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具使用低效性的反思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in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 因此会有很多学生抱怨数学难学,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因为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不成熟,于是教师就必须努力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在这种需求下,学具伴随着教材进入了课堂,成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工具之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具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辅助形式之一,它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大家对教育的重视,大部分学校都给每名学生购买了配套的学具,希望通过学具的使用来提高整个教学效果和效率. 虽然有良好的愿望,但真正让这些学具发挥作用的却很少. 很多老师都认为学具用不如不用. 学具自从发给学生后. 就一直在书包或家里躺着,除了上公开课以外,从不在课上使用. 因为很多老师认为在课上使用学具,一来比较费时:每个班人数多,要让每名学生都亲自用学具操作一遍,起码要十多分钟,还不如看老师演示,把省下的时间用在做练习上;二来费力:使用学具时若调控不好,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很容易使整个课堂混乱,甚至失控. 另外有些学生能力有限,不仅不能通过操作帮助学习,反倒是因为手里忙活而一整节课都听不好,使得老师的教学目标最终没有完成. 因此很多老师就认为与其这样,还不如老师一个人一讲到底,来的明白,来的井然有序. 这种错误认识最终导致如今学具使用的低效化.
  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具辅助教学,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的.
  1.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 对于感兴趣的东西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果一节课始终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除了听就没其他事好干,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很容易被分散. 而通过学具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更让学生在一节课上有事可做,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在讲“11~20数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拿出学具盒内小计数器,自己拨出每一个数. 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动动手,整节课的兴趣极高,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2.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虽然是最基础的知识,但还是具有数学抽象性的学科特点,而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 但学具的使用却很好地协调了这一矛盾.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摸一摸各种物体的模型,然后说说摸的感受,从而对物体的形状形成了感性认识. 因为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初步认识图形,并不能从物体特征的角度让他们认识图形,只能靠学生自己多体会. 若光是老师在那空讲,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一知识难点的.
  3. 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小,动手能力差,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搬一搬、数一数学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在一年级学生学习1~5的数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多种的学具(圆片、小棒、几何模型等),让学生根据出示的数去摆摆自己喜欢的学具,这样的举动让学生在“做”中建立了实物与数的对应关系来认识了数. 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弱,口头叙述缺乏完整性和条理性. 教师还可以借助有形的学具,让学生边操作边叙述,培养低年级学生规范完整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4.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人不是独立存在的,是社会人. 因此学校教育除了交给学生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 在需要相互配合完成的学具操作活动中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如何发挥集体的力量.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具操作,一人负责剪图片,一人负责在纸上排一排,一人负责统计结果,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充分看到学具的使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重大意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要想让学具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还必须要求教师善于利用学具.
  1.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操作学具
  学具的使用是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不可为使用学具而使用学具,更不可为追求花样翻新,表面的热闹而使用学具,要切合实际,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要始终围绕数学教学目标这一中心. 因此要做到学具使用适度.
  2. 合理选择操作学具的时间
  学具操作时机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学具使用的效果. 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使学具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另外,要注意学具操作时间的长短,时间过长,则会影响操作后的交流和教师的总结. 只要时机和时间恰当,不仅不会影响教学,反而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因此要做到学具使用适时.
  3.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具操作
  学生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这种差异会造成学生对学具理解的不同. 当学生操作出现偏差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操作时,教师可在一开始进行必要的示范,以免学生操作偏离教学内容.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学具对于教学的积极作用,善于利用好已有学具,发挥学具对于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做到重视它,利用好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民营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由于民营企业天生的不足和后天发展的缺陷,往往只注重员工眼前的工作能力,而忽视了企业员工的未来发展潜力,从而导致
仲裁法属于我国非诉讼程序法的一个主要分支,而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商事仲裁中的正当程序对于商事仲裁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过分。本文从经济学中的"科斯定理"、社会学中
结合实例项目方案,对大型高层民用建筑的电源引入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合理地确定大型高层建筑的供电电压和引入线方式.
玻璃温室夏季降温是发展高科技农业,园林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位于长春市南郊一大规模花卉玻璃温室工程实例,对玻璃温室夏季降温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对该温室原有环境条件实测和夏
态度决定一切,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对于人的一生都是有益的,小学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塑造、养成的关键时期. 和其他课程相比,数学课程因为内容和方法的独特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小学数学教学要切实帮助学生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一、让学生乐于思考  乐于
创新意识,是一种力求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 任何创造活动都起始于创新意识的萌芽.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在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富有好奇的心理、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潜在的创新意识的萌芽,只要启发有方,诱导得法,便可变潜在为现实. 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当成为启迪学生创新意识的导师,启发、诱导学生运用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加强对《考试说明》和历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    1 通过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可以发现,高考数学命题不越《考试说明》一步,《考试说明》就是考试大纲。它规定了考试的目标和性质,考试的内容和能力要求、考试的方式和方法及题型示列。高考数学复习首先要对这一切吃透、抓准,否则就偏离了大方向,对于目标要求,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的体会是只会“低靠”不会“高就”。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考试说明》的研究
由于工程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地产公司项目招标的不正规性,使得工程索赔成为施工承包单位取得利润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地产公司一般反索赔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项目反索赔的风险
介绍了钢筋拉伸预应力连接器的研制及其结构形式,它的应用,改变了长期以来钢筋强度检验的试验方法,由于试件属弹性理论中所述的薄壁杆件,不满足圣维南原理,为达到或接近“静力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