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怎样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1.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是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游戏是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项“法宝”。如我在二年级上学期《认识方向》一课中,我设计了指一指、转一转、找一找等环节,让学生动起来,一起从游戏中掌握所要学习的四个方向,学生做得兴高采烈,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基本掌握了。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通过游戏和活动,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学习的目标。
2.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面对小学一年级学生,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动脑的习惯。要教会学生做到五会:会听、会看、会想、会问、会说。
2.1会听:
(1)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
首先,教师要用爱心吸引学生听课。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爱每一位学生,用亲切的语言、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走近学生,要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用赞许的微笑肯定他们。
其次,要用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吸引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毕竟还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教师要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吸引学生倾听。
(2)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随意插话,随意打断同学发言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让学生边听边想:某某同学的发言,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有不同意见?你还有什么补充?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养成倾听、提出意见的习惯。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更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2.2会看:小学数学课本中,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力小,比较抽象,再加上小学生看事物一般比较模糊,怎样让他们会看呢?
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尽可能不讲或少讲。
其次,要让学生明白,看数学书上的图,是看数量之间的关系。
2.3会想:会想就是思考。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老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性,便于人人都可以思考回答。坚持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可使全班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动脑思考,提问时还可让不会答的优先答,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答。这样,帮助后进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后教师还要注意及时评价。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等等,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
2.4会问:会问就是会质疑。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发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大加表扬。根据低年级学生不会提问的特点,我在平时教学中很注意培养学生质疑,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所以每节课我都鼓励学生,说说有没有自己很困惑的不明白的问题,经过反复实践我发现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的乱问,不然问的总是琐碎杂乱,没有质量。所以要求学生:
(1)不许提假问题,既心中明白却为迎合老师而问;
(2)太简单的问题不要提,因为书上清楚写着没有思考价值;
(4)在需要认真思考处画横线,打问号。
实践证明,越是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就会思考得越深刻,回答问题的质量也就越高。
2.5会说:说即表达,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说”可以发现小学生的思维的正确性。课堂上要给时间让学生尽量学会说,实际是促进学生想。
第一,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所谓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过程。如个人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长此训练,低年级学生就学会了“说想法”。
第二,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图意、题意,要求学生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学生在生活中习惯于说几点,用数学术语应该是几时,在学生说时强化训练。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是基础性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怎样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1.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是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游戏是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项“法宝”。如我在二年级上学期《认识方向》一课中,我设计了指一指、转一转、找一找等环节,让学生动起来,一起从游戏中掌握所要学习的四个方向,学生做得兴高采烈,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基本掌握了。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通过游戏和活动,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学习的目标。
2.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面对小学一年级学生,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动脑的习惯。要教会学生做到五会:会听、会看、会想、会问、会说。
2.1会听:
(1)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
首先,教师要用爱心吸引学生听课。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爱每一位学生,用亲切的语言、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走近学生,要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用赞许的微笑肯定他们。
其次,要用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吸引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毕竟还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教师要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吸引学生倾听。
(2)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随意插话,随意打断同学发言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让学生边听边想:某某同学的发言,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有不同意见?你还有什么补充?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养成倾听、提出意见的习惯。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更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2.2会看:小学数学课本中,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力小,比较抽象,再加上小学生看事物一般比较模糊,怎样让他们会看呢?
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尽可能不讲或少讲。
其次,要让学生明白,看数学书上的图,是看数量之间的关系。
2.3会想:会想就是思考。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老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性,便于人人都可以思考回答。坚持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可使全班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动脑思考,提问时还可让不会答的优先答,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答。这样,帮助后进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后教师还要注意及时评价。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等等,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
2.4会问:会问就是会质疑。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发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大加表扬。根据低年级学生不会提问的特点,我在平时教学中很注意培养学生质疑,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所以每节课我都鼓励学生,说说有没有自己很困惑的不明白的问题,经过反复实践我发现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的乱问,不然问的总是琐碎杂乱,没有质量。所以要求学生:
(1)不许提假问题,既心中明白却为迎合老师而问;
(2)太简单的问题不要提,因为书上清楚写着没有思考价值;
(4)在需要认真思考处画横线,打问号。
实践证明,越是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就会思考得越深刻,回答问题的质量也就越高。
2.5会说:说即表达,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说”可以发现小学生的思维的正确性。课堂上要给时间让学生尽量学会说,实际是促进学生想。
第一,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所谓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过程。如个人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长此训练,低年级学生就学会了“说想法”。
第二,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图意、题意,要求学生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学生在生活中习惯于说几点,用数学术语应该是几时,在学生说时强化训练。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是基础性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必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