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适度解读须强化四种意识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ua230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文本教学无度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么坚持什么“深度阅读”,在引领学生文本解读时总是深了再深;要么打着“广度阅读”的旗号,广征博引,甚至撇开文本,八面开花;要么振振有词要“文本细读”,从头到尾、从文字到标点,乃至一切细枝末节…… 所有这些,都是超越了“度”的教学,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度”,必然在另一方面达不到教学的“度”。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失衡的、顾此失彼的,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能力的失调,甚至是畸形发展。哲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真理再往前跨一步就是谬论。为了防止文本教学无度现象的再度出现,我们必须寻找合适的教学“度”的“阈值”,重新建立我们的教学观和教学行为。这个“度”的出发点与归宿都应当是学生,无论是角度,还是宽度,还是细度或深度,都应当是“儿童”的。 因此,引导适度解读,必须强化几种意识。
  一、 强化目标意识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目标意识淡薄,教学过程中随意性强,也就会导致教学过度。正如在第七届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崔峦先生尖锐指出的:“因为目标意识不强,目标的阶段性不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便同时存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高年级靠,中高年级的教学与低年级的要求区别不大。”因此,强化目标意识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教师要能准确定位每节课的目标,如知识要达到什么程度?能力训练要达到什么目标?所教年级段的要求、本单元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只有方面明确,才能在文本解读中紧扣目标,才能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正确地调控课堂,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 强化人本意识
  教学过程中要目中有本,目中有人。目中有本是指眼中要有文本、有教材。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价值,教师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充分引导学生挖掘和利用文本的价值。如课文《三打白骨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一般教师觉得故事很简单,学生耳熟能详,没有什么可教,带着学生读读课文,就开始做有关阅读题,导致文本解读缺失和训练过度。窦桂梅老师却独具慧眼,从所教学生实际出发,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的角度,带着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文章,了解古代小说反复叙事的方式,挖掘出情节中已经有的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贵”,点出文中没有出现的猪八戒的“三挑唆”以及《西游记》原著中蕴含的数字等内容,激起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目中有人指随着课堂情景的变化,教学目标也要随时做必要的调整,教学活动内容也要做相应的变换处置,促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始终保持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三、 强化问题意识
  要特别重视对问题设置的“度”的理性把握。提问是语文课堂师生对话走向文本的主要途径。它既具有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进行理解感悟的功能,又具有直指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小语文本教学中却往往出现问题设置过度的现象:要么问题过深——学生“望而却步”,要么问题过浅——弱化学生思维,要么问题过多——课堂“蜻蜓点水”,要么问题过碎——迷失教学重点。因此,教师必须把握问题设置的“度”,至少应做到“三统一”:① 钻研教材与分析学情统一。学情分析是教师设置问题的基础,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设计问题才是恰当、有效的问题,那种脱离学生实际,过分设置“拔高题”、“拓展题”,势必导致教学失度,走向教学的低效。② 控制数量和把好质量的统一。教师要有整体意识,要能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样课堂就会不枝不蔓,始终围绕文本中心展开。支玉恒老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学生充分初读后,全课只提了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很好地带领学生在品词析句的同时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受到文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③ 核心问题与附属问题的统一。教师在研究文本时,根据教学目标也许要设置几个问题,这需要细细分析这些问题的联系,找出最有价值的那个问题,也就是核心问题,除此之外的问题就是附属问题。
  四、 强化“舵手”意识
  受自身阅历的局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不是完全自能的,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难免会浅读文本或游离文本,甚至误解、曲解文本。要使得这种对话深入、有效,显然需要教师的点引,即教师要当好学生有效解读文本的“舵手”。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文本,给学生自我阅读、品读的时间。同时要为学生有效解读文本把好舵,让学生在教师智慧灵性的引领中,学会认真读书,学会交流对话,学会倾听接纳,学会建构和提升自己的认识,从而使“静态”文本在学生创造性的延伸拓展中,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进而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文化品位。① 当学生解读文本“言之有理”时,要助开掘,畅其流。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体验犹如一泓清泉,成于思,存于胸。教师的责任在于善发现、巧开掘,并使之“资源共享”。如此,学生在阅读过程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目光审视文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文本,读出许多属于自己的东西。② 当学生解读文本“恍惚朦胧”时,要善搭桥,解其围。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认知局限,往往对文本和深刻的涵义理解不透,他们对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常常浅尝辄止或朦朦胧胧。此时,教师应以敏锐的视角及时加以捕捉与点燃,为学生在新知与旧知间搭桥铺路。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不仅自己解决问题,得出结果,同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③ 当学生解读文本“似是而非”时,要慎褒贬,巧固本。在阅读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出现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解是常有的事。对此,作为语文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误读”。从而走出“误读”,进入作品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洪泽县岔河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马云说:“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这句话很有道理。  有人将学校中层干部形象比喻成三明治中间的夹层,要承受上压下顶,是兵头将尾。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是助手,又是主管。中层的作用发挥得好,是校级领导联系教职工的纽带;发挥得不好,是横亘在校级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一堵墙,就会形成“上边想、下边望,中间成了顶梁杠”的局面。所以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教育家梅贻琦这句名言阐述了这样一个真理:学校的发展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打造学校的“大师”,实现学校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校于2007年9月成功举办了“教师发展学校――教师群体专业成长实施计划”启动仪式。在这6年中,老师们的行走方式转变了,思维习惯养成了,业务能力增强了。这些成绩,在于学校
期刊
“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和别的学生有差异的学生。这类学生普遍比较自闭、自卑,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同学的喜爱,成为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培养出了各具千秋的七十二贤人。在平时的教学中
期刊
爱,英文名“love”。拆开每一个字母,得L—listen, O—owe, V—value, E—lenient,即倾听、感恩、尊重、宽容,这四要素是笔者心中对爱的理解。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成人不同的儿童总是在不断地犯错、改正错误中成长的,对于他们如果只是简单地批评、指责,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他们“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爱”孩子,尤其是爱“出错”的孩子,也要
期刊
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就是字词句篇,就是听说读写。生态的课堂就是呼唤师生角色的真正回归,回归语文的本真,简单轻松,自然和谐,让语文课真正原汁原味。  一、 回归语文课堂的真实  真实是课堂存在的根基,是课堂美丽的极致。《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教学的“真实”就是追求三维目标和谐统一,让“语”和“文”相交相融、相互促进,注重人文性,以人为本,弘
期刊
“数学思想”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生要获得哪些数学思想呢?在杨豫晖主编的《小学数学案例式解读》这本书中是这样阐述的:“数学中基本的数学思想有抽象思想、概括思想、归纳思想、转化(化归)思想、分类思想、类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符号与模型思想等。”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向小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律的理解,提升思维
期刊
估算,是指计算、测量时无法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或测量,为了先大概地判断之后检验计算或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在精确计算或测量的前后所采取的计算办法,是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概的推断。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教学多在“问题解决”的情境中进行。教学估算时,应把估算置于“问题解决”的背景下,让学生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加法的估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0以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文质兼美,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作品形象、意蕴等,都值得学生去品味欣赏。指导学生积累名篇佳作,是丰富学生语言仓库、提升思想文化修养的有效方式。根据选文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复述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语言积累方式。  复述课文,就是学生在理解课文
期刊
在小学中高年级,写作成了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周一次的作文课如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学生对写作的渴望和需求。如何把写作训练巧妙地融合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极为重要。中年级阶段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定要求,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利用随堂小练笔磨练写作技巧显得很有必要。随堂小练笔如何见缝插针,需要斟酌选材,把握机会。  语文第八册第六课中《天安门广场》是一篇说明文,以讲述者的角度向学生介绍其所代表的特
期刊
良好的班级氛围显示着班级成员共同的心里特征或倾向性。它在形成集体意识和班级特色中起着熏陶渲染的作用。一些专家认为: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班级氛围的形成和学生的意向。  在现实的学校班级学生管理生活中,许多班级体存在着“一管就死,一放就散”的局面。我认为,良好的班级氛围应该是“严而不死 ,活而不乱”。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那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又有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