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张展》是著名作家孙惠芬的最新力作,作品入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寻找“叛逆”青年张展为线索,为我们勾勒出了90后这一代人的精神图谱及成长轨迹。《寻找张展》在作家创作生涯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体现着她的“变”与“不变”。“变”即创新与亮点,《寻找张展》中作者将视角从她构建的以歇马山庄和上塘为中心的地域乡土书写中,转变到对90后精神成长史的聚焦与观照,特别是塑造了张展这样一个代表90后精神群像的文学人物。“不变”即风格和特点,在《寻找张展》中作家继续延续她以往对于“无尽关系”的审视和探究,以及对于“出走与还乡”这一主题的重新思考。
《寻找张展》之所以成为作家里程碑式的作品和关注的热点,不仅在于她题材之新与视角之新,更重要的是她对于还乡这一主题的探究,特别是对于90后这一代人的精神还乡的深度刻画。《寻找张展》就是这样一部“90后”的精神还乡与救赎之作。作者在访谈中说:“还乡,不是行而下身体的到达,而是形而上精神的求索。”这种精神的还乡,从开始的寻找到觉醒后的救赎,贯穿着这一代人的成长史。本文试从寻找、救赎、成长史这三个关键词和视角来探讨作者笔下的90后精神还乡之路。
无尽关系中的寻找
《寻找张展》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寻找》,下部《张展》。上部通过作家“我”为远在美国读博的儿子寻找失联的高中同学张展为起点,开始了对这一代“和你们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的行为准则”的90后的寻找。上部中“我”从刚开始的“没有身高,没有五官,只有和飞机有关的一些片段,他的名字有伸张和展翅的意思”这一完全模糊的张展开始,到寻找过程中通过各种关系为我们建构了一个碎片化的张展,并且这个张展也与看似毫无关联的“我”產生了无尽的关系。当得知张展的父亲就是生前读过我《致无尽关系》的那个人,我和张展,顿时就有了“诉说不清的关系”,“如果当初考上滨河大学,我和张展就是校友。我没考上,开始了写作。可就因为写作,才使张展以这种方式出现在我生活中。”
上部《寻找》中的张展在形象上是陌生的,模糊的,碎片化的,甚至是矛盾的。作家“我”通过儿子的描述,张展的高中班主任,他的交换妈妈和儿子的日记,一步步用一种侦探式推理的方式为我们建构起一个逐渐清晰的张展,但这样的张展是不可信的,也是片面的,“在我能掌握的有关张展的材料里,除了有个性、动手能力强是前后统一的,其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一个,叛逆、无情、滥情、不学无术,因为不善于表达而显得乌了巴涂,甚至有些冷漠;一个,体贴、温情、通情达理、有高超的绘画技艺,虽不善用语言表达,但他一直在寻求表达情感更宽敞的通道——学习教聋哑智障学生,请老师学生品尝他的厨艺,画他印象中的父亲。”这一方面为我们的阅读和形象构建设置了某种困惑,这种困惑和不解也正是当下父母对于作为子女的90后的困惑和不解,如文中开头所说:“我们这代人,你究竟了解多少?”这也促使“我”继续寻找下去。而随着张展形象的逐渐清晰,这种寻找指向的不仅仅是张展这样一个具体形象,而是他所代表的这样一代人的精神的寻找。另一方面,这也为下部《张展》的出现交代了背景。下部通过信件这样私密而又真诚的方式,用内心独白式的语言讲述了张展的成长史,过程中有痛苦,有逃离,也有欢乐和短暂的自由,这种诉说也是对整个精神史的梳理和回顾。
《寻找张展》中的寻找可以分为三个向度。第一,“我”寻找张展的过程中引发出的张展对于自己成长史和精神史的寻找和梳理,即张展自我的寻找,这是小说的主线,也是他精神还乡的途径。第二,“我”寻找张展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儿子的寻找,即对这一代人的寻找。“本是为了寻找与张展有关的线索,我却走进儿子的历史”“我隐约感到寻找张展,其实也是在寻找儿子,因为我确实不明白他究竟为什么崇拜张展……儿子让我寻找张展,是不是就为了让我寻找他的另一面,那个真正有可能走向成功的一面?”第三,寻找张展也是“我”对自己的一种寻找,这种寻找包括作为母亲的“我”对张展和儿子,他们这一代的一个重新认知和理解,也包括“我”对自己以及我们这一代人的寻找,在对这两代人的重新寻找中发现那个真实的自己,以及在这种出走与还乡之间的某种关系和精神。“寻找张展,本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探究张展为什么会成为张展的人生真相,却想不到,当他向我打开他的过去,我再也不是局外人,我居然在张展的信中看到自己……”通过这三种向度的寻找,作者不仅为小说中身为作家的“我”与张展建立起了联系,也为90后这一代人对自身的解释与思考,以及这种问题背后所蕴含的关于精神还乡的探索与追寻建立了无尽的关系,这种无尽关系下的寻找勾勒出整个这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史。
出走与还乡中的救赎
“救赎”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方宗教中,是基督拯救世人之道,后来这一教义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寻找张展》中,救赎这一主题伴随着张展逃离和精神还乡的整个过程,开篇序言中就说:“追问父亲是谁,这是张展自我救赎的全新开始。”张展的父母在官本位思想的主导下,极力追求着权力,特别是母亲林小放不仅将张展的父亲一步步拖向权力的深渊,也用这种思想牢牢控制着这个大家庭,这些集中表现在她对于张展成长的干预和对他生活的“安排”。张展的母亲从小不让他吃土豆饼,不让他回乡下奶奶家,让他远离这些“穷滋味”,这种近乎变态的做法对张展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身为官二代的张展从小在父母对于权力的欲望和对于他人的冷漠中痛苦生长。当给了自己童年无尽温暖的大姨女儿梦梅被车撞死时,父母却要求家人不许上诉不许告状,就说是孩子自己走错路撞了车。此时,张展幼小的心灵被彻底击碎了,因为“出事的车上拉的是咱县里最大的官儿,他直接管着你爸妈前途,你爸妈都是政府干部”。这件事对于幼年的张展触动很大,“我和爸妈家人的决裂,从梦梅的小小身体装进车里那一刻就开始了”。
张展与父母的关系在梦梅死后变得更加僵化,张展的逃离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从甘肃流浪儿月月到“拥政”小吃部卖土豆饼的黑脸男孩,张展的两次离家出走均以失败告终,但他却在这种逃离中找到了某种替代,“当年,月月代替梦梅,是身影;现在,土豆饼替代梦梅,是一缕喷香的气息”。但这种替代是短暂的,也是困惑的,它代表着这一代人在逃离途中的那种快感与矛盾。“离家出走,这是一剂良药,它能医治抑郁、愤懑、不满;它又是一种疾病,一旦你有了被医治的经历,稍感抑郁和不满,你就想迈出家门,就像吸毒者对毒药的上瘾。”既然是快感,那就会很容易消失,那么消失之后呢?张展又将如何去重新寻找?“我的人生一直在失去,梦梅,月月,黑脸男孩,可是有一条路在向我打开,它朝向内心,朝向内心的艺术”,接下来张展开始爱上绘画,并爱上了和他同样热爱绘画的发廊女斯琴,在斯琴那里他得到了温暖与庇护,并在绘画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对于父亲的寻找是张展救赎的开始,从这一刻开始他也沿着寻找父亲的轨迹,踏上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还乡之路。在高考前夕,父亲突然空难而亡,姥姥去世,斯琴离开,张展也进入了他的空难时期。在遗体告别大厅,张展面对妈妈花了二十万做的塑料人爸爸时,他在这种荒诞中追问:“爸爸你到底是谁?”“与假爸爸告别之后,我真的开始了对爸爸的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张展发现,他不了解自己的父亲就像父亲不了解他一样,父亲的理想是当木匠,他还读小说。这时张展才意识到“乡村的家族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我从不曾体会过”。由此他踏上了还乡之路,这种还乡不仅是身体上的到达,更是精神上的追寻。“我回了一趟爸爸的大槐树老家,从此,我对爸爸的感情,就像一场春雨后的田野,无处不是嫩绿的须芽。”张展抚摸着爸爸亲手做的家具,家具的纹理上有爸爸的温度。爸爸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的理想,最后在权力的裹挟下越走越远,但他也有过矛盾和挣扎,当张展看到爸爸做的立柜柜门镜子左侧抽屉上方凿刻的“展翅”两个字,在字的下方蹲着一只低着头的麻雀时,他或许看到了爸爸的纠结和牺牲,“感受到爸爸冲突的内心,我像个神经病患者,一遍一又一遍地抚摸‘展翅’”。与此相比,张展获得了成功,他的逃离,他的还乡,他追求着他所热爱的绘画,都是父亲所渴求而不可及的。他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开始慢慢理解他,理解他的困惑和无奈,理解他所在的那个有着庞大根系的乡村。为此,他渴望与父亲对话,“渴望和爸爸说话,这是一个不错的念想,它会使跌进底部的孤独得以释放,就像一次精神越狱”。与父亲的重新相遇,完成了张展在寻找过程中的精神还乡。到后来,他开始画一张又一张的父亲,去关怀病房当志愿者,毕业后去特教学校当老师,这一系列都是在经过成长反思和精神还乡之后的实践,作者也以平和的态度和感动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有着悲痛却很温情的成长故事。
心灵独白与灵魂反思中的成长史建构
《寻找张展》上下两部,从儿子开始的寻找到张展的出现,特别是下部《张展》中他通过信件这样的形式,以心灵独白式的语言和书写,为我们展现了以他们俩为代表的90后这一代人的成长史。儿子申一申和大多数90后人一样,在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下,规规矩矩、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其中也有过青春期的叛逆和成长的困惑,但都没有去逃离,这不光需要勇气,更需要某种内在精神的支持。而主人公张展却刚好具备这种勇气和精神,他是这代人精神上的代表,他有着他们渴望的自由和叛逆,他也完成了他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虽然张展更多的时候是痛苦和迷茫的,但他有自己的追求和思考,这种思想和实践是同代人所羡慕的。“这个张展,是我见到的骨子里最倔强、最我行我素的人,你不知道他爱上的那个发廊女有多大,比他大八岁。”张展是儿子这类人所崇拜的对象,因为他是他们身体的另一面,“我隐约感到寻找张展其实也是在寻找儿子,因为我确实不明白他究竟为什么崇拜张展。”正是这种困惑,才使得身为母亲的“我”继续寻找下去,也在张展的成长史中时时与自己儿子做对比,不断地寻找也是在解答我的疑惑,我也从刚开始的不理解这代人,逐渐地进入到他们的世界中,并且有了新的发现和思考。“事实上,不管我多么明白我和儿子的心一旦空间开阔,便相去甚远,我都不能想到,朝夕相处在一起的母子,竟然会有如此隔膜……他居然和张展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制造精神的越狱。”
下部《张展》中,张展通过一封封带有小标题的信件,讲述了他的成长史。这些小标题从他的童年开始,一直到他的少年,他的绘画、转学、高中、恋情、空难、无尽关系以及后灾难时代,贯穿了他的整个成长史,这种讲述是坦诚的,也是深刻和值得反思的。“张展是真诚的,他的文字告诉我他没有编造任何谎言。”张展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张展的成长伴随着破碎和离去,从梦梅开始,一直到父亲的空难,他妈妈和交换妈妈也不断伤害着他的生活,这两位母亲与作为作家的“我”形成鲜明的对比,一面是被权利和欲望所控制的极端思想,一面是沟通中的平等和尊重,这样强烈的反差也使得张展这个形象更加立体和深刻,使他的精神更加突出和独特。在不断失去的成长中,张展也在慢慢获得,比如爱上绘画,斯琴的出现,甚至父亲的空难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获得和成长。正是因为父亲突然离去,才促使他去寻找真正的父亲,也踏上了精神的还乡之路,在父亲生活过的乡村,找到了那庞大的根系。父亲的离去也让他开始重新思考他们这一代的成长和生活,他与同样失去父亲的大学同学于永博的谈话也为我们给出了一种答案,“我们谈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病症,权力和利益如何绑架了我们的父母,在他们欲望的羽翼下我们如何畸形成长”。这是一种成长背后的反思,包括他去关怀病房当志愿者,目睹了各种生命的最后时刻,特别是二十岁的患者朝青山,和他度过了难忘的四小时,在这期间他们进行了一个关乎思想与精神的探讨,“通过他,我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死亡与再生”。
小说最后张展也没有为我们给出他精神还乡之后的答案,电脑屏幕也出现一片空白,荒诞而模糊的结尾或许就是一种答案。“随着对各种感情的深入体会,我的那个自我不是更清晰,而是更模糊了……因为我不知道我究竟是谁!我的自我,是不是那个脱离了身体的信念?而信念,又通向哪里?是不是仅仅通向成功?”最后,他把问题抛给我们,我们也将带着他的问题继续去寻找,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张展,他具体而模糊,遥远而清晰。
寻找、救赎与成长,《寻找张展》是一部90后的精神还乡之旅,通过寻找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张展以及他所代表的这一代人,他们的叛逆、痛苦、迷茫,他们的理想、真诚与善良。作家孙惠芬以母亲独特的视角介入,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而深刻的故事,温暖的笔调中蕴含着作者关于这一代人的关怀与思考,上下兩部的结构布局和信件的加入也为我们增添了阅读的乐趣。可以说,《寻找张展》为我们探讨90后这一代人特别是他们精神成长的写作,带来了新的思考与可能性。
【责任编辑】 陈昌平
作者简介:
王顺天,笔名阿天,写诗兼事评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戏剧影视学硕士。作品见于《诗刊》《中国校园文学》《飞天》《长篇小说选刊》等。获第六届中国校园“双十佳”诗歌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野草文学奖、第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歌奖、中国作协诗刊社国际诗酒大会优秀奖。著有诗集两部,现居兰州。
《寻找张展》之所以成为作家里程碑式的作品和关注的热点,不仅在于她题材之新与视角之新,更重要的是她对于还乡这一主题的探究,特别是对于90后这一代人的精神还乡的深度刻画。《寻找张展》就是这样一部“90后”的精神还乡与救赎之作。作者在访谈中说:“还乡,不是行而下身体的到达,而是形而上精神的求索。”这种精神的还乡,从开始的寻找到觉醒后的救赎,贯穿着这一代人的成长史。本文试从寻找、救赎、成长史这三个关键词和视角来探讨作者笔下的90后精神还乡之路。
无尽关系中的寻找
《寻找张展》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寻找》,下部《张展》。上部通过作家“我”为远在美国读博的儿子寻找失联的高中同学张展为起点,开始了对这一代“和你们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的行为准则”的90后的寻找。上部中“我”从刚开始的“没有身高,没有五官,只有和飞机有关的一些片段,他的名字有伸张和展翅的意思”这一完全模糊的张展开始,到寻找过程中通过各种关系为我们建构了一个碎片化的张展,并且这个张展也与看似毫无关联的“我”產生了无尽的关系。当得知张展的父亲就是生前读过我《致无尽关系》的那个人,我和张展,顿时就有了“诉说不清的关系”,“如果当初考上滨河大学,我和张展就是校友。我没考上,开始了写作。可就因为写作,才使张展以这种方式出现在我生活中。”
上部《寻找》中的张展在形象上是陌生的,模糊的,碎片化的,甚至是矛盾的。作家“我”通过儿子的描述,张展的高中班主任,他的交换妈妈和儿子的日记,一步步用一种侦探式推理的方式为我们建构起一个逐渐清晰的张展,但这样的张展是不可信的,也是片面的,“在我能掌握的有关张展的材料里,除了有个性、动手能力强是前后统一的,其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一个,叛逆、无情、滥情、不学无术,因为不善于表达而显得乌了巴涂,甚至有些冷漠;一个,体贴、温情、通情达理、有高超的绘画技艺,虽不善用语言表达,但他一直在寻求表达情感更宽敞的通道——学习教聋哑智障学生,请老师学生品尝他的厨艺,画他印象中的父亲。”这一方面为我们的阅读和形象构建设置了某种困惑,这种困惑和不解也正是当下父母对于作为子女的90后的困惑和不解,如文中开头所说:“我们这代人,你究竟了解多少?”这也促使“我”继续寻找下去。而随着张展形象的逐渐清晰,这种寻找指向的不仅仅是张展这样一个具体形象,而是他所代表的这样一代人的精神的寻找。另一方面,这也为下部《张展》的出现交代了背景。下部通过信件这样私密而又真诚的方式,用内心独白式的语言讲述了张展的成长史,过程中有痛苦,有逃离,也有欢乐和短暂的自由,这种诉说也是对整个精神史的梳理和回顾。
《寻找张展》中的寻找可以分为三个向度。第一,“我”寻找张展的过程中引发出的张展对于自己成长史和精神史的寻找和梳理,即张展自我的寻找,这是小说的主线,也是他精神还乡的途径。第二,“我”寻找张展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儿子的寻找,即对这一代人的寻找。“本是为了寻找与张展有关的线索,我却走进儿子的历史”“我隐约感到寻找张展,其实也是在寻找儿子,因为我确实不明白他究竟为什么崇拜张展……儿子让我寻找张展,是不是就为了让我寻找他的另一面,那个真正有可能走向成功的一面?”第三,寻找张展也是“我”对自己的一种寻找,这种寻找包括作为母亲的“我”对张展和儿子,他们这一代的一个重新认知和理解,也包括“我”对自己以及我们这一代人的寻找,在对这两代人的重新寻找中发现那个真实的自己,以及在这种出走与还乡之间的某种关系和精神。“寻找张展,本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探究张展为什么会成为张展的人生真相,却想不到,当他向我打开他的过去,我再也不是局外人,我居然在张展的信中看到自己……”通过这三种向度的寻找,作者不仅为小说中身为作家的“我”与张展建立起了联系,也为90后这一代人对自身的解释与思考,以及这种问题背后所蕴含的关于精神还乡的探索与追寻建立了无尽的关系,这种无尽关系下的寻找勾勒出整个这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史。
出走与还乡中的救赎
“救赎”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方宗教中,是基督拯救世人之道,后来这一教义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寻找张展》中,救赎这一主题伴随着张展逃离和精神还乡的整个过程,开篇序言中就说:“追问父亲是谁,这是张展自我救赎的全新开始。”张展的父母在官本位思想的主导下,极力追求着权力,特别是母亲林小放不仅将张展的父亲一步步拖向权力的深渊,也用这种思想牢牢控制着这个大家庭,这些集中表现在她对于张展成长的干预和对他生活的“安排”。张展的母亲从小不让他吃土豆饼,不让他回乡下奶奶家,让他远离这些“穷滋味”,这种近乎变态的做法对张展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身为官二代的张展从小在父母对于权力的欲望和对于他人的冷漠中痛苦生长。当给了自己童年无尽温暖的大姨女儿梦梅被车撞死时,父母却要求家人不许上诉不许告状,就说是孩子自己走错路撞了车。此时,张展幼小的心灵被彻底击碎了,因为“出事的车上拉的是咱县里最大的官儿,他直接管着你爸妈前途,你爸妈都是政府干部”。这件事对于幼年的张展触动很大,“我和爸妈家人的决裂,从梦梅的小小身体装进车里那一刻就开始了”。
张展与父母的关系在梦梅死后变得更加僵化,张展的逃离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从甘肃流浪儿月月到“拥政”小吃部卖土豆饼的黑脸男孩,张展的两次离家出走均以失败告终,但他却在这种逃离中找到了某种替代,“当年,月月代替梦梅,是身影;现在,土豆饼替代梦梅,是一缕喷香的气息”。但这种替代是短暂的,也是困惑的,它代表着这一代人在逃离途中的那种快感与矛盾。“离家出走,这是一剂良药,它能医治抑郁、愤懑、不满;它又是一种疾病,一旦你有了被医治的经历,稍感抑郁和不满,你就想迈出家门,就像吸毒者对毒药的上瘾。”既然是快感,那就会很容易消失,那么消失之后呢?张展又将如何去重新寻找?“我的人生一直在失去,梦梅,月月,黑脸男孩,可是有一条路在向我打开,它朝向内心,朝向内心的艺术”,接下来张展开始爱上绘画,并爱上了和他同样热爱绘画的发廊女斯琴,在斯琴那里他得到了温暖与庇护,并在绘画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对于父亲的寻找是张展救赎的开始,从这一刻开始他也沿着寻找父亲的轨迹,踏上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还乡之路。在高考前夕,父亲突然空难而亡,姥姥去世,斯琴离开,张展也进入了他的空难时期。在遗体告别大厅,张展面对妈妈花了二十万做的塑料人爸爸时,他在这种荒诞中追问:“爸爸你到底是谁?”“与假爸爸告别之后,我真的开始了对爸爸的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张展发现,他不了解自己的父亲就像父亲不了解他一样,父亲的理想是当木匠,他还读小说。这时张展才意识到“乡村的家族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我从不曾体会过”。由此他踏上了还乡之路,这种还乡不仅是身体上的到达,更是精神上的追寻。“我回了一趟爸爸的大槐树老家,从此,我对爸爸的感情,就像一场春雨后的田野,无处不是嫩绿的须芽。”张展抚摸着爸爸亲手做的家具,家具的纹理上有爸爸的温度。爸爸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的理想,最后在权力的裹挟下越走越远,但他也有过矛盾和挣扎,当张展看到爸爸做的立柜柜门镜子左侧抽屉上方凿刻的“展翅”两个字,在字的下方蹲着一只低着头的麻雀时,他或许看到了爸爸的纠结和牺牲,“感受到爸爸冲突的内心,我像个神经病患者,一遍一又一遍地抚摸‘展翅’”。与此相比,张展获得了成功,他的逃离,他的还乡,他追求着他所热爱的绘画,都是父亲所渴求而不可及的。他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开始慢慢理解他,理解他的困惑和无奈,理解他所在的那个有着庞大根系的乡村。为此,他渴望与父亲对话,“渴望和爸爸说话,这是一个不错的念想,它会使跌进底部的孤独得以释放,就像一次精神越狱”。与父亲的重新相遇,完成了张展在寻找过程中的精神还乡。到后来,他开始画一张又一张的父亲,去关怀病房当志愿者,毕业后去特教学校当老师,这一系列都是在经过成长反思和精神还乡之后的实践,作者也以平和的态度和感动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有着悲痛却很温情的成长故事。
心灵独白与灵魂反思中的成长史建构
《寻找张展》上下两部,从儿子开始的寻找到张展的出现,特别是下部《张展》中他通过信件这样的形式,以心灵独白式的语言和书写,为我们展现了以他们俩为代表的90后这一代人的成长史。儿子申一申和大多数90后人一样,在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下,规规矩矩、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其中也有过青春期的叛逆和成长的困惑,但都没有去逃离,这不光需要勇气,更需要某种内在精神的支持。而主人公张展却刚好具备这种勇气和精神,他是这代人精神上的代表,他有着他们渴望的自由和叛逆,他也完成了他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虽然张展更多的时候是痛苦和迷茫的,但他有自己的追求和思考,这种思想和实践是同代人所羡慕的。“这个张展,是我见到的骨子里最倔强、最我行我素的人,你不知道他爱上的那个发廊女有多大,比他大八岁。”张展是儿子这类人所崇拜的对象,因为他是他们身体的另一面,“我隐约感到寻找张展其实也是在寻找儿子,因为我确实不明白他究竟为什么崇拜张展。”正是这种困惑,才使得身为母亲的“我”继续寻找下去,也在张展的成长史中时时与自己儿子做对比,不断地寻找也是在解答我的疑惑,我也从刚开始的不理解这代人,逐渐地进入到他们的世界中,并且有了新的发现和思考。“事实上,不管我多么明白我和儿子的心一旦空间开阔,便相去甚远,我都不能想到,朝夕相处在一起的母子,竟然会有如此隔膜……他居然和张展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制造精神的越狱。”
下部《张展》中,张展通过一封封带有小标题的信件,讲述了他的成长史。这些小标题从他的童年开始,一直到他的少年,他的绘画、转学、高中、恋情、空难、无尽关系以及后灾难时代,贯穿了他的整个成长史,这种讲述是坦诚的,也是深刻和值得反思的。“张展是真诚的,他的文字告诉我他没有编造任何谎言。”张展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张展的成长伴随着破碎和离去,从梦梅开始,一直到父亲的空难,他妈妈和交换妈妈也不断伤害着他的生活,这两位母亲与作为作家的“我”形成鲜明的对比,一面是被权利和欲望所控制的极端思想,一面是沟通中的平等和尊重,这样强烈的反差也使得张展这个形象更加立体和深刻,使他的精神更加突出和独特。在不断失去的成长中,张展也在慢慢获得,比如爱上绘画,斯琴的出现,甚至父亲的空难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获得和成长。正是因为父亲突然离去,才促使他去寻找真正的父亲,也踏上了精神的还乡之路,在父亲生活过的乡村,找到了那庞大的根系。父亲的离去也让他开始重新思考他们这一代的成长和生活,他与同样失去父亲的大学同学于永博的谈话也为我们给出了一种答案,“我们谈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病症,权力和利益如何绑架了我们的父母,在他们欲望的羽翼下我们如何畸形成长”。这是一种成长背后的反思,包括他去关怀病房当志愿者,目睹了各种生命的最后时刻,特别是二十岁的患者朝青山,和他度过了难忘的四小时,在这期间他们进行了一个关乎思想与精神的探讨,“通过他,我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死亡与再生”。
小说最后张展也没有为我们给出他精神还乡之后的答案,电脑屏幕也出现一片空白,荒诞而模糊的结尾或许就是一种答案。“随着对各种感情的深入体会,我的那个自我不是更清晰,而是更模糊了……因为我不知道我究竟是谁!我的自我,是不是那个脱离了身体的信念?而信念,又通向哪里?是不是仅仅通向成功?”最后,他把问题抛给我们,我们也将带着他的问题继续去寻找,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张展,他具体而模糊,遥远而清晰。
寻找、救赎与成长,《寻找张展》是一部90后的精神还乡之旅,通过寻找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张展以及他所代表的这一代人,他们的叛逆、痛苦、迷茫,他们的理想、真诚与善良。作家孙惠芬以母亲独特的视角介入,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而深刻的故事,温暖的笔调中蕴含着作者关于这一代人的关怀与思考,上下兩部的结构布局和信件的加入也为我们增添了阅读的乐趣。可以说,《寻找张展》为我们探讨90后这一代人特别是他们精神成长的写作,带来了新的思考与可能性。
【责任编辑】 陈昌平
作者简介:
王顺天,笔名阿天,写诗兼事评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戏剧影视学硕士。作品见于《诗刊》《中国校园文学》《飞天》《长篇小说选刊》等。获第六届中国校园“双十佳”诗歌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野草文学奖、第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歌奖、中国作协诗刊社国际诗酒大会优秀奖。著有诗集两部,现居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