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竞争加剧,第三方物流服务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层次还比较低,要想获得持久性竞争优势,必须通过服务创新来实现。本文通过分析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特点,发掘存在的问题,指出物流服务创新的突破点,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核心竞争力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2-0107-02
一、第三方物流的内涵和特征
(一)内涵
2001年,我国在标准《物流术语》中把第三方物流定义为: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二)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1)网络性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第三方物流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条形码(BARCODE)、射频识别(RF)、卫星定位(GPRS)、地理信息(GIS)等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保证了交易双方间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业务交流和协作,创造了时间价值;同时软件技术的应用可将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分离开来,保证了第三方物流这种模式的可执行性。
(2)契约性
合同契约是第三方物流最显著的特性。第三方物流以合同契约为导向,根据合同双方共同认定的合同条款提供复杂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而非单一或临时的服务。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不仅要遵守物流委托方合同的规定,还要受到物流服务相关合同的制约,例如对货物进出口的报关、报检,拆装箱和发运业务等。
(3)专业性
第三方物流服务对象的主体一般相对具体,且数量较少,服务时间长。不同的行业中的各个企业,由于业务流程不同,物流服务的需求自然不同。所以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物流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专业的物流服务。
(4)互利性
第三方物流实际参与了委托客户的生产经营,它可以延伸到委托方的库存订货管理,甚至生产销售计划中去,因而需要双方信息共享。双方间信息共享的程度越深,则要求第三方物流提供方和客户委托方之间的信任程度越高。因此,双方应结成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而非普通的市场交易关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二、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理念缺失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创新意识引出创新动机,对创新活动提出愿望和设想,因此成为物流服务创新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由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业整体水平发展不高,物流专业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没有发展起来,物流人才培养相对落后,部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如个性化服务理念、一体化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等,还未能被领导层真正理解和接受;而且,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前身大多数是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管理层受传统思维影响,未能及时认识到服务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意义,缺乏现代物流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层理念缺失成为了影响第三方物流业服务创新的首要因素。
(二)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我国物流发展时间不长,国内物流教育资源明显不足,高校中设置的物流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科体系模糊,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不确定,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物流创新专业人才。因此,缺乏物流高层管理复合型人才。物流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管理学知识,还要掌握物流技术知识。管理者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经营活动和公司发展战略的制订者,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会对企业整体的服务创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其次,我国物流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还较落后。在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与客户直接交互的一线员工,因自身专业能力不足,不能完全及时传递和满足客户的需求,或者在提供新服务时,因素质能力不够而使新服务的效果降低。这些状况都会对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物流专业人才缺乏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业服务创新的最大制约因素。
(三)对创新风险缺乏承受能力
任何创新都存在风险,新服务要能承受市场的考验,才有立足之地。物流服务创新的风险首要就是成本风险,创新活动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创新失败,投入与产出比的大小确定了企业承担风险的大小,因而企业在不确定投入产出比的情况下,对创新是有犹豫的。其次也会接受来自同行业的风险,成功的创新会引来同行竞争的跟风模仿,创新的优势和效益下降,对第三方物流企业造成损失。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中小企业占据很大部分,对创新成本和损失的承担力不足。
(四)行业发展水平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型企业转型而来,其中有一部分仅仅是名称上做了修改,但其基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地转变。再加上物流基础设施投入费用高,导致现有的物流設施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不高;信息技术落后,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各种运输方式,物流装备衔接的标准不统一,专业设备接口不配套,提供的服务大多数停留在传统的仓储、配送等基本功能上,无法提供完整或综合的物流服务,增值服务不多,物流专业化不强,导致物流企业仅能提供单一业务,服务效率大打折扣。
(五)服务渠道不畅,网络不健全
物流企业的经营网络缺乏合理规划,存在网点稀疏、有点无网的现象,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以及同行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经常出现货源不足或运力浪费的现象。由于物流企业使用信息技术的局限性,使得物流企业和客户间没有结成互利同盟的伙伴关系,两者间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共享,造成信息闭塞,导致物流企业对市场需求动向不敏感,服务创新不及时,不利于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的策略
服务涉及的范围面很广,因而服务创新的内涵也非常丰富。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传统物流企业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能根据客户需要提供一体化、专业化的增值服务。 (一)制定创新战略, 为服务创新指明方向
为了获得竞争的优势, 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与行业环境,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创新战略,这必须取得企业高层的支持。来自企业高层对创新的认同感非常重要, 它直接影响着增值服务创新发展的方向。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力来源于企业战略层, 因此将增值服务创新的战略融合到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中, 是服务创新的关键要素资源,是创新的推动力量。根据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三大竞争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目标集聚战略,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战略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层应该依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来决定,发挥企业内外动力,制定企业自己的创新战略。
(二)建立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服务创新模式下,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规范的系统的管理制度,积极的协调主体间的关系。首先,物流企业应调动各部门对创新的积极性,从创造共同价值理念方面,让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客户、供应商以及政府公共部门等利益相关主体理解并支持创新活动,使参与主体知晓可从创新中获得的利益,从而主动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其次,从物流企业内部增强企业对多主体参与的开放性创新系统的适应性和支持性,以应对比以往更多的参与到创新活动中的创新资源。企业可以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内部沟通管理,营造创新合作氛围,进而提高企业对创新资源的控制力。最后,物流企业应加强参与主体间的交流合作。多主体间顺畅的沟通交流可以反映创新主体的利益需求,有助于推进服务创新的进程。不畅的交流可能导致冲突和风险的产生。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创新研讨会、非正式交流联络组织、虚拟网络接触等方式,促进参与主体间的交流,提高服务创新的整体效率。
(三)增值服务创新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物流服务的需求,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应该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创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以往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的是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基础服务,是资产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具有标准化的特征。这些增值服务主要是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制定的,而增值服务主要是借助完善的网络和信息系统,通过发挥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经验和技能来实现的,其主要依托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软件基础,因此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这种服务是对物流服务各项基本功能的延伸。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介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及物流系统为企业提供服务,这种服务能帮助企业提高其物流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优化企业自身的物流系统,加快响应速度,为企业提供制造、销售及决策等方面的支持。
(四)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特色服务
物流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MIS、DSS、GPS、RFID 等)、信息平台、信息装备等,围绕物资的生产、采购、运输、储存、保管、服務等全过程进行信息的采集、交换、传输和处理,实现物资的供应方、需求方、储存方等有效协调和无缝链接。
以信息技术和设施为基本元素,以办公或业务自动化等事务处理系统为基本应用,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管理信息与决策系统实现物流供应管理与控制,以电子商务系统(包括电子采购、电子分发等)实现生产企业和物资需求者的供需关系,而通过资源计划系统实现与政府经济系统、企业作业系统接口,预测不同模式下物资资源需求,制定全面的资源计划。物流信息技术是增值服务创新的技术力量。
四、总结
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充分考虑内外动力因素,分析如何进行服务创新,通过提供差异化增值服务,无法让竞争对手复制其成功的业务模式,进而避开的激烈价格战,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登清.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值服务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冯文龙.成都市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
[3]邰英英.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探究[J].市场营销,2013.12
[4]杜红平,唐长虹.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
[5]王夏阳.,陈功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2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核心竞争力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2-0107-02
一、第三方物流的内涵和特征
(一)内涵
2001年,我国在标准《物流术语》中把第三方物流定义为: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二)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1)网络性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第三方物流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条形码(BARCODE)、射频识别(RF)、卫星定位(GPRS)、地理信息(GIS)等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保证了交易双方间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业务交流和协作,创造了时间价值;同时软件技术的应用可将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分离开来,保证了第三方物流这种模式的可执行性。
(2)契约性
合同契约是第三方物流最显著的特性。第三方物流以合同契约为导向,根据合同双方共同认定的合同条款提供复杂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而非单一或临时的服务。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不仅要遵守物流委托方合同的规定,还要受到物流服务相关合同的制约,例如对货物进出口的报关、报检,拆装箱和发运业务等。
(3)专业性
第三方物流服务对象的主体一般相对具体,且数量较少,服务时间长。不同的行业中的各个企业,由于业务流程不同,物流服务的需求自然不同。所以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物流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专业的物流服务。
(4)互利性
第三方物流实际参与了委托客户的生产经营,它可以延伸到委托方的库存订货管理,甚至生产销售计划中去,因而需要双方信息共享。双方间信息共享的程度越深,则要求第三方物流提供方和客户委托方之间的信任程度越高。因此,双方应结成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而非普通的市场交易关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二、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理念缺失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创新意识引出创新动机,对创新活动提出愿望和设想,因此成为物流服务创新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由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业整体水平发展不高,物流专业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没有发展起来,物流人才培养相对落后,部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如个性化服务理念、一体化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等,还未能被领导层真正理解和接受;而且,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前身大多数是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管理层受传统思维影响,未能及时认识到服务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意义,缺乏现代物流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层理念缺失成为了影响第三方物流业服务创新的首要因素。
(二)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我国物流发展时间不长,国内物流教育资源明显不足,高校中设置的物流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科体系模糊,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不确定,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物流创新专业人才。因此,缺乏物流高层管理复合型人才。物流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管理学知识,还要掌握物流技术知识。管理者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经营活动和公司发展战略的制订者,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会对企业整体的服务创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其次,我国物流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还较落后。在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与客户直接交互的一线员工,因自身专业能力不足,不能完全及时传递和满足客户的需求,或者在提供新服务时,因素质能力不够而使新服务的效果降低。这些状况都会对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物流专业人才缺乏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业服务创新的最大制约因素。
(三)对创新风险缺乏承受能力
任何创新都存在风险,新服务要能承受市场的考验,才有立足之地。物流服务创新的风险首要就是成本风险,创新活动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创新失败,投入与产出比的大小确定了企业承担风险的大小,因而企业在不确定投入产出比的情况下,对创新是有犹豫的。其次也会接受来自同行业的风险,成功的创新会引来同行竞争的跟风模仿,创新的优势和效益下降,对第三方物流企业造成损失。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中小企业占据很大部分,对创新成本和损失的承担力不足。
(四)行业发展水平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型企业转型而来,其中有一部分仅仅是名称上做了修改,但其基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地转变。再加上物流基础设施投入费用高,导致现有的物流設施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不高;信息技术落后,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各种运输方式,物流装备衔接的标准不统一,专业设备接口不配套,提供的服务大多数停留在传统的仓储、配送等基本功能上,无法提供完整或综合的物流服务,增值服务不多,物流专业化不强,导致物流企业仅能提供单一业务,服务效率大打折扣。
(五)服务渠道不畅,网络不健全
物流企业的经营网络缺乏合理规划,存在网点稀疏、有点无网的现象,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以及同行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经常出现货源不足或运力浪费的现象。由于物流企业使用信息技术的局限性,使得物流企业和客户间没有结成互利同盟的伙伴关系,两者间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共享,造成信息闭塞,导致物流企业对市场需求动向不敏感,服务创新不及时,不利于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的策略
服务涉及的范围面很广,因而服务创新的内涵也非常丰富。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传统物流企业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能根据客户需要提供一体化、专业化的增值服务。 (一)制定创新战略, 为服务创新指明方向
为了获得竞争的优势, 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与行业环境,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创新战略,这必须取得企业高层的支持。来自企业高层对创新的认同感非常重要, 它直接影响着增值服务创新发展的方向。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力来源于企业战略层, 因此将增值服务创新的战略融合到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中, 是服务创新的关键要素资源,是创新的推动力量。根据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三大竞争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目标集聚战略,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战略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层应该依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来决定,发挥企业内外动力,制定企业自己的创新战略。
(二)建立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服务创新模式下,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规范的系统的管理制度,积极的协调主体间的关系。首先,物流企业应调动各部门对创新的积极性,从创造共同价值理念方面,让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客户、供应商以及政府公共部门等利益相关主体理解并支持创新活动,使参与主体知晓可从创新中获得的利益,从而主动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其次,从物流企业内部增强企业对多主体参与的开放性创新系统的适应性和支持性,以应对比以往更多的参与到创新活动中的创新资源。企业可以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内部沟通管理,营造创新合作氛围,进而提高企业对创新资源的控制力。最后,物流企业应加强参与主体间的交流合作。多主体间顺畅的沟通交流可以反映创新主体的利益需求,有助于推进服务创新的进程。不畅的交流可能导致冲突和风险的产生。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创新研讨会、非正式交流联络组织、虚拟网络接触等方式,促进参与主体间的交流,提高服务创新的整体效率。
(三)增值服务创新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物流服务的需求,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应该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创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以往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的是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基础服务,是资产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具有标准化的特征。这些增值服务主要是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制定的,而增值服务主要是借助完善的网络和信息系统,通过发挥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经验和技能来实现的,其主要依托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软件基础,因此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这种服务是对物流服务各项基本功能的延伸。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介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及物流系统为企业提供服务,这种服务能帮助企业提高其物流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优化企业自身的物流系统,加快响应速度,为企业提供制造、销售及决策等方面的支持。
(四)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特色服务
物流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MIS、DSS、GPS、RFID 等)、信息平台、信息装备等,围绕物资的生产、采购、运输、储存、保管、服務等全过程进行信息的采集、交换、传输和处理,实现物资的供应方、需求方、储存方等有效协调和无缝链接。
以信息技术和设施为基本元素,以办公或业务自动化等事务处理系统为基本应用,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管理信息与决策系统实现物流供应管理与控制,以电子商务系统(包括电子采购、电子分发等)实现生产企业和物资需求者的供需关系,而通过资源计划系统实现与政府经济系统、企业作业系统接口,预测不同模式下物资资源需求,制定全面的资源计划。物流信息技术是增值服务创新的技术力量。
四、总结
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充分考虑内外动力因素,分析如何进行服务创新,通过提供差异化增值服务,无法让竞争对手复制其成功的业务模式,进而避开的激烈价格战,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登清.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值服务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冯文龙.成都市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
[3]邰英英.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探究[J].市场营销,2013.12
[4]杜红平,唐长虹.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
[5]王夏阳.,陈功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2