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存在着追求效率、压缩幼儿探索时间、评价重结果、活动材料单调等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影响了幼儿探究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16
引言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空间。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幼儿有关自然界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关心和兴趣,初步形成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正确态度,对幼儿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凸显幼儿主体地位,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让幼儿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质量的提升。所以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要明确自身在活动中所扮演的是引导和服务的角色,我们在制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目标的时候要从幼儿的需求出发,这样我们才能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这个活动的主人翁,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并让幼儿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而这些对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二、自始至终重视科学区域活动的指导
教师的“指导”应该贯穿幼儿科学区域活动的始终,在活动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有教师的有效性指导,以确保科学区域活动的智慧、趣味和高效开展。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教师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指导”颇多,有效性也强,但在活动开始和结束阶段,指导明显缺乏。在活动开始阶段,幼儿对科学材料不甚了解,其探究的兴趣与积极性往往不够,这时教师的指导应尽可能放在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促进幼儿活动參与积极性上来。教师可以先用PPT呈现科学材料的图片,并以生动形象、趣味幽默的语言为幼儿介绍这些科学材料,让幼儿萌生科学探索之欲。在科学区域活动结束阶段,很多教师忙着维持整个区域活动的现场秩序,很容易忽略对幼儿科学活动兴趣的持久性维持。也就是说,在结束阶段,教师要将课堂指导的重点放在对探究兴趣维持上。如教师可参与幼儿的小组探究中来,帮助幼儿解决探究难题,顺利完成整个科学活动的总结,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三、提供多元的教学资料,培养幼儿学习的创造性
在幼儿时期,他们的好奇心非常强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资料可以很好地抓住好奇这一特质,进而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面对同一年龄层次的幼儿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满足幼儿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对于这种不同的材料幼儿在理解和操作上就会产生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激发幼儿个性和潜能所需要的。教师可以先为幼儿设计一些具有科学性的活动主题,每一个主题所使用的材料会有好几种,然后教师事先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进项深入的研究,根据幼儿当时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运用不同的材料,让幼儿的探索和创造能力得以激发。另外,即便是同一个材料,也肯定会存在不同的使用方法,教师要增强自身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活动交流中引导幼儿多进行思考和探索,这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非常有帮助。
四、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使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外,还应该重视科学区域活动的开展,重视偶发的科学探索活动的教育价值。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意识到,孩子们的探索兴趣不但来源于集体教学,更渗透在日常学习、游戏、生活中各个方面,如有的孩子会用于抹洒在桌子上的水,在涂抹中对水展开探索,这是对生活中的科学的探索。每一种形式的科学活动都具有不同的价值,教师不能把眼光只局限于追求教学效率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而忽视了科学区域活动以及偶发的科学探究活动。为此,教师要协调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科学区域教育活动、偶发的科学探究活动三者的关系,并灵活转化、恰当使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如在以“影子”“月亮阴晴圆缺”等为主题的观察活动中,教师需要长期的观察,这就需要采用集体教学活动以外的科学探究形式。而有些偶发的科学探究行为也可以转化为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科学区域活动,如上文提到的“蚂蚁能背多重的东西”,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饲养蚂蚁,在饲养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发现、探究。最后,集体教学有限的时间有时无法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那么教师就应该把集体教学活动延伸到科学区域活动中去,让孩子们在集体教学结束以后,还能通过科学区域活动或偶发的科学探究活动继续进行相关实践探索,实现对主题活动的深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获取科学知识、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教师应认真研究幼儿年龄与心理特点,运用适合科学区域活动开展的优质化指导策略,提高区域活动指导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幼儿园才能确保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科学区域活动中自由探索、勇敢畅想,习得更多的科学知识,为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颖.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0(06):68-69.
[2]吴萍.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的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9(04):90.
[3]石蕾.幼儿科学探究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40-141.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16
引言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空间。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幼儿有关自然界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关心和兴趣,初步形成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正确态度,对幼儿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凸显幼儿主体地位,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让幼儿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质量的提升。所以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要明确自身在活动中所扮演的是引导和服务的角色,我们在制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目标的时候要从幼儿的需求出发,这样我们才能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这个活动的主人翁,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并让幼儿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而这些对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二、自始至终重视科学区域活动的指导
教师的“指导”应该贯穿幼儿科学区域活动的始终,在活动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有教师的有效性指导,以确保科学区域活动的智慧、趣味和高效开展。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教师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指导”颇多,有效性也强,但在活动开始和结束阶段,指导明显缺乏。在活动开始阶段,幼儿对科学材料不甚了解,其探究的兴趣与积极性往往不够,这时教师的指导应尽可能放在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促进幼儿活动參与积极性上来。教师可以先用PPT呈现科学材料的图片,并以生动形象、趣味幽默的语言为幼儿介绍这些科学材料,让幼儿萌生科学探索之欲。在科学区域活动结束阶段,很多教师忙着维持整个区域活动的现场秩序,很容易忽略对幼儿科学活动兴趣的持久性维持。也就是说,在结束阶段,教师要将课堂指导的重点放在对探究兴趣维持上。如教师可参与幼儿的小组探究中来,帮助幼儿解决探究难题,顺利完成整个科学活动的总结,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三、提供多元的教学资料,培养幼儿学习的创造性
在幼儿时期,他们的好奇心非常强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资料可以很好地抓住好奇这一特质,进而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面对同一年龄层次的幼儿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满足幼儿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对于这种不同的材料幼儿在理解和操作上就会产生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激发幼儿个性和潜能所需要的。教师可以先为幼儿设计一些具有科学性的活动主题,每一个主题所使用的材料会有好几种,然后教师事先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进项深入的研究,根据幼儿当时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运用不同的材料,让幼儿的探索和创造能力得以激发。另外,即便是同一个材料,也肯定会存在不同的使用方法,教师要增强自身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活动交流中引导幼儿多进行思考和探索,这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非常有帮助。
四、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使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外,还应该重视科学区域活动的开展,重视偶发的科学探索活动的教育价值。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意识到,孩子们的探索兴趣不但来源于集体教学,更渗透在日常学习、游戏、生活中各个方面,如有的孩子会用于抹洒在桌子上的水,在涂抹中对水展开探索,这是对生活中的科学的探索。每一种形式的科学活动都具有不同的价值,教师不能把眼光只局限于追求教学效率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而忽视了科学区域活动以及偶发的科学探究活动。为此,教师要协调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科学区域教育活动、偶发的科学探究活动三者的关系,并灵活转化、恰当使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如在以“影子”“月亮阴晴圆缺”等为主题的观察活动中,教师需要长期的观察,这就需要采用集体教学活动以外的科学探究形式。而有些偶发的科学探究行为也可以转化为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科学区域活动,如上文提到的“蚂蚁能背多重的东西”,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饲养蚂蚁,在饲养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发现、探究。最后,集体教学有限的时间有时无法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那么教师就应该把集体教学活动延伸到科学区域活动中去,让孩子们在集体教学结束以后,还能通过科学区域活动或偶发的科学探究活动继续进行相关实践探索,实现对主题活动的深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获取科学知识、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教师应认真研究幼儿年龄与心理特点,运用适合科学区域活动开展的优质化指导策略,提高区域活动指导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幼儿园才能确保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科学区域活动中自由探索、勇敢畅想,习得更多的科学知识,为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颖.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0(06):68-69.
[2]吴萍.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的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9(04):90.
[3]石蕾.幼儿科学探究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