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项目式学习发展以来,不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积极尝试,但往往出現“表面热闹”的现象。课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未深入思考学习的本质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会达成什么效果。究其根本,在于教师未能厘清项目式学习的关键要素及实施方法。而明确项目式学习在操作层面的关键要素及实施方法是推进项目式学习落地课堂的核心环节。
项目式学习既是一种教与学的方式,又是一种课程开发的方式。借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最终形成实际作品的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即项目式学习。其基本特征是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创生性。
有研究者将项目式学习分解为“探究性问题、持续性研究、真实性背景、学生的选择、多维度反思、批评与修改、公开作品”七大要素,这一理论也得到不少中小学教师的支持。在实践过程中,每个要素之间不是单向循环,有些要素需要相互依存,这就形成了多要素复合联动的模式,出现了一些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设计评价难度提高、效率降低等现象。
基于这种情况,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将项目式学习设计的要素简化归纳为三要素——
究问题。项目式学习是基于对现实生活中有挑战性的、真实的问题思考而进入学习,以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逐步解决问题,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式的学习是项目式学习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做事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究、主动解决问题,参与建设性地调查、研究、重构,强调“做中学”。
出作品。项目式学习的要素之一是呈现公开作品。公开展示作品一是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肯定,二是通过公开作品使学习成果得到多方检验、评价,收集到充分的建议,反过来促进项目学习者对整个项目过程的反思与改进。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复合联动、闭合循环的。“究问题—做事情”是依据拟解决的问题来做事情,做事情的过程同时在解决问题。“做事情—出作品”,做事情的过程在归纳、提炼成果,出作品的过程也是做事情的一部分,相辅相成。“出作品—究问题”是通过反馈和评价反过来强化对问题的思考,对问题解决过程和解决结果的思考。
教育源于生活,问题源于生活。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项目式学习,一定源自真实生活。真实生活包罗万象,其中学科教学是项目式学习的主阵地,项目设计可以从与学科高度相关的事情中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设计。根据项目设计三要素明确项目操作步骤、项目内涵以及所达成的目标,能有效避免“表面热闹”的现象。
此外,学科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学校,缺少与社会的联系。从实践活动中也可以进行项目式学习的开发。环保、生产、设计、服务等行业,都有适合各阶段学生的项目。例如,制作简易空气净化装置、举办环保主题艺术展、设计运动会Logo等。
根据项目式学习关键要素及方法,我校在各学科课堂中进行了多次实践。以“朋友圈要发10张照片怎么办”为例,虽然最终作品只是一张拼图,但学生需要独立查阅资料、自学软件操作方法。整个项目以真实问题为出发点,调动学生潜在能力,将所学所感用于生活。
经过对文献的反复研究与实践反思,我们发现明确关键要素及设计方法是项目式学习在课堂落地的必由之路。在实际操作中,有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
大而化简,研究核心问题。项目式学习既可以大而复杂,又可以小而巧思。无论项目的难易程度如何,在“究问题”时要抓住核心问题,理解项目真正的内涵。
细化项目,列出任务清单。在“做事情”前,可拆解核心问题,将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从而列出任务清单,以此培养学生“整体—局部”的思维模式。
正向激励,促进作品生成。不能盲目追求数量,是否解决问题才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通过正向激励与引导,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不设置过多限制条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出作品”。
(作者单位:四川天府新区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王妍妍
项目式学习既是一种教与学的方式,又是一种课程开发的方式。借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最终形成实际作品的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即项目式学习。其基本特征是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创生性。
有研究者将项目式学习分解为“探究性问题、持续性研究、真实性背景、学生的选择、多维度反思、批评与修改、公开作品”七大要素,这一理论也得到不少中小学教师的支持。在实践过程中,每个要素之间不是单向循环,有些要素需要相互依存,这就形成了多要素复合联动的模式,出现了一些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设计评价难度提高、效率降低等现象。
基于这种情况,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将项目式学习设计的要素简化归纳为三要素——
究问题。项目式学习是基于对现实生活中有挑战性的、真实的问题思考而进入学习,以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逐步解决问题,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式的学习是项目式学习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做事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究、主动解决问题,参与建设性地调查、研究、重构,强调“做中学”。
出作品。项目式学习的要素之一是呈现公开作品。公开展示作品一是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肯定,二是通过公开作品使学习成果得到多方检验、评价,收集到充分的建议,反过来促进项目学习者对整个项目过程的反思与改进。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复合联动、闭合循环的。“究问题—做事情”是依据拟解决的问题来做事情,做事情的过程同时在解决问题。“做事情—出作品”,做事情的过程在归纳、提炼成果,出作品的过程也是做事情的一部分,相辅相成。“出作品—究问题”是通过反馈和评价反过来强化对问题的思考,对问题解决过程和解决结果的思考。
教育源于生活,问题源于生活。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项目式学习,一定源自真实生活。真实生活包罗万象,其中学科教学是项目式学习的主阵地,项目设计可以从与学科高度相关的事情中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设计。根据项目设计三要素明确项目操作步骤、项目内涵以及所达成的目标,能有效避免“表面热闹”的现象。
此外,学科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学校,缺少与社会的联系。从实践活动中也可以进行项目式学习的开发。环保、生产、设计、服务等行业,都有适合各阶段学生的项目。例如,制作简易空气净化装置、举办环保主题艺术展、设计运动会Logo等。
根据项目式学习关键要素及方法,我校在各学科课堂中进行了多次实践。以“朋友圈要发10张照片怎么办”为例,虽然最终作品只是一张拼图,但学生需要独立查阅资料、自学软件操作方法。整个项目以真实问题为出发点,调动学生潜在能力,将所学所感用于生活。
经过对文献的反复研究与实践反思,我们发现明确关键要素及设计方法是项目式学习在课堂落地的必由之路。在实际操作中,有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
大而化简,研究核心问题。项目式学习既可以大而复杂,又可以小而巧思。无论项目的难易程度如何,在“究问题”时要抓住核心问题,理解项目真正的内涵。
细化项目,列出任务清单。在“做事情”前,可拆解核心问题,将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从而列出任务清单,以此培养学生“整体—局部”的思维模式。
正向激励,促进作品生成。不能盲目追求数量,是否解决问题才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通过正向激励与引导,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不设置过多限制条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出作品”。
(作者单位:四川天府新区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