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
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问题较多,困难较大。为了加强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语文教学提供必要的经验和借鉴。我们在近两年内,对中学生进行了学习心理和学习问题的调查与测试,根据对六、八年级、高一、高二年级165人的抽验调查,有22%的学生“比较厌恶写作文”;55%的学生“怕写作文”;“比较爱写作文”的只占23%。
有关心理问题,详见表1-表2。
调查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心理问题较多,主要集中在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教师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兴趣的动因,他们面对的大都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很少有可操作性的写法指标,因此,无法达标或难以达标,所以失去了写作动力。因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作文应符合“物一意一文”的创作规律,即由客观生活,再到主观的能动反映,最后产生主客观的物化(文章)。但就目前来看,理解并运用此观念进行教学的不多,而大部分作文的教学是“为作文而作文”,既缺乏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又缺乏与课文讲读的有机结合,使作文教学或者过于简单化,或者过于专业化。导致“作文难,要求难,难作文,难要求”的恶性循环。
另外,有些教师的价值观和评价观受教育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制约,忽视了作文的“个人本位”性,使作文成了“工业隐喻”过程中的“教育产品”。
2作文教学的“模式化”指导
要给学生创造一种“作文情境”,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而学生的“情绪生活”也会因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在不断变动的状态中。所以,教师必须经常地探究学生的心理状态。
多年来,作文教学之所以长期困扰着广大师生,其主要原因是作文内容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另外,命题和写法都使学生难以把握,因为许多命题和要求超过了他们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的范畴。
为了适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作文情境”,我尝试用“模式化”的写法指导来辅导学生,使学生有可行性的操作程序。
2.1格式化结构——跳房子游戏规则:把叙事写人的作文,按常用的写法,像跳房子一样,先画出框架结构图,如:
这种“图文情境”较生动形象,充满情趣,可在室外“操练”的同时,寓教于乐,边玩边学。它可使学生把握叙事的基本方法与结构安排,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独出心裁。
2.2程式化写法——“四个四”原则: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发现学生除了无材料、无思路、无结构布局之外,即使有了较好的材料和思路之后,也很难表达完好。因为他们或者受经典作品的制约,使其“望而生畏”或者无序陈述,随意铺陈。
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一个可遵循的操作程序,我受书法练习时描红,仿影的训练模式的启示,于2003年10月,尝试用程式化的“操作模式”来规范作文,形成一个作文的基本原则,即“四个四”原则:四个段落;四个结构(开头、经过、高潮、结局);四个修辞;四个写法(指写作手法或描写方法)。
起初,六年级学生很难达到这“四个四” 的要求,我就适当降低要求,把“四个结构”简化为三个,即“开头、经过、结局” ,因为高潮是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简化了“高潮”这一环节,既“淡化”了情节的变化和描写,又大大降低了写作难度。这样一来,表面上看,文章大为失色,似乎色彩全无,但实际上,则便于学生把握,也更符合六、七年级学生思维的表面性和感性化的特点。因而,也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和成就感。
有许多学生不能写出四个以上的修辞,我一方面进行修辞造句单项训练,一方面限期降低要求,如:在叙事写人的文章里,学生按要求写清“四个四”就给满分,而不去苛求用法是否合理,更不去评判是否有艺术性,这完全是出于对学生的鼓励和爱护。
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关爱是达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外称之为“心情教育”。有了这种心情来做知识基础,佳作的出现还会遥远吗?
2.3作文教学的生活化与活动化——从脚下写起,从小事入手。根据刘锡庆(《基础写作学》1987年)“物——意——文”的写作原理,文章应源于客观物质世界,然后经过主观的加工,最后形成主客体的物化—“文”。可见,文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我们作文必须从脚下的实事写起,着眼于小事。从小事下手,才能更便于理解写作原理,才能更便于驾驭题材。
我经常从日常小事中考虑作文命题。如:一个学生弄得满手是彩色墨水,我让他去洗手,他趁机举起手来做怪样。我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命题:“这只手让我看了——”,并说明:明天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有时,我还结合班会课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根据活动主题来做作文。如班会:“我真的很不错”、“劳动最光荣”;公益活动:“净化社区环境”等活动。这些都是思想性与趣味性较强的,因此,学生大多能写出较生动具体的文章。可见,从生活小事入手,使作文增强了操作性,同时,也增强了趣味性。
如果学生的写作动机一经激发,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愉快的心境,自然而然会思维敏捷,浮想联翩。
3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进行针对性的“提纲指导”
六、七年级的学生因为还保持着孩提时代的稚气,对老师的依赖性强,认识能力、写作能力有限,教师的具体指导是绝不可少的。随着年级的提高,具体指导要逐步减少,特别是进入九年级以后,学生的心理状态已由“开放期”转入“闭锁期”,希望摆脱大人的束缚,独立地构思,教师过多的干预是不适宜的。但无论如何不能没有“具体指导”,这对学生也是必要的。
作前的具体指导要着眼于内容方面的启发引导。不要在写法上过多纠缠。清代王箱在《顺童子法》中说道:“初学作文,必促之使放。放之如野马蹄跳咆哮,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美国教育家罗伯特·埃文斯也说:“要孩子们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什么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那么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也就不是什么难题”。当然,作文要写得好,是要讲究文章法则的,问题就在于什么时候讲,在什么火候上讲,才真正有好处。我看,最好在阅读课上讲,在研读范文时讲,在学生初稿写成,指导修改时讲。鲁迅是深明这种写作心理的,他教育青年作者写作时说:“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兔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
因此,作前的内容指导,与其和同学一同讨论“写作提纲”,不如给学生提供“观察提纲”和“思考提纲”,来具体帮助他们认识生活,扩展思路。
我的做法是:努力使作文教学生活化与活动化。既:远离花拳绣腿——从“散打”“擒拿”练起。
目前,教师的主体意识缺乏,导致文本的训练不扎实,非语文化的活动占据了大量的课堂空间,而没有给学生思考与探讨的空间。鉴于以上情况,我采取“零打碎敲”的语文化活动,从日常小事上下大功夫,做大文章。例如: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文学鉴赏”时间,进行朗读和评议活动,以此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议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有时,我还结合学生的一些行为来命题作文。例如:学生把垃圾倒在讲桌里,我不愠不火地写出一个题目:“我与垃圾无关”。要求学生写出事由,说明道理。学生为了“清洗”和“表白”自己,或者为了说明和解释问题,是不能不说的。
这样的作文“擒拿”住了学生的行为“关节”,唤起了他们的写作动机,学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因此,使作文成了一种快乐的活动。每个人在事件中的行为和心理表现是不一样的,所以,作文也是不一样的。
说明:此文为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自主课程研究》课题论文之一。本文作者为课题成员和执笔之一。
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问题较多,困难较大。为了加强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语文教学提供必要的经验和借鉴。我们在近两年内,对中学生进行了学习心理和学习问题的调查与测试,根据对六、八年级、高一、高二年级165人的抽验调查,有22%的学生“比较厌恶写作文”;55%的学生“怕写作文”;“比较爱写作文”的只占23%。
有关心理问题,详见表1-表2。
调查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心理问题较多,主要集中在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教师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兴趣的动因,他们面对的大都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很少有可操作性的写法指标,因此,无法达标或难以达标,所以失去了写作动力。因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作文应符合“物一意一文”的创作规律,即由客观生活,再到主观的能动反映,最后产生主客观的物化(文章)。但就目前来看,理解并运用此观念进行教学的不多,而大部分作文的教学是“为作文而作文”,既缺乏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又缺乏与课文讲读的有机结合,使作文教学或者过于简单化,或者过于专业化。导致“作文难,要求难,难作文,难要求”的恶性循环。
另外,有些教师的价值观和评价观受教育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制约,忽视了作文的“个人本位”性,使作文成了“工业隐喻”过程中的“教育产品”。
2作文教学的“模式化”指导
要给学生创造一种“作文情境”,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而学生的“情绪生活”也会因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在不断变动的状态中。所以,教师必须经常地探究学生的心理状态。
多年来,作文教学之所以长期困扰着广大师生,其主要原因是作文内容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另外,命题和写法都使学生难以把握,因为许多命题和要求超过了他们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的范畴。
为了适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作文情境”,我尝试用“模式化”的写法指导来辅导学生,使学生有可行性的操作程序。
2.1格式化结构——跳房子游戏规则:把叙事写人的作文,按常用的写法,像跳房子一样,先画出框架结构图,如:
这种“图文情境”较生动形象,充满情趣,可在室外“操练”的同时,寓教于乐,边玩边学。它可使学生把握叙事的基本方法与结构安排,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独出心裁。
2.2程式化写法——“四个四”原则: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发现学生除了无材料、无思路、无结构布局之外,即使有了较好的材料和思路之后,也很难表达完好。因为他们或者受经典作品的制约,使其“望而生畏”或者无序陈述,随意铺陈。
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一个可遵循的操作程序,我受书法练习时描红,仿影的训练模式的启示,于2003年10月,尝试用程式化的“操作模式”来规范作文,形成一个作文的基本原则,即“四个四”原则:四个段落;四个结构(开头、经过、高潮、结局);四个修辞;四个写法(指写作手法或描写方法)。
起初,六年级学生很难达到这“四个四” 的要求,我就适当降低要求,把“四个结构”简化为三个,即“开头、经过、结局” ,因为高潮是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简化了“高潮”这一环节,既“淡化”了情节的变化和描写,又大大降低了写作难度。这样一来,表面上看,文章大为失色,似乎色彩全无,但实际上,则便于学生把握,也更符合六、七年级学生思维的表面性和感性化的特点。因而,也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和成就感。
有许多学生不能写出四个以上的修辞,我一方面进行修辞造句单项训练,一方面限期降低要求,如:在叙事写人的文章里,学生按要求写清“四个四”就给满分,而不去苛求用法是否合理,更不去评判是否有艺术性,这完全是出于对学生的鼓励和爱护。
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关爱是达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外称之为“心情教育”。有了这种心情来做知识基础,佳作的出现还会遥远吗?
2.3作文教学的生活化与活动化——从脚下写起,从小事入手。根据刘锡庆(《基础写作学》1987年)“物——意——文”的写作原理,文章应源于客观物质世界,然后经过主观的加工,最后形成主客体的物化—“文”。可见,文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我们作文必须从脚下的实事写起,着眼于小事。从小事下手,才能更便于理解写作原理,才能更便于驾驭题材。
我经常从日常小事中考虑作文命题。如:一个学生弄得满手是彩色墨水,我让他去洗手,他趁机举起手来做怪样。我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命题:“这只手让我看了——”,并说明:明天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有时,我还结合班会课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根据活动主题来做作文。如班会:“我真的很不错”、“劳动最光荣”;公益活动:“净化社区环境”等活动。这些都是思想性与趣味性较强的,因此,学生大多能写出较生动具体的文章。可见,从生活小事入手,使作文增强了操作性,同时,也增强了趣味性。
如果学生的写作动机一经激发,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愉快的心境,自然而然会思维敏捷,浮想联翩。
3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进行针对性的“提纲指导”
六、七年级的学生因为还保持着孩提时代的稚气,对老师的依赖性强,认识能力、写作能力有限,教师的具体指导是绝不可少的。随着年级的提高,具体指导要逐步减少,特别是进入九年级以后,学生的心理状态已由“开放期”转入“闭锁期”,希望摆脱大人的束缚,独立地构思,教师过多的干预是不适宜的。但无论如何不能没有“具体指导”,这对学生也是必要的。
作前的具体指导要着眼于内容方面的启发引导。不要在写法上过多纠缠。清代王箱在《顺童子法》中说道:“初学作文,必促之使放。放之如野马蹄跳咆哮,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美国教育家罗伯特·埃文斯也说:“要孩子们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什么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那么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也就不是什么难题”。当然,作文要写得好,是要讲究文章法则的,问题就在于什么时候讲,在什么火候上讲,才真正有好处。我看,最好在阅读课上讲,在研读范文时讲,在学生初稿写成,指导修改时讲。鲁迅是深明这种写作心理的,他教育青年作者写作时说:“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兔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
因此,作前的内容指导,与其和同学一同讨论“写作提纲”,不如给学生提供“观察提纲”和“思考提纲”,来具体帮助他们认识生活,扩展思路。
我的做法是:努力使作文教学生活化与活动化。既:远离花拳绣腿——从“散打”“擒拿”练起。
目前,教师的主体意识缺乏,导致文本的训练不扎实,非语文化的活动占据了大量的课堂空间,而没有给学生思考与探讨的空间。鉴于以上情况,我采取“零打碎敲”的语文化活动,从日常小事上下大功夫,做大文章。例如: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文学鉴赏”时间,进行朗读和评议活动,以此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议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有时,我还结合学生的一些行为来命题作文。例如:学生把垃圾倒在讲桌里,我不愠不火地写出一个题目:“我与垃圾无关”。要求学生写出事由,说明道理。学生为了“清洗”和“表白”自己,或者为了说明和解释问题,是不能不说的。
这样的作文“擒拿”住了学生的行为“关节”,唤起了他们的写作动机,学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因此,使作文成了一种快乐的活动。每个人在事件中的行为和心理表现是不一样的,所以,作文也是不一样的。
说明:此文为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自主课程研究》课题论文之一。本文作者为课题成员和执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