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穆特·厄尔灵新歌剧《雅歌塔》: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ddK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德国威斯巴登歌剧院委约作曲家赫尔穆特·厄尔灵(Helmut Oehring)创作的歌剧《雅歌塔》(Agota),作为威斯巴登“五月国际艺术节”推出的悲剧题材声乐戏剧,5月4日在黑森州国家剧院进行了世界首演。观众们在70分钟的演出中体会到了存在于现实和虚幻中的混乱、迷惘和压抑。
  赫尔穆特·厄尔灵1961年生于柏林东部,父母亲是聋哑人。在柏林艺术学院,厄尔灵师从艺术大师作曲家乔治·卡兹尔(东德电子音乐的先驱),并于1998年获得了德国美因茨的“施奈德·施奥特音乐奖”(schneider Schott Preis),这成为了他事业的转折点。
  厄尔灵将全剧分为六幕,外加序幕和尾声,以此让观众们去认识和感受雅歌塔·克里斯多夫这位来自匈牙利的女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 Krist6f)出生于1935年,1956年因匈牙利反共革命随前夫避难至瑞士,后来尝试用法语写作,2011年在瑞士去世。她的处女作是《恶童日记》,这部作品和续集《二人证据》及《第三谎言》结合为《恶童三部曲》。1992年,她的《第三谎言》获得法国图书文学奖,作品被译为35种以上的语言。雅歌塔的流亡以及她不用母语写作的经历是作曲家重点关注的课题。她的自传小说《文盲》就是在当时的战争、驱逐和流亡的背景下展开的,同时也描述了那种用新的法语写作的陌生感。厄尔灵对于雅歌塔的理解是:写作是她的避难所和生存的必然过程。
  厄尔灵的妻子史黛芬妮·沃德曼(stefanie WOrdemann)撰写了《雅歌塔》的剧本,她引用了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很多文章,并翻译成了德文。厄尔灵在作曲时非常注重剧本中词句被演唱时是否能通俗易懂,对此他一方面是按照剧本中语言的色彩、气息来作曲,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音乐表达出一种被治愈的渴望。他认为,这部新戏剧就是这位女作家的音乐肖像画,而形式上则是一种包含有歌剧、广播剧、音乐戏剧、摇滚音乐剧等众多元素在内的混合体。
  导演伊果·凯尔霍夫(Ingo Kerkhof)完全遵照乐谱来安排场景。舞台中间放着一张白色的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抽屉;桌子上的道具也一目了然:一根蜡烛,一个放茶包的金属盒子,一个放咖啡粉的盒子,餐巾里包着小面包,一个祖母收藏级别的咖啡杯,在桌上还有一个白色的大酒杯和架着一锅水的电炉,不间断的蒸汽向上涌着,使得那黑暗渐渐地淡薄了。
  雅歌塔的扮演者达歌玛·曼兹尔(Dagmar Manzel)的完美表演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她身披一件特别大的斗篷,斗篷遮住她的脸,显得她非常消瘦,她躺在白色的地上,显得绝望、孤独。因为饥饿,“雅歌塔”大口大口喝着汤,像猛禽一样啄食着面包。达歌玛·曼兹尔的歌声和肢体语言都非常到位,将雅歌塔不可分割的回忆和梦境编织成了一体,她的嗓音被评价为“非人世间的同时又带着泥土的清新”,她的朗诵甚至让人觉得舞台布景几乎都是多余的,有评论家评论她的演出“让人置身于天堂般”。
  菲利普·斯坦格运用录像视频技术,随着曼兹尔的表演在舞台背景墙上按顺序播放短视频,用以使得观众更直观地了解雅歌塔。作为厄尔灵的挚友、“保护者”和“挽救者”,特罗斯特恩·奥特恩斯伯格(TorstenOttersberg)负责掌控整部作品电子音乐的“梦幻层次”并构思录像视频。在他的构想中,所有的音乐元素都被连接到了一起,从而使现场观众有了这一多层次的音乐戏剧体验。在三个关于梦境的广播剧片段中,雅歌塔是女孩、是老妪、是折断了翅膀的鸟。扬声器里传来她自传式的回忆,由坐在舞台右边的现代室内合奏团(Ensemble Modern)进行伴奏,而坐在舞台左边的“游击战三重奏”则像是一种另类的对峙。玛瑞娜·威彻尔(Marena Whitcher)、尼可·范威尔士(Nicovan Werseh)和卢卡斯·胡森(Lukas Rutzen)用声乐、吉他、鼓和多功能键盘等,演绎着他们自己的音乐:他们唱着不和谐的和声、嘟囔声,用牙齿在琴弦上撕扯,制造出各种痛苦扭曲的嘈杂声,甚至撕破乐谱来表示毁灭,完全站在了传统乐队的对立面上。而现代室内合奏团在无声的段落也没闲着——他们用手或敲击、或摇晃、或抚摸、或低语。乐队指挥皮特·洪德尔(Peter Rundel)则对这种不寻常的、多种多样的分支和关系表现得习以为常、理所当然,厄尔灵甚至视他们为“世界上最好的乐队”。
  整部戏剧可以说是一种奢华的融合,不仅仅采用了传统的歌剧手法,同时也运用了齐默尔曼的新音乐概念。厄尔灵说:“我的作品并没有和过去时代的传统脱离,和莫扎特、舒曼或者巴赫的音乐一样,毕竟只有好的音乐才能抓住人们的心。”
其他文献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作曲家史蒂夫·桑德海姆(stephenSondheim)和著名编剧詹姆斯·拉派恩(James Lapine)开始着手编写《拜访森林》——这是一部“探索”用现代理论将角色和传统童话故事融合在一起的音乐剧。  桑德海姆和拉派恩将这一童话故事里常被人忽略的阴暗面和弦外之音都挖掘了出来(这些你都不会在迪士尼版本中看到),向观众重新展现了他们儿时听过、耳熟能详的床头故事。只不过这一次,灰
期刊
上海歌剧院演出的歌剧《雷雨》,10年前笔者看过两次音乐会版,此次上海歌剧院《雷雨》即将赴英演出前夕,笔者又看了音乐会版和舞台版,深感这是别具一格的改编,其成就丝毫不亚于创作一部作品。作曲家、改编者莫凡先生,充分发挥歌剧艺术的特色,将曹禺《雷雨》原作运用现代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反映中国现实生活的艺术成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歌剧艺术创作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对于改编之作,笔者认为有“剪刀加糨糊式
期刊
现代民族歌剧《林徽因》公演三周年了。该剧由金培达作曲、田沁鑫总导演、庄一编剧、中国歌剧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陈小朵担任制作并出演林徽因。这三年也是持续打磨的三年。近日,剧组和各界观众汇聚在“徽因的下午茶”沙龙,畅谈了该剧首演时的感受和感怀。我很欣赏歌剧《林徽因》,突出感受是全剧充盈着浓浓的诗意,艺术表达很独到,而剧中的林徽因很真实,很鲜活。  林徽因是历史人物,历史题材可以挖掘、装扮,而歌剧《林徽因》
期刊
内容提要:瓦格纳美学思想基于情感论的形而上学,是叔本华哲学形而上学的某种衍生理论,两者又都是尼采唯意志论哲学的精神前提。瓦格纳根据巴伐利亚及奥地利的民间神话整理成《尼伯龙根的指环》,并添加了日耳曼民族的神话成分和自己空想虚幻的内容,强调中世纪骑士所推崇的爱情和道德观,表现了女性对于爱情的献身及怜悯与诱惑的两面性。  关键词:瓦格纳、指环、乐剧  瓦格纳是音乐史上颇有争议的音乐家,崇拜者称他的歌剧(
期刊
长相帅气、潇洒倜傥、极具舞台魅力的意大利著名指挥家里卡尔多·穆蒂,多年以来一直是世界乐坛的风云人物。2005年,他与他执掌了19年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翻脸”,双方闹得沸沸扬扬、不欢而散,最终将穆蒂推向了风口浪尖,成为当年世界乐坛的一大新闻。不过,任何事情,因缘际会很重要。今年1月下旬,穆蒂在率领芝加哥交响乐团到中国演出之际(上海、北京各两场),历史性推出他的自传《音乐至上》(中文版),一时间,“穆
期刊
5月13日-14日,歌剧大师威尔第歌剧《阿蒂拉》在上海大剧院再度上演。这部戏最早由上海大剧院、匈牙利布达佩斯大艺术宫与上海歌剧院三方联合制作,自2013年首演以后,不断复排、上演,经历了核心团队的“国产化”转变。此次制作,不仅幕后制作班底都来自上海歌剧院,六位主角也全由上海歌剧院自己的演员担纲,这意味着,上海歌剧院将《阿蒂拉》这部相对“冷门”的大师经典作品完整地保留在了自家的剧目储备库中。  说歌
期刊
小瓊:我依然对疫情控制下的亚洲演艺同行们充满钦佩之心。高雄刚演出了全舞台版的《图兰朵》,全中国的乐团也都开始了新的演出季。然而在纽约,所有的演出场所仍然紧闭大门。  小薇:不过近来户外演出很是热门,尤其是在欧洲。9月6日,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和柏林国家乐团在户外演出了贝多芬专场,其中包括著名的《合唱交响曲》。该演出也是这个驻扎于德国国家歌剧院的乐团创立450周年的纪念庆典。  小琼:我在网上观看了整
期刊
新潮歌剧的界定,不是十分明晰,多指一批定居海外的中国作曲家(个别者例外)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国外某艺术机构委约、多用现代技法创作的歌剧。至于新潮歌剧概念中的“新潮”一词,显然是受了20世纪80年代青年作曲家“新潮音乐”创作的影响。这些青年作曲家中的三位代表性人物——叶小纲、谭盾和瞿小松,曾于1985年参加了笔者倡议、李西安教授(时任中国音协机关刊物《人民音乐》主编)主持的一次对话。经笔者整理成
期刊
近日赴嘉兴观看了由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浙江交响乐团、浙江音乐学院联合制作演出的原创歌剧《红船》。这部歌剧是典型的红色题材歌剧,它以中共创建初期时的史实为基础(“一大”召开的波折故事,南湖红船上的传奇),展开了一个轰轰烈烈、激昂悲怆的宏伟场景,歌颂了自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历史上由共产党所领导的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  《红船》是“2019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重点扶持项目,是浙江省为中国
期刊
挪威抒情戏剧女高音(lyric dramatic soprano)丽兹·戴维森(Lise Davidsen),自2015年在多明戈国际歌剧比赛(Operalia)和宋雅女王国际音乐比赛(Queen Sonja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以挪威女王命名的国际歌唱家比赛,每两年举行一次)荣获冠军以来,引起了业内外的极大关注。  闪闪发光的履历  戴维森来自挪威东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