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物理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97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使计算机的应用已逐步渗透到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网络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计算机扩展了我们的时空,它的广泛应用,使得物理教学展现出越来越美好的前景。时不我待,作为教师应抓住机遇,发挥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网络 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信息技术革命是有史以来对人类的生活改变最广泛的一次,信息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大,人们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去了解世界,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广泛,足不出户,大千世界尽展眼前,时间、空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个越来越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讲授,注重对结果的记忆和公式的运用,而忽略了意义的真正获取,标准答案的形式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变成机械化、样板化。而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以作为当前教育的目标之一摆在我们的案头,大家开始寻找新的教学手段来改变不尽人意的教学现状。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逐步展现出令人满意的图景,正在以迅捷的速度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人们对这些新事物的认识逐渐加深,应用教学,丰富教学的过程。
  一、网络技术为我们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在网络上没有了地域的束缚,小小的鼠标带你自由畅游,无论南北半球、亚非欧美,只要轻点鼠标,都可以随意问候和访问,世界会清晰真实的展现在你的面前。
  网络上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丰富体现在信息的多元化和信息数量的巨大。信息的多元化不仅体现为各种知识的博大,还体现为知识载体的丰富,数值、文本作为信息司空见惯,图象、声音、影像更是大大丰富了知识的容量。信息的内容不仅丰富,而且交互性也在不断加强。暂且不谈知识的交汇,单就现行学科的划分而言,形式也在逐渐改变。使用者可以利用各种引擎通过对相关网站的访问获取自己所需,甚至浏览者可以任意激活某一处的引伸部分,即时获取收放自如的信息,而不必花大量的时间去逐一阅读。比如印刷书籍中的句子、章节按作者的构思顺序展开,而不是按读者的需要顺序展开,这样就造成读者与作者思路顺序的不统一,形成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矛盾。当然由于众口不一,这种矛盾不可避免。正像物理中的误差,虽然人们在努力改进实验方法,但误差仍不可避免的存在,可是精良的仪器却可以大大的减小误差。而正是网络这一精良的装备,它使读者与作者意图的误差在很大程度得到缩小,它使信息以更加灵活和形象的形式展开,是非线性的,而且是以根系状展开的。在某一根系下,你可以任意展开它的分支,看到你急于所需的内容,省去了你按章节逐步阅读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图像的出现与运用,使世界变得更真实,把枯燥的知识形象的展现在你的面前。
  网络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以前的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大多为课堂,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知识的来源无非课本和参考书,这样的情况造成知识的局限性。学生仅仅学习到了教师传授的,再加上一部分教学参考书的应用,大大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而学生的思维中蕴藏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仅仅局限于以上的知识,无异于闭门造车。对于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发展造成了障碍。学生应该涉猎更多的东西,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才能有更加巨大的发展空间,开发他们藏于深处的潜能。能力的开拓也正是成绩提高的前提。网络正可以弥补现在教学中的一些缺憾。网络不仅可以使我们掌握更加详实、丰富的资料,还可以让我们在家中就能看到名师的教法,得到名师的点拨。人无完人,教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以前的学生,一门学科往往局限于一个老师的传授,现在一个学生坐在微机前可得到更多教师的指导,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又不违背这一已被普遍认同的模式,其效果应该说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由一对多到多对一的方式,已经或逐渐地被教师、家长与学生所认可。
  因此,网络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教学,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节奏。
  二、计算机引入课堂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从以前的“三机一幕”到CAI,再到现在的ICAI(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卫星电视等多媒体深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一进步所带来的效果已明显地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他们所包容的巨大潜力也有待于我们的继续开发。对于物理教学,此类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凡的。
  1、拓展时空
  在物理教学中,时间与空间的观念很重要,但一些时空的观念不容易展现给学生,因为有些事件已经过去,历史不会重复,学生在接受上难免会有一些偏差。先进的技术正好弥补这一不足,将古老的过去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原始不再难以接受。物理变化有些是非常缓慢的,如果将之放在课堂中进行,会浪费时间。比如人教版初三课本“分子动理论”一节中关于扩散现象的三个实验,一个是气体间扩散,一个是液体间扩散,一个是固体间扩散。对于前两个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而第三个关于固体的扩散实验,需要的时间很长,在5年后,也只能扩散1毫米深,而且是剖开剖面才能观察到,不光需要的时间长,而且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学生虽然对扩散的速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实验过程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如果利用微机课件演示这一过程,可以使扩散的过程像电影中的快镜头一样,迅速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必要的说明,使学生体会到固体与固体之间同样也可以有扩散现象发生,这样对于分子动理论会有更加充实的认识。
  2、加强效果
  于物理教学,有很多有价值的实验,但是如果真在课堂中演示,也许效果会差强人意,因为实验当中存在着许多人为的因素,比如实验细节的掌握等,在加上实验器材的精密程度以及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课堂的实验也许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样反而使学生对实验的结论产生怀疑甚至误解,但如果课堂中不穿插实验,又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导致厌学思想的产生。但是随着计算机引入课堂,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可以利用计算机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加强实验效果,加深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产生更加强烈的效果。比如初二课本关于熔化的一节,对于晶体的熔化过程,由于温度不易被掌握,虽然许多教师采取了水浴等许多方法,但实验的效果还是不十分理想。对这一实验,如果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的全过程,以上的问题便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而且可以省去加热的时间。如果再在实验模拟上配上声音,及必要的符号,效果会明显。
  当然在计算机引入课堂后,起到的作用远远不止以上两点,计算机还可以模拟许多看不到的事实,比如分子的运动、电子的转移、磁感线等等,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省下的时间,加大课堂教学内容。计算机走入课堂,丰富了课堂,延伸了课堂,展现出越来越美好的课堂教学前景。它的充分利用,以及各种新功能的开发,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势必带动教学走向美好的未来,也为我们教师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已逐步到来。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讲,信息社会同样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生事物不能等待,应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在新的要求下创造出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论》
   《现代科技概述》
   《河北教育杂志》
其他文献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乃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善于发现打开学生心灵的契机,善于敲定与学生沟通的基点,善于驱散笼罩在学生心头的那团迷雾,唤醒他们压在心底追求进步追求高尚的热情,不能不说是一种必需!这是我试图对学生心灵探求的一段经历。  一、办公室里的哭声  一天下午,一位家长和他的孩子来办公室找班主任老师,孩子正在上高二,因成绩不理想打算留级,家长想请班主任老师劝劝
期刊
【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教育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关系祖国的千秋大业,教师或者确切地说,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应该做到:献身教育、注重修养、苦练内功、精心敬业、关心学子、倾注爱心、文明举止、为人师表。  【关键词】献身教育 苦练内功 精心敬业 关心学子 为人师表    二十一世纪教育将面临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神圣使命。因此,教
期刊
“素质”一词源于道家,早在2000多年前,老子就把那种大而有用、看不见摸不着的学问谓之“素质”。然而据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在50多名苏北农村小学教师中,真正坚持素质教育的青年教师仅为8%,老教师为0%。在经历了“减负”浪潮的冲击和教育新课程“革命”的今天,为什么我们的素教之花迟迟不能“烂漫”于教育的这片沃土呢?  一、生存空间窄小,让教师“无奈”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以追求教育的持久效益为宗旨,以塑
期刊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一直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按下列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课堂活跃,思维的火花在发光,课堂上充满了生命活力。  一、创设情境、以情动人  教师可利用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甚至多媒体辅助设备,使教导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期刊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同于其它学科,它要求学生除了对理论知识了解掌握以外,还对上机操作实践要求较高。下面笔者就结合几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谈谈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提高教学效果。   要上好信息技术课,我们除了跟其它学科的教师一样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堂课以外,还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可能其它文化课成绩
期刊
有人说:“教师应该是语言大师”,这是因为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修养和基本功,功力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加强语言修养.  一、教师教学的语言要明白、简练、口语化  说话明白是对教师语言的起码要求。说话明白,就是教师讲课时,要恰如其分地遣词造句,准确的讲清各种概念、公式和定理;说话明白,就是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使学生能听懂教师讲的意思;说话
期刊
语文课必须有“文味”,这本已无可置疑,但由于各种各样的语文试题把活生生的“语文”进行了机械地支解,使语文失去了“文”味。“还语文课‘文’味”,似乎还不是过时的话题。现探讨几种如何使语文课上得有“文”味的方法。  一、设趣法  语文课原本是一门有滋有味的课。语文的形象性注定了语文课的趣味性。突出“文”味,要从设趣开始。  设趣,可从课文中找出“趣点”,然后引导学生“披趣入文”,设趣不是简单的卖弄噱头
期刊
新课程改革如同春风化雨渐渐进入师生的生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主体地位被前所未有地凸现出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之一。那么怎样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以几个案例加以说明:  一、案例  案例1:《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片断  师:请女同学读小松树的话,男同学读风伯伯的话。  生:(低
期刊
又是一年的12.25,铺天盖地的卡片与祝福语在学生之间织起了一片七彩云锦,各式各样的圣诞礼物相互传递着,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的是快乐与满足。看着这些平日被功课压着的孩子天真的笑脸,却始终觉得缺少点什么,老师皱了皱眉头,又舒展开来。  班会课,学生们安静地坐着,等待再次的受训,因为他们知道这次测试没有考好,老师肯定非趁此机会数落一番不可。走进门的却是一张笑脸,手里拿着一盘磁带,录音机里飘出来一首歌的旋律
期刊
我曾有幸参加了市教科所、区教研室组织的旨在亲眼目睹现场感受我国几代语文名师的教学风格,探究新课程、新教材导引下的学科教学新走向,全国小学语文“不同风格、不同流派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观摩团。通过观摩,我们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可谓百感交集,感慨万分。总的来说是: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理清了思路,增强了信心。具体来说是:悟出了一个真谛,走出了一个误区,得出了一个设想。  一个真谛: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