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民间舞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等多方面的影响下,民族民间舞也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民族底蕴,包含地域之美、形象之美、意境之美等,对审美底蕴的解读,可以对其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为民族民间舞创作、表演和欣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 审美 地域 思考
一、民族民间舞的起源和发展
在解读民族民间舞的审美底蕴之前,必须先对其起源和发展有所了解。作为中国独有的舞蹈艺术形式,民族民间舞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关于其起源,则包含情感说、劳动说、宗教说等。情感说将舞蹈视为一个情由心生,情之所至的过程。当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受到情感触动后,会不自觉地手舞之,足蹈之。后来,又在音乐的帮助下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动作,成为舞蹈的雏形。劳动说认为舞蹈产生于劳动过程中。人们在劳动时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后来经过模仿、加工和整理后成为舞蹈动作,而在庆祝丰收等活动时,就会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宗教说认为在原始社会,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要祈求神灵,期望得到神灵的庇护,这些宗教活动程式和动作,正是民族民间舞的最初来源。从一些延续至今的活动看,宗教说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并在一些民间绘画中有着明确的体现。
虽然关于起源的认定不同,但是这并不妨碍民族民间舞随后的发展。加之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更是百花齐放。至今,民族民间舞已经成为一个丰富的文化体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例如,东北秧歌、云南花灯、鼓子秧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傣族舞蹈、彝族舞蹈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努力下,很多珍贵的民族民间舞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舞人才,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又重新焕发了青春。
二、民族民间舞的审美底蕴
(一)地域之美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间民族舞同样也是如此。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而这种地域文化的不同,则直接构成了民族民间舞地域之美。以蒙古族舞蹈为例,蒙古族舞蹈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大气舒展的,这自然与其世代繁衍生息的大草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的北疆,有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蒙古族人民择水草而居,骑着骏马纵情驰骋。到了晚间,人们围坐在篝火前,喝上一碗马奶酒,便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将蒙古族人民热情、爽朗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傣族舞蹈,傣族主要聚居在祖国的西南边陲,这里属于热带气候,降水丰富。傣族女性喜欢穿一种筒裙,所以在蹚水过河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裙子稍稍向上撩起,这便是傣族舞蹈典型动作——勾踢步的由来。而且傣族人民普遍将孔雀视为圣物,舞蹈中有很多对孔雀进行模仿的动作,整个舞蹈也给人以轻巧和灵动之美。所以不同地域的民族民间舞审美风格是迥异的,也直接构成了中国民族民间舞整体的多样性。
(二)形象之美
形象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形象来传情达意,反映历史和社会生活,也是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这一点对于民族民间舞来说也不例外。特别是舞蹈本身就是以身体律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在形象塑造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多少数民族舞蹈中,都有对部落图腾、氏族祭祀活动的模仿,在彰显独特审美风格的同时,也成为历史的一面镜子。以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表演的《雀之灵》为例,其在以往孔雀舞表演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通过对典型体态“三道弯”的重新演绎,以及手指、颈部等细节的刻画,再现了孔雀高贵典雅的姿态,并将孔雀迎着晨露梳洗羽毛的情景予以惟妙惟肖地再现。而且还在全新舞美技术的帮助下,重点突出孔雀的灵动和热情,表现出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礼赞,在形象化的基础上更加个性化和现代化。江西南丰的傩舞、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则是对祭祀和宗教活动的全景展示,通过舞蹈便可以对整个场景进行复现,人们也可以通过舞蹈对历史、社会和民俗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所以这一个个生动、鲜活而具体的形象,正是民族民间舞审美核心所在。
(三)意境之美
意境是中国美学中的独有内容,与西方美学中的典型相并列,是指艺术作品中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的审美境界。这个境界的生成,不仅可以让作品主题得到更加深刻的彰显,也可以使观众感同身受。民族民间舞的起源和发展始终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所以也自然带有了意境美感特征。如彝族舞蹈《阿诗玛》,作品中始终有一条白色的绸带,虽然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具,却在意境营造方面有着画龙点睛的功效。一开始这条绸带代表着一朵祥云,阿诗玛驾着祥云翩翩而至。舞蹈的中间部分,阿诗玛则挥舞着绸带载歌载舞,营造出了欢快的气氛。到了最后,阿诗玛频频将绸带向远方抛出,象征着已经听到了彝族阿哥的热情召唤,最后则把绸带缠在身上,带着阿哥的深情厚谊远去。通过一条简单的绸带,起到了导向和引领的作用,也让情境更加鲜活。近年来,伴随着舞美技术的进步,民族民间舞在意境营造方面更是得心应手。舞蹈《小二黑结婚》中,舞台上没有任何道具,而是利用大屏幕进行展示,呈现观众眼前的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远处是群山,近处是小溪,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河面上,小芹便在这里边洗衣服,边等着自己的心上人二黑哥。“意”是一首诗,“境”是一幅画,诗情画意,韵味绵长。这种独特的审美感受,正是民族民间舞所特有审美特征。
(四)情感之美
情感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灵魂,而舞蹈的形式和内容特点,也决定了这是一门长于抒情的艺术。特别是民族民间舞,其主题多是十分明确的,将这个主题以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后,再加上音乐、舞美等方面的配合,可以充分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以蒙古族舞蹈《东归英雄》为例,作品表现的是十八世纪土尔扈特蒙古部族,由于不堪忍受沙俄的种族灭绝政策东归故土的传奇故事。作品的最后,大部队已经回到了大草原上,舞台上一侧是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另一侧则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手中端着一碗美酒。但是经过努力寻找之后,她并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这意味着她的孩子已经在战场上牺牲了,这时候她手中的美酒摔落到了地上,音乐声和交谈声戛然而止,舞台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位母亲。地上破裂的已經不再是一只碗,而是一个母亲破碎的心。每个观众的眼中都噙满了泪水。著名舞蹈编导张继钢创作的《一个扭秧歌的人》中,在一个空旷的舞台上,一个双鬓斑白的老艺人正有气无力地坐着。忽然,远处传来了夹杂着几分伤感和凄凉的二胡声,这位老艺人像是听到了冲锋号,挺身跃起,兴高采烈地舞动起来。是秧歌让他再一次年轻起来,舞台上的他已经进入忘我的境界,自由自在地舞动着。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当二胡声渐渐远去后,老艺人无奈地回到了现实,让人唏嘘和感叹,更为他对秧歌的痴情而感动,是一种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五)创新之美
中国民族民间舞虽然历史悠久,但是这不意味着其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相反,伴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其一直走在一条不断创新的道路上。特别是在当代,伴随着舞蹈艺术事业的整体发展,诸多民族民间舞都呈现出了全新的审美风貌,也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比如在形式上,以往的作品主题虽然十分突出,但是也存在着单一性和重复性的问题。对此,当代的很多创作者都在保留其基本风格的基础上,为其注入了几分现代色彩,或者将动作编排更加紧凑,或者对体态进行幅度和力度上的调整等,在带给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的同时,也让主题得到了深化。又比如在动作上。当代民族民间舞在动作上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幅度的加大。这源于创作者在编创的过程中,将现代舞和民族民间舞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范式,在不变中寻求变化。比如在《溜溜的康定溜溜的城》中,作品原本是藏族舞蹈,但是却运用了具有现代气息的造型、舞美和服饰,既充分保留了藏族舞蹈的原汁原味,也拉近了當代人和传统艺术之间的距离。又比如在舞美上,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让舞美表现较之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之感。如上演于2012年的傣族舞蹈《雀之恋》,表现的是两只孔雀相恋的故事,设计者大胆启用了多媒体装置技术,让一片热带雨林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这个森林奇境中,有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有着翩翩起舞的蝴蝶,更有两只相互依偎的孔雀。情到浓时,雄孔雀还展开了自己绚丽的尾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正是这种创新,为古老的民族民间舞艺术注入了不竭的艺术生命力。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凸显,珍视和传承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民族民间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集中展示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理应得到充分重视和系统研究。特别是在一些舞种在遇到传承危机的情况下,更应该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帮助其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目的,就民族民间舞的审美底蕴进行了思考和解读,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民族民间舞,让其在当代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实现永续传承。
参考文献:
[1]龚娟.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探讨[J].北极光,2019(02):12.
[2]朱思同.中国民间民族舞艺术的特点[J].艺术品鉴,2019(03):1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 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以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为驱动的民族舞蹈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H20377)。
(作者简介:王永燕,女,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舞表演和教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 审美 地域 思考
一、民族民间舞的起源和发展
在解读民族民间舞的审美底蕴之前,必须先对其起源和发展有所了解。作为中国独有的舞蹈艺术形式,民族民间舞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关于其起源,则包含情感说、劳动说、宗教说等。情感说将舞蹈视为一个情由心生,情之所至的过程。当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受到情感触动后,会不自觉地手舞之,足蹈之。后来,又在音乐的帮助下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动作,成为舞蹈的雏形。劳动说认为舞蹈产生于劳动过程中。人们在劳动时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后来经过模仿、加工和整理后成为舞蹈动作,而在庆祝丰收等活动时,就会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宗教说认为在原始社会,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要祈求神灵,期望得到神灵的庇护,这些宗教活动程式和动作,正是民族民间舞的最初来源。从一些延续至今的活动看,宗教说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并在一些民间绘画中有着明确的体现。
虽然关于起源的认定不同,但是这并不妨碍民族民间舞随后的发展。加之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更是百花齐放。至今,民族民间舞已经成为一个丰富的文化体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例如,东北秧歌、云南花灯、鼓子秧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傣族舞蹈、彝族舞蹈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努力下,很多珍贵的民族民间舞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舞人才,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又重新焕发了青春。
二、民族民间舞的审美底蕴
(一)地域之美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间民族舞同样也是如此。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而这种地域文化的不同,则直接构成了民族民间舞地域之美。以蒙古族舞蹈为例,蒙古族舞蹈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大气舒展的,这自然与其世代繁衍生息的大草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的北疆,有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蒙古族人民择水草而居,骑着骏马纵情驰骋。到了晚间,人们围坐在篝火前,喝上一碗马奶酒,便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将蒙古族人民热情、爽朗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傣族舞蹈,傣族主要聚居在祖国的西南边陲,这里属于热带气候,降水丰富。傣族女性喜欢穿一种筒裙,所以在蹚水过河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裙子稍稍向上撩起,这便是傣族舞蹈典型动作——勾踢步的由来。而且傣族人民普遍将孔雀视为圣物,舞蹈中有很多对孔雀进行模仿的动作,整个舞蹈也给人以轻巧和灵动之美。所以不同地域的民族民间舞审美风格是迥异的,也直接构成了中国民族民间舞整体的多样性。
(二)形象之美
形象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形象来传情达意,反映历史和社会生活,也是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这一点对于民族民间舞来说也不例外。特别是舞蹈本身就是以身体律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在形象塑造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多少数民族舞蹈中,都有对部落图腾、氏族祭祀活动的模仿,在彰显独特审美风格的同时,也成为历史的一面镜子。以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表演的《雀之灵》为例,其在以往孔雀舞表演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通过对典型体态“三道弯”的重新演绎,以及手指、颈部等细节的刻画,再现了孔雀高贵典雅的姿态,并将孔雀迎着晨露梳洗羽毛的情景予以惟妙惟肖地再现。而且还在全新舞美技术的帮助下,重点突出孔雀的灵动和热情,表现出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礼赞,在形象化的基础上更加个性化和现代化。江西南丰的傩舞、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则是对祭祀和宗教活动的全景展示,通过舞蹈便可以对整个场景进行复现,人们也可以通过舞蹈对历史、社会和民俗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所以这一个个生动、鲜活而具体的形象,正是民族民间舞审美核心所在。
(三)意境之美
意境是中国美学中的独有内容,与西方美学中的典型相并列,是指艺术作品中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的审美境界。这个境界的生成,不仅可以让作品主题得到更加深刻的彰显,也可以使观众感同身受。民族民间舞的起源和发展始终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所以也自然带有了意境美感特征。如彝族舞蹈《阿诗玛》,作品中始终有一条白色的绸带,虽然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具,却在意境营造方面有着画龙点睛的功效。一开始这条绸带代表着一朵祥云,阿诗玛驾着祥云翩翩而至。舞蹈的中间部分,阿诗玛则挥舞着绸带载歌载舞,营造出了欢快的气氛。到了最后,阿诗玛频频将绸带向远方抛出,象征着已经听到了彝族阿哥的热情召唤,最后则把绸带缠在身上,带着阿哥的深情厚谊远去。通过一条简单的绸带,起到了导向和引领的作用,也让情境更加鲜活。近年来,伴随着舞美技术的进步,民族民间舞在意境营造方面更是得心应手。舞蹈《小二黑结婚》中,舞台上没有任何道具,而是利用大屏幕进行展示,呈现观众眼前的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远处是群山,近处是小溪,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河面上,小芹便在这里边洗衣服,边等着自己的心上人二黑哥。“意”是一首诗,“境”是一幅画,诗情画意,韵味绵长。这种独特的审美感受,正是民族民间舞所特有审美特征。
(四)情感之美
情感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灵魂,而舞蹈的形式和内容特点,也决定了这是一门长于抒情的艺术。特别是民族民间舞,其主题多是十分明确的,将这个主题以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后,再加上音乐、舞美等方面的配合,可以充分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以蒙古族舞蹈《东归英雄》为例,作品表现的是十八世纪土尔扈特蒙古部族,由于不堪忍受沙俄的种族灭绝政策东归故土的传奇故事。作品的最后,大部队已经回到了大草原上,舞台上一侧是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另一侧则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手中端着一碗美酒。但是经过努力寻找之后,她并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这意味着她的孩子已经在战场上牺牲了,这时候她手中的美酒摔落到了地上,音乐声和交谈声戛然而止,舞台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位母亲。地上破裂的已經不再是一只碗,而是一个母亲破碎的心。每个观众的眼中都噙满了泪水。著名舞蹈编导张继钢创作的《一个扭秧歌的人》中,在一个空旷的舞台上,一个双鬓斑白的老艺人正有气无力地坐着。忽然,远处传来了夹杂着几分伤感和凄凉的二胡声,这位老艺人像是听到了冲锋号,挺身跃起,兴高采烈地舞动起来。是秧歌让他再一次年轻起来,舞台上的他已经进入忘我的境界,自由自在地舞动着。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当二胡声渐渐远去后,老艺人无奈地回到了现实,让人唏嘘和感叹,更为他对秧歌的痴情而感动,是一种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五)创新之美
中国民族民间舞虽然历史悠久,但是这不意味着其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相反,伴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其一直走在一条不断创新的道路上。特别是在当代,伴随着舞蹈艺术事业的整体发展,诸多民族民间舞都呈现出了全新的审美风貌,也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比如在形式上,以往的作品主题虽然十分突出,但是也存在着单一性和重复性的问题。对此,当代的很多创作者都在保留其基本风格的基础上,为其注入了几分现代色彩,或者将动作编排更加紧凑,或者对体态进行幅度和力度上的调整等,在带给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的同时,也让主题得到了深化。又比如在动作上。当代民族民间舞在动作上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幅度的加大。这源于创作者在编创的过程中,将现代舞和民族民间舞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范式,在不变中寻求变化。比如在《溜溜的康定溜溜的城》中,作品原本是藏族舞蹈,但是却运用了具有现代气息的造型、舞美和服饰,既充分保留了藏族舞蹈的原汁原味,也拉近了當代人和传统艺术之间的距离。又比如在舞美上,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让舞美表现较之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之感。如上演于2012年的傣族舞蹈《雀之恋》,表现的是两只孔雀相恋的故事,设计者大胆启用了多媒体装置技术,让一片热带雨林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这个森林奇境中,有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有着翩翩起舞的蝴蝶,更有两只相互依偎的孔雀。情到浓时,雄孔雀还展开了自己绚丽的尾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正是这种创新,为古老的民族民间舞艺术注入了不竭的艺术生命力。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凸显,珍视和传承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民族民间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集中展示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理应得到充分重视和系统研究。特别是在一些舞种在遇到传承危机的情况下,更应该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帮助其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目的,就民族民间舞的审美底蕴进行了思考和解读,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民族民间舞,让其在当代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实现永续传承。
参考文献:
[1]龚娟.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探讨[J].北极光,2019(02):12.
[2]朱思同.中国民间民族舞艺术的特点[J].艺术品鉴,2019(03):1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 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以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为驱动的民族舞蹈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H20377)。
(作者简介:王永燕,女,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舞表演和教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