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raSpa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变教育观念,提倡教育创新
  
  有些教师认为,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操作计算机的过程,学习信息技术就是学习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并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定位在Windows2003、Word、Excel、PowerPoint等操作的学习上,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来训练学生对“图形的着色、修改、复制、组合等”的处理上。这种误区的实质是将信息素养的培养降低为操作技能的训练,将素质增长率降低为职业技能教育。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而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极大的尊重,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营造创新环境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同时,学校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等。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环境,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一名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实践课,它与其他学科相比存在着特殊性。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操作既费时又费力,这时,教师可利用寻找简化操作方法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补充教育。例如:在学习Word程序操作教学中,有很多操作可以使用快捷键,首先让学生在“菜单”里找出对应每一项操作选项后面的英文字母,再让学生自己寻找还有哪些操作可以使用快捷键,学生很快就会找出很多,并学会使用。有了这样的操作实践,学生在以后学习新的软件操作时,就会主动去寻找每一个操作的快捷方式,这也是课堂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最好方式。
其他文献
针对告警直传系统的事件漏发及重发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CE对等模式的双机同步方法。本文分析了事件漏发及重发问题的原因,设计了一种以事件特征值和主站IP地址作为事件
激发学生情感语文学科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学科。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是语文学科重要的任务。如果能
本刊讯日前,由普元、InfoQ联合主办的“PWorld2014软件架构&平台创新大会”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云、移动时代的企业软件变化与创新”为主题。该大会为SOA中国技术论坛一路演变
记忆讲述  在全球化竞争的舞台上,码头工人许振超创造出的“振超效率”成为新中国锐意进取的缩影。  许振超仍记得第一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时的情景。  2003年4月27日夜,投產不久的青岛港前湾港新码头,国际巨轮“地中海法米娅”轮靠港,3400个集装箱静待装卸。晚上8时,许振超和工友们进入廛战,8台桥吊一字排开,集装箱被吊起后又几乎同时轻轻落下。  6小时15分钟后,集装箱全部被装卸完毕,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