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和别的学生有差异的学生。这类学生普遍比较自闭、自卑,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同学的喜爱,成为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培养出了各具千秋的七十二贤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对转化学困生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 营造和谐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几乎天天上课和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的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提高自我修养,做学生表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赢得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并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望,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2. 真诚关心理解,做知心人
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困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困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困生感到亲切可信。其次,要真正地了解学困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如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课业辅导,教育其他学生要帮助他们,不歧视等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就能使学困生对教师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
3. 维护自信自尊,做有心人
“哀莫大于心死”,自信心严重不足是学困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保护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想方设法激励他们,肯定他们。在课堂上,学困生回答问题往往会出错,也会惹得其他学生哄笑,使其尴尬不已。此时,教师切忌指出其错误,而要充分肯定其敢于回答问题,本身就是一大进步,值得表扬。另外,在活动中要充分创设机会,提供学困生展现特长的机会,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学校开展“冬三项”活动,我们班上的学困生就表现出了这方面的特长,王学奎同学被推荐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比赛;校“纸艺”班挑选成员,牛金风同学心灵手巧成为校“纸艺班”成员。学困生在这些活动中,长处获得别人的认可,自身受到别人的尊重,提高了自信心。
二、 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教学形式多样化,富有趣味性
传统的教学单一,教师讲,学生听,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这也是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的课堂应当做到以“趣”诱人,寓学于乐,组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教师应根据学生天真好奇的心理特征及活泼好玩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开展各类有趣的“活动”,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困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对学习产生兴趣。
2. 教学语言生动化,富有感染力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信息传递的过程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教师的语言生动、亲切,语气委婉,富有感染力,无疑会激发学困生的兴趣,使学困生感到课堂就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场所。一句“下面我们请×××来回答,好吗?”会消除学困生的拘束感;一句“今天×××的表现真不错!”会使学困生激动不已,更加奋发努力。另外,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教学的添加剂和润滑剂,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感染力,使学困生在谈笑之间轻松愉快地学会并掌握应有的知识技能。
3. 教学评价客观化,富有激励性
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定比例,适合学困生水平的问题,及时对他们细小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性的评价。其次,帮助学困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引导他们同与自己水平接近的同学和自己的过去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并追求持续不断的进步;实施“角色互换”,让学困生担当值周生或能够胜任的班队干部,让他们在班级体中拥有一定的地位,体现一定的价值,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另外,我针对学困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如在单元检测中进步较大的学困生我发放“喜卡”给予奖励;对进步不明显的学困生我也发放“盼卡”给予督促、鼓励等,通过人文关怀,激励性的措施,使他们感受到别人对他们的关注,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激发学习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课堂分层教学
1. 教学目标上体现分层
在教学目标上进行分层设置,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2. 课堂提问上体现分层
不同层次的提问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取得成功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一些有层次性、富有启发性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困生亦能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欢乐。如教学《莫高窟》的第二自然段我设计了三个问题:A、文中写了那些彩塑?B、这些彩塑各有什么特点,你能想象到他们的样子吗?C、这段文字构段方式有什么特点?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显而易见,这三个问题的难度是依次提高的,是针对各层次的学生而设计的。
3. 小组合作学习上体现分层
小组合作学习是“分层教学”的重要实施措施之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与小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不同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教学时,学困生参与小组的讨论,在倾听和表达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体验,当小组成员汇报完后,我有意识地给学困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并把学困生的表现作为小组评价的标准之一,以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级性,增强小组的合作帮扶意识,让学困生在小组学习中也能得到其他学生的关注,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4. 作业布置上体现分层
针对学生能力有差异的客观实际,我们重视找准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如教学二年级《雨后》一课,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① 把不会写的生字抄两遍 ② 正确流利的把课文读给家长听;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① 背诵课文 ② 搜集几首冰心的儿童诗,有感情的朗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① 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② 回忆你和小伙伴一起玩乐的情景,写一段话。
四、 关注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在对学困生情况的调查研究中,我发现学困生的家长他们大多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而一旦发现自己的子女学业荒废或行为差错,往往不反思自身原因,却一味打骂子女乃至对其丧失信心,放任自流。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逐步沦为学困生。因此,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为此,我采取了一下方法:
1. 通过家长会,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每学期的班级家长会,我就请一些家庭教育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家长介绍他们的优秀经验和典型做法,真正起到家教榜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2. 通过访谈家长及学生,及时发现家教中的新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新对策,从理论上、思想上、方式方法上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3. 充分利用“校讯通”、网络等工具,及时实现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真正意义上实现家校互动的双向性,改变学困生家长简单粗暴、压制、体罚等不当家教方法,采取说服教育、互相沟通等方法,使学困生转化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积极配合。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大桥小学)
一、 营造和谐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几乎天天上课和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的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提高自我修养,做学生表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赢得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并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望,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2. 真诚关心理解,做知心人
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困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困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困生感到亲切可信。其次,要真正地了解学困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如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课业辅导,教育其他学生要帮助他们,不歧视等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就能使学困生对教师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
3. 维护自信自尊,做有心人
“哀莫大于心死”,自信心严重不足是学困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保护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想方设法激励他们,肯定他们。在课堂上,学困生回答问题往往会出错,也会惹得其他学生哄笑,使其尴尬不已。此时,教师切忌指出其错误,而要充分肯定其敢于回答问题,本身就是一大进步,值得表扬。另外,在活动中要充分创设机会,提供学困生展现特长的机会,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学校开展“冬三项”活动,我们班上的学困生就表现出了这方面的特长,王学奎同学被推荐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比赛;校“纸艺”班挑选成员,牛金风同学心灵手巧成为校“纸艺班”成员。学困生在这些活动中,长处获得别人的认可,自身受到别人的尊重,提高了自信心。
二、 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教学形式多样化,富有趣味性
传统的教学单一,教师讲,学生听,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这也是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的课堂应当做到以“趣”诱人,寓学于乐,组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教师应根据学生天真好奇的心理特征及活泼好玩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开展各类有趣的“活动”,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困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对学习产生兴趣。
2. 教学语言生动化,富有感染力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信息传递的过程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教师的语言生动、亲切,语气委婉,富有感染力,无疑会激发学困生的兴趣,使学困生感到课堂就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场所。一句“下面我们请×××来回答,好吗?”会消除学困生的拘束感;一句“今天×××的表现真不错!”会使学困生激动不已,更加奋发努力。另外,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教学的添加剂和润滑剂,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感染力,使学困生在谈笑之间轻松愉快地学会并掌握应有的知识技能。
3. 教学评价客观化,富有激励性
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定比例,适合学困生水平的问题,及时对他们细小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性的评价。其次,帮助学困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引导他们同与自己水平接近的同学和自己的过去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并追求持续不断的进步;实施“角色互换”,让学困生担当值周生或能够胜任的班队干部,让他们在班级体中拥有一定的地位,体现一定的价值,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另外,我针对学困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如在单元检测中进步较大的学困生我发放“喜卡”给予奖励;对进步不明显的学困生我也发放“盼卡”给予督促、鼓励等,通过人文关怀,激励性的措施,使他们感受到别人对他们的关注,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激发学习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课堂分层教学
1. 教学目标上体现分层
在教学目标上进行分层设置,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2. 课堂提问上体现分层
不同层次的提问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取得成功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一些有层次性、富有启发性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困生亦能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欢乐。如教学《莫高窟》的第二自然段我设计了三个问题:A、文中写了那些彩塑?B、这些彩塑各有什么特点,你能想象到他们的样子吗?C、这段文字构段方式有什么特点?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显而易见,这三个问题的难度是依次提高的,是针对各层次的学生而设计的。
3. 小组合作学习上体现分层
小组合作学习是“分层教学”的重要实施措施之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与小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不同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教学时,学困生参与小组的讨论,在倾听和表达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体验,当小组成员汇报完后,我有意识地给学困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并把学困生的表现作为小组评价的标准之一,以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级性,增强小组的合作帮扶意识,让学困生在小组学习中也能得到其他学生的关注,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4. 作业布置上体现分层
针对学生能力有差异的客观实际,我们重视找准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如教学二年级《雨后》一课,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① 把不会写的生字抄两遍 ② 正确流利的把课文读给家长听;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① 背诵课文 ② 搜集几首冰心的儿童诗,有感情的朗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① 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② 回忆你和小伙伴一起玩乐的情景,写一段话。
四、 关注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在对学困生情况的调查研究中,我发现学困生的家长他们大多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而一旦发现自己的子女学业荒废或行为差错,往往不反思自身原因,却一味打骂子女乃至对其丧失信心,放任自流。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逐步沦为学困生。因此,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为此,我采取了一下方法:
1. 通过家长会,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每学期的班级家长会,我就请一些家庭教育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家长介绍他们的优秀经验和典型做法,真正起到家教榜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2. 通过访谈家长及学生,及时发现家教中的新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新对策,从理论上、思想上、方式方法上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3. 充分利用“校讯通”、网络等工具,及时实现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真正意义上实现家校互动的双向性,改变学困生家长简单粗暴、压制、体罚等不当家教方法,采取说服教育、互相沟通等方法,使学困生转化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积极配合。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大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