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最新成果的主题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1980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最新成果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上丰富和拓宽了我们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弘扬这一永恒主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最新成果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7)06-0062-0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最新成果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地认识这一问题,无论对于理论创新还是推进实践都十分重要。
  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主题由实践主题决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赖以形成的实践,主要是指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这个实践的主题,毫无疑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新阶段、新实践,催生新理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这些重要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难发现,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各方面内容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它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它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来展开的,都是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来深化的,都是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都是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个马克思主义立场的。
  从历史上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我国进入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分别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在于,它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两个具体历史阶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成果,后一历史阶段的成果既是对前一历史阶段成果的坚持和继承,又是对其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另外,从党的第十四次、十五次、十六次、十七次全国代表人会政治报告所采用的题目来看,十四大报告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为题;十五大报告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题;十六大报告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为题;十七大报告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为题。这四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纵跨15年,但无一例外地都突出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新成果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而展开的。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还要经历许多发展阶段,这些不同发展阶段的新成果都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用这个主题及其内在逻辑整合每个阶段的新成果,并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r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上丰富和拓宽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
  1、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科学把握历史方位,既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提与基础,又是党制定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客观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总结了我国以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重新审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了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并科学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基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后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就是说,我国现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对我国所处的这一历史方位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强调要深入认识和全面把握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精辟分析了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这就大大深化了对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认识,使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并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是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作出的崭新论断,是从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认识的深化。从邓小平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到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进而“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到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3、拓展了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路。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从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大大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路。党中央强调,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而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走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问题,提出要在思想理论、治国理政、奋斗纲领、组织和党员队伍、党风廉政、党内制度体系等六大方面继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从而强化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障。党中央提出的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国际战略思想,对争取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部环境提供了理论指导,最根本的就是把对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结合起来,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和精神七的旗帜,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精神力量、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一切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拓宽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个主题将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作为一种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要经历许多发展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在未来的各个发展阶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一定会取得一系列新成果。但众多发展阶段上的新成果都应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论主题贯穿始终。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责任编辑:文 慧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分别从权力冲突、相互依赖和文化建构三方面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范式,这三大理论范式各有所长,相互补充,比较完整地解释了国际政治的运动轨迹。中美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是依托上述分析框架我们可以发现两国之间其实存在着政治上的竞争、经济上的合作、理解上的融通三大方面的关系。因此,深入理解分析这三方面的状况能更好地了解中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走向。为我国制定正确的对美政策提供
期刊
内容提要 2003年,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实行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这项改革对村级民主及村民自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村级民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积极发展动向,包括村民民主参与和参选意识大幅提高,村级事务决策更趋民主等;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新集体林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群体决策失误问题,也表明對新集体林改对村级民主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应作过高的估计。  关键词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期刊
内容提要 满意度已经成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依据。根据对汶川地震灾区群众的问卷调查,群众对政府灾后工作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通过对满意度相关理论的梳理和对灾区入户问卷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导致灾区群众对政府灾后工作满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的“期望”。因此,要最大限度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就必须对灾区群众的期望进行有效管理。  关键词 政府 满意度 民众 期望  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经过两年多的多方努力,《西方政党政治译丛》即将同读者见面了。我想借此机会,简要说明这套“译丛”的编译宗旨和选材原则。  “西方”一词,就其政治含义来说,通常指西欧和北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时也包括欧美以外的某些资本主义国家。“西方政党政治”是指西方国家中,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框架内,各政党依据宪法、法律或惯例等展开竞争,决定由哪个政党或政党联盟执掌政权的这样一种政治类型。政党是政党政治的主角。  政
期刊
内容提要 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阶级在言论自由、舆论民主的表象下掌控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实施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固化着资本主义的“本性”,维护着资本主义的正统秩序,导致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基调是敌视社会主义,分化瓦解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不仅要认识其经济基础,也要认识其上层建筑,不仅要认识其变的一面,更要认识其没有变的一面,不仅要认识资本主义各国的“内政”,还要认
期刊
由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协办的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17-20日在西安舉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世界社会主义”。来自中央编译局、中央组织部、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30名代表与会。会议采用大会发言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如何评价我国改
期刊
内容提要 在许多或绝大多数经济与社会组织中,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都处于紧张状态,小至公司大至国家,都会遇到此类问题。南斯拉夫建国后从学习苏联模式转向探索自治社会主义,可是自治社会主义形成了过度分权局面,给南斯拉夫带来很多困难。当政治强人铁托逝世和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后,南斯拉夫陷入制度危机并最终解体。  关键词 南斯拉夫 自治社会主义 集权 分权  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
期刊
全球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有人称环境与和平、发展并列成为当今时代的三大主题。与国际社会“言必谈环境”相比,我国学术界对国际环境外交的研究还是相对处于起步阶段,而丁金光教授的近作——《国际环境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则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内空白,可谓是国内研究国际环境外交的开山之作。  全书除前言部分外共分为十章,主要有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三章,阐
期刊
内容提要 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所需住房的若干制度安排,是国家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住房领域的延伸,也是住房制度对社会保障的体现。完善的公共住房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研究和分析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对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加坡 住房 保障制度  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首先是一个价值范畴。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价值理论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公正平等、自由民主、共同富裕等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具有辩证的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基本价值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7)06-0049-04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