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安排了四个综合探究的话题,其中第三个是:“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一次讲这部分内容时(刚开始用新教材),我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来展开的,但在教学反思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学生对宗教景观的兴趣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图片上,这些图片的实景与学生的空间距离一般又比较远,导致学生的感性认识明显不足,再加上前面已有三大宗教的内容,在此再涉及宗教话题,学生反应平淡,已激不起他们更多的探究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可以另辟蹊径,从另外一个或几个视角(如风俗、饮食、服饰、民居等)对文化进行探讨,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可以说是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的。”鉴于此,在第二次讲课时,我作了调整,把综合探究三的内容渗透在前面相应的宗教话题里,而试着从服饰角度对文化的多样性进行了探讨。
为了上好这堂课,我翻遍了学校的图书馆,把与服饰有关的书籍杂志共43本(套)借来,一方面自己用,另一方面分给学生阅读;班中5个学生家里有电脑,我要求他们回家从网上摘抄相关资料;我又跟学校计算机老师联系,学生上电脑课时,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中国古代服饰》、《中国服饰网》、《中国服饰文化》等;我还到音像店租来了一些古装的影视碟片,如《汉武大帝》、《三国演义》、《少年包青天》、《少年唐伯虎》、《还珠格格》、《京华烟云》等,这些电视剧都受学生欢迎,学生对片中的剧情印象深刻,但平时不太会留意服饰。我还把班级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搜集整理4块不同的信息资料,而学生对此参与的热情非常高。为了及时掌握情况,每周我都要每组的小组长把本组本周摘抄讨论的内容以书面形式向我汇报。经过3个星期的充分准备,最后我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花了两节课的时间一气呵成地对服饰文化进行了诠释。我引用了相当多形象直观的图片,真正做到了图文结合,边向学生展示图片边进行解说,这一堂课学生反映相当好。下面就是当时课堂设计思路的文字记录。
服饰即衣着和装饰,除了衣裳外,还包括帽子、发式、头饰、耳环、项链、围巾、领带、领结、文胸、皮带、鞋等。“人要衣装,佛要金装”,作为一种有形的文化现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服饰都各有特色,通过服饰这个视角我们看到的远远大于几块简单的布料。
一、等级分明的帝王达贵服饰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夏商开始,帝王宫妃、达官贵人的衣冠服饰都有一定区别,不同场合的衣着也有特别的讲究。“凡服上曰衣,下曰裳”。裳即裙子,不论男女,都可穿用。传说黄帝着玄衣熏裳,玄即青黑色,象征天;熏即赤黄色,象征地,上玄下黄的服色来源于对天地的崇拜。说来有趣,春秋战国前,华夏没有裤子,男女都穿裙,随着战国时胡服传入,中原人才穿上了裤子。秦汉以后,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衣着等级制度日益完善,从唐高祖开始,黄袍被视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一直到清,其他人绝不能越雷池半步,否则将被视为“大逆不道”。其他官员的服色: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成语“衣冠禽兽”,其原意讲的是古代文官服饰缀于前胸及后背上的“补子”用禽类图案,如一品文官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武官服饰的“补子”用兽类图案,如一品武官绣麒麟,二品绣狮,三品绣虎,四品绣豹……使人一望其“补子”便知其官衔和品级。
想必很多人都看到过“衣冠不整,谢绝入内”的店堂告示,对此你又作何感想呢?“冠”是指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古代男子举行冠礼后,冠就成了已经成人的标志,在公开场合都要戴冠,该戴冠而不戴是不礼貌的。古代除儿童和少数民族外,庶民与罪犯也不戴冠,故士人摘冠表示自己有过错,以此形式来自贬身份。
二、简陋朴素的布衣服饰
庶民百姓不得戴冠,只能复以帻,《汉官仪》云: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服也。“帻”就是包发的巾,帻一般是黑色或青色的,因此秦称百姓为“黔首”,黔即黑色,汉称仆隶为“苍头”,苍即青色。古人对祭祀天地、祭祀祖先时穿的祭服比日常服饰更加重视和考究,并加以美化,天子、诸侯和大夫祭祀时戴的冠称为“冕”,成语“冠冕堂皇”意为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当年满清入关,让天下汉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辛亥革命后,“皇帝倒了,辫子割了”,不过要死要活地不肯剪辫子的竟都是汉人,满人反而剪得爽快。当时为留辫子而屠杀几百万汉人,满人无非是想来个下马威,让汉人明白自己的地位,让汉人怕。辫子是征服的象征,这才是最重要的。从某种角度看,长辫子倒成了古代中国人的象征。
三、富有民族特色的近代服饰
推翻满清后,女子旗袍风行,男子中山装兴起、西服流行,这些都体现着社会新思潮和新文化运动的高涨。旗袍原来是满族人的服饰,汉人也穿,民国初期的女子旗袍跟清代旗袍没有太大区别,到了三四十年代,旗袍进入全盛时期,这时的旗袍才发展为窄袖、收腰、无袖等款式变化,更加舒适、合体、美观,突出女性的曲线美。至于中山装,则是中西合璧的成功典范,它是由孙中山先生在西服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四个兜代表礼义廉耻,袖口三个纽扣代表三民主义,胸前五个纽扣代表五权分立,孙中山先生带头穿这种服装,人们为纪念他就称这种服装为“中山装”。中山装在提醒着国民:振兴中华必先振兴国服。想当初,我们的丝绸传到欧洲,那里的皇室贵族都以着中国丝绸为荣,在他们眼里古中国是一个丰饶昌盛辉煌神奇的国度。其实,中国丝绸不仅仅是一种服装面料,还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服饰文化,为早期世界服饰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以追求美为主的现代服饰
如今,唐装正在成为中国服装的名片,用民族的符号和服饰的语言向世界自我介绍:“我是中国人。”近年唐装的大规模流行始于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20多位国家和地区领导人身穿唐装出现在媒体面前,从此对襟、立领、盘扣的外形,色彩鲜艳的唐装流行于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唐装有个小名叫“中式棉袄”,其颜色限定在蓝灰、黑色,几乎不可能有跳跃性的色彩出现,再上溯到满清时代,唐装唤名“长袍马褂”,是当时中国人的主要服装,不论是富贵的还是贫穷的都穿,其区别在于富有的人用绫罗绸缎缝制而成,而穷人则用粗布剪裁。唐装给人一种泱泱大国的回味,也许我们的唐装所崇尚的正是一种历经千年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情结”——向往唐朝。
过往中国社会有穿“百家衣”的习俗,生下孩子的父母会向乡里邻居讨取一些碎布片,再缝制成百家衣给孩子穿,其寓意为集聚众人之力,使孩子能平安健康地成长。另外,传统礼仪认为婚礼上女子只有盖大红盖头,穿大红裙褂才会吉利、才够喜庆。现在结婚时女子着婚纱的势头早已盖过了穿大红裙褂,拍婚纱照也成了结婚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什么婚纱大多是白色的呢?因为白色代表着纯洁、幸福、甜蜜,而结婚时就需要这种心情,而红色或许只有中国人才认为是大吉大利的。其实每个民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产方式和艺术传统等特点,无不体现在衣冠服饰上,阿拉伯人的长袍头巾、日本的和服木屐……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除了一些特定人群有特殊的着装,比如学生穿校服、法官穿法袍、律师穿律师袍、医护人员着白大褂,一般人的着装要适时应季,和自己的年龄和所处环境相协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冬天,可在求暖的基础上求美,但寒风凌冽中,一位薄衣短裙的女子绝不是美丽的,这种“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对自己反而是一种折磨。衣服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一款漂亮的时装可以让人神采奕奕、气度不凡,可谓是“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反过来,优雅的风度、高贵的气质也可赋予一款普通的服装以特别的魅力。今天早已过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岁月,在文化多元,张扬个性的时代里,时尚的、前卫的服饰,令我们应接不暇。
服饰是我们人类永恒的话题,对服饰文化的探究也将继续下去。
为了上好这堂课,我翻遍了学校的图书馆,把与服饰有关的书籍杂志共43本(套)借来,一方面自己用,另一方面分给学生阅读;班中5个学生家里有电脑,我要求他们回家从网上摘抄相关资料;我又跟学校计算机老师联系,学生上电脑课时,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中国古代服饰》、《中国服饰网》、《中国服饰文化》等;我还到音像店租来了一些古装的影视碟片,如《汉武大帝》、《三国演义》、《少年包青天》、《少年唐伯虎》、《还珠格格》、《京华烟云》等,这些电视剧都受学生欢迎,学生对片中的剧情印象深刻,但平时不太会留意服饰。我还把班级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搜集整理4块不同的信息资料,而学生对此参与的热情非常高。为了及时掌握情况,每周我都要每组的小组长把本组本周摘抄讨论的内容以书面形式向我汇报。经过3个星期的充分准备,最后我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花了两节课的时间一气呵成地对服饰文化进行了诠释。我引用了相当多形象直观的图片,真正做到了图文结合,边向学生展示图片边进行解说,这一堂课学生反映相当好。下面就是当时课堂设计思路的文字记录。
服饰即衣着和装饰,除了衣裳外,还包括帽子、发式、头饰、耳环、项链、围巾、领带、领结、文胸、皮带、鞋等。“人要衣装,佛要金装”,作为一种有形的文化现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服饰都各有特色,通过服饰这个视角我们看到的远远大于几块简单的布料。
一、等级分明的帝王达贵服饰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夏商开始,帝王宫妃、达官贵人的衣冠服饰都有一定区别,不同场合的衣着也有特别的讲究。“凡服上曰衣,下曰裳”。裳即裙子,不论男女,都可穿用。传说黄帝着玄衣熏裳,玄即青黑色,象征天;熏即赤黄色,象征地,上玄下黄的服色来源于对天地的崇拜。说来有趣,春秋战国前,华夏没有裤子,男女都穿裙,随着战国时胡服传入,中原人才穿上了裤子。秦汉以后,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衣着等级制度日益完善,从唐高祖开始,黄袍被视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一直到清,其他人绝不能越雷池半步,否则将被视为“大逆不道”。其他官员的服色: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成语“衣冠禽兽”,其原意讲的是古代文官服饰缀于前胸及后背上的“补子”用禽类图案,如一品文官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武官服饰的“补子”用兽类图案,如一品武官绣麒麟,二品绣狮,三品绣虎,四品绣豹……使人一望其“补子”便知其官衔和品级。
想必很多人都看到过“衣冠不整,谢绝入内”的店堂告示,对此你又作何感想呢?“冠”是指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古代男子举行冠礼后,冠就成了已经成人的标志,在公开场合都要戴冠,该戴冠而不戴是不礼貌的。古代除儿童和少数民族外,庶民与罪犯也不戴冠,故士人摘冠表示自己有过错,以此形式来自贬身份。
二、简陋朴素的布衣服饰
庶民百姓不得戴冠,只能复以帻,《汉官仪》云: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服也。“帻”就是包发的巾,帻一般是黑色或青色的,因此秦称百姓为“黔首”,黔即黑色,汉称仆隶为“苍头”,苍即青色。古人对祭祀天地、祭祀祖先时穿的祭服比日常服饰更加重视和考究,并加以美化,天子、诸侯和大夫祭祀时戴的冠称为“冕”,成语“冠冕堂皇”意为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当年满清入关,让天下汉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辛亥革命后,“皇帝倒了,辫子割了”,不过要死要活地不肯剪辫子的竟都是汉人,满人反而剪得爽快。当时为留辫子而屠杀几百万汉人,满人无非是想来个下马威,让汉人明白自己的地位,让汉人怕。辫子是征服的象征,这才是最重要的。从某种角度看,长辫子倒成了古代中国人的象征。
三、富有民族特色的近代服饰
推翻满清后,女子旗袍风行,男子中山装兴起、西服流行,这些都体现着社会新思潮和新文化运动的高涨。旗袍原来是满族人的服饰,汉人也穿,民国初期的女子旗袍跟清代旗袍没有太大区别,到了三四十年代,旗袍进入全盛时期,这时的旗袍才发展为窄袖、收腰、无袖等款式变化,更加舒适、合体、美观,突出女性的曲线美。至于中山装,则是中西合璧的成功典范,它是由孙中山先生在西服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四个兜代表礼义廉耻,袖口三个纽扣代表三民主义,胸前五个纽扣代表五权分立,孙中山先生带头穿这种服装,人们为纪念他就称这种服装为“中山装”。中山装在提醒着国民:振兴中华必先振兴国服。想当初,我们的丝绸传到欧洲,那里的皇室贵族都以着中国丝绸为荣,在他们眼里古中国是一个丰饶昌盛辉煌神奇的国度。其实,中国丝绸不仅仅是一种服装面料,还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服饰文化,为早期世界服饰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以追求美为主的现代服饰
如今,唐装正在成为中国服装的名片,用民族的符号和服饰的语言向世界自我介绍:“我是中国人。”近年唐装的大规模流行始于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20多位国家和地区领导人身穿唐装出现在媒体面前,从此对襟、立领、盘扣的外形,色彩鲜艳的唐装流行于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唐装有个小名叫“中式棉袄”,其颜色限定在蓝灰、黑色,几乎不可能有跳跃性的色彩出现,再上溯到满清时代,唐装唤名“长袍马褂”,是当时中国人的主要服装,不论是富贵的还是贫穷的都穿,其区别在于富有的人用绫罗绸缎缝制而成,而穷人则用粗布剪裁。唐装给人一种泱泱大国的回味,也许我们的唐装所崇尚的正是一种历经千年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情结”——向往唐朝。
过往中国社会有穿“百家衣”的习俗,生下孩子的父母会向乡里邻居讨取一些碎布片,再缝制成百家衣给孩子穿,其寓意为集聚众人之力,使孩子能平安健康地成长。另外,传统礼仪认为婚礼上女子只有盖大红盖头,穿大红裙褂才会吉利、才够喜庆。现在结婚时女子着婚纱的势头早已盖过了穿大红裙褂,拍婚纱照也成了结婚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什么婚纱大多是白色的呢?因为白色代表着纯洁、幸福、甜蜜,而结婚时就需要这种心情,而红色或许只有中国人才认为是大吉大利的。其实每个民族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产方式和艺术传统等特点,无不体现在衣冠服饰上,阿拉伯人的长袍头巾、日本的和服木屐……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除了一些特定人群有特殊的着装,比如学生穿校服、法官穿法袍、律师穿律师袍、医护人员着白大褂,一般人的着装要适时应季,和自己的年龄和所处环境相协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冬天,可在求暖的基础上求美,但寒风凌冽中,一位薄衣短裙的女子绝不是美丽的,这种“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对自己反而是一种折磨。衣服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一款漂亮的时装可以让人神采奕奕、气度不凡,可谓是“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反过来,优雅的风度、高贵的气质也可赋予一款普通的服装以特别的魅力。今天早已过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岁月,在文化多元,张扬个性的时代里,时尚的、前卫的服饰,令我们应接不暇。
服饰是我们人类永恒的话题,对服饰文化的探究也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