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引、扶、放” 凸显主体夯实探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ong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培养科学素养。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科学课堂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来获得科学知识。科学课堂可以围绕“探究”为核心,通过“引、扶、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将探究落到实处。
  一、教材分析
  《溶解得快与慢》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五课时的内容。通过本单元前几节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溶解的概念,同时也在学习中注意到了溶解得快慢这个问题。本堂课基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让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为以后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打下基础。
  在对教材进行分析后,我进行了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冲糖水、泡奶粉等溶解现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前几节课对溶解概念的具体认识以及在上个学期初步体验的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奠定了基础。
  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三维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当溶解的条件变了,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二)掌握一种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对比实验法。
  (三)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知搅拌、温度、把物体捣碎研成粉末等对溶解快慢有影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找出不同的对比实验的条件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所以我将适当引导学生,通过“引、扶、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下面是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
  (一)巧设导入,引起兴趣
  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泡糖水,所以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喝白开水和刚加方糖,方糖没有溶解,水不甜的情境,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出示课题。具体过程如下:
  1.老师这里有杯矿泉水,都喝过吧,请谁来尝尝什么味道。
  2.生尝了(没有味道)。
  3.老师加入一块方糖,现在这水什么味道?
  4. 还是没有味道?
  5. 为什么还是没有什么味道?为什么感觉不到甜?(方糖还没有溶解,溶解得太慢了,溶解得快一点水才会感觉到甜。)
  6. 你有什么方法让他快一点变甜?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并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这个情境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二)顺水推舟,扶着探究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方糖更快地溶解呢? 学生提出预测,师生互动,共同设计“搅拌能否加快溶解”对比试验方案,探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好变量和不变的量,并且开展探究实验,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扶”的过程,扶着学生经历了“预测—设计方案—验证”探究过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 首先老师来提出一个研究的问题: 搅拌能否加快溶解。
  2. 那么这个实验我们怎么做才科学?第二步我们要设计研究方案。(学校要开运动会了,老师要选出100米运动员,怎么选?引出两个比较 )(引出2个杯子进行对比)
  3. 这个怎么比才公平?有什么规则?
  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 :量杯2个,搅拌棒、大小、重量相同的方糖、水。
  4.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需要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余条件都相同,我们把它称作对比实验。
  5.我们小组讨论,设计好研究方案,班级交流确定实验方案。
  6.小组实验。
  7.交流汇报实验结论。
  搅拌的杯子里的方糖溶解的快一些,搅拌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
  (三)推波助澜,放手探究
  学生了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和探究经验,此时放手让学生分组自主选择“热水能加快溶解”“捣碎加快溶解”探究。经过前面实验的学习操作后,学生已经能较快地设计出实验方案,并且选择材料开展探究。
  师生借助白板回放功能,回顾、整理下刚才是分哪几个步骤来研究的搅拌能否加快溶解的?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接下来我们来整理下刚才是分哪几个步骤来研究的搅拌能否加快溶解的?
  第一步: 提出问题 (相同条件,不同条件);
  第二步: 设计研究方案;
  第三步: 分工合作,动手探究;
  第四步: 得出结论。
  哇,你们真是太神了,这么快学会了研究的方法。许多重大的科学实验,都是有几个实验室或实验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的。我们也可以分工合作,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你学着刚才的研究步骤在加热和捣碎中选择其中的一个,小组自主研究。
  2.小組自主探究
  第一步: 确定主题(材料可以到老师准备的材料超市里选取);
  第二步:设计方案;
  第三步:分工合作,动手探究(各组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案,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3.学生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视频同步播放);
  4.小结(板书:A、搅拌能加快溶解;B、热水可以加快溶解;C、捣碎可以加快溶解)。
  在学生这一探究过程中,我用平板直接拍摄小组活动视频,实时汇报交流反馈,促进了师生互动;在反馈交流和小结环节中,播放“热水” “捣碎”探究的实况,使得选择不同探究内容,形成互补,提高了实验探究效率,促进课堂生成。
  (四)水到渠成,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研究了加快方糖溶解的方法,再举行一次吃糖大赛,谁吃得快?前提是:不能把糖块直接咽下,必须等糖块全部在口腔里溶解才行。学生讨论吃糖方法。最慢的吃法呢?然后发糖开始比赛。
  把课堂上的科学变为生活中的科学,让科学课堂回归生活本位,学习科学就不再孤立于生活,真正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六、总结
  本课围绕“探究”为核心,通过“引、扶、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获取新知识。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在探究活动中进行组内合作,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加强了各小组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加了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凸显学生主体,夯实了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 浙江】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比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全麻手术中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为全麻更好地选用镇痛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60例,依照入
兴趣是促进学生开展良好学习的重要动力,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关键。而小学科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有效培养,所以为了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深入探究。  兴趣是学生进行研究、学习的重要动力,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探究活动就无法良好地开展下去。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科学
生活性、趣味性和活动性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利用生活、反映生活、为了生活也是当下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一种追求。尤其是随着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课程就在幼儿的生活和行动里,课程方案就是幼儿的行动路线。“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与周围环境、人们的实际生活、生产实践有关,它也满足了幼儿在行动中学习的需要。那么,社会实践
当前,从国家到学校都越来越重视科技教育。而目前国家颁布的科技课程,由于课程形式、课程时长等原因的限制,学生科技素养很难得到有效及全面的提升。现在大多学校的做法是以科技校本课的形式对科技教育进行有效补充,但校本课毕竟有异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如果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异于换汤不换药,发挥不出校本课的作用。因此,构建有效的科技校本课程教学模式,关系到学校能否把科技教育落到实处。笔者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探索,试
目的:对国内两家不同单位的封闭群豚鼠开展群体遗传学分析,为封闭群豚鼠遗传检测方法和标准的建立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筛选获得的25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及荧光标记-半自动基
目的建立肺癌NCI-H446细胞放射抗拒性亚株,为小细胞肺癌放射抗拒和逆转研究提供配对的细胞研究工具。方法通过梯度照射NCI-H446细胞株诱导其耐放射性(共7500c Gy),并通过检测细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进步,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要及时地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改革完善,进而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其中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课程内涵与技术、自然科学、工程、数学、艺术等认知学科都有密切关联,因此将其STEAM教育理念进行有效的结合,无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措施。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