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怎样上得有“文”味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ti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必须有“文味”,这本已无可置疑,但由于各种各样的语文试题把活生生的“语文”进行了机械地支解,使语文失去了“文”味。“还语文课‘文’味”,似乎还不是过时的话题。现探讨几种如何使语文课上得有“文”味的方法。
  一、设趣法
  语文课原本是一门有滋有味的课。语文的形象性注定了语文课的趣味性。突出“文”味,要从设趣开始。
  设趣,可从课文中找出“趣点”,然后引导学生“披趣入文”,设趣不是简单的卖弄噱头,而是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把语文课真正上得意趣盎然。
  二、激情法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目都是充满激情的文学作品。阅读这些作品,必须激起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披情入文”。
  激发学生的情感,必须创设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必须以“课文情”为基调,或以读带情,或移情体验,或触发共鸣,教学中要尽量做到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三者合一,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弹奏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情知并进,“文”味浓郁的语文美。
  三、求思法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具有思想多向性的特点,只有对文章作整体的把握,才能理解文章思想的多向性,才能真正读懂文章。但这个环节不能单靠教师的“灌输”来使学生被动接受,而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辩论。可以放手让学生思考和辩论,在辩论中求得真知。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并且还能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语文课的“文”味也就突出出来了。
  四、引赏法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突出语文课“文”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拓视野的对比鉴赏法是“引赏”方法中重要的一种方法,一经对比,学生兴致很高,领悟很快,印象很深,真正进入鉴赏的境界。
  作为人类自身制造的反映人类理想、价值、生存意义的思想文化,从来就是深刻烙印于各民族语言文学之中的,汉语文学尤其如此。语文教育本应就是关注社会、净化灵魂、洗礼人生的文学教育。在教学中应教学生用健康的人生对待生活,思考文学。在文学熏陶中树立理想,坚强意志,充沛激情,净化道德。教学生在心态、情态的健康调控中舒展才志。给心灵以自由,多些新奇创造感;给成绩以彰扬,多些成功自勉感;教学生多情感万物,慧眼看世界,诗意度春秋。懂得花木有情,虫鸟能歌,让内心世界与外部生活和谐灵动。用多情兼激情去收获人生感慨,收获人间真情。语文所及,时间无限,空间无量,学科多缘,从远古到未来,从身边到宇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共同培养知识广博、才艺丰满的秉性风范,站在信息教育的平台上,高效高能地接收优质信息和技能教育,提倡和勉励学生人人争做学习兴趣、科研兴趣、艺术兴趣、政治兴趣的多面手。学艺双修,多学科多才艺融入语文学科。
  教师的人文精神总会通过其一言一行表露出来,教师个体要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质,成为一个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传递者。
其他文献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于1626年努尔哈赤病死后被诸贝勒大臣推举为大汗,从而成为后金政权的第二位大汗,皇太极即位时,后金政权已经是一个包括女真族、蒙古族、汉族在内的多民族国家。尤其引起后金执政者重视的是在后金政权进入辽河流域后,女真人面对的是数以百万计的汉人。这一现状使后金统治者不得不考虑对待汉人的政策,关于努尔哈赤的治汉政策,在今天看来,确实是他在统治政策上的一个失误。在
期刊
培养小学生从小爱劳动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块。为此,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也特意安排了《生活与劳动》的学科。  《生活与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是劳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任务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完成。而《生活与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有其独特的规律,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   ??? 通过几年来的尝试,笔者针对《生活与劳动》课的课型、课堂教学结构、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谈一下粗浅的体会。
期刊
学了《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里程碑。它对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代表为法国的圣西门、付立叶、英国的欧文。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已呈普遍上升趋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另一方面是广大工人阶级却更加贫困。这种社会现象引起了一些人们的深思。于是就产生了空想社会
期刊
学习兴趣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下面举几个教例:  一、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往往有好奇心。在教学中,我常常设法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在磁性小黑板上贴出6只可爱的小白兔,吸引了学生。接着要学生从
期刊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乃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善于发现打开学生心灵的契机,善于敲定与学生沟通的基点,善于驱散笼罩在学生心头的那团迷雾,唤醒他们压在心底追求进步追求高尚的热情,不能不说是一种必需!这是我试图对学生心灵探求的一段经历。  一、办公室里的哭声  一天下午,一位家长和他的孩子来办公室找班主任老师,孩子正在上高二,因成绩不理想打算留级,家长想请班主任老师劝劝
期刊
【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教育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关系祖国的千秋大业,教师或者确切地说,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应该做到:献身教育、注重修养、苦练内功、精心敬业、关心学子、倾注爱心、文明举止、为人师表。  【关键词】献身教育 苦练内功 精心敬业 关心学子 为人师表    二十一世纪教育将面临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神圣使命。因此,教
期刊
“素质”一词源于道家,早在2000多年前,老子就把那种大而有用、看不见摸不着的学问谓之“素质”。然而据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在50多名苏北农村小学教师中,真正坚持素质教育的青年教师仅为8%,老教师为0%。在经历了“减负”浪潮的冲击和教育新课程“革命”的今天,为什么我们的素教之花迟迟不能“烂漫”于教育的这片沃土呢?  一、生存空间窄小,让教师“无奈”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以追求教育的持久效益为宗旨,以塑
期刊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一直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按下列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课堂活跃,思维的火花在发光,课堂上充满了生命活力。  一、创设情境、以情动人  教师可利用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甚至多媒体辅助设备,使教导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期刊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同于其它学科,它要求学生除了对理论知识了解掌握以外,还对上机操作实践要求较高。下面笔者就结合几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谈谈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提高教学效果。   要上好信息技术课,我们除了跟其它学科的教师一样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堂课以外,还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可能其它文化课成绩
期刊
有人说:“教师应该是语言大师”,这是因为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修养和基本功,功力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加强语言修养.  一、教师教学的语言要明白、简练、口语化  说话明白是对教师语言的起码要求。说话明白,就是教师讲课时,要恰如其分地遣词造句,准确的讲清各种概念、公式和定理;说话明白,就是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使学生能听懂教师讲的意思;说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