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诗歌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p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一门抒情的艺术。没有情感,诗歌就没有生命。情感是诗的命脉。也只有用饱和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欣赏诗歌从本质上讲是情感体验式的,阅读者要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就得借助诗歌的语言形式,体会诗歌的意境。因此,我们现在的中学新诗教学中,对新诗的鉴赏贯彻不力。教师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朗读,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这些内容落实到位呢?
  一、要把握好节奏
  新诗是一种独特文体,具有音乐美与节奏美的特征,朗读不但要有感情,而且要读出它的节奏韵律美和音乐旋律美。因此,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必需牢牢抓住诗歌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抓住诗歌的节奏特点,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感受诗歌的韵味;通过读准诗歌的节奏,去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类型,激发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为此,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如结构停顿、意义停顿等相关节奏知识的指导,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去感悟。
  如:在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我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然后引导他们反复体会诗歌在朗读中的节奏,最后用标线的方式注明,再进一步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就感受出诗歌的韵味。
  二、要捕捉好意象
  诗歌与其他的文学性文体不同,它蕴涵着文字之外的深意,文字的符号下附载着意象,暗含着哲理,流动着音韵,跃动着情趣。诗歌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它是用形象来思维,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以读促品,指导学生捕捉意象,深入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这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诗歌的情感,而情感是靠诗歌的意象来体现的。意象就是诗歌中饱含诗人感情,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席慕容的《乡愁》中,“笛”、“月亮”、“挥手”等意象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没有年轮的树”则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割舍不断,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思念之情。又譬如《星星变奏曲》,其中最主要的意象就是“星星”,一般来讲“星星”象征了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而在这首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亮的微弱光明,借此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的追求与理想。另外用“夜、冰雪”等意象用来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整首诗诗意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如果学生能捕捉到意象,自然也就领会了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探讨“星星”的意义,也就是探讨了诗歌的主题,教学难点会迎刃而解。
  三、要拓展好阅读
  运用類比思维,拓展阅读面,深入把握作品主旨。审美不单纯是一种形象的直觉,也是一种思维的深化,应该包含探知、理解、欣赏、比较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完课文之后,又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组织学生分析了诗人海子的另外两首诗歌,即《秋》和《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抓住三首诗题材相同,情感各异,表达有别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作品的主旨、情绪和表现手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笔调轻快,作者对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进行了美好的想象和热情的歌颂,对生在尘世中的人们送出了祝福,但诗的末尾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意味。诗人理想的生活在“明天”,他将一个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通过文本剖析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世界,培养学生去发现新诗的思维深度和语言美,体会诗人的幸福观,进而激发学生情感。在《秋》和《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中,海子还是那样自我,喜欢沉迷在个人王国里孤芳自赏。在自我的世界里越陷越深,最终无以解脱,葬身于冰冷的铁轨之下。在教学中采用“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方法,运用类比思维进行比较阅读,小中见大,由此及彼,从多角度审视,增大了课堂容量,也使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中,要把以上几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新诗,培养既有知识更有人文精神的文化人,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然与人生的关怀,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蔺明珠,甘肃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的两翼,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因为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多种素养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更有其突出的重要位置和作用。  然而,不管是上作文课还是向学生布置作文时,老师们常常为没有合适的作文素材而苦恼,“写什么”已成为教师指导作文时遇到的最伤脑筋的问题。“今天写什么”也同时困扰着我们的学生,是学生作文时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造成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要解决学生写作
“《生死疲劳》打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如果说我的作品都是高密东北乡版图上的建筑,那《生死疲劳》应该是标志性的建筑。”2006年3月15日,莫言做客新浪读书名人堂谈《生死疲劳》时如是说。作为“标志性建筑”,《生死疲劳》这部49万字的长篇小说,着重叙述了高密东北乡西门屯地主西门闹一家和长工蓝脸一家50年间所经历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从1950年到2000年年底,通过“驴折腾”、“牛犟劲”、“猪撒欢”、“狗精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着重写了邹忌以生活中的小事为喻,劝说齐王接纳民意,兴利除弊,利国图治的故事。全文仅三百多字,却取得了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一、虚实相生的构思美  全文前半部分是“虚处实写”,后半部分是“实处虚写”。文章前面部分作者非常高明,他把邹忌“窥镜”、比美和他从妻、妾、客献媚的包围圈中钻出来,以及以家事引出国事规劝齐王等虚构的细节提到文章的开头叙述,然后煞有介事地接上
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表达真情实感”、“感情真挚健康”,现实中学生作文却多有虚假,难觅真情,近几年来已成为作文的顽症。其固然有社会功利风气对学生认知的干扰,学生对写作目的的认识陷入了误区,更有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不足。本文试从阅读中语言积累方面谈谈如何获取真情实感。  《中国教育报》上钟能文老师的文章《语文学习应积累什么》提出了语文学习应该“积累情感”、“积累思想”、“积累习惯”。其中“积累习惯”深受触动
学生语文学习需要阅读感悟的创新,这是人所皆知的道理。但实际上包括自己在内的一些同仁是否能够理想地关注这一问题,窃以为不能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就算不上本真的阅读教学,也就不是理想的阅读创新。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感悟,必须做到这样的几点。   一、学生阅读的创新需阅读情境优化   小学生阅读语文教材篇目内容,或者就是些比较有意义的感悟和创新感悟,需要我们为学生去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评价艺术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格外重视。然而,在课堂教学的语言评价中,却有许多尴尬和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评价要多元化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评价应该说不能单一,更不能单一和俗套,左一个“真行”,右一个“真行”,这样学生听起来就像吃了肥猪肉一样油腻。其实教学语言的评价是一项“纷繁复杂”的比较艺术的“工程”,是一个富于变化的灵活随机的不断“创新”的“机体”,评价形式要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和需要,在老师指导下能自发地从自身生活中选择正确研究专题,从而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它是以探究性的方式去认识课程中或与本课程相关的某一问题,是应用所拥有的知识去发现、探求我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赖瑞去《语文课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老师不再作为权威,全知者,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中学生语文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大量的课外阅读。无论是作为阅读部分的语感,还是作为作文的写作素材,课外阅读都必不可少。而在当今教育现状下,大部分中学生很少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有的老师在课堂进行课外拓展,也有老师采取了每周一节阅读课,还有老师选择布置周末阅读。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行之有效,形式的开展必须注重实
今年寒假,笔者对经典阅读做了一点有益的尝试,领着学生阅读了路遥的长篇小说《人生》。感慨颇多,笔者不揣浅陋,结合实际说说我的想法:  一、精读、细读,是让阅读走向深刻的前提  为了应付各类纷繁复杂的考试,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和时间被步步挤占。再加上“快餐阅读”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并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青睐。学生难免变得浮躁,静不下心来走进文本细嚼慢咽,获得精神的愉悦。  好书要精读、细读、反复读。这是我
众所周知,“讲道理”和“摆事实”是议论文写作的两个基本方法。而在实际写作中,高中生似乎对“摆事实”情有独钟。一是中学生中的大多数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怯于“讲道理”,难以“讲道理”;二是当下许多语文教师视素材积累为成就华章的不二法门,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搜集各类素材并要求其背诵。其实,热衷“摆事实”本无可厚非,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在素材积累不可谓不多的背景下,大多数学生在作文中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