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f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是刻不容缓。
   (一)由此及彼法。即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尽可能从相似、相关、相对等各个角度去启发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用以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沁园春·长沙》一文中有“寥”这个字,可列出形近字“廖、蓼、僇”,让学生辨别并组词。再如学习到“完美无瑕”这个成语,除了理解其字面意思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原已掌握的词语基础上再寻找一个反义词,启发他们回忆起“白璧微瑕”这个与之相对的词语,从而加深新概念“完美无瑕”的印象。
   (二)推测预料法。碰到有些词语,很难在字典中查到它在某一特定语境中的合适的解释,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其所处的语境来进行推测。教曹文轩的《前方》中“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一段时,可引导学生注意到“前方”这个词在该段中反复出现了五次,字典上对“前方”的解释显然是行不通的,我们可让学生联系课文,与这一词语意思相近的还有“外面”、“世界”等等,从而明白这些词语在这里既是与“家”、“家园”相对的空间上的概念,但更是理想,是理想的召唤,是人们内心的冲动。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读了前边的一部分内容后,不要急于看下去,而是让学生根据前面已知的内容,预料一下作者接着会写什么,怎样写,其结果会怎样,然后再让他们读下去,把自己的思路与作者的思路进行比较、对照,这样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追根求源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让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一边根据课文内容不断给自己提出“为什么”之类的探究性问题,一边又在好奇心和责任感的驱使下不断追根求源,直到把问题弄得水落石出。如有一位学生在读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时,先后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本文的题目是《我心归去》,作者的心去了哪里?作者写此文时身处何地?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身在异乡心归故乡”的心情的?作者不想移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究竟什么是“故乡”?学生从初读生疑到释疑解惑的全过程,始终应用了追根求源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四)纵横比较法。在学了《孔乙己》之后,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给读书人造成的毒害认识比较强,在此基础上结合《范进中举》一文,让学生把着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范进和孔乙己在仕途上,一个爬了上去,一个摔了下去,尽管人物的最终命运大相径庭,但两人热衷功名、醉心科举的意识却是相同的。范进虽然柳暗花明,科举成功,可偏偏精神发疯;孔乙己落榜失志,麻木不仁,迂腐穷酸。这样看来,不管仕途成败,两个人灵魂都有了扭曲,精神都有了变态,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科举毒害的典型。运用比较法既可以避免新旧知识之间的干扰,又有利于促进新旧学习之间的积极迁移。
   (五)假设联想法。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时,不可事先向学生灌输已有的看法,须让学生自己去阅读、领略。在学习《散步》一文时,可让学生思考:假如把文章后半部——“路中分歧的产生及解决”去掉,会如何?如果教师能经常运用这种假设来启迪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自己学会假设,那么比起单纯地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六)逆向思维法。课文《愚公移山》是通过“移山”来表现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人定胜天的坚强信念,在此基础上有的学生却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愚公为什么不搬家?把家搬出去不就万事大吉了吗?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思维定势的一种挑战。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课堂讨论,当然,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形成了共识:愚公不搬家而移山是有他的道理的。比如,从历史角度看,环境不允许,还有旧的乡土观念的影响;从题材看,本篇是神话故事,只是表明古代劳动人民崇尚“见难思变”,鄙视“见难思迁”是思想意识。这种对思维定势的挑战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考虑问题,从而更深入理解课文。
   夏仰通,教师,现居江苏泗阳。
其他文献
今年寒假,笔者对经典阅读做了一点有益的尝试,领着学生阅读了路遥的长篇小说《人生》。感慨颇多,笔者不揣浅陋,结合实际说说我的想法:  一、精读、细读,是让阅读走向深刻的前提  为了应付各类纷繁复杂的考试,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和时间被步步挤占。再加上“快餐阅读”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并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青睐。学生难免变得浮躁,静不下心来走进文本细嚼慢咽,获得精神的愉悦。  好书要精读、细读、反复读。这是我
众所周知,“讲道理”和“摆事实”是议论文写作的两个基本方法。而在实际写作中,高中生似乎对“摆事实”情有独钟。一是中学生中的大多数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怯于“讲道理”,难以“讲道理”;二是当下许多语文教师视素材积累为成就华章的不二法门,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搜集各类素材并要求其背诵。其实,热衷“摆事实”本无可厚非,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在素材积累不可谓不多的背景下,大多数学生在作文中使
诗歌是一门抒情的艺术。没有情感,诗歌就没有生命。情感是诗的命脉。也只有用饱和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欣赏诗歌从本质上讲是情感体验式的,阅读者要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就得借助诗歌的语言形式,体会诗歌的意境。因此,我们现在的中学新诗教学中,对新诗的鉴赏贯彻不力。教师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朗读,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提高
“诗无达诂”,阐释者们对《雨巷》一直都有多样的解读,尤其是对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丁香般的”姑娘往往青睐有加,不少人还试图将其与诗人的真实恋情挂钩,这从个性化的赏析角度来说并无不可。然而,笔者觉得在一般性教辅资料的具体表述中,诸如“姑娘出现了”(人教版语文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第9页),“一位情窦初开的青年在江南雨巷邂逅一位姑娘后激起的感情涟漪”(人教版语文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第13页)等提法似有不
“翻转课堂”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先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当下,“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名词,快速蹿升为教育界的热词。“翻转”,也成了新锐与创新的代名词。于是,我们看到许多老师纷纷效仿:课前录制一个微课,通过网络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努力”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却不成正比。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可称得上“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曲解文本。研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没有理解就没有内化,用泛泛的结论来代替具体的分析不可能接触到文章的内含。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讨论文本解读的一些基本原则。下面就通过对《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文本解读来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质疑探究,鼓励引导,启发想象,使他们敢问、敢想、敢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鼓励质疑   亚里士多德说过:“创造性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创造性思维、发展
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其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质兼美,文笔精湛、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追忆,向来是中小学生研习和品读的名篇佳作,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极好范本。至改革开放以来,该作品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鲁教版、语文版、长春版、浙教版、鄂教版、湘教版、北师大版等各版本都保留了该篇目,西师大版《我的百草园》也是在
古诗教学常规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反复朗读把握其内涵,但情况往往是朗读时间不够,缺少教师恰当的指导,学生把握不住诗歌的精华之处,反而对学习诗歌产生害怕、厌倦等情绪。肖川认为,从关注教学效率的角度讲,“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怎么教”更多地关涉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程度、学生知识建构的水平。而情景教学法刚好体现了其教学的优越性,可以有效填补传统诗歌教学方法的不足。  一、利用多媒体
翻转课堂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的新的教与学的模式,它的精髓在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实施翻转课堂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翻转课堂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能够让学生在课前与课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去做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事,实现发展个性的要求。那么语文教学怎样满足学生个性学习,实现课堂翻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