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在旧时光里的青春卡带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wayu0bell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箱倒柜费尽周折才找到了那些早已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卡带。用手轻轻抚掉带壳表层的厚重灰尘,仿佛抹去脑中的浓浓的雾气,那些清新的日子终于得以浮现。看着那些有些褪色的卡带封皮,一股熟悉的气味在房间里弥漫。那是叫做青春的气味,来自不算久远却又像挥别已久的过去。
  那时候,我们积攒着零花钱,放弃好看的发夹和崭新的篮球,在期盼已久的卡带发行的第一天,狂奔到学校旁边的音像店,对着音像店的老板说,我要谁谁谁的新专辑。把小小的卡带捧在心口,驻足在音像店的门口,仰着脑袋看着墙上还散发着油印味道的偶像的海报,煎熬的等待终于在那一刻化作幸福,溢满心头。
  那时候,阳光总是懒懒的,我们把脸深深地埋进书本,十首歌循环播放。一张卡带或许已经听了一个月但是没有丝毫的腻烦。如抒情诗般哀伤的词藻,像青春一样张扬的文字,抑或歇斯底里的自言自语,那些歌词我们总是能烂熟于心,随口吟唱。我们从那里学会坚强,像是得到了莫大的支持,无惧无畏。我们从那里知道了爱情,懵懂地用心体会,一知半解。
  那时候,在无聊的课上,我在桌子下面把一只耳机递给坐在身边的你,和着节奏微微地点着头,在老师心中塑造了好学生的形象。放学之后总是不愿回家,我和你坐在操场边上,分享着一个随身听里的音乐,分享着彼此的心事,也分享着操场上挥汗打球的我们喜欢的男孩子带给我们的悸动。你告诉我哪一面的第几首歌最好听,我告诉你哪首歌的歌词最有意境。你告诉我不开心的时候怎样忘却烦恼,我告诉你开心的时候怎样放大幸福。
  那时候,你买了新的卡带才刚听一遍就悄悄放进我的书包,只因我对你说我也喜欢他的歌。听着属于你的卡带好像听到了你对我的诉说。或者不是这样,是你买了新的卡带,我就凑到你身边抢来听,你总是无奈地笑笑,任由我霸占它很久很久。听着属于你的卡带,我感到你离我很近,恍若温暖的鼻息就在耳边。直到毕业,我们也没有说出心中的秘密,只是将一份小小的爱恋装进小小的卡带。
  那时候,我们的偶像是和我们一样青涩的。周董顶着卷卷的头发,鸭舌帽下面的脸朝着地面,手抄在衣服前面的衣兜里,唱歌总是口齿不清。燕姿穿着T恤和帆布鞋,单薄的身体里迸发强劲有力的中音,为我们歌唱着青春的旋律。Jolin还在努力地七十二变,青涩的娃娃脸惹人怜爱,进行着甜美舞曲和异域曲风。周蕙还在做着“约定”,范晓萱将“健康歌”进行到底,徐怀钰那里有“怪兽”和“天使”,梁静茹高唱追爱的“勇气”,Elva舞动“一个人的精彩”,陶喆说“爱很简单”,在力宏心里你是他的“唯一”,无印良品“想见你”的“掌心”,可米小子还在翻着“青春纪念册”,未想过有一天会真的各奔东西……我们在他们的音乐里找着自己的影子,然后和他们一起长大,也一起渐渐地埋藏了成长的痕迹。
  一直以来,我们的回忆并未消逝,我们的青春因为耳机里流淌的旋律而变得更加绵长。
  [感悟]本文有两个借鉴点:一是排比段落,增强青春朝气。作者在文章中运用排比的写法,写出了青春之时的“我们”购买小小的卡带,写出和同桌一起分享卡带音乐……它既在内容上表现了青春的丰富,更强烈表达了“我们”对于青春怀恋的奔放感情,深化中心。二是倒叙方式,平添回忆气息。倒叙的运用,“青春那些时候”在增强文章生动性的同时,又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还可以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使得文章充满青春美好回忆气息。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小小说《做客》反映了这样一个并不鲜见、令人悸动的事实:因为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间太长了,孩子们都快忘记他们是“一家人”的身份了,觉得爸爸妈妈是客人一样,放假去与他们相聚,被孩子们理解为是到“他们家”做客。“家人做客”,反映了一种莫可奈何的社会现象,令人动容的同时,能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以下几点可供写作时借鉴:  1.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巧妙安排。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青,但是作者又写了那群小伙伴,这
期刊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找准命题老师给定的采分点(一般为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因为文言文翻译题,一个句子往往会给定两到三个得分点,阅卷者根据采分点予以给分。下面以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要求翻译的句子为例,总结出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十大采分点,以期帮助同学们有效备考,提高翻译题的得分
期刊
登抱犊观日出,早在宋、金时期就成了达官显贵阶层的一大雅好,也留下了不少有关抱犊观日出的诗文。据考,古时抱犊寨上有“望海亭”,即为观日出而建,所以以“海亭”命名,可能有“云海”之意。古代的“望海亭”几遭破坏,已不得见。  观日出,只能在凌晨时方可一睹壮景。由于抱犊景区的客运索道所规定的第一班“空运”早已红日高照,所以不得不在山上留宿过夜。  昨游“老鹰峰”之后,又在“天池”呆过午夜,睡下时一直担心早
期刊
手头有一部《中国文化史词典》,闲暇无事,随手翻翻,却见到这样一条词目——驿站,诠释为: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住处。后面还有一系列与此有关的词目,林林总总,凡20余条,在惜墨如金的词典中占去了差不多三页的篇幅,可见这词条的负载是相当沉重的。  渐渐地,心头也跟着沉重起来,窸窣翻动的书页,翻卷起一幕幕褪色的史剧,云烟漫漫,翠华摇摇,在车轮和马蹄声中连翩而过。那快马的汗息挟带着九重
期刊
“吸进来,呼出去”,这六个字,是我在一座寺院迎门的颓壁上读到的,无意间一抬眼,不知为何,这个藏在满墙文字汪洋中的句子竟自己浮凸出来,要我认出它。仿佛被久候的人轻轻拍了一下肩膀,心一动——噢,你终是来了。薄薄的欢喜,登时掠过忧伤的心堤,是一种松绑的感觉。然而,我却不曾滞留,目光挪开的当儿,脚步已然随着众人走远。  春光正好。游寺院的时候,心里一直默诵着那六个字——“吸进来,呼出去”。默诵“吸进来”的
期刊
拥有了你的爱,就拥有了满天璀璨的星光。  ——题记  小时候曾在不经意间听人说起,每个人都拥有漫天繁星中独一无二的一颗星星。它的光芒也许不那么耀眼,却总在你失意时用微弱的光芒为你照亮前途的光明大道,在你成功时为你喝彩,在你迷惘时投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无论何时,无论你身在何方,它总会在你的上空温暖地闪亮,用翅膀守护你的成长。于是,我怀着这样的遐想,经常满怀期盼地伏在窗边仰望星空,希望可以找到属于我
期刊
写评论文字,或是作者的缘故,或是文本的缘故。那么这次,无疑是因为《第N次重复》的巧妙而迷人的构思,令我欲罢不能。因为中国的微型小说创作,还只是一个起步阶段,好的作品并不多见。《第N次重复》无疑称得上是其中的上乘之作。  读完小说,查阅作者黄莞的生平经历时,发现是一片空白。原来在写作这篇小说时,作者还是十七岁的少年。而这篇小说也只是为了千禧之年征文的即兴创作。  于是,想着去了解更多的关于这篇小说的
期刊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当代诗坛流派林立,纷争不断,热闹非凡。进入90年代,出现了“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两大流派阵营,它们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探索和创作实践,在价值立场上相生相克并形成两股对抗力量。“知识分子写作”强调的是“智性”以及一种自觉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民间写作”强调本土经验与叙述的客观化,注重语言的口语化,并试图努力恢复语言和生存经验的原生状态。“知识分子写作”以西川、欧阳江
期刊
德国作家保罗森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犹如一本书,傻瓜们走马观花地随便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阅读它。”感觉很有道理。生活如读书,每个人都是书,每人又都是读者。读别人,又读自己。而自己是最好的一本书,也是最重要的一本书。细想一下有时候我们连自己这本书都读不懂,更不要说读懂人生之书了。  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打心底里笑读别人,读别人的骄傲,读别人的自不量力。而在解读自己时,常常是戴着“放大镜”无限放大自己的优
期刊
晚年来得太晚了  王 寅  晚年来得太晚了  在不缺少酒的时候  已经找不到杯子,暮晚  再也没有了葡萄的颜色    十月的向日葵是昏迷的雨滴  也是燃烧的绸缎  漂浮的草帽遮盖着  隐姓埋名的风景    放大了颗粒的时间  装满黑夜的相册  生命里的怕、毛衣下的痛  风暴聚集了残余的灵魂    晚年来得太晚了  我继续遵循爱与死的预言  一如我的心早就  习惯了可耻的忧伤    诗人王寅,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