0.05). PANSS total scores of quetiapine group, risperidone group, olanzapine group, chlorpromazine group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0.05). Marital status, age of onset, continuous medication time, family support, the family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PANSS score reduction rat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duration, predisposing factors, onset form and PANSS score reduction rat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continued drug use time and disease recurrence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P<0.05). Conclusion Longer duration, slow onset form, younger onset, no obvious predisposing factors,short-duration treatment time, less family support, family economic situation is not good, marital instability in patients prone to develop schizophrenia as "chronic."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block or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schizophrenic society-medicine-psychological support model provides a basis.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Chronic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及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慢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病种,是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1]。现对我院收治的部分慢性(连续住院时间5年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导致精神分裂症慢性化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探索建立一种阻断或延缓精神分裂症慢性化进展的社会-医学-心理支持模式提供可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5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的在院慢性(连续住院时间5年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00例,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与统计手册第4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分类标准[2]。男 208例,女192例,年龄27~49岁,平均(37.3±6.8)岁,受教育时间5~16年,平均(9.7±1.6)年,婚姻状况:已婚281例,未婚94例,其他25例,将对研究中所使用药物有过敏现象的患者排除,所有患者均自愿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慢性组共21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非慢性组共187例。
1.2方法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支持情况、家庭经济条件、受教育时间、性格特点、烟酒史等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病程情况、起病形式、发病年龄、有无发病诱因、家族史、持续用药时间(即治疗依从性)和药物剂量等内容。②疗效评定以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减分率为依据,有效:PANSS总分减分率在50%以上,复发:入组后治疗时PANSS总分减分率符合有效的标准,但在1年的随访过程中,减分率降为50%以下的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各评定1次。③将所有患者按照服用的药物分为四组,喹硫平组113例,利培酮组105例,奥氮平组131例,氯丙嗪组51例。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将不同药物造成结果出现差异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各组之间药物剂量具有可比性,在对药物剂量及疗效关系进行比较时,按照以下标准对药物剂量进行统一衡量:120 mg氯丙嗪与7.5 mg奥氮平、200 mg喹硫平、1.5 mg利培酮等价。比较四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PANSS总分的变化程度。④比较患者的发病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等一般资料及病程长短、发病诱因、药物剂量等临床特点等与PANSS减分率、复发率之间的关系。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形式,两组比较行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行F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例数的形式,两组比较行χ2检验,各项指标与疗效、复发的相关性行S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病程长短、起病形式、发病年龄、发病诱因、持续用药时间、家庭支持情况、家庭经济条件、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比较
非慢性组PANSS基线总分与慢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非慢性组PANSS总分与慢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四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比较
喹硫平组、利培酮组、奥氮平组、氯丙嗪组治疗前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四组患者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患者各项指标与疗效、复发的相关性
婚姻状况、发病年龄、持续用药时间、家庭支持情况、家庭经济条件与PANSS减分率呈明显正相关,病程长短、发病诱因、起病形式与PANSS减分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持续用药时间与疾病复发情况呈显著负相关(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终身患病率约为1.0%,占疾病总负担的1.0%[3],患者虽然无意识和智能方面的障碍,但发作时不仅较大地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自理能力,还会使社会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不仅给患者本人造成身心痛苦,对家属也是一个重大的精神刺激,家属在患者监管方面会投入更大的力度和精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5]。因此,阻断或延缓精神分裂症慢性化进程以进一步提高其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病程越短,其疾病程度越轻,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1年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出院2年的服药依从性,病程越长患者的依从性越低[6],病程较长的患者长期用药随着精神症状的好转及对本身病情认识使得原本就不会主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更不愿意服用医嘱持续性用药治疗[7],偏执性格、分裂等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特征,患者对自身的认知决定了这一系列性格类型,而病程延长表现出这些性格特征对患者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从而影响治疗效果[8]。起病形式较急的患者通常有较为突出的临床症状,增加早期发现疾病的可能及早得到家人及医生的有效照顾及治疗,将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而典型的精神症状发生时间较晚,疾病早期不容易被发现,有较强的隐匿性,疾病慢性化的程度较强,不能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治疗,这也是起病形式较急的患者临床效果较好的一个重要原因[9]。发病年龄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发病年龄越小,患者复发率越高[10],因此如何早发现、早预防就成为精神科的重要课题;无明显发病诱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往往比有明显诱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差,有明确诱因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只要找出并消除诱因,常常能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患者治疗、预防疾病复发等方面持续用药时间具有关键性作用,可以使病情的发展及反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只有持续用药、按照疗程用药才能正常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如果中间停顿,服药断断续续,停止服用药物的时间超过药物的半衰期会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中,婚姻对其影响远远超过一般人群,已婚的患者家庭成员对患者进行了干预,从而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及临床效果[11]。精神病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时间较长,因此家庭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有家人的精神支持与帮助,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关心、理解和鼓励,不仅会使患者感觉到亲情的温暖,也为患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12],如果社会家庭支持不足,各种应激所产生的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过多指责患者、过度包涵及情感过多介入均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疗效[10]。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维持治疗,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患者治疗疾病的费用会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大部分,为了使这部分支出降低,导致患者减药甚至停止治疗,经济状况好的人群,对患者的关心程度更高,对患者精神异常的识别相对更容易,使患者的治疗不会由于经济的原因而耽误,监督患者服从医嘱用药,按时按量,以上行为均会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13]。 总之,病程长、起病形式缓慢、发病年龄小、无明显发病诱因、持续用药时间短、家庭支持少、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婚姻情况不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发展为“慢性化”。 此次研究为探索建立一种阻断或延缓精神分裂症慢性化进展的社会-医学-心理支持模式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余秋容,叶飞英,李菲,等. 个案管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3):132-134.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IV)[M]. 4th ed. Washington:APA,1994:273-292.
[3] 张倬秋,申文武,陈颖,等. 精神分裂症“一体化”康复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 中国康复,2013,28(6):477-479.
[4] 邢应芝,陈会群,谭友才. 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5):545-546.
[5] 安新发,牛彩霞,陈金萍,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3):49-50.
[6] 郑英君,吴逢春,周燕玲.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1年复发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的调查[J]. 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16):607-609.
[7] 程艮,李峥. 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699-701.
[8] 郑婉玲,黄慧君,陈艳丽,等. 两种护患关系行为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10-13.
[9] 曲涛,温桂平,邵海燕,等. 起病形式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4,26(6):7-9.
[10] 罗维玲,赵军. 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9):590-591.
[11] 王玉娉. 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8):423-425.
[12] 黄文飞,胡兴涛. 精神分裂症的高复发性与再住院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2):69,90.
[13] 孙晓刚. 1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延误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888-2889.
(收稿日期:2014-12-25)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慢性化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08-000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chronic mental disorders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ll 400 cases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hospital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were selected from May 1, 2012 to December 31,2013,213 cases in chronic group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187 cases in non-chronic group(non-chronic mental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accordance with medication all of them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113 cases in quetiapine group, 105 cases in risperidone group, 131 cases in olanzapine group, 51 cases in chlorpromazine group. General information, PANSS total score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ANSS total score of four different therapeutic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relevance of efficacy, recurrence and the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Results PANSS total score of non-chronic group after treatment 2 months, 6 months, 12 month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hronic group(P<0.05). PANSS total scores of quetiapine group, risperidone group, olanzapine group, chlorpromazine group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0.05). Marital status, age of onset, continuous medication time, family support, the family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PANSS score reduction rat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duration, predisposing factors, onset form and PANSS score reduction rat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continued drug use time and disease recurrence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P<0.05). Conclusion Longer duration, slow onset form, younger onset, no obvious predisposing factors,short-duration treatment time, less family support, family economic situation is not good, marital instability in patients prone to develop schizophrenia as "chronic."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block or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schizophrenic society-medicine-psychological support model provides a basis.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Chronic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及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慢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病种,是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1]。现对我院收治的部分慢性(连续住院时间5年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导致精神分裂症慢性化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探索建立一种阻断或延缓精神分裂症慢性化进展的社会-医学-心理支持模式提供可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5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的在院慢性(连续住院时间5年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00例,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与统计手册第4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分类标准[2]。男 208例,女192例,年龄27~49岁,平均(37.3±6.8)岁,受教育时间5~16年,平均(9.7±1.6)年,婚姻状况:已婚281例,未婚94例,其他25例,将对研究中所使用药物有过敏现象的患者排除,所有患者均自愿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慢性组共21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非慢性组共187例。
1.2方法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支持情况、家庭经济条件、受教育时间、性格特点、烟酒史等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病程情况、起病形式、发病年龄、有无发病诱因、家族史、持续用药时间(即治疗依从性)和药物剂量等内容。②疗效评定以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减分率为依据,有效:PANSS总分减分率在50%以上,复发:入组后治疗时PANSS总分减分率符合有效的标准,但在1年的随访过程中,减分率降为50%以下的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各评定1次。③将所有患者按照服用的药物分为四组,喹硫平组113例,利培酮组105例,奥氮平组131例,氯丙嗪组51例。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将不同药物造成结果出现差异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各组之间药物剂量具有可比性,在对药物剂量及疗效关系进行比较时,按照以下标准对药物剂量进行统一衡量:120 mg氯丙嗪与7.5 mg奥氮平、200 mg喹硫平、1.5 mg利培酮等价。比较四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PANSS总分的变化程度。④比较患者的发病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等一般资料及病程长短、发病诱因、药物剂量等临床特点等与PANSS减分率、复发率之间的关系。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形式,两组比较行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行F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例数的形式,两组比较行χ2检验,各项指标与疗效、复发的相关性行S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病程长短、起病形式、发病年龄、发病诱因、持续用药时间、家庭支持情况、家庭经济条件、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比较
非慢性组PANSS基线总分与慢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非慢性组PANSS总分与慢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四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比较
喹硫平组、利培酮组、奥氮平组、氯丙嗪组治疗前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四组患者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患者各项指标与疗效、复发的相关性
婚姻状况、发病年龄、持续用药时间、家庭支持情况、家庭经济条件与PANSS减分率呈明显正相关,病程长短、发病诱因、起病形式与PANSS减分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持续用药时间与疾病复发情况呈显著负相关(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终身患病率约为1.0%,占疾病总负担的1.0%[3],患者虽然无意识和智能方面的障碍,但发作时不仅较大地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自理能力,还会使社会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不仅给患者本人造成身心痛苦,对家属也是一个重大的精神刺激,家属在患者监管方面会投入更大的力度和精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5]。因此,阻断或延缓精神分裂症慢性化进程以进一步提高其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病程越短,其疾病程度越轻,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1年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出院2年的服药依从性,病程越长患者的依从性越低[6],病程较长的患者长期用药随着精神症状的好转及对本身病情认识使得原本就不会主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更不愿意服用医嘱持续性用药治疗[7],偏执性格、分裂等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特征,患者对自身的认知决定了这一系列性格类型,而病程延长表现出这些性格特征对患者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从而影响治疗效果[8]。起病形式较急的患者通常有较为突出的临床症状,增加早期发现疾病的可能及早得到家人及医生的有效照顾及治疗,将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而典型的精神症状发生时间较晚,疾病早期不容易被发现,有较强的隐匿性,疾病慢性化的程度较强,不能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治疗,这也是起病形式较急的患者临床效果较好的一个重要原因[9]。发病年龄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发病年龄越小,患者复发率越高[10],因此如何早发现、早预防就成为精神科的重要课题;无明显发病诱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往往比有明显诱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差,有明确诱因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只要找出并消除诱因,常常能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患者治疗、预防疾病复发等方面持续用药时间具有关键性作用,可以使病情的发展及反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只有持续用药、按照疗程用药才能正常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如果中间停顿,服药断断续续,停止服用药物的时间超过药物的半衰期会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中,婚姻对其影响远远超过一般人群,已婚的患者家庭成员对患者进行了干预,从而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及临床效果[11]。精神病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时间较长,因此家庭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有家人的精神支持与帮助,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关心、理解和鼓励,不仅会使患者感觉到亲情的温暖,也为患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12],如果社会家庭支持不足,各种应激所产生的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过多指责患者、过度包涵及情感过多介入均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疗效[10]。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维持治疗,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患者治疗疾病的费用会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大部分,为了使这部分支出降低,导致患者减药甚至停止治疗,经济状况好的人群,对患者的关心程度更高,对患者精神异常的识别相对更容易,使患者的治疗不会由于经济的原因而耽误,监督患者服从医嘱用药,按时按量,以上行为均会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13]。 总之,病程长、起病形式缓慢、发病年龄小、无明显发病诱因、持续用药时间短、家庭支持少、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婚姻情况不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发展为“慢性化”。 此次研究为探索建立一种阻断或延缓精神分裂症慢性化进展的社会-医学-心理支持模式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余秋容,叶飞英,李菲,等. 个案管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3):132-134.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IV)[M]. 4th ed. Washington:APA,1994:273-292.
[3] 张倬秋,申文武,陈颖,等. 精神分裂症“一体化”康复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 中国康复,2013,28(6):477-479.
[4] 邢应芝,陈会群,谭友才. 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5):545-546.
[5] 安新发,牛彩霞,陈金萍,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3):49-50.
[6] 郑英君,吴逢春,周燕玲.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1年复发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的调查[J]. 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16):607-609.
[7] 程艮,李峥. 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699-701.
[8] 郑婉玲,黄慧君,陈艳丽,等. 两种护患关系行为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10-13.
[9] 曲涛,温桂平,邵海燕,等. 起病形式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4,26(6):7-9.
[10] 罗维玲,赵军. 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9):590-591.
[11] 王玉娉. 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8):423-425.
[12] 黄文飞,胡兴涛. 精神分裂症的高复发性与再住院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2):69,90.
[13] 孙晓刚. 1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延误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888-2889.
(收稿日期:201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