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情感教育;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4(B)—0022—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笔者在语文教育中对情感教育进行了以下的尝试和探索。
一、通过文本解读来体现情感价值,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情感最好的途径。教师应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以达到语言感人的目的。在文本的阅读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词语的深刻含义。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作者用了三个“终于”来叙述父亲送“我”上车,我让学生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学生结合语境来推敲,会明白这样写能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照顾,体现出深深的父爱,学生会慢慢意识到父母对儿女的爱无处不在,渗透在琐碎的生活中。
二、结合自身体验,加强情感教育
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具有多层次性,它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广的审美空间里,蕴涵在逼真的艺术意境之中。要使学生进入作者创设的审美空间和艺术意境中,领悟艺术美的真谛,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自身对生活的感悟运用到对文本的理解中。
第一,教师可设置与文本相似的情景,让学生在与作者的共鸣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如学习都德《最后一课》的时候,我给学生放映一些日本侵华、英国占领香港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的回答真是精彩纷呈,有的人说:“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样小弗郎士的悲惨遭遇才不会在我们身上发生。”有的人说:“只有自己祖国的语言才是最美的,我们平时不认真书写,不努力阅读是对自己祖国语言的亵渎。”通过设置情景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二,教师可设置对比情景,使学生在强大的反差中受到心灵的震撼。在教学欧·亨利的《最后一片藤叶》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休易的友爱和老贝尔曼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我让学生把描写休易和贝尔曼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画出波浪线并进行品味,使学生认识到是休易和贝尔曼把乔安西从死神手里救了下来。再让学生以“假如我是休易(贝尔曼),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会怎么办”为话题来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只要自己心存爱,给别人以关怀,就能收获别人的真诚。
三、扩大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内容,强化情感教育
教师仅仅依靠课文来实施情感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给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达到强化情感教育的目的。如学完有关爱的教育课文,教师可推荐学生看《爱的教育》《互助与关爱》等书籍;学完有关阳刚之美的课文,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诗词,使其能感受到作者乐观、豪迈的气概;学完有关正确面对磨难挫折的课文后,教师可推荐学生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牛虻》《老人与海》等名著,让他们明白困难和挫折是人生的财富。
四、通过综合性学习,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两类:一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主题活动,如办刊、演出、辩论、参观、采访、朗诵会等;另一类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研究活动,是从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与语文相关的研究专题。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特点的综合性学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办主题手抄报,如“敬畏生命”、“与书相伴”、“关爱动物”、“挫折教育”等,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珍贵,轻生是极端错误的,践踏生命是非常可耻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4(B)—0022—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笔者在语文教育中对情感教育进行了以下的尝试和探索。
一、通过文本解读来体现情感价值,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情感最好的途径。教师应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以达到语言感人的目的。在文本的阅读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词语的深刻含义。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作者用了三个“终于”来叙述父亲送“我”上车,我让学生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学生结合语境来推敲,会明白这样写能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照顾,体现出深深的父爱,学生会慢慢意识到父母对儿女的爱无处不在,渗透在琐碎的生活中。
二、结合自身体验,加强情感教育
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具有多层次性,它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广的审美空间里,蕴涵在逼真的艺术意境之中。要使学生进入作者创设的审美空间和艺术意境中,领悟艺术美的真谛,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自身对生活的感悟运用到对文本的理解中。
第一,教师可设置与文本相似的情景,让学生在与作者的共鸣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如学习都德《最后一课》的时候,我给学生放映一些日本侵华、英国占领香港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的回答真是精彩纷呈,有的人说:“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样小弗郎士的悲惨遭遇才不会在我们身上发生。”有的人说:“只有自己祖国的语言才是最美的,我们平时不认真书写,不努力阅读是对自己祖国语言的亵渎。”通过设置情景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二,教师可设置对比情景,使学生在强大的反差中受到心灵的震撼。在教学欧·亨利的《最后一片藤叶》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休易的友爱和老贝尔曼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我让学生把描写休易和贝尔曼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画出波浪线并进行品味,使学生认识到是休易和贝尔曼把乔安西从死神手里救了下来。再让学生以“假如我是休易(贝尔曼),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会怎么办”为话题来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只要自己心存爱,给别人以关怀,就能收获别人的真诚。
三、扩大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内容,强化情感教育
教师仅仅依靠课文来实施情感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给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达到强化情感教育的目的。如学完有关爱的教育课文,教师可推荐学生看《爱的教育》《互助与关爱》等书籍;学完有关阳刚之美的课文,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诗词,使其能感受到作者乐观、豪迈的气概;学完有关正确面对磨难挫折的课文后,教师可推荐学生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牛虻》《老人与海》等名著,让他们明白困难和挫折是人生的财富。
四、通过综合性学习,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两类:一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主题活动,如办刊、演出、辩论、参观、采访、朗诵会等;另一类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研究活动,是从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与语文相关的研究专题。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特点的综合性学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办主题手抄报,如“敬畏生命”、“与书相伴”、“关爱动物”、“挫折教育”等,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珍贵,轻生是极端错误的,践踏生命是非常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