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qwjt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评论文字,或是作者的缘故,或是文本的缘故。那么这次,无疑是因为《第N次重复》的巧妙而迷人的构思,令我欲罢不能。因为中国的微型小说创作,还只是一个起步阶段,好的作品并不多见。《第N次重复》无疑称得上是其中的上乘之作。
  读完小说,查阅作者黄莞的生平经历时,发现是一片空白。原来在写作这篇小说时,作者还是十七岁的少年。而这篇小说也只是为了千禧之年征文的即兴创作。
  于是,想着去了解更多的关于这篇小说的产生背景。在2000年的某一期《中国青年报》曾经举办过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参与其中的评委,都是当时重量级的人物。比如钱理群,比如王蒙,比如余华。而《第N次重复》是在几万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好作品。
  当年的小作者并没有沿着文学之路走下去。也据悉,当年获得大奖的作者们,几乎无人在今天真正从事文学创作。这或许是一种遗憾,但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因为,文学这条路艰辛、孤独而坎坷,有更好的出路还是别走文学之路。文学,真的只能是一种爱好,要拿来赢得功名利禄,恐怕往往令人失望。这些只是题外话,还是让我们开始阅读小说本身。
  “这条小鱼在乎!”当男孩子在沙滩上将小鱼一条一条放入大海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一片空明,他的思维一定非常地单纯。他没有想过这样的举动有什么特殊的涵义,只是出于生命的本能,秉性的善良,人性的柔弱。
  多么希望,小作者不是沿着这样的思路走下去,那个在海滩边散步的男人只是一个普通的男子,他为孩子的率真而感动,于是,弯下腰来,带着微笑。当然,这样的构思,就不是小说了,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善良的愿望。故事情节也会在这样的平淡中显出平淡来。
  多么希望,那个在海滩散步的男人或许是因为某一个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结着,正想要走向大海的时候,被孩子那种热爱生命的行为感动,重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但是,我同样知道,这样的故事太老套了。思想情感的表达也会在散淡中失去分量。
  或者就希望,孩子离开了,而男人因为眼前的情景而有了创作的灵感,开始了他的公益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的真意,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身边那么幼小的生命,从而懂得天人合一的哲学真理。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构思,还是没有作品如此的安排更具震撼力,更有悲剧意味。
  孩子的蜕变,是世俗的成人世界催化的。当孩子在一次次的作秀与虚假后,慢慢学会了虚伪,慢慢懂得,原来出名是如此的容易,获利是如此的轻松。我很担心,能如此透视社会现象的小作者,今后是否会受到这样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而变得世故,很担心小男孩在这样的世道,当他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过早地进入到势利的成人社会,今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当我们的孩子开始用一种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成人的生活,这样的情景是可怕的。此时,我犹如芒刺在背,深感不安。
  总以为,成人世界的那些游戏,孩子们不会看懂。
  但是,《第N次重复》让我们如鲠在喉。孩子们不但看清了那些潜在的游戏规则,而且将这样的过程只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情节就渲染得淋漓尽致。那个单纯的小男孩,在利益的引诱下,慢慢蜕化成懂得作秀、懂得要挟、懂得牟利的市侩。这是一个真正的悲剧,不只是男孩子的,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剧。
  总以为,由孩子成长为大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是,《第N次重复》让我们翻然醒悟。只是需要一个契机、一个简单重复的动作、一个非常偶然的时机,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甚至改变一个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虚伪是一种最容易模仿的行为、最容易接受的思维。
  是的,这篇小说,无论在构思上还是在选材上,都堪称精彩。
  《第N次重复》,从一个瞬间、一个动作、一个场景,就展示了小说之美,启示着一种新的思想。通过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将复杂的社会游戏浓缩在一个小小的篇幅之中。
  男孩子拍摄动作从别扭僵硬到优美,其间的变化那么的轻而易举。我们没有看到男孩子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但我相信,这期间,应该有过挣扎、有过痛苦,也应该有过矛盾的。当年,他是那么自然地怜悯那些即将死去的小鱼,难道,这种悲悯之心是如此轻易就被抛弃了么?难道,人性最柔弱的一面就如此轻易地被名利取代么?难道,对生命的尊重远不如对利益的追求更有意义么?作者舍去了这些心理的描写,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浓缩的情节,一个特写的镜头:
  “男孩儿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人人都在谈论着一个善良的男孩儿。男孩儿被一家家摄影公司、电视台邀请,一遍遍在沙滩上重复着几乎是同一个优美的动作。”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个细节的把握是成功的。因为有了这个情节,整篇小说开始灵动起来,开始变得合情合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个情节又是令人心痛的。小作者竟然将成人世界的游戏看得那么透、那么深、那么明白!
  此时,我又想起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成人世界,不能因为不想让孩子过早看到那些丑陋的一面而掩耳盗铃,而应做好自己,还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净土。或许,只有孩子们觉悟了,就不再迷茫;懂得了,就不再沉沦;学会了思考,就不再盲从。少年的心事,男孩也好,小作者也好,都不必去猜,也不必过分杞人忧天。
  《第N次重复》白璧微瑕之处是结尾的一段似有狗尾续貂之嫌。不必点出交易,或许更耐人寻味。不必再谈鱼儿,或许更令读者遐想联翩。就让小说在一场没有结局的交易中结束,或许更有韵味。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中学]
  [附]
  
  第N次重复
  黄 莞
  暴风雨过后的清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许多卷上岸来的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用不了多久,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一个男孩不停地在浅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
  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
  “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三天后的一个霓虹灯闪烁的夜晚,这男孩被请进了东方摄影公司的总裁办公室。三天前在海边邂逅的男人正笑容满面地坐在老板椅上。
  这是一个大胆的构思。这家摄影公司打算拍一张有关拯救动物的宣传照片,而男孩儿三天前的“英勇救鱼”被总裁亲眼目睹,自然而然就幸运地成为照片的主角。
  拍摄过程是在那个沙滩进行的。工作人员将满满一桶刚打捞上来的小鱼,一条条摆在沙滩上。小鱼艰难地挣扎着、跳跃着,将身体甩得噼里啪啦乱响。男孩儿心疼地跑过去,捞起一条小鱼,胳膊从后向前划了一个优美的弧,正要将小鱼扔回大海,却听到摄影师一声兴奋地叫喊:“很好,就这样,不要动!”男孩怔住了,即将甩出去的胳膊,被这突来的叫喊僵在空中,男孩别扭的动作就被摄影师定格在相机中。
  相片洗出来,经过镶边、放大等各种技术处理,被贴到马路的宣传栏上。相片拍摄得相当不错。在洒满余晖的沙滩上,一个男孩,被夕阳映红了头发,正将小鱼扔回大海。伸起的手臂立成一道黑黑的直线停在夕阳一侧,手里的小鱼在夕阳旁边闪着金光。
  这张照片引起的反响十分强烈,达到了总裁预期的效果。男孩儿也就获得了一笔可观的酬金。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暴风雨的缘故,照片一角的马路上还是一片狼藉,而且男孩的动作也有些僵硬。于是总裁决定再拍一张更优秀、更完美的照片。
  第2次拍摄中男孩儿仿佛有些经验了。他挑了一条在夕阳下最闪亮的小鱼,做了一个优美的动作,使身体恰到好处地形成了一道圆滑的曲线。
  第2张照片以神速飞遍了大街小巷,飞到了杂志的封面上、报纸的头版上、学校的黑板报上……一切都很顺利,男孩儿的酬金又涨了一倍。
  男孩儿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人人都在谈论着一个善良的男孩儿。男孩儿被一家家摄影公司、电视台邀请,一遍遍在沙滩上重复着几乎是同一个优美的动作。
  当这拍摄工作第N次重复时,男孩漠然地看着一桶小鱼又一次被洒在了沙滩上。他没有动,他说:“我想再谈一下我的酬金问题。”
  “可是,我们早已经谈妥了。”摄影师有些不快。
  “但是要知道一个人一直重复同一个动作是很累的。而且我平时的时间安排是很紧的。明天上午还有一次采访……”
  “但我们已经将酬金提得很高了,况且这本是一张公益照片。”
  “我希望你们能再将酬金提高5%。”
  ……
  沙滩上的鱼儿挣扎着,嘴巴艰难地一张一合维持微弱的呼吸,银色的鳞片在夕阳下闪着点点金光。它们躺在沙滩上,静静地聆听着一场交易。
  (选自《21世纪微型小说排行榜》)
其他文献
优秀记叙文一般有三个基本要求:①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②有一两个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③以记叙、描写为主,特别要重视描写,抒情和议论应当压缩到最小的篇幅中,甚至可以不发议论。这些要求,应该人人明白。然而,现在很多考生写记叙文,多是信马由缰的作文,既不见“事”,又不见“人”,更没有让人记忆深刻的描写。  所谓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
期刊
凝视  冯永杰    对一幅名画凝视  对一束鲜花凝视  对一抹远山凝视  对一泓碧水凝视    凝视,是一种品味    对一尊塑像凝视  对一座丰碑凝视  对一面旗帜凝视  对一枚勋章凝视    凝视,是一种瞻仰    对一片竹林凝视  对一扇窗口凝视  对一行大雁凝视  对一叶归帆凝视    凝视,是一种思念    对一个老人凝视  对一群孩子凝视  对一双泪眼凝视  对一朵笑靥凝视    凝
期刊
这篇撼人心魄的小小说,以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为描述对象,以“圣诞礼物”为线索,用一个饱含真情的故事,讴歌了纯真的童心和真挚的爱,谱写了一曲温情的爱的颂歌,告诫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成人们,不要將“冰冷的手”伸向那“暖烘烘的小脸蛋”。其实,在孩子们那稚嫩的胸腔里,流淌着最真挚、最纯洁的爱。这种爱甚至会比成人更炽热、更无私;这种爱就像永恒的星辰,璀璨耀眼,让这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作品的写作技法主要表
期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梦想登临泰山的愿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登顶飞来峰后的豪情。古人喜欢登高,常以五岳为尊。或许由于遗传基因的作用,我们这些后生的血管里也流淌着对登临的向往。  一  登临是人生的一种追求——追求的是梦想,追求的是人生价值的实现。俗语有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有理性的追求,而不是像野兽那样只对
期刊
小小说《做客》反映了这样一个并不鲜见、令人悸动的事实:因为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间太长了,孩子们都快忘记他们是“一家人”的身份了,觉得爸爸妈妈是客人一样,放假去与他们相聚,被孩子们理解为是到“他们家”做客。“家人做客”,反映了一种莫可奈何的社会现象,令人动容的同时,能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以下几点可供写作时借鉴:  1.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巧妙安排。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青,但是作者又写了那群小伙伴,这
期刊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找准命题老师给定的采分点(一般为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因为文言文翻译题,一个句子往往会给定两到三个得分点,阅卷者根据采分点予以给分。下面以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要求翻译的句子为例,总结出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十大采分点,以期帮助同学们有效备考,提高翻译题的得分
期刊
登抱犊观日出,早在宋、金时期就成了达官显贵阶层的一大雅好,也留下了不少有关抱犊观日出的诗文。据考,古时抱犊寨上有“望海亭”,即为观日出而建,所以以“海亭”命名,可能有“云海”之意。古代的“望海亭”几遭破坏,已不得见。  观日出,只能在凌晨时方可一睹壮景。由于抱犊景区的客运索道所规定的第一班“空运”早已红日高照,所以不得不在山上留宿过夜。  昨游“老鹰峰”之后,又在“天池”呆过午夜,睡下时一直担心早
期刊
手头有一部《中国文化史词典》,闲暇无事,随手翻翻,却见到这样一条词目——驿站,诠释为: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住处。后面还有一系列与此有关的词目,林林总总,凡20余条,在惜墨如金的词典中占去了差不多三页的篇幅,可见这词条的负载是相当沉重的。  渐渐地,心头也跟着沉重起来,窸窣翻动的书页,翻卷起一幕幕褪色的史剧,云烟漫漫,翠华摇摇,在车轮和马蹄声中连翩而过。那快马的汗息挟带着九重
期刊
“吸进来,呼出去”,这六个字,是我在一座寺院迎门的颓壁上读到的,无意间一抬眼,不知为何,这个藏在满墙文字汪洋中的句子竟自己浮凸出来,要我认出它。仿佛被久候的人轻轻拍了一下肩膀,心一动——噢,你终是来了。薄薄的欢喜,登时掠过忧伤的心堤,是一种松绑的感觉。然而,我却不曾滞留,目光挪开的当儿,脚步已然随着众人走远。  春光正好。游寺院的时候,心里一直默诵着那六个字——“吸进来,呼出去”。默诵“吸进来”的
期刊
拥有了你的爱,就拥有了满天璀璨的星光。  ——题记  小时候曾在不经意间听人说起,每个人都拥有漫天繁星中独一无二的一颗星星。它的光芒也许不那么耀眼,却总在你失意时用微弱的光芒为你照亮前途的光明大道,在你成功时为你喝彩,在你迷惘时投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无论何时,无论你身在何方,它总会在你的上空温暖地闪亮,用翅膀守护你的成长。于是,我怀着这样的遐想,经常满怀期盼地伏在窗边仰望星空,希望可以找到属于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