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格”培养?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TI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教育家梅贻琦这句名言阐述了这样一个真理:学校的发展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打造学校的“大师”,实现学校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校于2007年9月成功举办了“教师发展学校――教师群体专业成长实施计划”启动仪式。在这6年中,老师们的行走方式转变了,思维习惯养成了,业务能力增强了。这些成绩,在于学校的重视,教师的努力,更在于管理的理念。
  我校以“三格”培养为抓手,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一、 “入格”培养—实施青蓝工程
  打开练塘小学教育博客,你会发现“萤窗共筑、一路同行、互相切磋 共同成长”等主题帖赫然醒目。单击进入,你会发现这里有三年内青年教师细致切实的教学反思,有指导老师精彩到位的教学评价。一节课堂一个帖子,一篇反思一份评价,一份虚心一份用心,传递出一种互动对话、潜心研究的氛围。如果说课后的“教学随笔”讲究的是“互动”,那课前的“备课辅导”则关注“结合”,修改课例与青师双周一次的汇报课例相结合,以批注的形式直接在备课纸上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教学建议,达到直观形象、直面诊断的效果。课中的“听课记录”更多的是体现“共用”价值。师徒共用一本听课本,即共享一种艺术―指导老师从中获悉徒弟听课中存在的问题,徒弟从中学习师父思考的方式与深度,从而促进双方的听课艺术。
  学校每学年都要举行“青师帮带结对仪式”,为新上岗教师选配有经验、有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当师傅,建立“师徒协作”的共同体,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学年末举行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促进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通过三年的合作,这种“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的方式,带动了双方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 “升格”培养—实施全员工程
  查玉燕老师是从外校调进来的教龄已达12年的“老教师”。刚进校不久,在“中青年老师会议”上,她手捧蓝色封面,题字为“学校教师发展成长计划书”的本子,脸上流露出迷惑而又惊讶的表情:当教师不就是跟着课标和教材走嘛,自己还要有什么目标?
  她不知道,这就是练塘小学坚持了多年的“目标引领成长”升格制度。在练塘小学,每年寒假教师都要考虑一件事:开学时如何与学校签订新一年的目标计划,必须认真回顾自己上一年所有的工作,看看自己完成了哪些任务,哪些还要继续努力;发展了哪些特长,哪些方面需要弥补。根据每个教师的发展目标,学校有针对性安排培训,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平台。
  如推进每月一次的“校本研修”。期初制定“校本研修安排表”,开展如讨论交流会、观摩名师课堂、技能培训、聆听专家报告等活动,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进每两周一次的“教师大讲台”,以演绎精彩、讲述成长、交流心得的方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撑;推进每月一次的“论坛沙龙”活动,努力创设自由开放的对话过程,让教师的思想得到碰撞,触发他们更多的思考;推进“行政预约、教师邀请、随班跟踪式”的随堂课、“主题式、平行式、渐进式”的研究课、“专家引领式”的指导课的课堂实践课,锤炼教学技艺,提炼教学思想。
  三、 “风格”培养—实施名师工程
  一个学年即将结束,市自然学科带头人李胜老师显得格外忙碌,因为他正在着手准备“骨干教师展示课”。他翻开“常熟市各类骨干教师成长计划书”,一条一条对照自己的计划,高兴地笑了:上完这节展示课,所有目标都基本实现,撰写和发表论文一项还超额完成了任务。
  这就是学校实行的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全员展示课”,引导他们实践反思,帮助他们提炼教学思想,形成教学风格。依托计划书,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让行动有章可循,螺旋发展。学校历来把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个性化教学风格的骨干教师,作为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的核心内容。每学年一次的“教育论坛”活动,有他们活跃的身影,主要以交流课改及课题研究中的经验和做法为主,努力构建多向互动的校本交流平台。
  (作者单位: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哲学家罗素认为,数学“拥有至高的美”。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挖掘和捕捉数学课中蕴含的美的因素,通过以境激情,动手操作,有效追问,拓展素材,让学生品味数学的美。这学期笔者上了一堂《平面图形的密铺》,对此感受颇深。  一、 创设情境,使学生泛起想象的涟漪  教育家杜威说过,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绪,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绪的开始阶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设计适当的情境,让学生依托表象、联想和想像等展开
期刊
2012年,央视记者街头随访,询问“你幸福吗”。面对镜头,被釆访者反应各异。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总会扪心自问:幸福是什么?我幸福吗?带着这样一个疑问,今年暑期,我认真阅读了毕淑敏老师的《破解幸福密码》,有茅塞顿开之感。  在书中,我读到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学会用荷尔蒙去寻找幸福。这儿的荷尔蒙特指一种内分泌系统,一种名叫内啡肽的化学物质,它与吗啡类似,能让我们持续地感知幸福。它是我们身体自产自销的,
期刊
科学带给我们日新月异的变化,它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联。“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天才之人始于孩提”。如何培养幼儿从小对科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呢?  一、 让幼儿感到科学就在身边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一切教育活动源于生活,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也是如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幼儿生活及周围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例如,在认识秋天时,我引导幼儿观察树木、天气的变化,周
期刊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多边活动,师生间通过对话交流来实施互动。即时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有效的即时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如何让即时评价做到有效呢?  一、 锤炼即时评价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特别是课堂评价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锤炼评价语言,通过真诚
期刊
长期担任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最会冲动,他们冲突的后果也会比较严重,面对他们的矛盾冲突,班主任扮演的角色也必须是全方位的。  一、 巡逻不止的“联防队员”  小学生,作为攻击性冲动强烈的群体,其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往往不能三思而后行,只要一时兴起便不顾任何后果。作为班主任,随时观察、巡视可以避免冲突的发生,或者也可以把冲突遏制于摇篮之中。课间活动是最容易发生冲突的时间,这时作为班主任
期刊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教什么?语文教师可能思考不是很多,导致阅读教学内容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要提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益,教学内容的研究是重要的抓手之一。  从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他们将文本内容与教学内容画上了等号,认为教学内容就是文本内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课程也提出教师使用教材,不应是“教教材”,而该是“用教材”。将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划等号的做法
期刊
一、 创设提问的情境  1. 在比较分析中提出问题  教学四年级下册《燕子》一课第二自然段时,我这样引导:二三月间,春暖花开,万物都苏醒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文中哪句话直接写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呢?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老师说:这里的“赶来”其实就是——“飞来”的意思。(在“赶”字下加着重号)马上有学生提问:那怎样地飞才叫“赶”呢?小燕子们当时的心情可能是怎
期刊
曾听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介绍他招聘和管理员工的经验。他说他强调“三感”,即感知、感悟、感恩。受他的启发,我觉得我们所从事的教师教育也应该强调和追求这“三感”。它不仅是教师教育的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师教育的三重境界。  “感知”就是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技能。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信息骤增的时代。社会日新月异,学生千差万别,百姓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地丰富
期刊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对于这种变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首先是教学重心的转移。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课标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造良好的自主学习
期刊
马云说:“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这句话很有道理。  有人将学校中层干部形象比喻成三明治中间的夹层,要承受上压下顶,是兵头将尾。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是助手,又是主管。中层的作用发挥得好,是校级领导联系教职工的纽带;发挥得不好,是横亘在校级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一堵墙,就会形成“上边想、下边望,中间成了顶梁杠”的局面。所以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