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

来源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紧扣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由5本必修和15本选修组成,内容较老教材有明显增加,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思维品质的提高、知识面的增长、成绩的提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方面有显著的作用。面对这样一套优点鲜明的教材,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从意识和实践两方面入手。意识方面,主要是教师要树立教材本位理念和“生本”理念;实践方面,主要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力争做到必修与选修并重,重视阅读教学,重视模块间的衔接,重视知识的积累、迁移、补充和拓展。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材;优点;使用方法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紧扣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培养,重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作品的选择也旨在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由5本必修和15本选修组成,兼顾语文读本,内容较老教材有明显增加,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严重的升学压力下,它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发出一种感叹,那就是高中语文课本学与不学都没关系,考试基本不考。于是老师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把学习的重心放在了文言文、古诗词上,而对于大量的现代文阅读篇目,基本是置之不理。特别是复习阶段,学生基本不翻看语文课本。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高考还是日常运用,课本的主导作用是谁都无法取代的,课本储备的基础知识就犹如建造高楼大厦所需要的钢筋,也是学生们在高考中夺取高分的敲门砖。所以说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运用正确的方法,驾驭这一套全新的教材,使其发挥作用,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而不是仅凭一己之见去构建教学的“空中楼阁”。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侧重于凸显语文的基础性和工具性,注重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注重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思想道德教育。它具有鲜明的优点和显著的作用。
  1.促思想道德的教育。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描绘祖国的大好山川,赞扬朴实善良的劳动人民,歌颂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崇尚追求真理的仁人志士的作品,为的就是让知识面狭窄、社会经验少、是非观薄弱、好奇心强的学生在傲游书海的同时,能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得到正确的人生指导,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学作品虽说高于现实生活,有许多虚构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事实。选文中有许多表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作品,学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能领悟到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从历史事件中分辨出真善美和假丑恶,从而正确取舍。
  2.促思维品质的提高。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中新增了选做题型。它在题型设计上,紧扣文章的主题或人物形象,要求学生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畅所欲言,并不拘泥于是否成熟与完善。这能促进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也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敢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新课标高中教材注重讲读、自读课文相辅相成,使学生在掌握课内知识的基础上,能有效地利用自读课文迁移知识,做到课内与课外相得益彰。使他们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些都正符合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取得成就奠定基础。
  3.促知识面的增长。新课标高中教材的编排重点突出,遵循独立又联系、循序渐进的规律,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知识获取新知识。而且每一单元都有特定的教学目标,每一篇课文也都规定了训练重点,能有效地指导教师在教学时去粗取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另外,这套教材在文章的选取上,兼顾了古今中外,能不断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对于高中生来说,仅有中学文学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势必会造成学识的营养不良,就应该在巩固中国文学的基础上,增加对世界文学知识的了解。
  4.促成绩的逐步提升。高中三年的学习,终究还是为了能顺利地通过高考。高考语文试题由基础、阅读和写作三部分组成,虽然我们无法从试卷中找到一段直接来源于教材的文本,但考查的范围、知识点,都基于教材文本,顺利通过考试所需的知识、能力,也都来源于教材文本。如成语的运用、病句的辨析等的考查,注重的就是教材知识的日积月累;而古代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知识点,可以说都是教材文本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的重组和再现。
  5.促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增加了作文主题训练模块,能改变以往作文教学的随意性,使整个高中的作文教学能有步骤地开展。在内容的安排上,各主题下都设定了相关的训练题目和分析思路,以及相关的作文素材,这就能使学生逐步掌握作文的方法和要领,准确把握作文题目的主旨。每次训练都有的放矢,就能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由上可见,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的优点和作用都是不容小觑的。那么,面对这样一套优点鲜明的教材,我们应该如何去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意识方面,也是最根本的一个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
  (1)教师要树立教材的本位理念,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教材本身,进而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重视教材,如果教师都放弃对教材的使用,那么学生自然也就对教材置之不理。但同时教师也必须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不仅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而且还要以教材为纽带,向生活辐射,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材料。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容量大,教师要一改传统教材观,不能通讲到底,要有选择性地进行讲授。
  (2)教师也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要让学生从教材文本中汲取正向的能量。要让学生成为教材的主人,自主地获取教材的知识。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其次是实践方面,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包括以下几点:
  (1)重视选修教材。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是“必修本”与“选修本”的完美结合。“必修本”的分量自然不容忽视,但新课标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共有15本,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很大的比例,所以我们在重视必修教材的同时,也要重视选修教材,不能把选修教材视为必修教材的点缀,如果把目光停滞在必修教材上,既是不可原谅的资源浪费,也是对以“生”为本的莫大讽刺。也不能把选修教材理解为自读文本,选修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篇目,不能一味地交给学生自学,如:《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物传记》里的大部分文章,就要把它放在与必修教材同等的地位来学习。也有一些篇目是比较难读、难懂的,就需要教师进行剖析、讲解,如:《外国小说》和《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篇目   (2)重视文本的阅读。正如雷夫·艾斯奎斯所强调的一样,阅读在学生的成长中至关重要,“那些获得成就的学生,虽然拥有不同的肤色、宗教、经济阶层以及文化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阅读的热爱。”新课标提出的语文的工具性也集中体现在阅读理解上。就日常生活而言,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也可促进自身与外界更好地沟通、交流;就考试而言,高考语文试卷处处需要阅读理解,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几乎都是理解的能力,就算是语言文字运用题型,也同样需要学生去理解题目、题干。作文那就更不用说了,新材料作文虽说不需要学生找出最佳立意角度,但也要求学生的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这也同样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这种阅读理解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而教材文本就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范文,应给予重视。至于阅读的方法,笔者认为,可以是精读、泛读、略读的巧妙结合。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认为让学生自主阅读就是把教材文本丢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乱读一通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教师在布置学生去阅读文本的同时,自己也要去弄清文本中所包含的真正意思,对文本要有整体性的把握。另外,也要适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引导性回答。
  (3)重视模块间的纵、横向衔接。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本”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4个模块组成,前3个模块须在课内完成,“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阅读鉴赏”是主体,每册由4个单元组成,内容涵盖了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思辨性较强的说理文章、运用性较强的文章等。“表达交流”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2个部分,“写作”共20个专题,每册4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的写作话题和写作指导。“口语交际”共5次活动,每册围绕一个重点进行。“梳理探究”共15个专题,每册3个,有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的,也有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培养探究能力的。“名著导读”共选10部中外名著,每册安排2部。导读的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3个部分。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到模块间的纵向衔接,要树立“一统”思想,按照5册书的编排,循序渐进。同时,也要做到模块间的横向衔接,4个模块的教学不能各自独立,毫无联系,而要融会贯通、和谐统一,要尽力做到“聚零为整”,在教学及学生使用中,各个模块可以灵活组合,如“表达交流”就可与“阅读鉴赏”组合教学,阅读的教材文本可作为写作的范本,可引导学生从这些范本中探究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从中学习应该怎样写这些范文。
  (4)重视知识的积累、迁移。无论是升学考试还是日常运用,都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的积累都要依靠教材文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从教材文本中选取并积累重要字、词、句的习惯,如成语、谚语等。特别是文言文和古代诗词文化经典的学习,除了鉴赏阅读,把握作品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外,也要积累文本中的字、词知识,这是因为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习惯与现代汉语不同,学生只有积累了这些字词知识,才能读懂文言文和古代诗词。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这些古代文本的理解,还可以将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让学生仿写这些古代文本,学什么就仿写什么,学文言文,就仿写文言文,学古代诗词,就仿写古代诗词。当然,这样做学生会感到比较吃力,但这样的仿写是最有效的运用,学生从仿写中加深了对古代文体的了解,强化了对文言字、词、句的记忆。
  (5)重视课堂的补充、拓展。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容量大,需要的课时量也大,但不能因此放弃对课堂的补充和拓展。文章的作者、写作背景以及代表作等相关的知识,在教学时,都要进行补充。如长篇小说的学习,教材的篇幅有限,不能将完整的一篇小说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需要对课堂进行拓展,教师简介小说的故事情节或者指导学生从图书馆借阅完整的小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带学生去观看与文本相关的电影、话剧,让学生通过另一种形式去领悟文本的含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如戏剧的学习,空读课本一定索然无味,这时也需要将课堂进行拓展,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着去扮演剧中的角色,进入角色的灵魂深处,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杨益民.语文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J].中学语文,2007.07.
  [2] 张学凯.语文教材使用策略例谈[J].语文建设,2007.10.
  [3] 欧阳林、何更生.当今语文教材使用的三大误区[J].语文教学通讯,2005.02.
  [4] 李成芳.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材的使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32
  [5] 付宁、刘向军.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语文教材[J].语文学刊,2007.18.
  [6] 邹兆文、叶熙钊.对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02.
其他文献
所谓“片断作文训练”,是一种以语段形式出现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作文训练。这种短文训练内容单一,篇幅较小。用以描叙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论述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在日常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片段作文训练,对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凸现“语文素养”、拓展思维层面是很有帮助的。  一、通过片断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眼力”和“手力”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活动中,通过片段作文
期刊
摘 要:考察江苏特色名校感受深刻,受益匪浅。感受之一: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感受之二: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感受之三:教育产业化;感受之四:我校课堂与内地学校课堂差异明显。  关键词:考察有感  2011年3月20日~3月28日,我带领学校三位教师参加了由中国教育服务中心主办的江苏省特色名校考察学习活动。短暂的考察使我们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感受之一: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所考察的四所中学,给我们最大的感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我们永远无法回避,因此,如果在写作指导方面能摸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可行之路,将会对语文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直接的、至关重要的巨大影响,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真正实现质的飞跃。  关键词:作文教学;现状;创新;建议  写作教学一直被誉为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语文教学中最难突破的,即属写作教学,而语文成绩提高缓慢的根本症结也正在于此。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其基本内涵是:语文课必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工具;同时还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课程文本形式互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构筑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远的。所以,语文课程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重视对学
期刊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健康第一”的思想必须要落到实处。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充分运用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和体育运动的属性,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建立体育课教学心理健康培养的方法,充分重视身心的相互作用。挖掘体育课教学的内涵,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通过身心调节,使学生达到自然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期刊
孩子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但是有些时候,孩子会违反规则或越过了您指定的限制。试着违反您的限定和挑战您的权威是孩子发展独立性的一个重要部分,当他更大一点时,他需要这种独立性来自己做出决定。在幼儿的生活里,需要考虑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学习服从您的规则和尊重您设立的限制。您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发展自控能力。  当孩子做了错事,下面的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您做出反应:  一、考虑原因  当孩子犯了错误,您所
期刊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要培养教师专业水平的几个基本素养:即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和合作能力。要具备这三个方面我认为应做到:  1.从教育实践入手,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课标》中对教师明确地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善于反思的研究型教师!而美国学者波斯纳也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波斯纳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大声诵读,反复吟咏,学生容易入情入境,加深理解。如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倡导“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保证学生充分地读,从而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的目的。引导学生朗读的形式是多样化的,
期刊
摘 要:阅读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在幼儿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会给幼儿带来激情,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物质环境方面我们立足幼儿园实际,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孩子创设了多种阅读环境。  我们知道幼儿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往往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环境的熏陶能给幼儿埋下一颗爱书的种子,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还会把教师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语文;有效教学  1.明确目标,学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