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德国威斯巴登歌剧院委约作曲家赫尔穆特·厄尔灵(Helmut Oehring)创作的歌剧《雅歌塔》(Agota),作为威斯巴登“五月国际艺术节”推出的悲剧题材声乐戏剧,5月4日在黑森州国家剧院进行了世界首演。观众们在70分钟的演出中体会到了存在于现实和虚幻中的混乱、迷惘和压抑。
赫尔穆特·厄尔灵1961年生于柏林东部,父母亲是聋哑人。在柏林艺术学院,厄尔灵师从艺术大师作曲家乔治·卡兹尔(东德电子音乐的先驱),并于1998年获得了德国美因茨的“施奈德·施奥特音乐奖”(schneider Schott Preis),这成为了他事业的转折点。
厄尔灵将全剧分为六幕,外加序幕和尾声,以此让观众们去认识和感受雅歌塔·克里斯多夫这位来自匈牙利的女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 Krist6f)出生于1935年,1956年因匈牙利反共革命随前夫避难至瑞士,后来尝试用法语写作,2011年在瑞士去世。她的处女作是《恶童日记》,这部作品和续集《二人证据》及《第三谎言》结合为《恶童三部曲》。1992年,她的《第三谎言》获得法国图书文学奖,作品被译为35种以上的语言。雅歌塔的流亡以及她不用母语写作的经历是作曲家重点关注的课题。她的自传小说《文盲》就是在当时的战争、驱逐和流亡的背景下展开的,同时也描述了那种用新的法语写作的陌生感。厄尔灵对于雅歌塔的理解是:写作是她的避难所和生存的必然过程。
厄尔灵的妻子史黛芬妮·沃德曼(stefanie WOrdemann)撰写了《雅歌塔》的剧本,她引用了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很多文章,并翻译成了德文。厄尔灵在作曲时非常注重剧本中词句被演唱时是否能通俗易懂,对此他一方面是按照剧本中语言的色彩、气息来作曲,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音乐表达出一种被治愈的渴望。他认为,这部新戏剧就是这位女作家的音乐肖像画,而形式上则是一种包含有歌剧、广播剧、音乐戏剧、摇滚音乐剧等众多元素在内的混合体。
导演伊果·凯尔霍夫(Ingo Kerkhof)完全遵照乐谱来安排场景。舞台中间放着一张白色的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抽屉;桌子上的道具也一目了然:一根蜡烛,一个放茶包的金属盒子,一个放咖啡粉的盒子,餐巾里包着小面包,一个祖母收藏级别的咖啡杯,在桌上还有一个白色的大酒杯和架着一锅水的电炉,不间断的蒸汽向上涌着,使得那黑暗渐渐地淡薄了。
雅歌塔的扮演者达歌玛·曼兹尔(Dagmar Manzel)的完美表演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她身披一件特别大的斗篷,斗篷遮住她的脸,显得她非常消瘦,她躺在白色的地上,显得绝望、孤独。因为饥饿,“雅歌塔”大口大口喝着汤,像猛禽一样啄食着面包。达歌玛·曼兹尔的歌声和肢体语言都非常到位,将雅歌塔不可分割的回忆和梦境编织成了一体,她的嗓音被评价为“非人世间的同时又带着泥土的清新”,她的朗诵甚至让人觉得舞台布景几乎都是多余的,有评论家评论她的演出“让人置身于天堂般”。
菲利普·斯坦格运用录像视频技术,随着曼兹尔的表演在舞台背景墙上按顺序播放短视频,用以使得观众更直观地了解雅歌塔。作为厄尔灵的挚友、“保护者”和“挽救者”,特罗斯特恩·奥特恩斯伯格(TorstenOttersberg)负责掌控整部作品电子音乐的“梦幻层次”并构思录像视频。在他的构想中,所有的音乐元素都被连接到了一起,从而使现场观众有了这一多层次的音乐戏剧体验。在三个关于梦境的广播剧片段中,雅歌塔是女孩、是老妪、是折断了翅膀的鸟。扬声器里传来她自传式的回忆,由坐在舞台右边的现代室内合奏团(Ensemble Modern)进行伴奏,而坐在舞台左边的“游击战三重奏”则像是一种另类的对峙。玛瑞娜·威彻尔(Marena Whitcher)、尼可·范威尔士(Nicovan Werseh)和卢卡斯·胡森(Lukas Rutzen)用声乐、吉他、鼓和多功能键盘等,演绎着他们自己的音乐:他们唱着不和谐的和声、嘟囔声,用牙齿在琴弦上撕扯,制造出各种痛苦扭曲的嘈杂声,甚至撕破乐谱来表示毁灭,完全站在了传统乐队的对立面上。而现代室内合奏团在无声的段落也没闲着——他们用手或敲击、或摇晃、或抚摸、或低语。乐队指挥皮特·洪德尔(Peter Rundel)则对这种不寻常的、多种多样的分支和关系表现得习以为常、理所当然,厄尔灵甚至视他们为“世界上最好的乐队”。
整部戏剧可以说是一种奢华的融合,不仅仅采用了传统的歌剧手法,同时也运用了齐默尔曼的新音乐概念。厄尔灵说:“我的作品并没有和过去时代的传统脱离,和莫扎特、舒曼或者巴赫的音乐一样,毕竟只有好的音乐才能抓住人们的心。”
赫尔穆特·厄尔灵1961年生于柏林东部,父母亲是聋哑人。在柏林艺术学院,厄尔灵师从艺术大师作曲家乔治·卡兹尔(东德电子音乐的先驱),并于1998年获得了德国美因茨的“施奈德·施奥特音乐奖”(schneider Schott Preis),这成为了他事业的转折点。
厄尔灵将全剧分为六幕,外加序幕和尾声,以此让观众们去认识和感受雅歌塔·克里斯多夫这位来自匈牙利的女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 Krist6f)出生于1935年,1956年因匈牙利反共革命随前夫避难至瑞士,后来尝试用法语写作,2011年在瑞士去世。她的处女作是《恶童日记》,这部作品和续集《二人证据》及《第三谎言》结合为《恶童三部曲》。1992年,她的《第三谎言》获得法国图书文学奖,作品被译为35种以上的语言。雅歌塔的流亡以及她不用母语写作的经历是作曲家重点关注的课题。她的自传小说《文盲》就是在当时的战争、驱逐和流亡的背景下展开的,同时也描述了那种用新的法语写作的陌生感。厄尔灵对于雅歌塔的理解是:写作是她的避难所和生存的必然过程。
厄尔灵的妻子史黛芬妮·沃德曼(stefanie WOrdemann)撰写了《雅歌塔》的剧本,她引用了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很多文章,并翻译成了德文。厄尔灵在作曲时非常注重剧本中词句被演唱时是否能通俗易懂,对此他一方面是按照剧本中语言的色彩、气息来作曲,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音乐表达出一种被治愈的渴望。他认为,这部新戏剧就是这位女作家的音乐肖像画,而形式上则是一种包含有歌剧、广播剧、音乐戏剧、摇滚音乐剧等众多元素在内的混合体。
导演伊果·凯尔霍夫(Ingo Kerkhof)完全遵照乐谱来安排场景。舞台中间放着一张白色的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抽屉;桌子上的道具也一目了然:一根蜡烛,一个放茶包的金属盒子,一个放咖啡粉的盒子,餐巾里包着小面包,一个祖母收藏级别的咖啡杯,在桌上还有一个白色的大酒杯和架着一锅水的电炉,不间断的蒸汽向上涌着,使得那黑暗渐渐地淡薄了。
雅歌塔的扮演者达歌玛·曼兹尔(Dagmar Manzel)的完美表演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她身披一件特别大的斗篷,斗篷遮住她的脸,显得她非常消瘦,她躺在白色的地上,显得绝望、孤独。因为饥饿,“雅歌塔”大口大口喝着汤,像猛禽一样啄食着面包。达歌玛·曼兹尔的歌声和肢体语言都非常到位,将雅歌塔不可分割的回忆和梦境编织成了一体,她的嗓音被评价为“非人世间的同时又带着泥土的清新”,她的朗诵甚至让人觉得舞台布景几乎都是多余的,有评论家评论她的演出“让人置身于天堂般”。
菲利普·斯坦格运用录像视频技术,随着曼兹尔的表演在舞台背景墙上按顺序播放短视频,用以使得观众更直观地了解雅歌塔。作为厄尔灵的挚友、“保护者”和“挽救者”,特罗斯特恩·奥特恩斯伯格(TorstenOttersberg)负责掌控整部作品电子音乐的“梦幻层次”并构思录像视频。在他的构想中,所有的音乐元素都被连接到了一起,从而使现场观众有了这一多层次的音乐戏剧体验。在三个关于梦境的广播剧片段中,雅歌塔是女孩、是老妪、是折断了翅膀的鸟。扬声器里传来她自传式的回忆,由坐在舞台右边的现代室内合奏团(Ensemble Modern)进行伴奏,而坐在舞台左边的“游击战三重奏”则像是一种另类的对峙。玛瑞娜·威彻尔(Marena Whitcher)、尼可·范威尔士(Nicovan Werseh)和卢卡斯·胡森(Lukas Rutzen)用声乐、吉他、鼓和多功能键盘等,演绎着他们自己的音乐:他们唱着不和谐的和声、嘟囔声,用牙齿在琴弦上撕扯,制造出各种痛苦扭曲的嘈杂声,甚至撕破乐谱来表示毁灭,完全站在了传统乐队的对立面上。而现代室内合奏团在无声的段落也没闲着——他们用手或敲击、或摇晃、或抚摸、或低语。乐队指挥皮特·洪德尔(Peter Rundel)则对这种不寻常的、多种多样的分支和关系表现得习以为常、理所当然,厄尔灵甚至视他们为“世界上最好的乐队”。
整部戏剧可以说是一种奢华的融合,不仅仅采用了传统的歌剧手法,同时也运用了齐默尔曼的新音乐概念。厄尔灵说:“我的作品并没有和过去时代的传统脱离,和莫扎特、舒曼或者巴赫的音乐一样,毕竟只有好的音乐才能抓住人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